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整个山西经济计量模型由三十多个子模型构成,除上述净产值、总产值、劳力需求和供给、生产性固定资产子模型外,还有地方财政收支、城乡居民收支、产品的最终供给与需求、调进调出、非物质生产部门等子模型。有关其他子模型中参数的分析和调整问题,这里不一一赘述。[2]
通过参加山西经济计量模型的编制与应用工作,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完整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由许多子模型有机结合而成,每个子模型中又有无数个方程。方程与方程之间、子模型与子模型之间互相紧密联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而,在经济预测、规划论证和政策模拟中,许多参数均是在相互联系中加以调整的。这里就有一个科学与“艺术”的统一问题。所谓“艺术”,我们的体会主要是指,模型制作者能比较全面、比较深刻地了解经济规律和经济机制在过去和当前的运行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它们在未来的运行能作出比较正确的判断。对每一个参数的调整,都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不能主观臆断;同时,又要充分运用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正确判断,发挥综合驾驭模型的能力。
比如,对于净产值(N)及其相应的总产值(X)子模型、劳力需求(L)子模型和固定资产(K)子模型中有关参数的调整,开始,我们是孤立地分别加以进行的。然而,在综合考察X、L和K的未来预测值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却发现在许多部门,预测出的劳动生产率(X/L)的增长速度逐年提高,劳力的固定资产装备率(K/L)的增长速度也逐年提高,但是固定资产产出率(X/K)的增长速度是逐年下降的。在电子计算机的打印结果上,X/K的增长速度一项出现了一连串的负值。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根据下述公式,
(X/K)=(X/L)/(K/L)
当劳力(L)为一定时,固定资产(K)的增长速度如果超过了总产值(X)的增长速度,必然会出现K/L上升,而X/K下降的趋势。这就告诉我们,原来的固定资产函数中的参数有问题。最后,找到问题的所在,即公式(6)中γ1=1的约束条件在预测中是不适宜的。实践表明,只有在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中,在经济发展的总体运动中去把握和驾驭模型,才能把各种参数调整好,从而作出较好的经济预测、规划论证和政策模拟。
恩格斯指出:在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的时候,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直到现在都如同异己的、统治着人们的自然规律一样而与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起来,因而将服从他们的统治。……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长的程度上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3]同样,在编制和应用经济模型中,也有一个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特别需要经济理论工作者、经济计量工作者和实际经济部门工作者三方面人员互相尊重,取长补短,自始至终地密切配合,这是使整个模型工作取得顺利进展的关键一环。
(原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4年第4期)
[1] 这项工作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张守一同志的指导和参加下完成的。直接与本文有关的工作人员有:阎子民(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张桂喜(北京经济学院经济数学系),韩林云、牛卫平(山西省计委电子计算站),胡安荣(山西省计委),阿思奇(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等。在这一工作中,我们把经济计量模型与投入产出模型相结合,称为综合经济模型。该模型的整个设计,参见张守一《投入产出模型在计划工作中的应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4年第3期。
[2] 关于投入产出模型中直接消耗系数的修订问题,参加该项工作的湖北财经学院刘昌平同志另有专文论述。
[3]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