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阅读好时代特征(三):出版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出版。当时是竹简木牍抄写,成本比较高,复制能力很弱,而且不利于传播。后来是绢帛,比较利于传播了,可是成本更高。但是,较之于龟板刻画,已经比较普及了,算是有了很大的进步和繁荣。

汉代处于我国文字载体由甲骨、青铜、石头发展到简牍乃至纸张的转型时代。西汉时期,简牍仍较流行,竹简烘焙、防蛀的技术更为成熟。秦人对于竹简制作技术已经较成熟,但第一次用文献把此工艺记录下来的是在汉代。纸张在西汉已经出现,“灞桥纸” “金关纸” “中颜纸”就是西汉时期的。东汉出现了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的“蔡侯纸”。“蔡侯纸”的出现是纸张技术产业化的飞跃,大大便利了书籍的出版,对阅读的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汉代时期抄书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一种职业抄书人,大大增加了书籍的复制量。出版品种也急剧增加。汉代出版的六艺之书即有“一百三家,三千一百二十三篇”。文学书籍也极丰富,有“诗赋百六家,千三百一十八篇”。汉代还开了书籍贸易之先。先秦时期著书,无名无利,不过是作者想发表自己的思想,所谓“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汉代产生了专门从事书籍复制的人和专门从事书籍货卖的行业,书籍开始进入市场,书籍贸易开始。书肆出现,而且不是个别现象,经营方式灵活,敞开售书,允许自由阅览,客观上还起着当时尚未出现的公共图书馆的作用。

唐代出版业已经趋向成熟。中国是印刷术的故乡,在唐代,印刷出版业已经发展起来。虽然当时复制出版物仍然是人工手抄居多,可雕版印刷已经有所普及。今天我们在博物馆里能够看到,唐代的出版商在印卖的出版物上刻印有“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 “京中李家” “上都东市刁家太郎”等,均已打出字号,有地点,有姓氏,有的还有排行,亮牌子,招客户,可见当时的出版物市场已经形成。只是当时的书籍主要是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等形式,宋代主要还是册页,明代才大规模出现今天人们所看到的线装书。前些时热播的古装电视连续剧《武媚娘传奇》中,唐代初年的武媚娘居然在皇宫里翻阅线装书,实在是闹了一个常识性的笑话。早些年拍摄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也闹过这方面的笑话,唐僧师徒晒的经书竟然也是线装的。唐僧这些人物的背景也是唐代,唐代那个时候实在还不曾有线装书技术。

雕版印刷的版子

雕版印刷的书样章

宋代的雕版印刷大为盛行,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宋代的出版经营更是空前繁荣发展。官刻、私刻、坊刻都有较大发展。特别是坊刻,也就是民营出版业,使得市场化经营空前活跃。南宋时期,在坊刻这一行业中,浙版书、蜀版书、建版书,成一时之盛。三大版之一的建版,今人可能比较陌生,主要是指福建省建阳地方出版的图书。建版书当时占全国市场份额很大。南宋尽管只是中华大地的半壁江山,偏安一隅,然而文化和出版相当繁荣。由于书籍的普及,以往士大夫的生活伦理逐步影响了普通民众,与此相适应,那时产生了“朱子读书法”,朱子的教学游历主要以福建为中心,与当时建版书尤其盛行应当有一定的关系。

宋代出版在官刻、私刻、坊刻三大系统之外,还有寺观刻书和书院刻书两大系统也十分重要。宋代出版业善本迭出,宋版书五大系统刻书的整体质量比较好,一直是后世翻刻古籍的范本。值得一提的是宋元时代,书院教育遍布各地,在刻书事业上形成了不同于官、私、坊刻的新特点,其书目主要围绕教学和研讨,涉及学术面广,直接服务于学术思想和教学内容的流派传承,如《朱子语类》《岳麓书院课艺》《国朝文类》等。宋代书院发展到元代,全国共有227所,刻书质量达到较高水准,其中园沙、梅溪、西湖书院刻本闻名于世。

明代尤其是晚明时期也是我国古代书籍出版的活跃期。据杨绳信《中国版刻综录》一书记载,整个宋代共有319年,出版书籍362种,在宋至明末684年里,能查到出版时间的书籍3094种,可以确认有2019种出版于晚明嘉靖、万历至崇祯这大约一百年间,占比例65%,可见当时的书籍出版十分盛行。书籍的形态从以前的卷子本变为册子本,宋代那些只是以写本形式流传而显得弥足珍贵的书籍现在竟然较易寻觅得到,为此大学士苏东坡在他的名篇《李君山房记》中埋怨“书益多,世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

出版业繁荣不仅要看书籍出版数量,更要看书市的活跃程度。万历年间,书籍出版“异书辈出”,种类繁多,吸引各种读者。当时南京三山街也就是今天南京的夫子庙一带,那是明代南京最为繁华的地段,明人彩绘《南都繁会图卷》上绘有三山街的109个店铺招牌,其中有不少即标明“书铺”“画寓”“刻字镌碑”字样。清初作家孔尚任创作的历史传奇剧《桃花扇》,剧中书商蔡益所的念白就描绘了一番南京书市的繁荣景象:“天下书籍之富,无过俺金陵;这金陵书铺之多,无过俺三山街;这三山街书客之大,无过俺蔡益所。(指介)你看《十三经》《二十一史》、九流三教、诸子百家、腐烂诗文、新奇小说,上下充箱盈架,高低列肆连楼。”作家把许多相互间差距极大的书籍放在一起来念白,刚说完《十三经》《二十一史》,就说九流三教,才说罢诸子百家,立刻说腐烂诗文,产生一种混搭的幽默感,尽显当时出版业的开放繁荣景象。

到了晚清,我国开始从欧洲进口现代印刷机器,出版业有了快速发展。1897年,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四人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就是从欧洲买来新式印刷机,以印刷商务会计簿册起步,后来才转入图书出版。维新人士张元济先生1902年应邀加入商务印书馆,他组织编辑出版新式学堂中小学课本,出版新式字典及“世界文库”等,成为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端。20世纪初期,上海民间出版风起云涌,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良友出版公司、世界书局、开明书局、生活书店等一大批优秀出版机构应运而生,快速发展,为变革中的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为广大民众的阅读生活做出了贡献。

欧洲也有类似的情况。我们在第一章中介绍过,1450年之前,偌大个欧洲只有一家印刷所,古登堡发明印刷机后,不到50年,全欧洲迅速发展出250多家印刷中心,1700多家印刷所。印刷术的发展使得阅读迅速发展。仅仅两代人的时间,欧洲的读者从几万增至几十万,甚至推动了宗教革命和文艺复兴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