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的美学方式和手段,理解其内涵需要厘清什么是美、美学、美育,以及美学与美、审美、艺术、美育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而使美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结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真善美的统一,具体化为有效的、可操作的方法。
一、美学及相关概念的阐释
(一)美
要认识和了解美学问题,首先应讨论什么是美,因为美是美学的核心问题。对美的探索与追求从人类诞生就已经开始,在原始社会人类逐步脱离动物界的过程中,美就已经开始萌芽。古人对装饰的热爱和原始工艺的出现,说明人类对美的渴求早已存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关于美的理论探求也是越来越宽泛和丰富。无论是在西方的古希腊时期,还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无数哲学家及思想家都对美的问题给予关注和探讨,从自己的学术思想领域提出了关于美的观点和理论,试图说明美是什么。给美下一个确切、科学的定义,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曾做过尝试,但是,到目前为止美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就像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的——“美是难的”。即使这样,我们也还是回避不了对它的认识。自柏拉图以来,西方学术界对美的认识及对其本质的探讨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从物本身的属性出发,即客观的属性探讨;二是从物外的精神本体出发,即主观的属性探讨。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著名论断,其被认为是最早从物本身的属性来说明美的本质的学派。他们主张,“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人的身体之美在于身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对称”。从人及物体的形状来说明美,除毕达哥拉斯学派外,还有亚里士多德,其认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形式之美”主要探讨具体事物之美的最高原因或原理,“凡一切由己事物,基本上自足于己,无所依赖于其他事物者,都该如是”。这里亚里士多德提出美是事物的形式,美以客观事物为基础,并且他还提出美与人对客观事物的感受有关,这种观点带有美是主客观辩证统一的思想。此外,英国美学家博克则认为:“美大半是物体的一种性质,通过感官的中介,在人心上机械地起作用。”
从物外的精神本体出发对美的探讨,即主观的属性探讨,最有代表性的是柏拉图的“美是理念”论。柏拉图作为古代希腊唯心主义的代表,认为美即理念,只有理念才是真正和永恒的美。美的理念不依赖于具体的美的事物本身,一切具体的事物的美都要依赖于美的理念才可以是美的。这里“美的理念”就是现实事物美的抽象和概括,是客观事物美的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柏拉图还极力主张这种反映是具体事物之美的性质和根源。柏拉图把物质和意识颠倒,暴露了他主张的美之本质的唯心主义思想。持这种观点的还有哲学家黑格尔和休谟。黑格尔对美的定义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并极力论证这种观点。他认为,美的理念就是概念和体现概念的实在的有机统一,不过这种统一是建立在感性基础上的。实际上,美的本质在这里强调的还是意识的存在,美来自心灵和理念。黑格尔的这种观点可能是受到了柏拉图的影响并吸收了他的思想。休谟曾说:“美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而不是事物本身的性质,所以就经常出现对于相同的事物,不同的人感觉到了不同的美。并且,每个人感觉不同的美都有他的道理。”这一观点与我国唐代的柳宗元对美的看法是一致的。
以上西方对美的探讨都是以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为前提的。这种思维模式把主体和客体完全分开,把它们变成两个互为外在的东西,进行单方面独自的描述性探讨和研究。不仅如此,西方对于美的作用问题也进行过讨论。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被西方认为是第一篇系统讨论美的著作,其中记载苏格拉底在讨论美的问题时曾经对“美就是有用的”“美就是有益的、用于善的方面、产生好效果的”“美就是视觉和听觉所生的快感”“美与善”等问题进行过讨论。柏拉图理想中的艺术,包括美,都要对国家、人民有用和有益,这一点是很明确的。后来美学方面的许多重要思潮都伏源于此。美的这种作用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得到了认同。孔子深谙审美之意旨,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的思想,重视艺术美的感化作用。
我国对美的问题的意识也从古代就已开始。但我国对美的认识大多是与人相联系的,与主客二分相对,属“天人合一”思维方式。中国的伦理学,是将道德外化于人,从而创造一个异己的对象,也就是“天”,认为“天”是伦理本体、一种信仰和追求的目标;而后又通过存心、养性和思诚,义理之“天”又回到了人,认为这样人就能够达到圣人之道德高尚的标准。古代的这种思想反映在美学方面就是“天人合一”“美善合一”。孔子在《论语》中说过“里仁为美”。孔子的核心思想是“礼”和“仁”,因此他说“里仁为美”,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内心具备了仁,或者说充满了仁,那么就可以称得上为“美”了。在《论语·八佾》中有:“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主张美的形式与善的内容的统一。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里的“文”指人的文饰,包括服饰、容貌等,“质”指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也就是说,人如果缺乏文饰,那是粗野的;然而如果有文饰而没有内在道德品质,那就不是君子。这里“文”与“质”的统一意味着美与善的统一。孔子主张美善统一,他也从这个意义上去探讨美。
唐代柳宗元曾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这段话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自然之物欲成其“美”,必要求人的意识去审美,即人去发现、判断和彰显它,使它变具体之物为美的“意象”,为人欣赏。事物是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但事物并不能单靠其本身就成为美的。没有人去发现,去唤醒,其自然之美的存在并无意义,美并不是外在于人的独立存在。在西方也有主张美不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哲人,如萨特说:“我们的每一种感觉都伴随着意识活动,即意识到人的存在是‘起揭示作用的’。”以上萨特所说就是指“由于人的存在,才‘有’万物的存在,或者说人是万物借以显示自己的手段”,表明美就是因人而彰,这与柳宗元的观点不谋而合。
现代对于美的研究也集中于主客关系的探讨,并逐步倾向于中国传统美的思想,即主客的融合和统一,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美学家宗白华指出:“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正如明末清初书画家恽南田所说,‘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宗白华的这些论述指出了“美”是人的心灵与世界的沟通,是万象在人的自由自在的感觉里表现自己,是情景交融而创造的独特的宇宙,是显示人生意义、彰显人生情趣、体验人生价值的独特“世界”,是人的心灵与美的完全统一。美的这种特性给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研究和实践以深刻的启示。
可见,从本质论上讲,美被认为是主观的,即美是人的理念和意识;从根源论上讲,美是客观的,即美是独立于人的客观存在;从中介论上讲,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美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存在一种外化于人的美,而是“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马克思主义用唯物主义和辩证思想探讨美的本质,指出了美的实践性,并揭示了美与人的本质力量有密切的关系,其对美的认识更加科学和深入,对我们理解美的本质有重要指导意义。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其实质是具有自由精神追求的主体实践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指人在社会实践中,将思想、政治、道德、情感、品格、意志等物化到对象之中,使人的本质见之于客观对象,使之成为人的对象。进而,人的对象就被融入了人化的社会内容,打上了人的印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通过劳动实践创造对象产品,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生命力量,使其在人化的自然中实现出来,使人直观自身,实现对自我实现的欣赏,或将其对象化为自由的形象,这样,人便获得了愉悦和美的享受,这就是美。也就是说,美是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创造生活、完善人类自身的过程中显现出的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但应该指出的是,反映人的本质力量的并非都是美的,只有那些与真、善相联系,正面、积极、肯定、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内容才是美的,因为只有这些内容才能唤起人的审美愉悦。反面、消极、逆历史发展潮流的内容,既不真,也不善,就不是美的。在美的创造问题上,马克思明确提出人类创造美的活动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即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按“美的规律”来塑造美的事物。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关于“美的规律”的理论和主张一方面肯定了审美主体的主体性,另一方面也不忽视作为审美创造对象的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对于美的创造理论做出了深刻的概括和总结。
总之,在人类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追求美、崇尚美、创造美、运用美是人的天性和本质。高尔基说过:“人人爱听悦耳而有旋律的声音,爱看鲜明的色彩,爱把自己的环境改变得比原来的更好、更美。”爱美、对美好事物的憧憬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表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美的欣赏和创造也有了新的认识和需求,这必将为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尤其是人类审美领域的大大扩展,使美深入到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越来越发挥它的创造和育人功能。
(二)美学
“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黑格尔曾在美学研究中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定义为中心,强调了艺术与人生重大问题的关系。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思想古已有之,通过考察美学史可以发现,在美学名称出现以前,美就已被讨论,其时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甚至更远古的时期。从美学学科发展来看,一般认为西方的美学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开始,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美学的学科名称是在18世纪中期,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首次提出的。美学最初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论述美和美的事物,尤指对审美鉴赏力的判断。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人类的审美意识的自觉开始,逐渐形成了美学思想,最后才正式诞生了美学这门独立的学科。
我国殷商之际的《易经》,就已经蕴含了相当丰富的美学思想。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从各自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很多论述都涉及美学问题。如孔子的“兴、观、群、怨”的诗论和“尽善尽美”的美学观,孟子的“充实之谓美”以及“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的共同美感的论述,荀子的“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和“崇其美,扬其善”的美学思想,庄子的“天地有大美”和“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美学观,墨子的“非乐”和“食必常饱,然后求美”的思想等,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对美学的研究是从清代末年开始的,当时美学也刚好从西方被引进中国。王国维、梁启超等人是较早系统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美学的学者,他们最初用西方的美学观点来研究我国古典文学中含有的美学现象。后来,蔡元培大力倡导美育,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李大钊、瞿秋白、鲁迅等人都写过一些有关美学的论文。鲁迅曾经翻译出版了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和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论》,使普列汉诺夫和卢那察尔斯基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观传入我国。鲁迅之后,朱光潜、周扬、蔡仪分别发表或翻译了相关的美学著作,对我国美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1942年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和美学的经典文献,对建立具有现代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具有借鉴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美学思想以顽强的生命力活跃在中国的大地上。它的存在和发展证明了社会对它的需要,也就是美学可以满足人们追求个性、自由、快乐的需要,也可以说,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虽然美学学科已经建立,但现代美学的发展仍不容乐观,希望与危机并存。出现危机的原因可能是美学的发展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倾向于纯粹的知识体系,相关学者一味进行纯粹的理论建构,这对美学的发展是不利的,会使其陷入困境。那么,解决美学发展问题的希望是什么?希望在于美学的发展必须关注人的生存,体现人文忧思和价值关怀,体现人对它的需要。只有克服经院习气和学术心理,使美学研究回归生活,关注人民大众和现实生活,才是美学发展具有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北京大学资深哲学教授叶朗曾在《美学原理》一书中说:“美学属于人文学科,从大的方面来说,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明美学的一个特点,即美学与人生有着紧密的联系。美学的相关研究都不能离开人生问题,不能离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美学研究的全部内容,最后归结起来,就是引导人们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价值和情趣的人生,就是引导人们去努力提升人生境界。
所以说,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美学对于人的自身及生产、生活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美学作为精神哲学,它的功能主要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完善人的生活理想。人类历史表明,人通过社会实践获得丰富的政治、文化、道德、信仰的生活,从而从“自然人”上升成为“社会人”,再上升成为“审美的人”,“审美的人”是人的最高境界。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知晓美、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将成为人的本质精神、内在气质和人生实践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可以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有人认为,高科技和美学思想的平衡是思想教育的大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就是借鉴时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利用美学规律,满足人们的审美期待,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方式和手段。
(三)美育
美育又被称作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美育指美的教育或美学教育,狭义的美育一般指艺术教育。但对于美育的性质,通常认为美育属于人文教育,目标是发展完满的人生。比较一致的主张是:“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去追求人性的完满,也就是学会体验人生,使自己感受到一个有意味的、有情趣的人生,对人生产生无限的爱恋、无限的喜悦,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历史上首次提出这个概念并对其加以系统论述的是近代德国美学家席勒,他在《美育书简》一书中论述了美育的实质与意义。席勒说,“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力量的国度只能通过自然驯服自然的方式使社会成为可能。伦理的国度只能通过使个人意志服从公共意志的方式使社会成为必要。只有审美的国度才能使社会成为现实,因为它通过个体的本性去实现整体的意志”。在这一系列的文字中,席勒说明了审美活动对于思想政治道德的中介意义,而且也说明了美育具有育人功能,这是育人活动的本质,其目的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解放被束缚的人性,这也使美育成为既独特又神圣的理想性的做人教育。
美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和自身建设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方面,指的是运用实践创造的美反过来使人自身获得审美认识和觉悟,从而掌握美的内涵和方法,以美化人的自身、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美育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美的教育和熏陶,给人的心灵以本质的定性。美育的发展是同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取决于社会对其的需要程度,往往社会越进步,美育就越会被重视。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倡美育的是清末学者王国维。他把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主张完美的人应该具备真、善、美三个方面的美德。要获得这三种美德,必须接受美的教育。他又主张把教育分为三个部分,即智育、德育、美育。智育,就是指知识;德育,就是指意志;美育,就是指情感。此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教育家蔡元培首次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共同列为国家教育方针。他在论及美育时,认为美育不仅与智育相辅相成,而且是促进德育目的达成的重要因素。他还曾经发表了《以美育代宗教说》,第一次公开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思想。
(四)美学与美、审美、艺术、美育等概念之间的关系
美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它是在社会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得到充分满足的基础上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和艺术,是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以及美感、美的创造和美的教育的学科。也就是说,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意义及美的实践的一门学科。综上所述,美通常被认为是美学的主要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之一。
对于美学的研究对象,我国学界也有不同的主张,如前述的“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和艺术”,有学者认为并不妥当。叶朗认为,把美学研究的对象设定为美,它的前提,是存在一种外在于人的、实体化的“美”。但是按照我们现在的看法,并不存在一种外在于人的、实体的“美”,“美”是“呈于吾心而见诸外物”的审美意象,“美”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之中。所以把美学研究的对象设定为“美”在理论上并不妥当。同时,把美学研究的对象设定为艺术,一方面失之过窄,一方面又失之过宽。一方面,艺术(创作和欣赏)活动是审美活动,但审美活动不限于艺术活动。审美活动开展的领域除了艺术美,还有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技术美。过去一般认为艺术美的领域最大,现在看来自然美和社会美的领域也很大。如果说艺术美无所不在,那么自然美和社会美也无所不在。所以,把美学研究的对象设定为艺术失之过窄。另一方面,艺术包含许多层面,除了审美的层面,还有知识的层面、物质载体的层面、经济的层面、技术的层面等。美学研究只限于它的审美的层面。所以把美学研究的对象设定为艺术,又失之过宽。国内美学界多数人都赞同把美学研究的对象设定为审美活动。叶朗也赞同这一设定,认为这个设定反映了这样一种认识: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活动,是人性的一项基本的价值需求。“审美关系”和“审美经验”两种设定都可以被纳入“审美活动”这个设定,因为“审美关系”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脱离审美活动,“审美关系”就成了一个抽象的、没有任何内容的概念。
审美就是欣赏、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或人对美的认识过程。实际上,审美应该是一个过程,属动词的范畴,但在很多时候被当作名词使用。美学研究美,一般来讲是通过审美的过程表现美与美感,所以说,审美是美学这门学科研究美和艺术的过程和手段。每个人因为各自的不同经历与经验,对于美的主观感受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人之所以审美,除了为了愉悦自己,其实也是为了完善自身。过去的人们通过不断进化和对世界的适应和改造,在现实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对事物的更为完善的看法,以此剔除人性中丑恶的成分,继承和发扬真善美的进步成分,这样,人们才能幸福地生存,我们生活的世界才能良性发展。如今,现代的人们如果善于欣赏美好的事物,善于挖掘和应用人性中的亲情、友善及生活的美,美就可以为生活在喧嚣都市中茫然的人们提供心灵的慰藉,满足他们空虚的心灵。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开展的过程也包括审美的过程,即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过程、形式美的审视、接受,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艺术指的是人们用特意的能动方式进行美的表现和创造,引发美的意境和情感。艺术包括两层意义:一是指用形象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社会形态,其载体包括书法、文学、音乐、绘画、戏剧等;二是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也就是平常说的工作技巧或技法,如谈话艺术、演讲艺术等。历来美学都将艺术作为研究对象,黑格尔的《美学》的主体内容就是研究艺术美的本质及艺术美的形态,我国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主编的《美学概论》的主体部分也是研究艺术美的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巧妙运用,是方法的升华。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带有美感。美学与艺术不可分割,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艺术的本质就是通过某一艺术媒介和美学载体,如音乐、诗歌、舞蹈、绘画、小说、戏剧等来反映和描述某种事物和现实生活的美、丑、崇高等,并且对人的知识、情感和意志进行传播、感化和诱导。其实,艺术就是人们用一定的方式创造和表现美,表现美的情感和意境。艺术创造可以推动美学的向前发展。
美育与美学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美学研究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的一般规律,研究人的审美心理的社会发展,研究人在实践中怎样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怎样追求美的乐趣。美育作为美学的应用领域,归根到底,是实现美学精神的归宿。从美学的发展史来看,美学自身的发展就与人的美的自觉和美学教育相联系,与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密切相关。美学是从人对形式的审美关系上总体研究美与美感以及艺术的一般规律,而美育则是从人的情感方面研究审美活动的发展规律。美育所要提高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是人在与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美育的研究对象(人的审美活动与审美创造的发展规律)与美学的研究对象(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有内在联系,并受美学对象的制约。另外,美育研究能够促进美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使美学学科基础更加牢固。
二、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含义
追根溯源,方法是指为达到一定的预期目的而采取的途径和方式,是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工具。从其本质上说,方法是指人对客观规律的自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属于“工具科学”的范畴。实际上,工具本身就已经蕴涵了思路、手段的概念,也就是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体化为特定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手段和范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其本身就是创造人格美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蕴含丰富的美的因素,具有审美性内涵。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借助美学理论,运用审美及艺术手段创造的富有艺术性、审美性、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方式方法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可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提高受教者的精神境界,塑造受教者美的心灵和美的人格。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在对人的伦理教育,或者说善的教育中,美善结合不是新的创造。我国在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方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已出现对相关方法的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从其最初意义上说源自我国古代的德教方法。“以诗言志”“文以载道”“寓教于乐”“乐以教化”等古代的“教化”方法,西方的席勒及我国近代的王国维、蔡元培等提倡的“美育”思想,都是主张运用美学手段对人进行思想和道德教育。如前文所述,我们已经知道,美学是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三者的某种形式的结合,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通过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塑造人们的心灵美,即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培养人们感知美、鉴赏美、再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学从其自身特点来说就是一门涉及提高和净化人格的学问,就是引导人们在对美的认识、欣赏和把握中得到人格的提升。美学是通过感觉体验世界的方式,与理论的认知方式相对,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三种价值尺度,即真、善、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科学性、真理性,符合客观事物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具有向善性,力求使受教者成为品格高尚之人;真和善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美学的规律性和目的性,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意。
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是贴近生活和开放的方法体系,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某些含有审美因素的艺术方法,也可认为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范畴。由于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应用的认识存在不足,其概念、含义及理论建构体系有待思考和研究。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含义,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是美学学科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现实诉求的时代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美学学科的跨界交融,是实现美学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功能的方法拓展。从最初对人的伦理教育或者说善的教育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善结合古已有之。多少年来,美育是教育的主要论题之一,主张通过美育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进而培养道德高尚和全面发展的人。借助美学及艺术理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是近几年才被有关学者注意的一个问题。这种思考得益于我国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广泛传播,最主要得益于当时实践美学学说的兴起。实践美学是具有中国元素特征的,是中西美学发展3000多年来众多学说之一,其从发生到发展已半个世纪,虽然争议不断,但今天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发展的逻辑行程。尤其从美学横向和纵向的发展脉络来说,实践美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一直以来,美学的超功利特性是中外美学家不争的共识。很多人认为审美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衣服穿,并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康德也曾经提出审美超功利的观点,认为审美活动是一种自由的愉快。然而近年来,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学的发展越来越开放,且更加体现实践性。2010年在北京大学召开的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其主题是“美学的多样性”。一些美学家强调了当今全球化时代必将迎来美学与艺术多样性的黄金发展期,也必将迎来美学及艺术理论与现实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实践美学的发展机遇期,有西方学者已经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实践命题。实际上,主张审美超功利,并不意味着就此绝对地认为审美无功利,而是说这种功利是潜在的功利,至少从美的产生来考察是这样,从美的社会效应来说也是如此。美的潜在功利性从真、善、美之间的关系也能看得出来。因为美的活动能够产生善的教化,美的愉悦能够产生真的启迪。表面上看,美不存在功利意识,仅追求精神的愉悦;但从深层次分析,美具有显著的功利性,它的功用是激发人的感情,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提升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是美学的潜在功利性的表现形式之一。
社会发展要求人们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时代之需求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开拓美学视角,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及时代感。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美学的简单结合,而是从美学视角,运用美学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力求紧贴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力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创新,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主客关系中的美学规律的运用,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美、客体美、内容美、过程美、方式方法艺术美的创造,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等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美化;注重培养教育对象对美的欣赏能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需要和期待,增强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接受能力,使思想政治教育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移情、以美求效,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是用美学的标准来设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审美性和艺术色彩,使美的思想、形式、理念深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诸要素,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诸环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和信度,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了受教者的主体地位,力求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成为受教者自觉接受的过程。从一定的角度理解,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为目标,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为了达成提高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为了人,也要依靠人,还要注重调动人的积极性,尊重人的合理选择,反对一味机械灌输,坚持调动“施受”两个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积极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方法不考虑受教者的感受,表现为教育方法的“唯理性”和“灌输性”,内容枯燥、难懂,方法呆板、僵化,忽视受教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受教者处于被动的地位,从而影响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人的能动作用,把满足受教者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考虑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借助美学理论,运用审美及艺术手段,创造富有艺术性、审美性、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方式方法,目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把知识和审美完美结合,寓知识于审美之中,引起受教者的接受兴趣,从而力求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成为受教者自觉接受教育的过程。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不仅仅以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手段为唯一目的,同时,它还可以提升教育对象的精神境界,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成为个体人生境界提升的过程,这是一种更高要求的教育效果。美学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具有工具和技艺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意在采用美的方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授与受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中内容、载体及环境的美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方式的审美艺术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评价等都是为了更有效地展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又有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陶冶美的人格的功能。因为不论是审美活动还是对人的审美教育,都是一种体验活动,人们从中可以获得心灵的自由和真、善、美相统一的美好感受。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借助美学视角,引入美学观点,运用独特的审美及艺术方法,可以使人获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理论自觉,并通过这种理论自觉,获得人生智慧,去追求有意义、有价值、有情趣和心灵自由的人生。
第四,正确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和美育的关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有必要弄清其与美育的关系。前面已经阐述,美育就是指美的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美育指美的教育或美学教育,狭义的美育一般指艺术教育。因为美育的目标之一是通过美的教育,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人格,进而形成受教者积极的人生观。这是美育在精神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和功能,也是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即美育的育德功能。这种功能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改善大有益处。这样看来,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与美育有极大的相似性,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两者还是有所区别的。首先,美育是与德育、智育、体育并行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从其教育层次上说,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平行的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属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范畴。不过,美育这种手段确实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达成,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认为它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范畴。其次,美育把人的审美活动与美的创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就是按照审美的发展规律,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开展审美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是研究该方法的基础理论及其起作用的规律,具体内容就是研究方法的产生条件、理论依据、内容、特征、结构、功能以及实践应用等。再次,美育的任务是根据美育的要求,针对对象的审美教育,使其树立审美观,提高审美感受力,塑造完美人格;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任务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改善和提高。在历史上,美育作为对人的全面教育的一个方面,确实起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美育也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历史起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历史借鉴。在本书最后部分,将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美育问题做进一步详细论述。
综上所述,用美学理论指导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方法是取得思想政治教育良好效果的兼具现实性和针对性的方式和手段之一。
三、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学科归属
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研究属于跨学科研究。近年有学者提出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新学科,笔者很赞同这一主张,同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学科是为了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有着历史的存在性和存在的合理性,所以对其研究应包括史论、元理论、实践论及方法论等。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研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美学学科范畴。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美学实践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笔者将探讨一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归属和定位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美学学科的归属
思想政治教育美学学科处于创建初期,目前其学科的内涵尚没有统一的共识,有待进一步商榷。不过从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的认识上看:
(1)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人的科学;
(2)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部分;
(3)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思想政治工作学;
(4)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人的思想的学问;
(5)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科学;
(6)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
(7)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人的思想意识形成、发展规律的科学;
(8)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本质及规律的科学;
(9)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美学的内涵也可从中得到启示:
(l)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学科;
(3)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是关于如何提高人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学问;
(4)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是重点研究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科学;
(5)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是研究人的思想政治道德意识形成、发展规律的科学;
(6)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的接受规律及教育规律的科学;
(7)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是研究人们思想政治道德形成、发展过程中贯彻的美的规律,运用美的规律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移情、以美求效的科学。
同思想政治教育学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是通过各级组织对人民群众实施思想、政治、道德等诸方面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意识形态性。从一般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是运用美学规律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及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将积累的经验加以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由此形成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美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美学以心理学为指导,根据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内在必然性联系的规律,揭示和反映人的思想行为的接受特点,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具有应用价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是一门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又用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应用学科。
(二)思想政治教育美学学科的定位
所谓“定位”,就是确定一个事物的位置或方位,并以此来把握它的意义、性质和特点。“学科定位”就是把某个学科放到一定的学科背景中,考察它在这个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并揭示该学科的性质、特点以及学科建设的意义和方向。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问题,不仅要放到一定的学科背景中,而且要放到社会生活的相关领域中来考察。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本质,它的定位实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社会活动诸领域及其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其所具有的性质、功能,能为学科建设指明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美学的学科定位是指什么?我们在此加以探讨。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美学的学科归属定位。从学科生成区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美学一方面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门类,同时,又属于美学的学科门类,即美学的应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美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但其不等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也不等于美学,也不是简单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美学进行叠加和拼凑,也并不是给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简单地贴上美学的标签。西方有学者认为:“各学科都几乎毫无例外地由主题来决定,由它们研究什么而不是怎样研究来决定。”这就是说,任何一门学科的创建、发展,总是首先由它所研究的对象决定的。前面已经探讨过,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是一门实践学科,是研究用美学原理和艺术方式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美学可归入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一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支学科。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美学的学科功能定位。功能是用来表示一个系统中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依存性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美学学科的功能定位是从功用的角度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是做什么的,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乃至整个教育过程所产生的积极独特的作用和影响。刘勋昌、尹莅平在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美学的任务和对象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美化的规律”,也就是“运用美学原理、原则而科学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从他们的观点看,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美学的功能。追根溯源,思想政治教育美学的产生是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是重视美的这种动力性,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力。这与美学的发展和目的相得益彰。赵士林认为美学的目的是扩大美学的应用领域,使之无愧于一门全面完整的关于美的科学,并且使这门科学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广泛地、密切地联系起来,从而更多更好地在人民生活中起到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服务的目的。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证明,美最初诞生于实用,并在远古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中被完全束缚和局限在狭隘直接的经济实用功利关系上。用美学思想和路径、价值和特色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美,进而塑造完全、完美的人,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命题。思想政治教育美学学科功能上的定位,明确了它的性质、任务和学科归属,为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
三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美学的功能定位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个塑造人、教育人的过程。在这个实践过程中,需要科学、正确的方法做指导。方法是人们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种手段、工具、途径、技术和范式。作为活动主体的人与作为活动客体的具体对象,正是通过方法才得以在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解剖使我们有可能去理解猴子的解剖。这句话很形象地指出了方法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正是运用美的方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探讨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授与受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美学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内容、载体及环境的美化,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评价等,这些都是运用美学的方法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对象,以美学理论和规律为方法和手段,科学创设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分支和交叉学科。
四是思想政治教育美学的学科关系定位。这里所指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新的社会科学,与很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管理学、哲学等,思想政治教育美学和这些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形成系统,综合构建学科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和美学本身就不是孤立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涉及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美学原为哲学思考的问题,其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则是近代18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和科学蓬勃发展的时期发生的事。直到那时,美学才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作为一个特殊部分开始确立起来。美学现在仍为哲学的三大分支之一,它的发展还有赖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所以,片面强调新学科的特殊性,完全割裂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是错误的。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理应体现出它的独立性。在继承现有学科研究成果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美学必须科学区分自身与其他学科及科学的不同,诸如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特点及规律等。这里尤其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与美育的关系。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教育,是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从教育学的角度看,知识,特别是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教育总是通过政治的、道德的、理论的、艺术的各种渠道,以多种方式教育人们。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就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审美教育不仅是艺术的审美教育,还要使审美渗透到整个教育,并使人按照美的规律成为美好的人。简单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是使受教者成为品格高尚之人。可见,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密切的关系。但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有着明显的学科差别。美育是侧重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美学则侧重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对象,以美学理论和规律为方法和手段,并据此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理论和应用学科,这与美育学科有本质区别。由此也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学术研究领域。
那么,如何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学科归属问题呢?
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美学学科涉及的一个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一个分支,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和美学的跨学科交叉科学,还是一门适应时代发展的学术应用问题。笔者认为,从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中介作用来看,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是美学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研究及发展,把握住了教育的规律,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创新和现代教育方法的不断改进。它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展现出很强的时代气息,必须根植于现代人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着眼于解决现代人的思想和行为导向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独立的二级学科,使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研究和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契机,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研究搭建了一个稳固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博士点的繁荣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提供了人员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研究需要拓展思路,避免局限,使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成为既具有深厚理论底蕴,能凸显创造实践,又紧贴时代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应用性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