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在古代和国外不曾使用,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包括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却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普遍社会现象”[1]。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留下的文献资料极少,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过程中,主要是儒家思想占据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因此,这里以儒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代表来研究。

第一,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基础。封建统治者大都认为和谐是天道和人道的根本,是社会生活与群体生活的目标,倡导“和为贵”,在个人与家庭层面,表现为“家和万事兴”;在民族与国家层面,体现为“睦邻友好,协和万邦”。因此,特别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效用,强调“以孝治天下”“以礼治天下”,把社会稳定与和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在民众中重视“理性”与“秩序”的教育,强调和谐精神,要求社会成员养成守礼的精神和品质。通过人际关系和谐、群体和谐、天人和谐等理念的灌输,形成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人际关系,以及“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的目的。

第二,德教与伦理教育是社会的基础与根本。历代封建统治者从治国安邦的高度,重视道德教育,强调“德,国家之基也。”(《左传》)“为政”的关键在于“德教”,“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儒家建立了系统的道德伦理教育体系,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伦理道德教育,要求人们“行忠信”“明人伦”“隆礼贵义”,对国家“精忠报国”,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在社会中倡导“仁义”为本,仁义被当作做人处世的最高原则;处理人我关系,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基本准则;以修身作为人生的根本。通过道德教育,使道德在改善社会风尚、调节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三,强调为政者的身体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示范作用。儒家强调身教重于言教,提出了表率论,要求执政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孟子·离娄下》);“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论语·子路》)。以自身良好的道德形象和道德行为,来示范、感化与激励民众,使其符合社会教育目标的要求。还要求为政者对于自己的道德宣传必须“躬亲”行之,做到言传与身教的统一。并且提出了从廉、慎、勤、俭、信等方面,加强为政者自身的基本道德修养,以起到表率作用,实现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教育追求理想人格。从孟子的“人皆可以为舜尧”到荀子的“途之人皆可以为禹”,在强调“圣人”“圣贤”“君子”这一最高理想人格的同时,始终没有将圣人设置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唯一的目标,而是在“途之人”与“圣人”之间设置了不同层次相互关联而又前后继替的人格目标。孟子将这一相互关联而前后继替的人格目标确立为:“善—信—美—大—圣—神”。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大量的关于“士”“君子”“贤人”“成人”“大人”“大丈夫”等的论述,也就是对个体在道德修养不同阶段所应实现的人格目标的不同表述。

第五,从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出发探讨相应的教育方法。荀子强调教化“必由其道”,张载强调“知其人”,才能“教人使入德”等。从“知其人”出发,针对不同教育对象,总结形成了许多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有道德践履的方法、先富后教的方法、自省自律的方法、寓情于理的方法、德教与知识教育并举的方法等。

道德践履的方法。孔子提出了学、思、习、行的过程,荀子特别强调“积”与“渐”,遵循知、情、意、行统一的德育规律。

先富后教的方法。孟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并提出了“无恒产则无恒心”,“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仪哉”(《孟子·梁惠王上》)。要求统治者先治民之产,让老百姓衣食无忧,仓廪实,然后实施教化。

自省自律的方法。孔子曰:“为人由己”(《论语·颜渊》),“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注重反省内求,“自省”“自讼”,达到修身养性,提高精神境界。

寓情于理的方法。“以情动人”“以情化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德教与知识教育并举的方法。孔子提倡寓德教于知识教学之中,在增进人的知识过程中完善人的道德品质,把道德的培养和知识传授同时进行。

像这样的思想教育传统是源泉。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理性的分析和思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批判地继承了它们在原则、方法、内容等方面的有用成分,并对其中有益的东西进行了现代转换,为延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许多有益的内容[2]。在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功的经验中,我们可以找到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许多精华成分。如传统中推崇“教化”的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教化”的方法作为社会稳定和谐、人际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这是党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渊源;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也是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中“身教重于言教”的方法,也是长期以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坚持的重要方法之一;培养理想人格,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标和理想境界,延安时期,党培养塑造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形象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正是这种理想人格的实践典范,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还有教育灌输、化民成俗、启发诱导、环境陶冶、因材施教等有效方法,更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方法的重要历史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