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国际气候合作的价值立场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本章小结

气候变化正引起深刻而重大的伦理问题,其原因在于:①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存在全球不均衡性——虽然所有国家都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但最贫困的国家和最弱势的人群由于自身适应能力的匮乏而会受到最为严重的伤害;②温室气体的最大排放者与受到气候变化伤害最为严重的国家和人群之间存在错位性;③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变暖的伤害之间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性。[50]一些人引发了气候变化,却不平等地伤害了另一些人,这是不正义的。可见,气候变化不仅仅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只依赖科学技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气候危机,因为,气候变化根本上是一个伦理问题,它理应得到伦理学和其他人文学科的普遍重视。我们无法仅凭科学知识采取行动,因为我们所有的选择与行为都涉及价值判断。


[1] Rolf Meissner,The Little Book of Planet Earth,New York:Springer,2002,p.81.

[2] Bill McKibben,“Don’t Imagine the Future–It’s Already Here”,Organization,Vol.20,No.5,2013,p.745.

[3] 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Climate Change 2007:Mitigation of Climate,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3 to the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S.Solomon,D. Qin,M. Manning,Z. Chen,M. Marquis,K.B. Averyt,M. Tignor & H.L.Miller eds.,Cambridge 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p.946.

[4] Paul J. Crutzen,“Geology of Mankind:The Anthropocene”,Nature,Vol.415,No.6867,2002,p.23.

[5] Rockström,J.,Steffen,W.,Noone,K.et al.,“A Safe Operating Space for Humanity”,Nature,Vol.461,No.7263,2009,p. 472.

[6] 2017年8月,笔者在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海拔4800米)从当地居民那里了解到,20年前,当地在8月就会下雪,如今连附近的雪山上都没有雪了。他们虽地处较为闭塞的边远高寒地区,没有听说过全球气候变化,但对气候变暖也有着十分真切的感受。

[7] 《2016是至今以来最热的一年?每年你们都这么说!》,http://news.163.com/16/0822/18/BV3IA1EA000155IV.html,2017年9月18日。

[8] 伊丽莎白·科尔伯特(Elizabeth Kolbert)在其2014出版的纪实小说《第六次大灭绝:一个非自然的历史》(The Sixth Extinction:An Unnatural History,New York:Henry Holt)中声称,地球正处于人为的第六次大灭绝过程中。该书获得了2015年度普利策奖(非小说类)。

[9] [德]沃尔夫刚·贝林格:《气候的文明史:从冰川时代到全球变暖》,史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250页。

[10] [美]约翰·麦克尼尔:《阳光下的新事物:20世纪世界环境史》,韩莉、韩晓雯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13页。

[11] [澳]郜若素:《郜若素气候变化报告》,张征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1页。

[12] [美]比尔·麦克基本:《自然的终结》,孙晓春、马树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页。

[13] Naomi Klein,This Changes Everything:Capitalism vs. the Climate,New York:Simon & Schuster,2014,p.181.

[14] Lin Boqiang and Sun Chuanwang,“Evaluating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hina”,Energy Policy,Vol.38,No.1,2010,p.613.

[15] Glen P. Perters,Jan C. Minx and Ottmar Edenhofer,“Growth in Emission Transfers via International Trade from 1990 to 2008”,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Vol.108,No.21,2011,p.8903.

[16] [新西兰]吉莉安·布洛克:《全球正义:世界主义的视角》,王珀、丁祎译,重庆出版社2014年版,第82页。

[17] 杨洁勉主编:《世界气候外交和中国的应对》,时事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页。

[18] 王之佳编著:《中国环境外交》,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2—113页。

[19] [美]理查德·埃德蒙:《环境问题对中国政治与社会的塑造作用》,宋林译,载[德]海贝斯、格鲁诺、李惠斌主编《中国与德国的环境治理:比较的视角》,杨惠颖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页。

[20] 《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612372.html,2017年7月17日。

[21] [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毛俊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426页。

[22] [美]安德鲁·德斯勒、爱德华·帕尔森:《气候变化:科学还是政治?》,李淑琴等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49页。

[23] 张海滨:《气候变化正在塑造21世纪的国际政治》,《外交评论》2009年第12期。

[24] 强世功:《碳政治:大国格局下的战略抉择》,《中国经济》2009年第9期。

[25] [瑞典]托马斯·思德纳:《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工具》,张蔚文、黄祖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5页。

[26] 2009年11月,多位世界著名气候学家的邮件被黑客曝光。这些邮件显示,一些科学家在操纵数据,依靠科学流程和数据来支持气候变化的说法。

[27] [英]迈克尔·诺斯科特:《气候伦理》,左高山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78页。

[28] 史军:《气候变化冷思考》,《阅江学刊》2014年第3期。

[29] 江晓原:《科学与政治:“全球变暖”争议及其复杂性》,《科学与社会》2013年第2期。

[30] 作为伦理学家,本书研究的前提是假定气候科学为不争的事实而非某种“气候阴谋”,在此前提下,各国才有义务共同行动以应对气候变化。

[31] [澳]大卫·希尔曼、约瑟夫·史密斯:《气候变化的挑战与民主的失灵》,武锡申、李楠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2] Naomi Klein,This Changes Everything:Capitalism vs. the Climate,New York:Simon & Schuster,2014,p.6.

[33] [荷]塞维斯·斯托姆:《资本主义与气候变化》,侯小菲、谢良峰译,《国外理论动态》2013年第2期。

[34] 郇庆治:《“碳政治”的生态帝国主义逻辑批判及其超越》,《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

[35]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于2008年3月26日作出的决议——“人权与气候变化”中强调:“气候变化对世界人民及群体构成了立即的和远期的威胁,且对人权的充分享有产生了影响。”

[36] Henry Shue,“Subsistence Emissions and Luxury Emission”,Law and Policy,Vol.15,No.1,January 1993,pp. 39-59.

[37] 孙华玲:《气候难民的迁徙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3年,第32—35页。

[38] 黄小喜:《国际碳交易法律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版,第36页。

[39] 张海滨:《气候变化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国际政治研究》2015年第8期。

[40] 董勤:《安全利益对美国气候变化外交政策的影响分析——以对美国拒绝〈京都议定书〉的原因分析为视角》,《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10期。

[41] 马建英:《从科学到政治: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政治化》,《国际论坛》2012年第6期。

[42] [美]罗伯特·基欧汉:《气候变化的全球政治学:对政治科学的挑战》,谈尧、谢来辉译,《国外理论动态》2016年第3期。

[43] 于宏源:《〈巴黎协定〉、新的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的战略选择》,《太平洋学报》2016年第11期。

[44] 苏向荣:《风险、信任与民主:全球气候治理的内在逻辑》,《江海学刊》2016年第6期。

[45] Theda Skocpol,“Naming the Problem:What it Will Take to Counter Extremism and Engage Americans in the Fight against Global Warming”,Prepared fro the Symposium on“The Politics of America’s Fight against Global Warming”,February 14,2013,http://www.scholarsstrategynetwork.org/sites/default/files/skocpol_captrade_report_january_2013_0.pdf,2017-09-25.

[46] 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思想家泰勒斯(Thales)被公认为西方世界的第一位哲学家。据说,他在沉思时因过于投入而掉入水沟,被女仆嘲讽哲学家只会仰望头上的天空,却看不到脚下的土地。这给哲学家带来了不切实际的名声。作为回应,据说泰勒斯曾经运用他对气候变化的判断,认定往年歉收的橄榄会大丰收,于是他收购了当地所有的橄榄压榨机。果然,第二年橄榄大丰收,掌握所有压榨工具的泰勒斯靠高价出租压榨机而大赚了一笔。他的行为或许可以看作最早的气候经济学实践,而这位实践者却是一位哲学家。

[47] James Garvey,The Ethics of Climate Change:Right and Wrong in a Warming World,London:Continuum,2008,p.2.

[48] Jon Barnett,“Climate Change,Insecurity,and Injustice”in W. Neil Adger et al. eds.,Fairness in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Cambridge:MIT Press,2006,p.117.

[49] Christian U. Becker,Sustainability Ethics and Sustainability Research,London and New York:Springer,2012,p.21.

[50] 李春林:《气候变化与气候正义》,《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