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天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沙里淘金 宝地生辉——读《陕北地名故事》

我国民间故事,浩如沧海桑田。地名故事,是其重要的一域,但往往被忽视,或熟视无睹,或不屑一收,使许多精品,埋于沙土,难见天日。惟榆林地区民政局的领导独具慧眼,集贤纳士,发动800多人深入民间,收集陕北地名故事900余篇,并精选400多篇编辑成书,出版发行,弥补了地名故事缺书的空白,为三秦民间文艺宝库,增添了串串珍珠,令人欣喜。

这是从沙地里淘出的金子,熠熠闪光,其价难估。它使陕北这一大片不再贫瘠的宝地,四处生辉,异彩灼人。

此书讲给我们的几百个迷人的故事,不仅道明了涵盖陕北榆林、延安两地区25个市县及其众多的山水、古堡、村镇、巷里、峁原、梁湾、沟滩、寺庙、楼阁、桥塔、洞窟等诸多地名的来龙去脉,而且更重要的是透过娓娓动听的故事,艺术地展现了各地风物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涂抹着一缕缕绚丽的传奇色彩,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和无尽的想象,从而进一步迸发了人们的智慧,激起了人们建设家乡的热情,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谁能料到:榆林的驼峰山,是神驼为了保城挡沙而为民舍身久卧的;滔滔的无定河,竟是月亮姑娘用红柳棍在沙地上划壕沟引海子水流向黄河的;榆林正街的新明楼,是依一位卖蛐蛐的白胡子老头用沙竹竿竿编的多层篓篓为模型建造的;横山县砖梁村的长城段,是用当时咸阳正在兴建阿房宫的12万块方砖筑成的;黄河的壶口飞瀑是黄龙用角抵、用足蹬出来的……这些,都是人民智慧的闪光,是群众力量的释放。虽然有时只是理想和向往,然而或依神仙之法,或借自然之力,总是可以如愿的。其实,此“法”此“力”,皆系人之所为,这正是故事的真谛。它既是艺术的,却又是真实的。书中故事,篇篇如此。读后使人感奋不已,睿智、力量顿生,能不催人奋进么?

陕北系北国塞地,毛乌素大沙漠横穿北部,长城绵延数百里,山峁连亘,沟壑纵横,梯田环岭,村落散布,窑洞麇集,寺庙林立,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情。古代边关战事频繁,英雄辈出;延安又曾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及党中央领导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总后方。这些,都给陕北的地名故事涂上了与其相应的斑斓色彩。从上古的轩辕黄帝、大禹,到战国时期的重耳、介子推、吴起、荆轲,到秦汉时期的孟姜女、王昭君、貂蝉,到唐宋时期的杜甫、范仲淹、韩世忠、杨家将,到明清时期的李自成、张献忠、康熙王,再到近代的毛泽东、刘志丹、谢子长……凡与此地有关的人事,以及反映历史、地貌变迁的轨迹,还有风物、特产(如黄帝陵、桃花水、白云山、金盆湾及花马池的盐、定边的甜甘草、瓦窑堡的炭等),均在这部地名故事集里可以清晰地看到,且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尽管因系多人收集整理,有水平不一、文风相异之处,但相当一部分故事,可排入工笔细腻的精品之列,是耐人咀嚼,回味无穷的。如《新明楼》《石不掉沟的金银库》《桃花峁》《花马池》《灵灵山》《无定河》《牡丹沟》《响水天生桥》《黄帝陵》《凤岭和龙首村》《药王李元升庙》等等等等。

读这些篇章,使我惊叹不已。其扣人心弦的情节,朴素清新的语言,行如流水般的笔文和绝妙的艺术想象,实在叫人酣醉入迷。那金骆驼沉重的步履,黄帝贤臣封宁子烧出的第一个陶罐,灵灵姑娘采撷的可治病的铁心甘草,金银库闪烁的珠宝,三条腿的毛驴,呜咽泉的哭声,还有黄河飞龙翱翔的健影,草原飘若流云的羊群,杨家城将士的弓箭,金盆湾农夫的头,都在我的脑际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并使我久久回味,引发了无穷的幻想,也激起了一股疾行奋进的力量。这固然源自数百人对民间口头文学的忠实记录,但整理者的文字功力和编织技巧是显而易见的。以见这些淘金者在采拾、筛选、加工过程中,是多么的辛苦,又是怎样地充分施展他们高超的写作技巧和潜心于艺的敏思才华。

多谢策划者、组织者、口述者、整理者、编辑者赐给广大读者这么一本难得的好书。它使人们大开眼界,感受到陕北山河之壮美,感受到陕北人民之可贵,感受到信天游道式的艺术情思,同时也感受到游弋在广袤的黄土高原、茫茫草地的那种敞荡的胸怀和心满意足的惬意!

作者与资深民间文艺家钟敬文先生

作者与钟敬文、贾芝等中、老民间文艺家在一起

2002年6月于长安龙门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