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9-09 17:16:14
封面
版权信息
插图
本卷序 博我以文 大通以思
总序 学者的风范与成就
前言
书名释义
艺途回望
涵盖内容
殷切期盼
论集成志书
历史不会忘记——论“中国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撰是“抢救保护”的基础
见证辉煌史 立书济后人——“中国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全部出版感言
论陕西方言
陕西方言与陕西民歌
谈《以调值为基础的官话分区图》——博主絮语
对伍永尚《原生态的西安话》一书的评语
古语今音弄戏声——从关中方言调值对关中说唱、戏曲音乐的影响谈起
论古典文艺
风从西边来——周原抒怀
乐府弦歌唱汉风
引人发省的长安歌谣
诵之不足 故欲歌之——我为什么要为古诗谱曲
走近姜夔
古典诗词中的“筝弹艺术”——《秦筝诗录》序
我的古诗诗律观——与苍山牧云(潘泓西)先生关于古诗的对话
霍松林《月夜》吟诵调的学术价值——霍氏吟诵与关中方言
论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的海洋——闲话《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陕西卷》
沙里淘金 宝地生辉——读《陕北地名故事》
一本堪称绝唱的好书——评《陕北民歌故事》
论民间歌曲
解渴要喝清泉水
民歌的先祖
信天游概述
信天游的原生态
信天游的继承和发展
夯歌·小调·秧歌——陕北民歌简介之一
小曲、说唱音乐及其他——陕北民歌简介之二
旧瓶新酒酒更醇——陕北民歌简介之三
关中民歌哪里去了?
陕南、湖北的五句子山歌——一位癌患者的心愿
民歌如风
民歌的衬词和衬句
空格的启示
别具一格《十里亭》
会打仗的蔬菜
令人心醉的《圪梁梁》
论民间舞蹈
怀念杰出的民间舞蹈家李增恒先生
民舞集成的“三角撑”
张桃叶的故事
论民族器乐
秦筝载誉已归秦——周延甲先生“秦筝归秦”理论实践的巨大功绩
路是走出来的——访板胡演奏家张长城等同志
珍贵的板胡遗音——怀念艺术板胡的先行者张长城先生
秦派艺术板胡的开拓者——吉喆
秦声美韵映征程——寄鲁日融先生
读关铭——记二胡演奏家、作曲家、理论家关铭
听笛埙——刘宽忍的心语
赏阮咸专场音乐会
螺号·牛角·羊皮鼓
论西安鼓乐
石根先生印象记——《西安鼓乐全书》跋
“西安鼓乐”理论的奠基人李石根
就西安鼓乐与小崔“说事”
哭石根
附:为李石根爷爷送行
“西安鼓乐”的保护神——李石根
了了李石根先生的心愿——记李石根先生捐赠物品交接仪式
悼西安鼓乐大师赵庚辰先生(惊闻西安鼓乐大师赵庚辰先生昨日仙逝即赋)
论戏曲曲艺
你知道“河北梆子”以前叫“秦腔”么?
折戏的魅力——《三回头》《柜中缘》趣闻感言
错断金盆晋信书——秦腔《三滴血》琐议
痴情鼓板播秦声
秦腔正宗李正敏——文艺家雷达做客陕西戏曲广播《老唱片》实录
声如流水唱真情——杨凤兰唱腔探析
杨凤兰的奉献——为纪念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杨凤兰逝世八周年而作
秦腔迷们忘不了他——博主絮语
南北音乐文化交流的明证——听潮州音乐
黄钟大吕秦之声——看秦腔交响诗画《梦回长安》彩排
秦声梦境忆长安——续评《梦回长安》
学者的风范 学子的楷模——有感于常静之特来西安“感恩”
用心血凝成的秦腔音乐教科书——读潘哲先生的《秦腔音乐分析》
迷胡古戏奉君听——《东府迷胡剧目集》序
渭水悠悠唱郑声——《华阴迷胡》序
东府迷胡艳九州——《华阴迷胡音乐集成》序
典型的迷胡传承人崔向虎
过了一次迷胡瘾
谈谈周至曲子的保护与发展
“迷胡”曲子 亟待抢救
传承后继有新人
由民间歌舞发展为民间戏曲的祖型——论韩城秧歌的戏曲因素
渭水声波情依依——《渭华秧歌》序
久违了的华州秧歌——听华州秧歌盒式录音带
寄语刘文龙——兼议关中快板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论民间美术
闲话民间美术
村野民情在画中——《李凤兰画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