当代中国民族管弦乐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代表人物

民族管弦乐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音乐建设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我国民族管弦乐事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一些指挥家、乐改专家、演奏家等对此倾注了毕生的心血,正是他们不懈的努力,才成就了民族管弦乐的繁荣发展。因此,对这一时期有突出贡献的人物进行梳理,无疑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管弦乐事业的地位能够有更准确的认识。

一 代表性的指挥家

曾寻

曾寻出生于1926年,指挥家。曾寻出生在四川省隆昌县,儿时亦喜好音乐。在1944年参加了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音乐组国乐队。1949年,在重庆长江音乐专科学校肄业。1954年,曾寻任北京中央广播电台乐团指挥,据资料记载,20世纪50年代初期大多数乐队团体并没有专职的指挥人员,曾寻属第一代的乐队指挥。后期他又在中国广播说唱团任音乐指导,主要代表作是在1954年创编的二胡曲《拉骆驼》,并与张子锐、陈复观等多人合作著《名曲介绍与欣赏》,在1984年9月,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秦鹏章

秦鹏章1919年3月8日出生在上海,指挥家、琵琶演奏家、作曲家。会多种乐器,14岁时入读民主中学,开始随卫仲乐学习琵琶,并加入了大同乐会,演奏箫与大忽雷,之后曾加入过聂耳创建的国乐队、黄自组建的上海管弦乐团。1937年考入国立音专学习理论作曲,之后又为多所乐团担任作曲、指挥与教员的工作。

1952年中央歌舞团在北京成立,秦鹏章与韩中杰、陈子信主持筹建中央歌舞团民族管弦乐队,这个乐队之所以既能够为舞蹈伴奏,又能够演奏专业管弦乐作品,是与秦鹏章所做出的努力分不开的。秦鹏章先生为了使乐队达到这样的目标,对乐队进行了专门的训练和指挥,并创作了专门的作品。至此,这一开创性的建设思路使我国这支专业的民族管弦乐队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同时也为中央民族乐团分出独立奠定了基础。

彭修文

彭修文1931年2月7日出生于湖北汉口一书香门第,是我国指挥家、作曲家、现代民族管弦乐队的奠基人之一,他为我国的民族音乐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家中兄弟都是京剧与汉剧音乐的爱好者,受家人耳濡目染的影响,彭修文也喜好丝竹。彭修文出生的年代适逢粤乐风行武汉三镇,幼时的彭氏特别喜欢京腔汉调还有南国之声。小学四年级时彭修文在其五叔的指教下学会了演奏二胡,后又从刘泽隆与何轶群学习琵琶、小提琴。1944年,彭修文在四川江津县国立九中就读,得音乐教师翟安华进一步指教,更热衷于二胡演奏,并取竹自制二胡。1946年,受刘泽隆、夏治操的邀请,与学友赵光华、古先勋等每周前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乐队参加演奏,广泛接触到各类乐曲。1950年初,彭修文正式到西南人民广播电台(后易名为重庆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在文艺组担任演奏、管理、编辑等工作,在日后的两年多时间,接触到大量中西音乐作品及民族民间音乐,并刻苦学习西洋该丘斯的《和声学》等。1952年9月,彭修文随电台国乐组部分人员调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组新中国成立乐团。

1953年春,中央广播民族乐团正式成立,彭修文任该团民间音乐整理小组组长,并担任演奏与指挥工作。由彭修文指挥的1954年元旦演出获得成功后,同年冬,与曾寻同为该团责任指挥。其移植、改编的《瑶族舞曲》、《陕北组曲》、《四小天鹅》等,通过演奏与电台播出后,反响深远,对乐器改良与乐队的培训工作,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于彭修文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贡献不是很多,这个时期基本属于他事业的初创期,对于刚刚涉足乐坛的彭修文来说,一切都还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刚刚成立的乐团里,彭修文肩负着指挥和创作的双重任务,同时对乐队编制和乐器改革提出了重要建议。中央广播民族乐团的这种以弓弦、弹拨、吹管、打击四个声部组成的乐队编制形式,正是由彭修文构想出来的,它为我国民族管弦乐队的乐队编制建设思想提出了一个科学性、规范性的建议。经实践证明,这个建议得到了国内外民族音乐家的认可,同时也奠定了彭修文先生作为民族管弦乐队奠基人的基础。

二 代表性的乐器改革家

王仲丙

王仲丙1924年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市,阮演奏家。对中国音乐史、乐器史有所研究,并且还能够演奏琵琶、三弦等。1949年兼职苏南人民广播电台国乐组组长,1953年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并开始致力于阮的改良工作中。设计和制作了中阮和大阮,填补了民族乐队中弹拨乐器中低音区的空缺。

杨雨森

杨雨森1926年8月17日出生于辽宁沈阳,原籍河北省昌黎县,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弓弦乐器改革家。主要经历为:1946年至1948年期间在东北大学先修班进修,1948年10月至1949年2月就读于北京长白师范大学音乐系,1949年3月同时被沈阳医学院和东北鲁迅文艺学院录取,但杨雨森选择了东北鲁迅文艺学院,也就是沈阳音乐学院的前身。在此学习中,师从蒋风之、蓝玉崧等学习二胡。1950年毕业并留校任教。

尚处学生时代的杨雨森就对民族音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我们必须有自己的低音乐器,后来杨雨森以二胡为蓝本,开始创制低音弓弦乐器。1951年,杨雨森创制了第一件低音弓弦乐器—革胡。在前文提到的几项革胡试验都是其乐器改革之路的劳动成果。

张子锐

张子锐,民族音乐学家、乐器改革家,1918年生于湖北荆门,1949年入南京国立音乐院,1954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先在中央广播艺术团民族乐团担任作曲、配器工作,后又在苏州民族乐器厂工作。从1942年开始,张子锐就开始了乐器改良工作,改良了胡琴弓、试制胡琴的金属弦,研制阮、三弦、四弦、三胡等系列化新乐器40余件。在逐渐形成的中国律吕音位乐器家族中在1953年设置的律吕扬琴成绩尤为突出,这是张子锐对中国音乐文化事业的一大贡献。他试制了大坠胡,特点是扩大民间坠胡的共鸣箱,将弓放在弦外进行拉奏,弥补了低胡的不足之处,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乐器的形制有很多问题,最后没有继续使用。1955年底,张子锐设计的低音马头琴问世,作为第一代低音马头琴,它在1956年开始在乐队中使用,使用这种乐器演奏的第一首乐曲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春节序曲》,实践证明,低音马头琴演奏出的效果无论从听觉还是视觉上都比低胡或大坠胡理想。在第一届“全国音乐周”的演出中,关于这件乐器的评价褒贬不一,张子锐对这些评价进行了总结和思考,更加坚定了改良低音拉弦乐器的信念。张子锐为我国民族乐器的改革和发展建设作出了贡献。

三 代表性的演奏家

程午加

程午加又名程午嘉,1902年出生于江苏奉贤,琵琶演奏家。程午加自幼学习音乐,擅长琵琶、风琴、笛、二胡等多种乐器,同时向冯国安学习洋鼓、洋号。1915年专门学习琵琶演奏,拜上海闵行鲁家汇倪清泉为师。20世纪20年代初他随郑觐文等人共同筹建了“大同乐会”,成为大同乐会的首批乐员,他还曾向郑觐文学习古乐器演奏,这些经历为其后来的乐器改良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1923年至1949年之间,程午加积极从事音乐工作,不仅创作了一些乐曲,还自制六相十八品琵琶。

新中国成立后他在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同时,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创作了许多反映时代新面貌的作品,如民乐合奏《军民河舞曲》、《民主风》、《雨花台》、锣鼓曲《胜利锣鼓》等。

在1954年到1955年的两年间,程午加先后创造了“八三笛”、“八三箫”和“鼓琶”。此外还定期前往上海、苏州等地的乐器厂指导乐器的制作与改良。

蒋风之

蒋风之1908年4月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县,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其自幼学习笛子和二胡。1924年,蒋风之进入苏州第二农业学校就读,为学校同乐会二胡演奏员,1927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现为上海音乐学院),师从朱荇青主修琵琶,副修钢琴,旁听二胡课。并与同窗好友李俊昌首先将琴杆上端的龙头装饰改为优雅的弯月形。

1949年以后,蒋风之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天津河北师范学院、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及中国音乐学院任教。

蒋风之曾将二胡琴筒改为两端粗、中腰细的六角哑铃状,改良了琴弓,将琴杆略向上弯起,试用松节琴码,为二胡的改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汪容琛

汪容琛,浙江省杭州市人,琵琶演奏家、教育家。是最早将传统的四相十二品琵琶改为六相十三品琵琶的改革者之一和实践者,师从平湖派琵琶家朱英教授学习琵琶。1941年本科毕业从事琵琶教学与电影配音的工作。1955年随华南歌舞团去北京参加“全国音乐舞蹈会演”,她的改革和演出受到中央文化部的重视,并在中央音乐学院召开座谈会,专门介绍琵琶改革和新曲创新的经验。

郑宝恒

郑宝恒1924年出生在山西太原,是扬琴演奏家。1950年郑宝恒毕业后在母校首开扬琴专业课,并与张子锐合作改革了传统小扬琴,1953年研制成我国首台律吕式大扬琴,有4个八度的全部半音阶,便于转调移调,扩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并设置了制音器控制余音。1954年在全国首次器乐改革会上通过技术鉴定,在全国推广。

四 代表性的理论家

杨荫浏

杨荫浏出生于1899年11月10日,江苏无锡县城人,祖辈以教读为业。5岁入私塾读书,6岁与兄长学习胡琴、笛、箫等吹管乐器,并手抄工尺谱,10岁开始向传教士学习英语和钢琴。杨荫浏一直接受良好的教育,天资聪慧,在学业上取得很好的成绩。当过中学教员,担任过国乐会会长等。1936年在北平燕京大学教中国音乐史,为哈佛燕京学社研究员,在实验室里研究金属律管测音,最终确认中国古代管律实为弦律计得。

杨荫浏有着传奇的一生,他所涉猎的领域非常广泛,几乎包含中国音乐学的所有领域。他参与筹建中央音乐学院,并担任学院教授、研究部研究员及古乐组组长,与曹安等人担任录制阿炳音乐的工作。1953年,在文化部的委任下,杨荫浏担任了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副所长,负责筹建该所。1956年,杨荫浏当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会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民族音乐的研究工作。

杨荫浏为民族管弦乐事业发掘了很多资料,同时也建立了非常规范的资料体系。20世纪50年代,杨荫浏开始对图书、图文、图像、乐器实物等进行搜集整理工作,并建立了《中国音乐史料陈列室》,后更名为《中国古代音乐史陈列室》,还出版了《中国音乐史参考图片》,共九辑[25]。这些工作记录了我国民族管弦乐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有利于后人对民族管弦乐事业的了解。

李元庆

李元庆1914年出生于北京,1979年逝世,中国音乐理论家、大提琴演奏家。1932年考入北平京华美专音乐系,与聂耳交往,开展左翼革命音乐活动,并师从乌克兰人普罗克教授学习大提琴。1935年在江西省南昌市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管弦乐队,任大提琴师,兼任南昌女子职业学校音乐教员。1941年在周恩来引导下奔赴延安,任鲁迅艺术文学院音乐系教员,并与李焕之等编辑音乐评论刊物《民族音乐》。1942年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

新中国成立后李元庆得到了业界的重视,先后担任了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主任、音乐研究所副所长和所长、中国音协处书记、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乐器学会名誉理事长。[26]多次组织领导音研所工作人员进行文献曲谱的收集、整理和民间音乐的调查采访,为音研所的学科建设和资料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对刘天华的历史和作品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并在重要刊物上发表文章,对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起到了带头作用,对民族乐器改革做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上的组织领导,倡议建立《乐改陈列室》、编辑《民族乐器改良文集》、提出了乐改的原则,这些成就均为乐改工作做出了指导性的贡献。

小结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音乐家都身兼数职,有的指挥家身兼作曲家,演奏家身兼乐器改良专家等。由于民族管弦乐作品创作刚刚起步,作品创作还停留在探索时期,一些音乐创作大多都是由乐队指挥、演奏家进行创作。这一时期,专门从事作品创作的音乐工作者很少,而且由于时代限制,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处于事业的起步期。

新中国的专业音乐教育经过十多年的摸索与实践,逐渐将民族器乐教育纳入进来,1956年,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分别设立了民族乐器系,开始系统地传授民族乐器知识,培养民族器乐高层次人才。这些专业的音乐教育机构会聚了许多优秀的民族器乐人才,他们不仅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民族器乐后继人才,并且也身体力行地发展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创作乐曲、改革乐器,直接对民族管弦乐的发展发挥着作用,著名的有蒋风之、沈知白、孙裕德、朱郁之、卫仲乐、金祖礼、陆修棠、顾梅羹、赵玉斋、曹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