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学研究(2014年第1辑·总第3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义宁陈兄有奇策”

陈三立(字伯严)与曾纪鸿后裔曾广钧(字重伯)、曾广镕(字履初)、曾广铨、曾广珊等均有或深或浅的交往。

光绪七年(1881),曾广钧随母回到湖南,与寓留长沙的陈三立渐有接触,二人初次晤面的时间已难考索,但不会迟于光绪九年(1883)。是年十二月十五日他们一同出席了郭嵩焘之子的成年礼,据《郭嵩焘日记》:“为炎儿举行冠礼,请胡子威、陈伯严为宾,李华卿、李瀑仙相礼,朱次江、曾重伯、寅伯、顺孙执事。”[19]

光绪十一年(1885)六月十三,释敬安邀陈三立、曾广钧、陈锐等雅集碧湖上林寺,此为湘中文人结“碧湖吟社”之始,随着王闿运、郭嵩焘等人参与,诗社活动日渐兴盛。在该年给文廷式的赠诗中,曾广钧有“义宁陈兄有奇策”(《乙酉十月赠文道希孝廉将由江南入畿辅》)之言。

光绪十二年(1886)春闱,四方之士云集京师,“如陈伯严、文芸阁、刘镐仲、杨叔乔、顾印伯、曾重伯、袁叔舆辈,友朋交会盛极一时。每于斜街花底,挑烛擘笺,以歌郎梅云辈为上官昭仪,选定甲乙。”[20]五月,陈三立回到长沙,二十七日与王闿运等受曾广钧之邀,“食所治洋菜,亦别有风致也。”[21]八月,陈三立与曾广钧、文廷式同游岳麓山数日,夜宿屈子祠,陈咏诗数首纪之。他们还一同参与了九月初九日熊鹤村邀集的重九会,以及九月十九日的展重阳之会。据《郭嵩焘日记》:“是日以展重阳之会,属离欲为治三席,到者王雁峰、陈程初、陈伯严、文道溪、涂稚衡、罗顺循、朱次江、曾重伯、曾履初、李石仙、易赞周、龚果斋、周稼舫、胡少卿及荔云、寄禅、来因三僧而已。”[22]次年六月三日,王闿运邀集碧湖,饮于开福寺,“同席张禹珊、陈伯严、胡子政、罗肫甫、曾重伯、王瑞徵及荔云、寄禅、自修、宝明、度修、道香诸僧。”[23]

光绪十四年(1888)三月十五日,陈三立招饮贾太傅祠,在座者为文廷式、曾广钧、俞明震等。三月二十日,曾广钧设宴家中,文廷式在席上直斥王闿运鄙俗,陈三立、罗正钧则为王鸣不平,“壬秋语不离势利,余(文廷式)面斥其鄙,罗、陈诸人,王氏之仆隶也,闻之极为不平。”[24]王闿运也有记录:“至重伯家,会梁星海、文道溪、陈子俊、伯严、顺孙,饮酒杂谈。……夜得重伯片,言文道溪无礼,众皆不然之,未知何故。书生聚会,意气相陵。牵率老夫,责人正礼,徒示我不广也。既欲泯其迹,遂不复问。”[25]三月二十四日,陈三立、曾广钧诸人邀文廷式、梁鼎芬到刘松山祠观剧,二更方散。三月二十七日,吕藕池召郭嵩焘、曾广钧、曾广镕、陈三立等十九人宴集。五月二十四日,众人又在开福寺赏荷。五月二十七日,陈三立约王闿运、曾重伯等到王右丞处会食。次年二月,陈三立、曾广钧等入京殿试,成为同年进士,偕同归湘时,与主讲曾文正书院的邓辅纶及敬安等在金陵会饮。

曾广钧尝召湘中文士在曾国藩祠堂后的浩园雅集。陈宅亦是文酒盛会频举的场所,据廖树蘅回忆:“时义宁公父子居蜕园,相距甚近。罗顺循、曾觙庵、杜元穆、王伯亮、陈伯涛、文道希常来陈宅,文酒之会,几无虚日,每会必驰函相召。”[26]这种“搴芳逐臭”的生活随着陈宝箴任职湖北按察使而转移到了武昌。随同侍父的陈三立,与张之洞总督府幕客及出入鄂省的士人萃集,大兴诗钟之风,“陈右铭丈方任鄂臬,伯严随侍署中,尊酒不空,坐客常满。南皮师为海内龙门,怜才爱士,过于毕沅。幕府人才极盛,而四方宾客辐辏。余与伯严追逐其间,文酒流连,殆无虚日。其与于诗钟之会者,幕府则杨叔乔、屠竟山、华若溪、杨范甫、宋芸子、汪穰卿、范仲林;过客则文芸阁、曾重伯、缪小山、王子裳诸君。”[27]光绪十七年(1891),与瞿鸿禨同行的曾广钧拜会了时任两湖书院都讲的陈三立。瞿鸿禨记录了当时的行程,“(十月十二日)午正抵鲇鱼套口。伯严来船,邀予与重伯同住藩署。”“(十月十五日)伯严招饮两湖书院楼上,同席邓保之丈、杨树乔锐、屠静珊寄、汪穰卿康年、欧阳节吾与重伯为诗钟会。”“(十月十八日)与伯严、吉来、重伯过江看铁政局,遍观机器工厂,乘坐火轮车约一里许地。”[28]三年后,俞明震将曾广钧所诒诗扇见示于范当世,自称曾国藩再传弟子的范氏次韵为诗,并将和诗寄给陈三立,陈乃赋《范大当世由天津寄示和曾广钧诗,感而酬之,末章并及朝鲜兵事》,其中有“还念武昌城畔柳,挂残日影待鸥飞”提及这次会面。

陈宝箴司职湖南巡抚后,在各路才俊的襄助下推行新政,使湖南风气大开,曾广钧亦参与其中,负责报务局。他与南学会诸子一道研求新学,在讲论会上作过“论办矿不计工本”之讲座,又游湘西等地觅矿。曾广钧后来有诗言及这段经历,“一别湘州事势新,其间岁月颇嶙峋。前辈将才余几个,义宁孤立古君臣。我时谒告游巡署,日接黄、梁一辈人。健者谭、唐时抵掌,论斤麻菌煮银鳞。廖、梁诗伯兼攻矿,一洗骚人万古贫。沅水黄、熊来应梦,双珠盐铁佐经纶。中丞东阁贪宾客,公子西园赏好春。楚士英英多入彀,十梅礼绝平原宾。”(《天运篇赠湖南水利局长邹价人、湘江道尹向乐谷,兼寄谭组安督军、李佑芝明府》)

光绪二十六年(1900)前后,陈三立定居金陵,与曾广镕的接触多了起来。光绪二十九年(1903)正月,陈三立与缪荃孙、曾广镕等宴集;又同杨觐圭等集于曾广镕寓所,屡为诗牌之戏。二月初四,抵达金陵的郑孝胥应“陈伯严淮舫之约”,“召妓纵酒,至十一点乃散”,[29]俞明震、曾广镕等列席。光绪三十一年(1905)九月,陈三立因南浔铁路事到汉口,曾广钧亦由湘至,他们与梁鼎芬、易顺鼎、曾广镕等在鄂诗酒流连,陈赠曾广镕诗有云,“曾二温温无所试,胸中乃森千甲兵”,“日挟阿兄但就我,丈席过酒长河倾。”(《赠曾履初观察》)

武昌事起,陈三立携家入住虹口塘山路俞明颐、曾广珊寓所,曾广钧也从湖南易名转落沪渎依妹而居,陈氏遂有“余时居同巷,昏旦聊酒卮”(《哭曾重伯》)之叹。1912年冬,王闿运至沪,与瞿鸿禨、沈曾植、陈三立、曾广钧等常有集会,如“(十二月二十三日)子培来,乃出谈。健之、诗孙、硕甫、伯严、重伯、子修、梅庵继至,云门最后,酉正入座,亥散”[30]。又某日,曾广钧邀陈三立、李瑞清、杨昭隽等饮,李因须鬻字求赀,托病不至,陈以“叹涎佣书钱,欠溷饕道士”(《重伯邀饮酒楼同杨潜庵、李筠庵》)相调侃,曾氏则替李解嘲。

自1916年起,曾广钧长居湖湘,偶尔转涉京沪,陈三立则辗转南京、杭州、南昌,二人见面渐少。1920 年秋,陈三立携子方恪,与袁思亮、俞明颐、曾广钧同游半淞园。1925年,陈三立贺曾广钧六十寿,有“老去求田尊健妇,傲予遯作富家翁”(《寿曾重伯六十》)句,曾在家乡辟田二万余亩,故陈有此一说。1927年春,陈三立、曾广钧与夏敬观、袁思亮等同游华龙园、沙发园,诗酒唱和。是年农历九月初九,陈、曾还与沪上数十位旧式文人应吴昌硕、狄葆贤之邀集于华安楼,举行重九登高会。

1929年11月11日,曾广钧逝世,陈三立赋诗《哭曾重伯》,满怀深情地追念了与曾氏相聚于沪上的高论岁月及长久以来的交谊,称扬了曾氏的文风与人品。诚然,陈、曾各自的诗学观大相异趣,陈力攻宋体,而曾则与李希圣、汪荣宝等“从事昆体,结社酬唱,相戒不作西江语。稍有出入,辄用诟病,一以隐约褥丽为工”[31]。但这并未影响二人“倒腑倾肠”之深交。

曾广珊,既是陈三立妻嫂,也是儿女亲家,其子俞大维娶了陈女新午,其女俞大又嫁于曾昭抡。因此,曾、陈、俞三家结成了盘错的姻亲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