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需要儿童全纳教育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为满足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从2008年起笔者开始关注特殊教育:起先主要就Z省Q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所在学校、院系的特点以及自身的学科背景,展开有关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研究;2010年后扩大研究对象,把目标锁定在就读于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特殊需要儿童,并借助绘人智能测验对Q市K县近50所小学的1000余名特殊需要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深入揭示特殊需要儿童身心发展的现状,才能为其健康成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基于前期对特殊需要儿童发展现状的总体考察与了解,围绕特殊需要儿童的个体发展状况,又展开深入而全面的访谈和个案研究,力求更好地揭示其发展的现实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并试图为特殊需要儿童的成因找到相对合理的解释,且由此入手,探索和设计有的放矢的教育对策。同时,重新反思近年来的研究成果,通过回溯研究,尝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入手,展开特殊需要儿童的全纳教育研究。

一、以“特殊需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随着义务教育的深入发展,特殊需要儿童越来越受关注。我们应该承认每一个儿童都是特殊的,因为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个性与需要。在观察一群儿童时不难发现,即使年龄相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仍然十分明显。那么,哪些儿童属于普通儿童?哪些儿童是特殊需要儿童?所谓特殊需要儿童,通常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狭义的特殊需要儿童专指生理或心理发展有缺陷的残疾儿童;而广义的特殊需要儿童,涉及那些有特别的学习或行为问题的儿童、有明显的身体残疾或感觉损伤的儿童,以及高智商和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本研究主要是基于广义上的理解,即这些儿童通常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明显地偏离普通儿童的发展水平,主要包括身体、智力或感觉器官有障碍的儿童,有暂时、短期或长期学习困难的儿童,有严重学习障碍的儿童,有情感和行为问题的儿童,有言语或语言障碍的儿童,还有天才儿童。此外,还包括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以及由于地理环境被隔离,或因为其他原因学习普通课程不能发挥其潜能的儿童。

特殊需要儿童的学校教育缘于18世纪末,世界上有了专门针对残疾儿童的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多半由宗教团体设立,深受宗教思想的影响,起先仅限于聋童和盲童的教育;在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获得发展,进一步扩大成为对各类残疾儿童的教育。这些招收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学校统称为特殊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相互隔离,互不往来。直到20世纪60年代,这种二元制的教育体系才被打破,将残疾儿童称为“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即所谓的随班就读。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了特殊需要儿童的全纳教育,主要是通过全纳学校对所有的特殊需要儿童实施教育。但总体而言,特殊需要儿童的学校教育还存在入学与质量等一系列问题,在入学方面主要涉及特殊需要儿童入学权利的保障、入学需要的满足和入学机会的均等问题;教育质量方面既包括特殊需要儿童在特殊学校或特殊班级里的教育,还有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中所面临的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特殊需要儿童的学校教育现状,本研究紧扣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与特殊需要儿童教育不断深化的发展趋势,结合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锁定Z省K县、对近50所小学中的特殊需要儿童进行测验诊断与调查访问,并进一步分析这些特殊需要儿童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特殊需要儿童的城乡发展不均衡,包括发生率不同、智力分布不一致,以及严重程度有所差异;第二,特殊需要儿童的校际发展不均衡,主要是学校间特殊需要儿童的数量差异悬殊、质量差异明显和具体表现形式不一;第三,特殊需要儿童的个体发展不均衡,具体表现在性别差异显著、年级分布不均,以及家庭背景杂而不同。因此,需要全面了解特殊需要儿童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其问题的可能路径,这就为全纳教育指明了方向。

二、以“全纳教育”作为研究视角

从世界范围来看,教育经历了一个从“精英主义”到“机会均等”的思想转变过程,而“全纳”(inclusive)所关注的正是所有儿童的学习与参与。作为一种最新的国际教育思潮,全纳教育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在西班牙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进入21世纪,全纳教育理念日益为世界各国所理解和接受,许多国家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纷纷落实到行动之中。对照全纳教育五大原则,“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具有独特的个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必须考虑这些特性和学习的广泛差异,学校要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接纳所有儿童、反对排斥或歧视”(黄志成,2004),在我国的许多地区,虽然实施了一些全纳教育措施,如开展“随班就读”,也取得一定的成果,却还远未达到全纳教育的高度,与全纳教育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在社会上和学校里,依然存在以传统的教育观来看待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歧视和排斥弱势群体的现象时有发生。

全纳教育是西方教育发展的产物,其背景和价值基础来自西方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为更好地理解全纳教育,需要了解全纳教育这一术语的演变过程,由此把握全纳教育的确切含义,通过进一步探究全纳教育产生的社会背景,循着西方教育发展的轨迹,把握全纳教育思想的真谛。基于对全纳教育的概念、兴起与发展的分析,探索全纳教育的核心理念,即关注所有儿童的学习和参与,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保障权利、关注平等、尊重差异和补偿缺陷。全纳教育强调人的平等的受教育权,注重所有人的教育需要的满足,可以说代表了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即关注人的主动发展、关注集体合作、关注社会民主。由此,以全纳体系为目标的学校教育所要进行的是一场基于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在突破了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相隔离的“二元制”之后,逐渐转向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相融合的“一元制”,同时要求全面而彻底地分析现有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从社会转型与推崇人文精神的时代背景出发,建立起五个层次、连续的全纳教育体系,呈现出差异性、多样性、理解性和不确定性,并依据国家、当地政府或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要求,针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实际情况考虑具体的教育形式。

全纳学校既是落实全纳教育理念、实施全纳教育体系的具体单位,又是人们长期追逐的学校教育的美好愿景,是教育的理想国度。我们应该善于认识、接纳、尊重和合理利用教师、学生的差异,努力将每一所学校构建成和谐、全纳的社会组织。首先,全纳学校成功与否取决于课程的全纳程度。为所有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课程,这是全纳教育的基本要求。全纳学校的课程就是根据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建构其经验体系,针对每个学生进行专门的和个性化的任务分析,建立个别化的课程方案。这种课程的范围十分宽泛,内容丰富多样,且具有一定的弹性,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学习并掌握。其次,科学、合理、有效的全纳教学是实现全纳教育的重要保障。全纳学校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师面对教学对象自身的不同特点,掌握灵活的方式进行教学,而且能够根据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做出适当的调整。再次,确保学生学业成功的核心力量是课堂教学。全纳课堂是一个独特、多元、复杂、充满差异、和而不同的课堂,它面向所有学生,包括普通学生和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是普通课堂与特殊教育课堂的有机融合。教师除了进行统一的班级教学之外,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弥补其在个别教育方面的不足,即实施个性化教学,以充分照顾到每个特殊需要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个性发展。最后,教育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素质。全纳教育对原有的教师队伍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的方式拥有更多的全纳教师,让其承担起对多样性学生的教育、教学任务。

本书的写作经过较长和艰难的历程。从2012年开始策划,后因笔者准备考博,自2013年又脱产攻读博士学位,写作的任务就被搁浅下来。直到2015年上半年才得以忙中偷闲,一边准备着博士论文的开题,一边又整理着书稿。由于种种原因,笔者将带着博士论文选题进入另一个研究领域,所以必须把之前8年的研究暂告一个段落。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笔者希望借此感谢所有支持与帮助过我的领导、同仁、朋友及家人,谢谢你们的理解与鼓励,才使得这本书能够付印。尤其要向浙江大学出版社致以深深的谢意,更要感谢责任编辑李玲如,是您的全力付出,即使在过年前后也不忘交代我书稿的相关事宜,才使得本书能够如期出版。在我们的多次交往中,她对教育问题的敏感、对学术的规范与严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从中学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