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制评论(2014年第3期)(总第7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引言

目前,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与和平、发展并列的三大主题之一。但是,在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环境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某些地区和某些方面进一步加剧。特别是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贸易,1995—2009年,以年均15.69%的速度增长。出口贸易呈现急剧扩张之势。但是,伴随着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我国能源消费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在全球倡导绿色经济与绿色贸易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相聚出台相关法律,加强环境管制强度。鉴于环境管制对改善环境品质,发展绿色贸易的重要作用,深入探讨环境管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环境管制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研究文献,颇为丰富。学者们主要从环境管制对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影响和环境管制对出口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影响两大主题展开研究,并且相继提出“取代假说”、“污染避难所假说”、“向底线赛跑假说”和“波特假说”理论。

第一,“取代假说”。该假说由Arrow等(1995)、Stern等(1996)、Ekins (1997)和Rothman(1998)提出,其核心思想是环境管制强度的大小会影响一国贸易和消费产品的结构,尤其是影响环境敏感性产品。Rock(1996)、Harrison(1996)赞同“取代假说”,认为当发达国家强制执行严格的环境管制时,贸易自由化或开放将导致欠发达国家污染密集型产业的飞速发展。

第二,“污染避难所假说”。该假说也称为“产业区位重置假说”或“产业漂移假说”,最早由沃尔特等人提出,该假说主要逻辑为:如果在实行不同环境政策强度和环境标准的国家间存在自由贸易,那么实行低环境政策强度和环境标准的国家,企业所承受的环境成本相对要低,因此污染密集产业的企业倾向建立在环境标准相对较低的国家或地区。Mani和Wheeler(1999)对1960—1995年OECD国家的数据进行分析,证明了该假说的存在性。同样,Low和Yeats(1992)通过对比1967—1968年与1987—1988年的贸易数据,同样验证了“污染避难所假说”的存在。

第三,“向底线赛跑假说”。该假说也称为“环境竞次理论”,研究视角为环境管制对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最初由Esty(1997)提出,他发现,各国为了维持或增强出口贸易竞争力,会不断降低环境管制强度,提高贸易国际竞争力,而出现“向底线赛跑”现象。目前,该假说仅存在于局部或个别案例中,而缺乏经验数据的证实。

第四,“波特假说”。该假说最初由波特(1991)提出,他认为,增加环境管制能够激励国内企业创新,充分发挥国内比较优势,使得相对于国外企业而言,国内企业更具竞争优势。此后,学术界开始了“波特假说”的研究热潮,一些学者验证了“波特假说”的存在。Slater和Angel(2000)认为,实施环境管制的企业可以获得创新优势、效率优势、先行优势以及整合优势等系列优势,这些优势可以转化为企业贸易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Mazzanti和Zoboli(2006)、Horbach(2008)分别用意大利北部地区企业和德国企业数据证明了环境管制对企业改善环境方面创新行为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环境管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目前学者们对该问题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单一构建环境管制指标,忽视了环境管制是涉及环境管制投入和环境管制产出的动态系统;(2)忽视环境管制的地理溢出效应。财政支出、知识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溢出效应(Case等,1993;Baiker,2005;Albert,2006;邵军,2007;Veugelers、Cassiman,2005;朱美光,2006;王立平,2006;苏梽芳,2008)。类似的,环境管制也存在溢出效应,即一个地区环境管制政策制定及其环境管制强度选择受到周围地区的影响。那么,这种溢出效应是否影响出口贸易?对该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正确制定环境管制政策以及正确分析环境管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鉴于此,笔者认为,分析环境管制和环境管制溢出效应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