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问题提出
区域经济作为一种国民经济在时空上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如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它既能协调国民经济的发展,又从某种程度上有区别和矛盾的地方。由于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的先后和方向有所差异,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会产生一定的偏离。有时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却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均GDP已经超过了5000美元,这就说明了我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与此同时,各种矛盾也凸显出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矛盾,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不断扩大等,其中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制约因素。纵观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我国东部区域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在我国的西部,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等种种原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速度明显缓慢。
因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党今后一个时期的八大战略任务之一。随之而来的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战略方针。这说明如何实现区域经济非均衡条件下的协调发展已引起我国的高度重视。从党的十六大和党的十七大报告可以看出,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已经把实现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纳入到重要的战略层面进行分析解决,以实现在非均衡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尽量缩小我国东部区域和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
对于如何实施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战略方针,如何解决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问题,已引起了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并进行了系列的分析和探索。同时我国各省市也把实现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进行落实。但是如何实现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和我国西部落后地区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达到经济技术的耦合互动,错位发展,减小我国东部区域和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实现发达区域带动落后区域的发展,最终达到非均衡条件下的协调发展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分析。如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布局和调整,在产业布局、技术创新、要素资源宏观配置层次上的调整与布局以及促进区域经济非均衡条件下的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分析研究。因此,借鉴国外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借鉴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问题的系统分析和研究,深入探讨区域经济耦合互动、协调发展的机制和基本规律,从新的角度来科学阐释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是极为重要的,也成为制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
山东的东、西部经济差别好像是整个中国大陆东、西部差别的一个缩影,山东地区差距主要表现为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根据2011年《山东统计年鉴》,从总体上看,山东的中部和山东的西部内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仅相当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一半,从2010年山东各城市人均GDP和生产总值及排名可以看出,东西部地区人均GDP差距非常大(如表1—1所示)。
表1—1 2010年山东各城市人均GDP和生产总值及排名
续表
按照一些学者的观点,将山东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地区包括济南、青岛、烟台、威海、东营、日照、潍坊、淄博8市,占山东陆地总面积的46.6%,人口总数的45.7%。其余9市为山东西部地区,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53.4%,人口总数的54.3%。2010年,山东GDP为39169亿元,其中东部地区占65%,而西部地区只占35%,而人均GDP也差距巨大,东部东营人均GDP是西部菏泽人均GDP的近10倍。
从城市化水平来看,2009年全省设城市48个,其中副省级城市两个,全部在东部;地级市15个,东部占6个,西部占9个;县级市31个,其中东部地区占22个,西部地区占9个;从数量上来看,东部地区明显多于西部地区。如果用城镇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区域城市化水平,2009年山东的城市化水平为48.1%,东部城市化水平为52.8%,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为44.1%,东部地区高出全省4.7个百分点,高出西部地区8.7个百分点。
从上面可以看出,山东的东西部之间一直存在较大的经济差异,因此,加快落后地区发展,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对山东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此,本书提出了对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研究,深入分析了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建立了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并提出了促进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
二 研究的意义
适度的区域经济差异,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区域经济差异过度的不断扩大,则会使资金、人口、技术等各种资源不断向发达区域流动和集中,人口急剧增加,基础设施不堪重负、环境污染加剧、社会治安问题恶化。对欠发达区域而言,资金、人口、技术等资源由于大量迁往发达区域,经济增长缓慢、衰退或停滞。如何保证宏观经济快速发展,又使得区域经济得到协调发展,是现代区域经济研究和实践中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而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先后历经了三种模式:平衡发展、不平衡发展和协调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近30年,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主要是平衡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首先,毛泽东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并重发展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战略,为平衡工业发展战略,必须大力发展内地工业。其次,20世纪60年代进行以军事工业为重点,布局在中西部有利于战备的地区的“三线”建设。这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当时资源十分匮乏,限制了要素资源高效率的配置。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开始由平衡发展战略发展到非平衡发展战略。主要的战略就是部分区域位置明显的区域双线发展起来,率先发展我国东部区域及东南沿海区域,然后通过发达区域再带动落后区域的发展。非均衡发展战略在较短的时期内快速推动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几十年来我国的东部区域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带动落后区域协调发展的成绩不显著,区域经济差距在扩大,尤其是原来就有较好经济基础和丰富资源的中部地区没有抓住机会突破发展。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国家逐渐认识到平衡发展战略讲究了公平,牺牲了效率,非均衡发展战略突出了效率,却未能兼顾公平的问题,将发展战略转变为非均衡条件下的协调发展战略,即既要突出重点发展的效率,也要考虑到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支持西部地区的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十六届三中全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要实现区域经济在非均衡条件下的协调。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协调,协调发展不是让发达区域经济不发展,而是在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兼顾西部落后区域的经济情况,考虑效率,考虑公平,通过制定合理的促进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实现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让东部发达区域带动西部落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实现区域内产业布局合理,企业互动合作,要素自由流动,最终达到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条件下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山东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山东各地区发展并不平衡,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并且成为山东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与经济质量提升的障碍。
在传统的发展指导下,在本地的经济增长、社会就业等地方利益驱动之下,传统的经济协作关系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协调山东区域经济关系的需要。所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如何整合区域的资源能力,实现山东区域内的优势互补,协调各城市的发展,实现山东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书提出了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研究。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本书深入分析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问题,对省内各区域间的经济差异进行分析,建立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寻求有效措施促进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对山东区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