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丁斯基哲理抒情诗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提及巴拉丁斯基,不同时代、不同阅历的读者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评论家也会做出迥然不同的评价。巴拉丁斯基同时代的作家曾经对他高度赞赏,著名诗人普希金曾经评述道:“巴拉丁斯基属于我们最杰出的诗人之列。……他诗中的和谐、风格的清新、神奇的精确的表现力必然会感染每一个读者……”著名评论家别林斯基认为:“在与普希金同时出现的诗人中,巴拉丁斯基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他的诗“主要因素是才智”,因此,我们如果称他为俄国玄学派诗人,恐怕也不为过。无论如何,巴拉丁斯基这位出现在浪漫主义时代的抒写幻象破灭以及人与自然分离的著名哲理诗人,在俄国诗歌史上确实是个奇迹。普希金称他为俄国“最为优秀的悲情诗人”,这自然十分中肯。当然,巴拉丁斯基的创作不仅受到同时代诗人普希金等19世纪著名作家的高度赞赏,而且深深地影响了巴尔蒙特等俄国象征主义诗人、曼杰尔斯塔姆等阿克梅派诗人以及布罗茨基等许多杰出诗人的创作。

巴拉丁斯基的诗关乎人类的命运,具有哲理探索的深度。对巴拉丁斯基哲理诗进行系统研究,对于在该领域研究资料相对匮乏、研究基础更显薄弱的我国学界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挑战。研究巴拉丁斯基诗歌,不仅需要扎实的学术功底,还需要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坚定毅力。

但是,周露博士知难而上,从全面收集巴拉丁斯基诗集和文献资料开始,凭着自己在俄语上的优势和勇于担当的学术追求,逐首逐首地翻译巴拉丁斯基的诗作,一篇一篇地攻克巴拉丁斯基的研究文献,一步一步地深入巴拉丁斯基的艺术世界,一次又一次不畏寂寞地独自与他“对话”,领悟其诗歌中深邃的哲理思想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周露博士的专著《巴拉丁斯基哲理抒情诗研究》终于完稿,即将面世了。她在创新精神激励下所推出的这部力作,具有鲜明的开创意义,值得庆贺!

这部专著有几个鲜明的特征。一是研究重点突出,问题意识强烈。专著紧扣巴拉丁斯基故乡和乡愁、对象征派的影响、与未来对话,以及悲观主义诗学的现代价值等命题,展开深入探究。作者对巴拉丁斯基的故乡和乡愁的哲理内涵有着深切的领悟,认为巴拉丁斯基流放前后对异乡的描写,以及回归故园之后对家乡的重新认识,是其风景哲理诗的精华所在;作者对巴拉丁斯基与俄国象征主义的美学思想一脉相承的关系和作用也有深刻的领会;对巴拉丁斯基“与未来对话”的观点,作者恰如其分地感知了巴拉丁斯基对于“未来”的希望和寄托,突出了巴拉丁斯基哲理诗歌的本质特征;而对于巴拉丁斯基悲观主义诗学的现代价值,作者的观点更是显得独到——她认为巴拉丁斯基诗歌担负着探索人类思想极限的责任,哀怨而高尚、矜持而又充满痛苦的尊严。

二是专著架构合理,富有内在逻辑性。除导论和结语外,主体部分的五章内容,从个体、故乡、影响、对话,直到悲观主义诗学的现代价值,力图展现巴拉丁斯基哲理诗歌的全景。开篇第一章探讨巴拉丁斯基的创作从爱情诗向哲理诗的过渡,突出抽象的哲学概念所获得的地位和意义;随后的章节聚焦于乡愁等主题,又从故乡和当下走向遥远的未来,与之对话;最后主要从巴拉丁斯基后期哲理诗入手,宏观探讨巴拉丁斯基悲观主义诗学的现代价值。各个部分环环相扣,条分缕析,层层递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敏锐的微观分析与宏观掌控能力。

三是作者注重原典研读,以及基于翻译的研究。由于国内对巴拉丁斯基的研究和译介以前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所以,大量的诗歌文本不仅需要研读,而且需要译成中文,以适应中文学术著作的需要。作者利用与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等院校校际交流的机会,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和诗歌文本,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保障。作者为了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巴拉丁斯基的作品风格和思想内涵,常常废寝忘食,反复推敲,攻克难关,力求译文准确,传达原文风格。并且通过对巴拉丁斯基作品的翻译,加深对其作品语言风格和思想内涵的理解。正是这种不畏艰难的刻苦钻研,使得这部专著更具学术创新价值。

巴拉丁斯基的诗歌似乎就是为未来而写的,他的理想追求是人与自然完全契合的境界。在一味崇尚自然的浪漫主义时代,他却深深领悟到自己作为自然之子的诗人与人类群体的不和谐,但他并没有沉浸于对人类远离自然的担忧,而是以独到的灵感和韵律以及超前的“孤独”意识来防范人与自然可能的疏离。周露博士也充分意识到这一问题,坚信“巴拉丁斯基的诗歌触及了严肃深刻的生活和精神问题,触及了人类的心灵之弦”。

毫无疑问,这部倾注了多年心血的专著是周露博士学术生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她一定会继续前行,在巴拉丁斯基诗歌研究领域给学界带来更多的惊喜。

吴笛

2016年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