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协同理论
协同概念是由美国管理泰斗伊戈尔·安索夫(1965)在其《公司战略》一书中提出的,此后很多学界研究人员对协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非常有价值的探索和研究。然而,协同理论作为独立的、系统的学科,主要是由德国经济学家赫尔曼·哈肯始创,他充分借鉴了信息经济、控制理论等精华,于20世纪70年代构建了关于非平衡相变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即协同学。哈肯等学者发现,大多系统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历程中,存在着一个普遍规律,即某个系统的子系统之间,能够在长期运行中进行有调节、有目的的自组织行为,促使看似混沌的子系统协同起来而产生新的、更加稳定的、有序的系统结构。在协同学科中,哈肯进一步阐述了协同学内涵,即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紧密协作、交互作用,促使整体系统的功能大于单个子系统各自的功能之和。
1.国内协同理论研究综述
我国学者刘志高(2007)提出,协同演化其实是强调生物界不同物种之间进行广泛的交互作用。由此可见,协同演化事实上是强调存在相互影响关系的市场之间的演化关系,并且只有这种影响作用较强时才能形成协同演化(Winder,2005;眭纪刚,2013)。余菲菲(2008)通过梳理现有战略管理学派的主流观点,对比分析组织适应和环境选择两种理论的特点,提出了选择—适应—协同模式的战略路径分析方法。程郁(2009)针对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方式,由以市场为主导的类型向以技术为主导的类型转变,以及分析了技术赶超的相关路径问题。此外,汪良兵(2014)深入研究了我国技术转移转化体系的协同过程,并对科技成果演化状态进行测量。他进一步指出,协同演化本质上是系统由杂乱无章走向有序发展、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动态发展过程,更加注重不同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协同过程。并通过对科技研发、转移转化、吸纳消化、技术扩散等子系统序参量的分析,对我国技术转移转化体系的协同运行过程进行模型建构(如图2-3所示)。
图2-3 技术转移转化体系示意图
2.国外协同理论研究综述
围绕从静态协同转向动态协同的变化,相关学者进行了很多研究。静态协同主要是围绕联盟或网络的静态联系。美国战略学者安索夫(1965)发现在战略要素的四方面中,即市场规模、战略领域、竞争优势和协同,协同来自于规模经济带来的益处,例如提高生产设备的使用效率、统一不同产品的销售队伍等措施。对安索夫来说,协同本质上是通过盘活现有资源并充分发挥已有资源的潜力,是一种静态的协同规律研究。而动态协同主要围绕知识资本与人力资本交互作用的研究。日本管理大师伊丹广之(1987)在《启动隐形资产》一书中,将企业具有的资产结构分为实体资产和隐形资产,并提出唯有隐形资产才是形成自身竞争优势的关键。而且只有当企业启动其隐形资产时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协同效应。他认为,产生动态协同效应可以通过创造新的资源要素和为现有资源要素创造新的应用领域来实现,战略决策的本质是实现匹配企业目前和将来发展所需资源而对当下的隐形资产进行重组。由此可见,企业发展应尽自身最大化努力去发挥隐形资产的作用,强调企业自身的核心技能培养。
在内部协同转向外部协同方面,学者专家也进行了很多独到的研究。内部协同一般指企业内部单元间的协同,也指产学研紧密协同。美国管理权威迈克尔·波特(1980)将协同理论应用于探讨企业如何能够在某个行业中保持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在价值链模型中,将各项业务分为主营业务行为和辅助业务行为,波特分析了在价值链环节可以实现共享业务的类型及获得的竞争优势。而不同企业之间的协同,亦即不同组织系统之间存在协调行为。
新经济下,组织之间尤其企业间的协同联合得到愈来愈多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很多学者对协同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应对市场失灵、提高竞争优势、吸纳外来知识等。美国学者哈默和普拉哈拉德(1990)提出组织系统之间的某些资源可以被其他合作方进行内部化后产生协同作用。他们认为,即使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也属于正常行为,这些组织的联合能够使得一方节约获取新市场和新技术的资金成本并缩短时间周期。并进一步认为,合作双方通过学习对方在某些领域的专有技能并尽可能使之内部化,提高合作双方自身的竞争优势。在生物学领域,协同演化其实来源于对大自然生物界长期的观察结果。Ehrlich(1964)指出协同演化内涵主要指多个物种之间不断交互作用并演进,其发展路径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现象。协同演化能够探索种群与所处环境、种群之间、种群内部的交互作用和共同进化过程,表现为相互适应、自组织等特征。Janzen(1980)认为,两种生物之间的联合进化会因为彼此施加选择压力而产生一方对另一方的进化依赖关系。Murmann(2003)通过对美英德法及瑞典五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合成燃料产业方面的比较研究,阐述了技术、产业和制度等协同过程。Nygaard(2008)通过对欧洲范围的能源产业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市场系统、技术系统和制度系统在产业化初期阶段是协同演变的,新技术投入市场并实现产业化需要具备资本、人才、政策等匹配条件。
国外学者关于协同与自组织的研究,亦有一些丰硕成果。协同作用原理揭示了非平衡系统自组织过程的主导作用与内在机制,提出了系统演化的“目的性”和自我调节控制问题等,协同作用原理说明了系统的演进为什么是自我实现、自己完成的,说明了系统的自组织过程的实现过程。
自组织理论由德国学者康德在研究哲学的过程中提出。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自组织理论逐步建立并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理论,随后出现了一批以解释一般自组织规律为目标的科学学派。随着自组织原理研究的深入,自组织理论逐渐由自然科学延伸到社会科学,社会文化系统(如某种传统)已被证实为具备自组织特性,大多数经济系统也被确认具备自组织属性。而协同理论的实质其实就是自组织原理,协同之间的彼此学习吸纳其实就具有自适应、自调节而产生演变的特点。一个具有自组织能力的复杂系统就是创新网络,其中各个创新主体的互动程度决定了创新绩效的高低。目前,由自然产生的自组织系统和被动发生的“他组织系统”所组成的复杂系统可以看成协同网络,这个网络内部一方面存在自组织系统,如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配置,即政府不需要伸手干预就具有自发调节功能的优化过程;另一方面存在由经济社会系统、资源整合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等子系统形成的、需要其他外力施加作用方能实现产业有序发展的协调系统。
总体而言,作为经济系统的协同动因及其驱动作用源自两个方面,其一来源于自组织的动力作用,这种动力能够驱使网络内各参与主体自觉地以优化的组合分工协作、利用资源;其二来源于以政府为主导的外界作用力,这种动力主要调控由自组织系统本身无法兑现的功能,或称为“自组织失效”,即产业子系统内部缺乏自觉驱动力量以促使系统实现协调发展,如产品研发外部化效应、经营环境过度污染、市场行为过度竞争、垄断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等。中长期发展来看,经济社会系统确实会存在各类根本无法预料的自发性、偶然性现象,这就是自组织作用。在自组织协调发展方式中,并不是通过预设的、外部的力量来施加作用,而是由创新主体的能动性、合作性实现责任共担,这时参与创新主体的主动作用得到充分施展。它们运用知识的创造、运用和分享的规律,按照知识管理领域的价值实现链条,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有序流动与持续创新。在知识资源分享的生态圈里,更应强调这种分享的效果和路径而不是管理控制,这就需要组织与自组织的紧密结合,“组织”作用则体现为需要政府建立健全适当的公共设施和运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