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基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任务三 掌握合理化配送

任务情境

王江是一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平时空闲的时候喜欢逛逛超市,尤其是沃尔玛。有时他也进行一些网购。于是,他对物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准备高考志愿填报某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了提前了解一点物流相关情况,他抽空查找了自己非常喜欢的沃尔玛公司的相关资料。

沃尔玛公司的总部在阿肯色州的一个小城市本顿维尔,本顿维尔人口大约是20000人。沃尔玛的最早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在1962年开设了第一家沃尔玛商场,而配送中心一直到1970年才成立,这就是沃尔玛第一配送中心。第一配送中心供货给4个州32家商场。沃尔玛的总部就设在这个配送中心里。第一配送中心在不断增长扩大的过程当中,沃尔玛虽然也建立了一些新的配送中心,但是沃尔玛的总部仍然是在阿肯色州本顿维尔市的配送中心附近。至今,沃尔玛在美国就有30多个配送中心,分别服务于18个州2500多家商店。世界上很多国家也都有沃尔玛的连锁店。

沃尔玛配送中心的运作流程是:供应商将商品的价格标签和U PS条形码(统一产品码)贴好,运到沃尔玛的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根据每个商店的需要,对商品就地筛选,重新打包,从“配区”运到“送区”。沃尔玛是一种商流、物流一体化的配送模式,在这种配送模式下,配送的主体通常是销售企业或生产企业,也可以是生产企业的专门物流机构。沃尔玛也采用集中型配送网络,集中型配送网络具有管理费用少、安全库存低、客户提前期长、内向运输成本低等优点。

沃尔玛的配送中心运行完全实现了自动化。中心的货物从牙膏、卫生纸、玩具到电视、自行车等应有尽有。每种商品都有条码,由十几千米长的传送带传送商品,激光扫描器和电脑追踪每件商品的储存位置及运送情况,每天能处理约20万箱的货物配送。配送中心的一端是装货月台,可供30辆卡车同时装货;另一端是卸货月台,有135个车位。每个配送中心有600~800名员工24小时连续作业,每天有160辆货车开进来卸货,150辆车装好货物开出。商品在配送中心停留的时间总计不超过48小时。配送中心每年处理数亿次商品,99%的订单正确无误。

王江看到这些心里不禁诧异,沃尔玛的商场遍布世界各地,总部的商品何以能低成本、高效率地统一配送到世界各地的各家商店的?物流配送企业怎样才能做到配送的合理化?

【任务分析】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要想做到合理化必须采取科学的手段。王江作为物流专业的“预读生”,要想消除自己的诧异,将来在学校一定要认真学好下列知识:什么是配送?配送有何作用?配送有哪些种类?如何做到配送合理化?

任务实施

基于上述分析,王江将来入校学习时一定要认真按照下列学习步骤完成学习任务:

步骤一:了解配送的内涵

通过网络或实地调研本地配送企业或连锁超市配送中心,了解其配送作业的流程。

【相关知识】

(一)配送的概念

配送的英文表达是Delivery,意即交货、送货的意思。在日本工业标准JIS中,将配送定义为“将货物从物流结点送交收货人的活动”,也强调了送货的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配送(Distribution)下的定义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是物流的主要作业活动之一,属于末端的物流;配送又是独立的物流活动,几乎包含了物流的所有作业活动,被称为物流的“缩影”。

(二)配送的特点

配送虽然与传统的送货和运输有时难以准确区分,但是它们是有差异的,配送更有助于提高物流效率与效益。配送需要依靠信息网络技术来实现,具有下列特点:

1.配送不仅仅是送货,而且是一种特殊的送货形式

配送业务中,除了送货,在活动内容中还有“拣选”“分货”“包装”“分割”“组配”“配货”等工作。这些工作难度很大,必须具有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现代的经营水平才能做好。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及历史阶段,很难按客户要求实现配送,要实现广泛而高效率地配送就更加困难。因此,同一般意义的送货和配送相比存在着时代的差别。

2.配送是送货、分货、配货等活动的有机结合体

配送是许多业务活动有机结合的整体,同时还与订货系统紧密联系,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现代情报信息,建立和完善整个大系统,使其成为一种现代化的作业系统。这也是以往的送货形式无法比拟的。

3.配送的全过程有现代化技术和装备的保证

现代化技术和装备的采用,使配送在规模、水平、效率、速度、质量等方面远远超过以往的送货形式,在配送活动中,由于大量采用各种传输设备及识码,拣选等机电装备,使得整个配送作业像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的流水线,实现了流通工作的一部分工厂化,因此,可以说,配送也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产物。

4.配送是一种专业化的分工方式

以往的送货形式只是作为推销的一种手段,目的仅仅在于多销售一些商品,而配送则是一种专业化的分工方式,是大生产、专业化分工在流通领域的体现。因此,如果说一般的送货是一种服务方式的话,配送则可以说是一种体制形式。

5.配送是一种“门到门”的服务,属于“末端运输”

配送的范围一般是在同城内,运输距离不会很远,而且基本是采用汽车运输。所以,它是一种直接针对最终客户的“门到门”的服务,属于“末端运输”。

(三)配送的作用

配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了输送及整个物流系统

长距离、大批量的干线运输虽然实现了低成本化,但是,在干线运输完成后需要支线运输和搬运来完成末端运输。采用配送方式,将支线运输和搬运活动统一起来,发挥灵活性、适应性和服务性的特点,使运输过程得以优化和完善。

2.提高了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

采用配送方式,通过增大经济批量来达到经济地进货,又通过将各种商品客户集中在一起统一进行发货,代替分别向不同客户小批量发货来达到经济地发货的目的,使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3.通过集中库存使企业实现了低库存或零库存

在采用准时化配送方式后,生产企业可以依靠配送中心的准时化配送进行准时化生产,而不需要保持自己的库存或较少地保持库存。这样生产企业就可以实现“零库存”。实行集中库存后,其库存总量会大大低于各企业的分散库存之总量,同时也增加了调节能力,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此外,集中库存还可以发挥规模经济优势,使单位存货成本下降。

4.简化了订货程序,方便了客户

采用配送方式,客户只需向一处订货就能达到向多处采购的目的。因而简化了订货程序,极大地减轻了客户的工作量和负担,方便了客户。

5.提高了企业保证供应的程度

生产企业如果自己保持库存来维持生产,由于受库存费用的制约,很难提高保证供应的程度。集中配送方式,通过配送中心的集中存货,可以调节企业间供需关系,同时库存总量相对增大,从而降低了企业断货、缺货、影响生产的风险。

(四)配送的种类

配送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多种分类。

1.按配送物资种类及数量不同分类

(1)单(少)品种大批量配送

企业需要量较大的商品,如A类商品,单独一个品种或几个品种就可达到较大输送量,实行整车运输,这样的商品往往不需要再与其他商品搭配,可由专业性很强的配送中心实行这种配送。由于配送量大,可使车辆满载并使用大吨位车辆;配送中心内部设置、组织、计划等工作也比较简单,因而配送成本较低。

(2)多品种少批量配送

现代企业生产除了需要少数几种主要物资外,处于B、C类的物资品种数远高于A类主要物资,B、C类的品种数多,但单品种需要量不大,多品种、少批量配送有助于生产企业降低B、C类物资的库存资金占用。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向零售店补充一般生活消费品的配送。

(3)配套成套配送

按企业生产需要,尤其是装配型企业生产需要,将生产每一台件所需全部零部件配齐,按生产节奏定时送达生产企业,生产企业随即可将此成套零部件送入生产线装配产品。这种配送方式下,配送企业承担了生产企业大部分供应工作,使生产企业致力于生产,与多品种、少批量配送效果相同。

2.按配送时间及数量不同分类

(1)定时配送

即按客户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配送。每次配送的品种及数量可按计划执行,也可在配送之前以约定的联络方式执行,但如果要求配送数量变化较大时,会使配送运力安排出现困难。

(2)定量配送

即按客户规定的批量在一个指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配送。由于时间不严格限定,配送中心可以将不同客户所需物品凑整车后配送,提高车辆满载率,节省运力。

(3)定时定量配送

即按客户规定的配送时间和配送数量配送,配送计划不容易制订,特殊性较强。

(4)定时、定路线配送

即在规定的运行路线上制定到达时间表,按运行时间表进行配送,客户可按规定路线站及规定时间提出配送要求。采用这种方式有利于计划安排车辆及驾驶人员。在配送客户较多的地区,也可免去过分复杂的配送要求所造成的配送组织工作及车辆安排的困难。

(5)即时配送

即完全按客户要求的时间和数量进行配送。这种方式是以某天的任务为目标,在充分掌握了这一天的需要地、需要量及需要种类的前提下,及时安排最优的配送线路并安排相应的配送车辆实行配送,是水平较高的一种配送方式。

3.按配送组织和配送实施点不同分类

(1)配送中心配送

配送中心配送即配送活动的组织者是被称为“配送中心”的物流组织。由于配送中心是专门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组织,因此其设施、设备比较齐全,专业化、现代化程度较高。与此相关,配送中心的货物配送能力较强。配送中心配送是货物配送的主要形式,也是将来配送业的发展方向。

(2)仓库配送

这是以传统的仓库为据点而实施的配送形式。仓库配送,对于配送活动的组织者(仓库业者)来说,是其职能的扩大化。一般情况下,仓库配送是利用仓库的原有设施(如装卸搬运工具、库房、场地等)、设备开展业务活动的。与配送中心配送相比较,其活动能力、经营规模和服务范围都较小。

(3)商业门店配送

商业门店配送的组织者是商业门市网点,这些网点主要承担商品的零售,规模一般不大,但经营品种较齐全。这种配送组织者实力有限,往往只是小量、零星商品的配送,所配送的商品种类繁多,客户需用量不大,有些商品只是偶尔需要。商业零售网点数量较多,配送半径较短,所以比较灵活机动,是配送中心配送的辅助和补充形式。

(4)生产企业配送

它是以工矿企业成品库为据点开展的配送活动。其条件是:产品的需要量比较大,而且品种、规格和质量等要求相对稳定,生产企业距离产品消费地较近。有协作配套关系的企业之间常实施这种配送形式。有些地方性产品(如就地生产就地消费的食品、饮料、百货等)和不宜中转的物资(如某些化工产品)也常常采用这种配送形式。

4.按配送企业专业化程度分类

(1)综合配送

配送商品种类较多,不同专业领域的产品在一个配送网点中组织对客户的配送。这类配送由于综合性较强,故此称为综合配送。综合配送可减少客户为组织所需全部物资进货的负担,是对客户服务较强的配送形式。

(2)专业配送

专业配送是按产品性状不同,适当划分专业领域的配送形式。专业配送并非越细分越好,实际上在同一性状而类别不同的产品方面也是有一定综合性的。专业配送的优势在于可按专业的共同要求优化配送设施,优化配送机械及配送车辆,制定适应性强的工艺流程,从而大大提高配送各个环节工作的效率。

5.按配送组织形式不同分类

(1)集中配送

集中配送是由专门从事配送业务的配送中心对多家客户开展的配送。配送中心规模大、专业性强,与客户可确定固定的配送关系,实行计划配送。集中配送的品种多、数量大,一次可同时对同一线路上几家客户进行配送。

(2)分散配送

对小量、零星货物或临时需要的配送业务一般由销售网点进行。销售网点具有分布广、数量多、服务面宽等特点,比较适合开展距离近、品种繁多而用量小的物资配送。

(3)共同配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共同配送(Joint-Distribution)是指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

共同配送从大的方面来划分,可以分为以同产业或异产业企业为共同配送基础的横向共同配送,以及如零售与批发、批发与供应商这种以流通渠道各环节成员间共同配送为基础的纵向共同配送。

①同产业间的横向共同配送。同产业间的横向共同配送是指处于相同产业的生产或经营企业,为了提高物流效率,通过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集中运输货物的一种方式。其具体做法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在企业各自分散拥有运输工具和物流中心的情况下,视运输货物量的多少,采取委托或受托的形式开展共同配送,亦即将本企业配送数量较少的商品委托给其他企业来运输,而本企业配送数量较多的商品,则在接受其他企业委托运输的基础上实行统一配送,这样企业间相互提高了配送效率。

另一种形式是完全的统一化,即在开展共同配送前,企业间就在包装货运规格方面完全实现统一,然后共同建立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共同购买运载车辆,企业间的货物运输统一经由共同的配送中心来开展。

显然,后一种形式的共同配送规范程度和规模经济要高些,但在某种意义上,对于单个企业而言,缺乏相对的物流独立性。从发达国家同产业共同配送的发展来看,前一种形式在商业零售企业中使用较为普遍,后者较适宜于生产企业,如家电产业和以冷冻食品为中心的食品产业。

同产业共同配送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企业间物流的效率,减少对物流固定资产的投资,更好地满足客户企业降低成本的要求。同产业企业共同配送的一个缺陷是由于运送业务的共同化和配送信息的公开化,各企业自身有关商品经营的机密容易泄漏给其他企业,因而对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有不利的影响。

②异产业间的横向共同配送。异产业间的横向共同配送是指将不同产业企业生产经营的商品集中起来,通过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向顾客输送的一种形式。与同产业共同配送不同,异产业共同配送的商品范围比较广泛,属于多产业结合型的配送。

异产业共同配送克服了同产业共同配送固有的缺点,亦即它既能保证物流效率化,又能有效防止企业信息资源的外流,使企业在效率和战略发展上同时兼顾,并能充分发挥产业间的互补优势。它存在的问题是难以把握不同产业企业间物流成本的分担,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增加了企业间的谈判成本,这不仅是因为商品种类不同,所涉及物流费用存在差异,而且是因为每次商品配送结构变化,增加了费用计算的复杂性,尤其在配送作业量大而又频繁的配送中更是如此,所以,异产业共同配送中,确立一个明确、合理的按销售额比例支付费用的计算体系十分重要。

③纵向共同配送。纵向共同配送是指物资流通渠道中,不同成员企业共同开展的一种配送形式。从现代物流的观点来看,通过提高流通全过程物流的效率,来实现流通总体成本的削减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不同渠道成员企业之间就物流业务、管理尽可能达成共识,将管理中不合理的地方加以纠正,对彼此不足的地方相互补充是提高经营效率的重要条件。

共同配送目前已在一些发达国家广泛推广。共同配送一个总的指导思想是,可以将共同的货物或商品集中在一起,一方面提高单车装载率,提高物流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削减在途运行车辆,缓解汽车运输对社会所产生的“外部不经济”。其优势表现为:

首先,对于货主而言,共同配送能在提高物流效率(减少运费,减少物流人力成本)的同时,促进少量、多频度、小单位配送业务的推广。例如,一家企业很难对应零售业等客户多频度、小单位配送的要求。实行共同配送,这种物流活动就成为现实,并且由于能够实行货物统一验收管理,无形中也提高了物流服务的质量。

其次,从汽车运输业者的角度来看,汽车运输业者中,中小企业较多,在资金、人才、组织方面较弱,而且在运输量较少、运载率较低、车辆大量使用的情况下,对于一家企业来讲,无论在物流合理化方面还是效率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况且在利益的驱动下,容易触发企业间过度竞争,产生效率低下的恶性循环。实行共同配送提高了企业资金利用率,促进输送单位大型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也使车辆融通以及装载效率提高成为可能,而且通过共同配送扩大了多频度、小单位配送的顾客服务的范围,提高了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

再次,共同配送排除了交错运输,减少了在途车辆,实现了交通缓和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此外,配送还可以按加工程度不同分为集疏配送和加工配送;按经营形式不同分为销售配送、供应配送、销售—供应一体化配送和代存代供配送。

步骤二:掌握合理化配送

通过网络或实地调研本地配送企业或连锁超市配送中心,了解其配送工作面临的困难及问题,帮助其提出配送合理化的建议。

【相关知识】

(一)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

1.资源筹措不合理

配送是利用较大批量筹措资源,通过筹措资源的规模效益来降低资源筹措成本,使配送资源筹措成本低于客户自己筹措资源成本,从而取得优势。如果不是集中多个客户需要进行批量筹措资源,而仅仅是为某一、两户代购代筹,对客户来讲,就不仅不能降低资源筹措费,相反却要多支付一笔配送企业的代筹代办费,因而是不合理的。资源筹措不合理还有其他表现形式,如配送量计划不准,资源筹措过多或过少,在资源筹措时不考虑建立与资源供应者之间长期稳定的供需关系等。

2.库存决策不合理

配送应充分利用集中库存总量低于各客户分散库存总量,从而大大节约社会财富,同时降低客户实际平均分摊库存负担。因此,配送企业必须依靠科学管理来实现一个低总量的库存,否则就会出现仅是库存转移,而未解决库存降低的不合理现象。配送企业库存决策不合理还表现在存储量不足,不能保证随即需求,失去应有的市场。

3.价格不合理

总的来讲,配送的价格应低于不实行配送时客户自己进货时产品购买价加上自己提货、运输、进货的成本总和,这样才会使客户有利可图。有时候由于配送有较高服务水平,价格稍高,客户也是可以接受的,但这不能是普遍的原则。如果配送价格普遍高于客户自己进货价格,损伤了客户利益,就是一种不合理现象。价格制定过低,使配送企业处于无利或亏损状态下运行,也是不合理的。

4.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

一般说来配送总是增加了环节,但是这个环节的增加,可降低客户平均库存水平,为此不但抵消了增加环节的支出,而且还能取得剩余效益。但是如果客户使用批量大,可以直接通过社会物流系统均衡批量进货,较之通过配送中转送货则可能更节约费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直接送货而通过配送,就属于不合理范畴。

5.送货中不合理运输

配送与客户自提比较,尤其对于多个小客户来讲,可以集中配装一车送几家,这比一家一户自提,大大节约了运力和费用。如果不能利用这一优势,仍然是一户一送,而车辆达不到满载(即时配送过多过频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则属于不合理。此外,不合理运输的若干表现形式,在配送中都可能出现,会使配送变得不合理。

6.经营观念不合理

在配送实施中,有许多经营观念不合理,使配送优势无法发挥,相反却损害了配送的形象。这是在开展配送时尤其需要注意克服的不合理现象。例如,配送企业利用配送手段,向客户转嫁资金、库存困难,在库存过大时,强迫客户接货,以缓解自己的库存压力,在资金紧张时,长期占用客户资金,在资源紧张时,将客户委托资源挪用获利等。

(二)配送合理化的措施

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

通过采用专业设备、设施及操作程序,取得较好的配送效果并降低配送过分综合化的复杂程度和难度,从而达到配送合理化。

2.推行共同配送

通过共同配送可以以最近的路程、最低的成本完成配送,从而达到配送合理化。

3.推行加工配送

通过加工和配送结合,充分利用本来应有的中转,而不增加新的中转求得配送合理化。同时,加工借助配送,加工目的更明确,和客户联系更紧密,避免了盲目性。两者有机结合,投入不增加太多却可追求两个优势、两个效益,是配送合理化的重要经验。

4.实行送取结合

配送企业与客户建立稳定、密切的协作关系,配送时,将客户所需的物资送到,再将该客户生产的产品用同一车运回。这种产品也成了配送中心的配送产品之一,或者作为代存代储,免去了生产企业库存包袱。这种送取结合方式,使运力得到充分利用,也使配送企业的功能有更大的发挥,从而实现合理化。

5.建立准时配送系统

准时配送系统是现在许多配送企业追求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手段。配送做到了准时,客户才有资源把握,可以放心地实施低库存或零库存,可以有效地安排接货的人力、物力,以追求最高的工作效率。另外,保证供应能力也取决于准时配送。

6.推行即时配送

即时配送是最终解决客户企业担心断供之忧,大幅度提高供应保证能力的重要手段。即时配送看起来似乎效益不高,无法达到共同配送的效果。但它能满足客户的紧急所需,对于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稳定客户源是较为重要的。所以,特定情况下的即时配送也是配送合理化的措施。

实训项目

一、实训任务

1.根据给定的实训资料(见表2-1),从货物的流量、流向和运距等因素考虑,正确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表2-1 选择运输方式

2.根据下列给定的实训资料,能按照合理化仓储的要点做到合理化仓储

某仓储企业拥有一栋四层楼的楼房仓库,自动化水平不是很高,每层都存放着不同种类的货物。货物甲被存放在四楼。由于库存不足,不久前补货又购进了一批货物甲,现已运抵一楼,货已验收。该企业刚接到一位客户C的订单,要求供应其货物甲若干。该企业的做法是:首先,将一楼已验收的货物甲搬往四楼,然后,从四楼原库存中提取客户C所需数量的货物甲搬下一楼,最后,将货物甲装车送达客户C处。

分析:你认为该仓储企业的做法合理吗?如果做法合理理由是什么?如果不合理你认为合理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为什么?

3.根据下列给定的实训资料,能按照合理化配送的措施做到合理化配送

甲、乙、丙是三家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相近似的配送中心,彼此相距距离较远。A是甲配送中心的客户,位置在丙的附近;B是乙配送中心的客户,位置在甲的附近;C是丙配送中心的客户,位置在乙的附近。它们的具体地理位置分布如图2-1所示。现A客户向甲配送中心订购了一批货物,B客户向乙配送中心订购了一批货物,C客户向丙配送中心订购了一批货物。A客户、B客户、C客户所需货物,甲配送中心、乙配送中心、丙配送中心分别都有存货。甲、乙、丙这三家配送中心的做法是:甲配送中心向自己的A客户组织配送,乙配送中心向自己的B客户组织配送,丙配送中心向自己的C客户组织配送。

图2-1 配送中心及其客户地理位置分布

分析:甲、乙、丙这三家配送中心的做法合理吗?如果做法合理理由是什么?如果不合理你认为合理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为什么?

二、实训步骤

(1)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每组6~9人,指定组长1名。

(2)分小组共同讨论实训资料,然后各小组形成统一答案。

(3)每小组由组长代表本组公开发言,说出小组的答案。

(4)老师最后进行点评。

三、实训评价

(1)根据各小组的公开发言,由其他小组长和老师按百分制给各小组打分。

(2)分数构成:讨论过程分占40%,答案正确率占40%,小组长公开发言分占20%。

(3)各小组长在本组得分的基础上对本组组员按照其参与讨论的热情、答案的合理性、对本组综合答案的贡献等方面合理打分,打分必须体现出优良中差的区别。

四、实训总结

教师及各小组对本次实训任务从计划、组织、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总结材料。

项目小结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对物流的几大主要作业活动,包括运输、仓储和配送等有了较为重点的认知。通过知识学习,了解了运输的含义及其基本方式和优缺点,掌握了运输合理化的方法;了解了仓储的含义、作用及仓库的种类和主要作业,掌握了仓储合理化的方法;了解了配送的含义、特点、作用及其种类,明确了配送中心及其工作程序,掌握了配送合理化的方法。通过分组完成实训任务,对合理化运输、合理化仓储以及合理化配送的具体做法有了初步的领会。

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能够实现“门对门”运送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

2.与线路设计有关的不合理运输是( )。

A.重复运输

B.交叉运输

C.对流运输

D.迂回运输

3.在物流系统中能够创造时间效用的是( )。

A.运输

B.包装

C.流通加工

D.仓储

4.货物配送的主要形式是( )配送。

A.配送中心

B.仓库

C.商业门店

D.生产企业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合理化运输的因素有( )。

A.运输距离

B.运输环节

E.运输费用

C.运输工具

D.运输时间

2.与运距有关的不合理运输有( )。

A.对流运输

B.过远运输

C.迂回运输

D.倒流运输

E.无效运输

3.与运输方向有关的不合理运输有( )。

A.对流运输

B.过远运输

C.迂回运输

D.倒流运输

E.无效运输

4.就物流系统来说,合理化运输的具体原则是( )。

A.及时

B.准确

C.经济

D.安全

E.满意

5.按库内形态分类,仓库可分为( )。

A.多层仓库

B.地面型仓库

C.货架型仓库

D.自动立体化仓库E.斜坡道型仓库

6.仓库的主要作业内容有( )。

A.进货

B.保管

C.发货

D.配送

E.结算

7.按配送时间及数量不同分类,配送分为( )。

A.定时配送

B.定量配送

C.定时定量配送

D.定时定路线配送

E.即时配送

8.按配送组织形式不同分类,配送分为( )。

A.集中配送

B.分散配送

C.综合配送

D.专业配送

E.共同配送

9.下列属于不合理配送表现形式的有( )。

A.资源筹措不合理

B.库存决策不合理

C.价格不合理

D.送货中不合理运输

E.经营观念不合理

10.配送中心一般具有的功能有( )。

A.集货功能

B.储存功能

C.分货和配货功能

D.市场调查功能

E.送货功能

三、名词解释

1.运输。

2.合理化运输。

3.仓储。

4.配送。

5.共同配送。

6.配送中心。

四、简答题

1.运输企业应如何做到合理化运输?

2.仓储企业应如何做到合理化仓储?

3.配送企业应如何做到合理化配送?

4.配送中心的工作程序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