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新闻记者的职业特点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随着广播和电视的相继问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传媒的出现与普及,一次次刷新了新闻的“时效性”。人类新闻传播由以前的以印刷新闻为主的时代,步入了一个由印刷新闻、电子新闻和网络新闻并驾齐驱的新时代。1923年,由美国人奥其邦在上海办起了我国第一座广播电台;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诞生。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新闻事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新闻记者队伍日渐壮大,记者活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并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职业特点。
1.高度的专业化分工
自20世纪初《申报》首次使用“记者”一词以来,记者的内涵、工作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
1)采编的分离
记者有广、狭两义。广义的记者,是指新闻传媒内部与新闻信息有着直接关联或间接联系的新闻从业人员,它甚至包括报纸的校对、广播电台的录音人员、听审人员和电视画面的剪辑人员,等等。狭义的记者,是专指从事采访新闻信息和报道新闻的人。记者的任务是“采”和“写”,或者是“采”和“制”。这里的“制”,是制作,指包括广播新闻录音信号的录制、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等。“采”是记者工作的第一要务,即搜集新闻和发现新闻。然而,记者在采集新闻的过程中,必然要与社会发生联系,其工作对象是分布在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地区和各个角落的人,通过与社会的人交往来获取新闻线索。从这个意义上讲,记者的工作是“一个专门与人打交道的职业”。
2)传媒的分工
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的诞生,不同传播手段的媒体对记者提出了不同的专业要求。记者的内涵,也由以往的报刊记者扩展为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网络记者等。传播手段的不同,记录新闻事实的手段与方法也就大相径庭。传媒分工的另一层含义,是传播媒介的专业化。如以电视媒体为例,按照国家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电视节目“专业化、对象化”的设置要求,电视频道分别为经济频道、生活频道、娱乐频道、文体频道、教育频道、体育频道、影视剧频道,等等。然而,传媒的分工,对于记者来说,只是报道领域的不同,采访仍然是新闻传播的“第一道工序”,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依旧是新闻记者永恒不变的主题。
3)报道领域的分工
一般而言,新闻媒介按社会行业、职业、领域的报道内容,对记者进行具体分工。如,有的负责工业的采访报道,被称为“工业记者”;有的负责党政新闻的采访报道,被称为“党政记者”;有的负责财经领域的采访报道,被称为“财经记者”;有的负责政法战线的采访报道,被称为“政法记者”,等等。
报道领域分工的最大好处,就是把记者认知生活的重心,引向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专业,为发现新闻、认识生活创造条件。然而,不管什么传媒的记者,哪里来的记者,有何等地位、何等影响的记者,只要你进入采访环节,就得遵循采访规律;只有遵循采访规律,才能发现新闻、获得新闻素材。因此,对于记者来说,研究采访学问,掌握采访方法,既是学问所在,又是必修的功课。
2.新闻竞争,首先是采访的竞争
采访决定写作,没有采访也就没有今天意义上的新闻。新闻的“新”,从采访的角度来说,主要包括内容上的“新颖”和时间上的“新近”两个方面。新闻要解决“新”的问题,主要是要解决记者发现新闻和获得新闻的问题。对于记者来说,首先是采访的“抢”,它包括“抢题材”“抢素材”和“抢速度”三个方面。所谓“抢题材”,就是报道题材的“人无我有”,在报道时间上的先行一步;所谓“抢素材”,是指在同一题材的采访中,对支撑新闻材料的深度开掘,在“人有我深”“人有我异”上下功夫;所谓“抢速度”,是指对新闻的快采,要求记者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对新闻材料的占有,快写快发,以满足新闻“时新性”的要求。
纵观世界各国传媒,随着采访手段的不断完善,新闻的竞争表现为速度的竞争,新闻的“快”,早已大大突破了“今日新闻”的“时新”概念,而以“分”和“秒”作为“快”的标准。广播电视更是以播出时间与事件发生同步进行,即观众看到的新闻是和事件的发生同步的,具有“零秒差”的特点,作为今天时间上“时新”的标准。
3.采访竞争,紧紧围绕采访对象展开
由于采访对象手中掌握着新闻事实,记者采访就是向采访对象“要情况”。采访的“重心”自然要集中到采访对象身上。采访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采访对象进行的。即使是采访“神六”“青藏铁路”这样现场感很强的新闻,采访也是首先围绕采访对象展开的。为了从采访对象身上获得“情况”,记者使出浑身解数,开展公关活动,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从采访对象身上获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