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汉文化史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从经济与文化环境看东北

东北的东部和东北部有号称白山黑水的长白山区、三江平原和广阔的黑龙江流域,这一区域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历代保持了渔猎为主的经济形态,代表着东北地区固有的文化传统;南部属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区系的东端和环渤海地区的北翼,又可称燕辽文化区,这里的丘陵山谷属蒙古草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是东北文化区内最先与农业区接触,而较早出现的优越的农耕地区,也是东北文化区与中原文化接触交流的前沿地带;东北地区的西部和西北部以大片草原通往蒙古草原,从而与北方草原的游牧部落接触较多,较早发展了牧业;中部为著名的东北大平原,有诸多大山脉作屏障,有辽河、松花江等大小河川贯穿其间,是诸经济形态过渡地区和古文化发展和消长的舞台。

东北有这样的山区,大兴安岭有上千年的原始森林,富饶美丽;四大水系,适于渔猎民族生产发展;大草原适合游牧民族放牧游弋;大平原适于农耕民族精耕细作。这样的大平原、大草原、大森林、大江大河,使生活在东北的各民族都有爽利的生存空间,任意创造和生产发展。特产丰富,人参、貂皮、鹿茸角;造成了“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落在饭锅里”的富裕局面。论气候,北有高寒地带,南有低温带,适于人类生存发展。据集安县、扶余县、九台县、哈尔滨附近考古曾发现猛犸象、披毛犀等的古动物化石,说明这里在一万年前,曾经是大象和犀牛生存繁衍之所,如今大象、猛犸象、披毛犀等赖以生存的大型森林、热带动物,已经成为遥远的梦幻。

人际关系是自然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地域广阔,为各民族或同居,或交往,敞开方便之门,而以汉人为多数的东北民族的主体,以汉文化为主体文化,从来不是封闭的,而是宽松的、开放的文化,对于东北各民族都是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对于促进各民族的经济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都会起着巨大的积极作用。这种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远比西南西北少数民族优越得多。西南的少数民族,往往大山阻隔,山南与山北,“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没有亲情感。

东北有这样的经济环境与文化环境,极大地推动了各民族的繁衍生息,生存与发展,不仅提供了生存空间,也提供了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