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研究第二十三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集王聖教序碑》現狀

懷仁《集王羲之大唐三藏聖教序碑》(以下簡稱《集王聖教序碑》)現收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第二陳列室(圖三)[16],碑林自修建以來陸續遷入碑刻甚多,後又屢次修建,民國年間爲省立圖書館,當時將碑林標誌爲十二區,其中第二區陳列唐宋古碑,有歐、顔、柳等名家碑碣[17]

圖三 碑林第二室(山本謙治繪)

《集王聖教序碑》,長方形,通高399釐米,由碑額、碑身、碑座三部分組成,碑額高122釐米、寬106釐米,厚約26釐米(圖四·1),兩側有六條蟠龍,蜿蜒交織,左右各三條,龍首低頭背向聯結,龍口微張,前肢爪着地,身部彎曲向上,有龍鱗、雲氣;後爪向上與另龍雙爪托起球狀物,其上亦有鎖桃形物,龍首前肢環抱圭形額,圭形額面塗黑,似有一黑框,框中央有四行墨書篆字(圖四·2),大都不可辨認。

圖四·1 集王聖教序碑碑額墨書照片

圖四·2 集王聖教序碑碑額墨書照片

碑身高235釐米,上略窄薄,下稍寬厚,上寬98釐米、厚29.5釐米,下寬114釐米、厚32.5釐米,碑上端刻有七佛,淺浮雕,半身佛像,頂有肉髻,圓形背光,七佛中只有第二和第六稍具眉目,其餘面部不清,七佛間用雲氣紋相區隔,眉目稍清者似爲後代加刻過,而加刻者完全没有佛像雕者技能,只是在原相應部簡單剜刻,使其眉目具全而已,其中三、四、五佛並未剜刻(圖五·1、2、3、4、5、6、7)。

圖五·1a 碑身上端七佛左起第一鋪綫圖

圖五·1b 碑身上端七佛左起第一鋪照片

圖五·2a 碑身上端七佛左起第二鋪綫圖

圖五·2b 碑身上端七佛左起第二鋪照片

圖五·3a 碑身上端七佛左起第三鋪綫圖

圖五·3b 碑身上端七佛左起第三鋪照片

圖五·4a 碑身上端七佛左起第四鋪綫圖

圖五·4b 碑身上端七佛左起第四鋪照片

圖五·5a 碑身上端七佛左起第五鋪綫圖

圖五·5b 碑身上端七佛左起第五鋪照片

圖五·6a 碑身上端七佛左起第六鋪綫圖

圖五·6b 碑身上端七佛左起第六鋪照片

圖五·7a 碑身上端七佛左起第七鋪綫圖

圖五·7b 碑身上端七佛左起第七鋪照片

現在碑身斷爲兩截,在高167-129釐米處有一條斜裂斷(圖六·1),斷處經水泥狀的東西填充,填充物上有黑色,是有意塗色與碑面追求一致,還是捶拓時墨迹染色,因間隔玻璃,未便觀察,碑身文字,共有30行,用豎細綫刻劃界欄,界欄豎行間距爲3.2釐米,有一些界欄行綫已經不清,目前可看見的界欄行綫在11、20、21、22、23、24、25、26、27行間(圖六·2),每行的文字稍有不一,少的是第1行題名7字,完整的行大體保持在83-88字之間,其中以85、86字居多,也就是説雖是集書行書,但集書者是將字數與碑面所容字數,是經過精心規劃,既不影響内容,又使碑面相對整潔、行氣貫通。

圖六·1 碑身斷裂處(拓片局部)

圖六·2 碑身界欄竪綫

碑面文字統計表

背面碑額部分與前一致,中央圭形額中亦平整無字,只是有類朱砂紅色塗過(圖七)。

石碑的側面現用角鋼包裹,但圖案部分仍裸露在外,左右側面自上而下均有紋飾,邊沿飾以聯珠紋樣,珠紋左右稍有不同,右側稍小直徑2.5釐米,左側較大約在3.5釐米,聯珠紋間内約有20釐米,上下約有五段圖案組成,頂部是方形獸面,有角,露齒,其下是兩首相對的鳳鳥,鳥吻較長,身體作纏枝狀,相交而下,中部是兩條龍,龍首相對,身亦作糾纏狀,龍圖案下面也是一條龍,龍身似同上,只是稍短而已,最下端亦是一獸面,略變形,不大能辨識出完整形象(圖八·1、2、3、4、5、6),自上而下左右貫穿兩條分隔號,鳳、鳥身體似乎圍繞貫通,在中央亦引出交叉綫,左右兩側圖案基本一致,都採用减地陽刻,中飾有雲氣紋。

圖七 碑額背面中央圭形朱色

碑座長方形,上寬125釐米、下寬127釐米,高42釐米,厚63釐米,略寬於碑身,石座背面右後側缺有一角,碑座四面有綫刻圖案,前面有兩壼門,背景是纏枝花卉,中各爲一奔跑怪獸,一獸前肢着地,圓目、口吐長舌,體上有花斑,後尾卷曲,後爪着地有力,另一獸亦作奔跑態,圓目,大口怒張,作回首狀,背後亦爲兩壼門中有兩怪獸,大體同前,左右兩側亦爲壼門怪獸(圖九·1、2、3、4、5、6),怪獸間飾以卷草、石榴紋樣。

圖八·1a 《集王聖教序碑》碑身側面綫刻(左側上部)綫圖

圖八·1b 《集王聖教序碑》碑身側面綫刻(左側上部)照片

圖八·2a 《集王聖教序碑》碑身側面綫刻(左側中部)綫圖

圖八·2b 《集王聖教序碑》碑身側面綫刻(左側中部)照片

圖八·3a 《集王聖教序碑》碑身側面綫刻(左側下部)綫圖

圖八·3b 《集王聖教序碑》碑身側面綫刻(左側下部)照片

圖八·4a 《集王聖教序碑》碑身側面綫刻(右側上部)綫圖

圖八·4b 《集王聖教序碑》碑身側面綫刻(右側上部)照片

圖八·5a 《集王聖教序碑》碑身側面綫刻(右側中部)綫圖

圖八·5b 《集王聖教序碑》碑身側面綫刻(右側中部)照片

圖八·6a 《集王聖教序碑》碑身側面綫刻(右側下部)綫圖

圖八·6b 《集王聖教序碑》碑身側面綫刻(右側下部)照片

圖九·1a 《集王聖教序碑》碑座右側綫刻紋飾綫圖

圖九·1b 《集王聖教序碑》碑座右側綫刻紋飾照片

圖九·2a 《集王聖教序碑》碑座左側綫刻紋飾綫圖

圖九·2b 《集王聖教序碑》碑座左側綫刻紋飾照片

圖九·3a 《集王聖教序碑》碑座正面綫刻(正面左端)綫圖

圖九·3b 《集王聖教序碑》碑座正面綫刻(正面左端)照片

圖九·4a 《集王聖教序碑》碑座正面綫刻(正面右端)綫圖

圖九·4b 《集王聖教序碑》碑座正面綫刻(正面右端)照片

圖九·5a 《集王聖教序碑》碑座背面綫刻(背面左端)綫圖

圖九·5b 《集王聖教序碑》碑座背面綫刻(背面左端)照片

圖九·6a 《集王聖教序碑》碑座背面綫刻(背面右端)綫圖

圖九·6b 《集王聖教序碑》碑座背面綫刻(背面右端)照片

根據目前對於碑體的觀察,碑面損傷大致有以下幾類情况。

1.碑身傾倒後,造成字迹的損傷,碑身傾倒後造成字迹損壞最爲嚴重,約有30字。

石碑斷裂缺字統計

2.碑面原有石疤脱落後形成字迹損傷,這類損傷大約有29處,石質原有缺陷,形成石疤,後經人爲捶拓造成自然脱落。

石疤脱落造成損傷文字統計

3.碑面由於長期捶拓使個别字的筆畫有損傷,這類損傷形成期很長,通過宋代拓本與碑面觀察比較,可以看出一些字筆畫的缺損。

長期捶拓造成損傷文字統計

4.最後一類是人爲損壞,有的字原宋拓上有,現已損傷,但從碑面觀察並無造成脱落的自然基礎,並且僅沿字迹周邊損壞,並不涉及無字部分,顯然是人爲敲擊所致。

人爲損壞文字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