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山论丛(2014年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村干部的角色变迁梳理

计划经济时期的村干部,被赋予了强有力的全能角色。在政治上,积极配合上级政策,落实上级要求和任务,做好大队政治管理和思想教育等工作。在经济生产上,村干部掌握了大队所有资源,并按计工分的形式分配大队物资。而社员家庭琐事也不无例外地被纳入村干部工作范畴中。但由于村庄进一步发展及社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现有的政治管理体制产生了巨大的张力。人民公社体制进入到必须调整的阶段,而村干部原有的全能角色与职务也必须面对转型和重新定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改变了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也引发了农村政治管理体制的改革。在人民公社体制被废除的同时,新的治理模式村民自治体制应运而生。村干部所面对的是:国家放权改革的新思路和新问题,村庄内新经济形式及力量的崛起,农民价值观念的巨大转变以及对农村基础服务的新要求。村干部的管理环境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动,村干部的社会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村庄不仅需要相配套的制度供给,更需要能适应并平衡放权与控制关系的村干部,从而使国家和村民两者的目标相一致,真正实现村民自治的基层自治组织性质,促进村庄的良性发展。而实际上村委会只是替换了公社的名头,村干部继续沿用着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方式。而原来由国家赋予的经济和政治权力以及其所附带的权威,都随着改革的推行逐渐淡化。村干部缺乏实质性的经济和行政手段去整合村庄资源,维持村庄秩序。如何协调国家和农村的关系成为村干部的重要课题,而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更是让其处于两难困境,村干部在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夹缝中生存。

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及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经济力量逐渐取代行政力量成为整合机制,利益分化逐步凸显,多元化的利益主体不断明朗。市场经济的确立使村民角色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不同群体在追逐自身利益过程中产生不同甚至相矛盾的利益格局,而引发各种冲突和博弈。而随之村民自治的体制也逐步成熟。村民对政务、村务、财务要求公平、公正、公开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这个时期的村干部在社会期待和自我期待的交织下,角色更趋复杂。村干部虽然是出于最基层,但由始至终,村干部都自我定位为一个官员,在权力、经济和声誉上是有别于村民的。而现实是村干部并无实权,还每每受制于乡镇;村干部本身不高的收入与村民几何级增长的财富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而经济的发展使得村里的首富出尽风头,而村干部在村民眼中只是乡镇在村办事人员。而村干部出于其对现实的反弹,促使其密切与乡镇领导的联系,加强村庄内的政治资本的扩建,加强对村集体资产控制的可能。最终导致失职、受贿等角色失范行为的发生。这使得村干部遭到了来自乡镇的高压监督,和来自村民的舆论压力。

新农村建设时期也正是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一些问题矛盾不断暴露,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而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也赋予了村干部新的角色任务和要求。村干部又是政治、经济、社会功能一把抓,但是却完全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全能。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下的新农村建设,在解决进一步富裕问题的基础上,突出村民的主体地位,强调农村社会创新管理。进一步强调村干部带领发展致富的经济角色;村干部从管理转化为服务的政治角色;而村干部的社会角色也开始回归。在扩大以农村为主的内需,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农村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农村治安综合整治力度,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才能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然而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基础条件也不同,新农村建设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参与、让农民受益,才是农村干部的本职所在,才能不断完善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及“财政公开、政务公开”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机制,才能杜绝村干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形式主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舍本逐末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