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丁斯基哲理抒情诗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作为俄罗斯哲理诗歌的创始人,叶甫根尼·阿勃拉莫维奇·巴拉丁斯基的诗歌成就在俄罗斯和西方早已得到公认。但是在我国,有关巴拉丁斯基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甚至连基本的译介工作还未展开,这与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其不相称。在俄罗斯虽然有关巴拉丁斯基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但关于巴拉丁斯基诗歌中的个体观念、时间和空间、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对话问题还未得到深入探讨与研究。本著作以巴拉丁斯基的哲理抒情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巴拉丁斯基诗歌中的个体观念、故乡和异乡、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未来的对话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以合理推断、层层递进的方式,深入探讨巴拉丁斯基哲理抒情诗创作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

本著作一共分为七个部分。

导论详细梳理俄罗斯巴拉丁斯基诗歌研究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存在的一些研究盲点,简要介绍我国巴拉丁斯基诗歌的译介现状和笔者翻译巴拉丁斯基诗歌的体会与感悟,提出本著作将要研究的任务与解决的方法。

第一章探讨巴拉丁斯基诗歌中的个体观念问题。巴拉丁斯基对“人与世界”的理解从本质上区别于19世纪20年代初占主导地位的浪漫主义的“个体观”。在他的抒情诗中占决定性地位的既不是个人的命运,也不是个性。他笔下的个体形象和个人情感,都不是从属于个体的一部分,而是去个性化的个体,脱离了日常生活,成为抽象化的个体。

第二章探讨巴拉丁斯基诗歌中的故乡问题。故乡与异乡是巴拉丁斯基风景哲理诗中的一对矛盾,没有故乡,则无所谓异乡;没有乡愁,则无所谓故乡。巴拉丁斯基不仅通过对于故乡风光和四季景象的直接描写来展现故乡和乡愁,而且还通过对异国他乡的描述来反思自身的民族特性。他的诗歌始于怀乡,但并没有终于人生,而是衍生为对时间和永恒的探索。

第三章探讨巴拉丁斯基诗歌对象征派与20世纪诗歌的影响,以及象征派对巴拉丁斯基诗歌的呼应。许多象征派诗人都把巴拉丁斯基视为直接的先驱者,巴拉丁斯基诗歌所特有的玄学思想被他们在象征主义的语境下加以接受。象征派诗人往往通过采用卷首题词、引用、联想这些手法来直接关注巴拉丁斯基的诗歌,在创作实践中对巴拉丁斯基传统做出回应。将诗歌创作与文本分析相结合,后辈读者发现了巴拉丁斯基诗歌这块俄罗斯文学版图上的新大陆。

第四章探讨巴拉丁斯基诗歌中与未来的对话问题。巴拉丁斯基诗歌中的时间与现实中的时间并非完全对应,无论春夏秋冬,都包含着关于过去和未来的隐喻。以对话理论来重新细读《秋天》,巴拉丁斯基诗歌的悲剧内涵也许需要重新解读。与未来的对话寄托着关于轮回的美好愿望,也成为世纪末悲观主义中的一抹亮色。巴拉丁斯基坚信自己的诗歌是写给未来的读者的——同时代的诗人虽然能成为他的朋友,却无缘成为他真正的读者。

第五章探讨巴拉丁斯基悲观主义诗学的现代价值。巴拉丁斯基晚期的大部分抒情诗在艺术上都渗透着深刻的悲观主义,以不可调和的二律背反为基础。但是他对于诗歌的看法却极为严肃和积极。他认为诗歌担负着探索人类思想极限的责任,是人类理性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结语对前面五章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并阐述巴拉丁斯基研究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