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文学在这个以“图像”为其特征之一的年代里是如何存在、发展、丰富、转变机制、发挥效能的?
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社会时代精神都会以不同方式洇渗到文学中,思潮的嬗变与文学的气质或是强力或是潜在地合拍。而今,不论从文学内部的语言风格、文体形式、审美评判来看,还是就文学周延的生产、传播、欣赏来说,文学都面临着某些选择。比如与文艺层级的各形式、上层建筑的各分支,与组织机构内部,与出版界、影视界,与国际、国内市场等都存在着艺术追求、社会效益或经济利益的求同存异、协调共荣等问题。文学将向何处行?如何行?是文学主动改变自身的生产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召唤还是被动接受外围的影响而蜕变后新生?是一意孤行、只身摸索还是与其他艺术形式联袂共创佳绩?这些在20世纪(文学是“启蒙”“文学是宣传”、文学是意识形态的“组织生产”等鲜明的意识形态号召)并未进入文学或文学研究领域应该考虑范畴之内的问题在今天不仅成为了问题,而且成为了理论和实践并置的真问题、真困惑。文学的语言是扩展了还是变质了?文学的体式是繁荣了还是混乱了?文学的时空表现是完善了还是模糊了?文学的整体地位是升华了还是跌落了?文学的功能是更加纯粹透明了还是复杂多元了?文学的接受之路是越来越窄了还是越来越宽了?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写作潮流接踵而至,各类问题层出不穷地向理论界涌来,难免使论说者手足无措、只能亦步亦趋地疲于应对,可他们对问题的回应却常常是不得要领、难中要害。各路英才众说纷纭的背后折射出关于“文学”与“图像”以及某些彰显这个时代特征的关键词(“消费”“传媒”“伦理”等)之间概念源头的模糊、论证角度的分歧、评价标准的不一和意义指向的不明。无论是对现象本身还是对现象的规范、引导和发展,理论界的准备都尚不充分。在评论界还无法对博客文学归类、辨析的时候,微博、微小说出现了(plan是什么文体?跟帖是什么文体?);在评论界无法评说或预测手机文学的走向时,电子书、IPAD流行了;在评论界以为可以纵横捭阖地指点网络文学的时候,类型小说(盗墓、玄幻、耽美等)和新媒体批评出现了……这一切不仅令研究者的资源储备捉襟见肘,更让理论本身显得有些固步自封、进退维谷,缺少弹性和前瞻性,思想的内在张力不甚充足。面对图像的肆意,论说者大都臆想式地呼唤文学的精神超越、现实批判、乌托邦理想等质素,而抽离了文学与图像更深层的思想关联。
所以,探讨“图像时代的文学”问题,就不仅要从文学文化的角度切入,而且要涉及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交叉和临界。西方学者福柯曾指出了“起点”的不可靠但又难以逾越的诱惑性:“我想很多人都有类似规避开端的欲望……体制之于这一常有愿望的答复却是讽刺性的,因为它将开端神圣化,用关注和静默将其围绕,并强加仪式化的形式于其上……”[1]即使如此,语词毕竟是意义的真正诞生地,所以我们“释名”的原初意义仍在于强调“起点”的说服力(反福柯之道而行,我们尽量使我们的“起点”成为规避了“关注”和“静默”的“仪式”,拨开“起点”之“神圣”迷雾的更为原始的“起点”)并以此为契机,一步步将“文学与图像”问题的枝蔓收拢、厘清,进而将文学在这个时代所面对的各种选择路径排列开来,陈其利弊、明其是非,以期文学能有适合自身发展并顺应时代趋势的更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