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学派与现代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文版序言

二十多年前,我出于年轻人的兴趣撰写本书中出版的这些论文,那时我正在哥本哈根商学院撰写博士论文。当我还是哥本哈根大学一名学习经济学的学生时,我通过伟大的瑞典裔美国经济学家阿克塞尔·莱琼霍夫德(Axel Leijonhufvud)的著作(在论述凯恩斯和哈耶克的那一章中,他的影响非常明显),发现了奥地利学派传统。他的著作把我导向了弗里德里希·哈耶克,进而导向了米塞斯、柯兹纳和其他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以及一些有意思的同道,如布林·罗斯比(Brian Loasby)、理查德·兰柯路易斯(Richard Langlois)、乌尔里希·维特(Ulrich Witt)[更多的细节参见福斯(Foss,2009)自传式的第一章]。大概在1990年左右,我感到对奥地利学派有些或多或少有点新意的东西要说,于是开始撰写这些论文。

在我写这些论文的时候,奥地利学派依然很令人兴奋,并有一种复兴的感觉。然而,我并没有全然接受奥地利学派的学说,而且对奥地利学派思想的一些要素进行了批评(这点在本书最后面的文章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尤其是,我认为奥地利学派对主流经济学的严厉批判是被误导的。的确,战后时期见证了研究资源过度地投资在诸如一般均衡理论和总量理论等领域中,但是在经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之后,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方面正朝着奥地利学派所赞赏的方向发展。

特别地,在商业周期理论中,许多奥地利学派的主题得到了复兴;政治经济学上的进展表明,关于无所不知的、仁慈的独裁者的天真假设已经被更加现实的真实世界的政治家假设所替代了;博弈论意味着对选择情境和决策者之间的互动有更精细的关注,等等。在我看来,奥地利学派关注这些努力并参与到它们的进一步发展中去才是可取的。这正是我写这本书的主要动机。

这一结果是否已经发生是有争议的。我个人认为,现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可能依然强调注解和批判,而忽视了理论的建构,其中一些人仍然坚持过时的立场。这是不幸的,因为奥地利学派当中依然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值得学习。我和彼得·G克莱因最近的著作(Foss and Klein,2012)体现了这一点。

非常感谢我的朋友和同事朱海就,以及这本书的其他译者,他们用了不少时间不辞辛劳地将这本书翻译成中文。

尼古莱·J福斯

2013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