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研究第二十三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集王聖教序碑》的緣起

高僧玄奘經歷千辛萬苦西行求法,回程時就受到唐太宗的高度關注,玄奘到達沙州(今甘肅敦煌)時就上表太宗報告行程,這時,太宗尚在洛陽,收到上表後知玄奘漸近,便命西京長安留守房玄齡遣有司準備迎接,玄奘知後“承上欲問罪遼濱,恐稽緩不及,乃倍途而進,奄至漕上”[18],玄奘被安置在長安弘福寺,應該是朝廷商議的結果,或許就是唐太宗自己的主意,貞觀十九年(645)春正月,沿事先規劃好的路綫从朱雀大街到弘福寺門數十里,百姓官員夾道相迎,送玄奘至弘福寺。

不過,玄奘對於駐錫弘福寺並不滿意,玄奘在長安並未久留,即趕赴洛陽拜謁唐太宗,二月己亥也就是二月初一日,太宗在洛陽宫儀鸞殿接見玄奘,《三藏法師傳》用了相當篇幅詳盡地記載了這次活動,尤其是兩人之間的詢問、對答,太宗在詢及西域山川地理後,即勸玄奘還俗,玄奘謝絶,之後,又希望玄奘能隨大軍征遼東,殺戮當然更非佛家所願,表面上雖然太宗聽從了玄奘的解釋[19],但實際對玄奘的禮遇並不能代表太宗就全力支持佛教運動,太宗對於佛教採取實用主義的做法,湯用彤早年指出,所修功德,多别有用心[20],只不過顧忌到佛教是一個影響很大的宗教勢力集團,疏離這股勢力恐有不必要的麻煩,唐建立後,唐高祖完全校正了隋朝庇佑佛教的政策,給佛教以嚴厲制裁,太宗即位後則匡正這類做法,給佛教更爲寬鬆的空間,但他控制佛教勢力的决心並未改變,他明確地告訴佞佛大臣蕭瑀,他本人並不信佛,“至於佛教,非意所遵”[21],太宗欣賞玄奘才學,執意要將此人留在身邊。

當玄奘希望能在嵩山少林寺翻譯佛經時,被太宗當場拒絶,明確告訴他:“不須在山,師西方去後,朕奉爲穆太后於西京造弘福寺,寺有禪院甚虚静,法師可就翻譯,”玄奘只好以百姓可能圍觀,請派守門以防[22],三月玄奘回到長安,即居弘福寺。

弘福寺位於長安貞安坊之西北隅(圖十·1、2、3),貞安坊神龍元年(705)改爲修德坊,坊内有德明興聖廟、右神策軍營[23],以及後來所築夾城[24],不過,坊内最有名的建築就是弘福寺,在坊的西北隅。

圖十·1 唐長安城復原示意圖

圖十·2 唐長安城復原圖

圖十·3 《長安圖》殘石北大圖書館摹本

弘福寺原本是左領軍大將軍彭國公王君廓宅邸,王君廓,唐初功臣,《舊唐書》本傳稱:

在職多縱逸,長史李玄道數以朝憲脅之,懼爲所奏,殊不自安,後追入朝,行至渭南,殺驛吏而遁,將奔突厥,爲野人所殺,追削其封邑,[25]

《新唐書》本傳稱:

太宗顧前功,爲收葬,待其家如初,御史大夫温顔博奏:“君廓叛臣,不宜食封邑,有司失所宜言,”乃貶爲庶人,[26]

王君廓私宅大約在此時充公,《兩京新記》云:“貞觀八年,太宗爲穆皇后竇氏追福立,制度華麗,爲京城之壯觀,”[27]許多高僧應詔駐錫弘福寺,慧斌曾爲弘福寺寺主,“貞觀十九年十月六日遘疾終於寺,時年七十二”[28],弘福寺建立之初應詔入寺的還有釋靈潤[29]、釋玄賢[30]、釋慧云[31],貞觀十五年五月十四日太宗在母親忌日訪問弘福寺,這時天氣大熱,而寺院房宇窄狹,太宗覺得“若爲居住,今有施物可造後房,使僧等寬展行道”[32],玄奘居住時,弘福寺已經過改造擴建。

長安城中各里坊面積,因所處的位置不同大小各異,依目前所知大體上可以分爲五類,其中以皇城東西兩側的十二坊最大,宫城東西兩側十二坊次之,貞安(修德)坊在宫城西側,按《長安志》記載範圍,此類坊南北各四百步,東西寬六百五十步,折合現代計量單位約爲588米×955.5米,約0.56平方公里[33],有人估算的面積則超過這一數字,南北長838米,東西寬1115米[34],其具體位置,皇城之西第一街,街西向北第一坊即是貞安(修德)坊,唐代長安城皇城與宫城都在北端,以朱雀大街爲界,西側第三街,由北向南第一坊便是貞安坊。

雖然弘福寺位於貞安坊的西北隅,但具體位置並不清楚,1982年3月,西安市蓮湖區豐禾路的電瓶車廠門前出土一塊石碑,石碑是施工時挖出,由西安市文物處徵集,石碑青石質,首行題“大唐弘福寺故上座首律師高德頌”,禮部尚書皇太子賓客高陽公許敬宗撰文,右屯衛大將軍兼太子左衛率上柱國郜國公郭廣敬書,大將軍張士貴立碑,智首法師原出安定皇甫世家,後出家,精研律學,著《五部區分鈔》二十卷,太宗追思母親立弘福寺後,詔爲弘福寺上座,只是僅僅一年後,於貞觀九年(635)四月二十二日便因病去世,六十九歲[35],他去世後“慕義門學共立高碑,勒於弘福寺門,許敬宗爲文”[36],立於弘福寺門前的應是《弘福寺上座首律師高德頌碑》(圖十一)。

貞安坊的具體範圍在今西安蓮湖區豐禾路張新村[37],《弘福寺智首碑》的出土大體上表明弘福寺大約在今豐禾路與勞動北路交界東北隅,弘福寺,會昌滅佛中被毁,後來所重建寺廟亦無此寺,可能會昌滅佛後,寺中較重要的碑石移往他處,如《集王聖教序碑》《金剛經碑》《半截碑》等,一般碑像《弘福寺上座首律師高德頌碑》之類或被就地掩埋,也給我們提供了弘福寺的準確位置,宿白將唐代長安佛寺劃分爲四個等級,第一等盡一坊之地,第二等二分之一坊或略强,第三等四分之一坊,第四等十六分之一坊左右,弘福寺、千福寺均由私宅擴建而成,面積不可能太大,屬第四個等級[38]

圖十一 《弘福寺上座首律師高德頌碑》(拓片)

長安城内寺院的規模一般都很大,全城在天寶年間以前約有近百座寺廟[39],“佛像、經樓等莊嚴如法,盡是名工所作,一箇佛堂院,敵外州大寺”[40],弘福寺寺北有果園,又有萬花池二處,寺西北有禪院,即太宗所説僻静禪院,玄奘居此禪院翻譯佛經,很快成績卓著,弘福寺神龍中改爲興福寺,張讀《宣室志》記載:

長安興福寺有十光佛院,其院宇極壯麗,云是隋所制,貞觀中,寺僧以其年祀綿遠,慮有摧圮,即經費計工,且欲新其土木,及將毁撤,既啓户,見有蛇萬數,連貫其地,蟠繞如積,摇首呿喙,若蠺噬之狀,寺僧大懼,以爲天憫重勞,故假靈變,[41]

興福寺西北隅有隋朝佛堂,其北壁有畫十光佛堂者,筆勢甚妙,爲天下之奇冠,有識者云,此國手蔡生之迹也,蔡生,隋朝以善畫聞,初構堂宇既成,有僧以百金募善畫者,得蔡生,既畫,謂人曰:“吾平生所畫多矣,獨今日下筆,若有鬼神翼而成者,”繇是長安中盡傳其名,貞觀初,寺僧以此堂年月稍久,慮一旦有摧圮,遂召數工計土木之費,且欲新其製,忽一日,群僧齋於寺庭,既坐,有僧十人,俱白皙清瘦,貌甚古,相次而來,列於席,食畢偕起,入佛堂中,群僧亦繼其後,俄而十人忽亡所見,群僧相顧驚嘆者久之,因視北壁中十光佛,見其風度與向者十人果同,自是僧不敢毁其堂,且用旌十光之異也,[42]

據統計,玄奘在弘福寺翻經院共翻譯佛經十部,約二百餘卷[43],貞觀二十二年,應玄奘的請求,爲一萬七千多人舉行正式受具足戒儀式,實際上,在當時每座寺廟中有五僧人舉行受度儀式,因此,當時共有三千四百多座寺院,基本上相當於當時史料所提供的數目,就該年的具體情况而言,有三千七百一十八座寺院[44],雖然玄奘聲望甚隆,並且佛教成爲民衆追捧的對象,但唐朝初年所確立的宗教政策,並未獲得實質性的改善,有一則故事,正好爲道教與李唐王朝建立聯繫:

武德三年(620)五月,晉州人吉善,行於羊角山,見一老叟,乘白馬朱鬣,儀容甚偉,曰:“謂吾語唐天子,吾汝祖也,今年平賊後,子孫享國千歲,”高祖異之,乃立廟於其地,[45]

道教的地位就這樣確立起來,成爲唐的“祖先之法”,不得變更。

不過,唐初天下初定,戰事頻起,太宗從實用的角度出發興修一些佛寺,爲戰亡人設齋行道,在戰場上置伽藍十多寺,每次征戰之後,立佛寺以慰亡靈,遠至征高麗後在幽州立憫忠寺,爲陣亡將士祀福[46],貞觀初年延波頗設壇譯經,完全出於政治需要,可能要顧念波頗來自西突厥,因獲垂青,貞觀六年太宗改變了對西突厥的策略,明確支持一方[47],太宗對於佛家因果報應的理論,十分清楚,殺敵後自然有不安的情緒,修建佛寺以求安寧[48],這些對於太宗在最後幾年漸近佛教有很大關聯[49]

類似的行事方式,促使太宗對宗教采用實用的態度,對玄奘看重的譯經事業並不以爲然,貞觀二十一年詔玄奘將《老子》翻譯成梵文,這樣,玄奘與道教徒蔡晃、成英往復參議,玄奘也反對以佛教理論比附《老子》本義,而和蔡晃、成英發生齟齬。

得到朝廷甚至皇帝的支持,在玄奘看來是非常重要的,上書皇帝要求頒賜序文也是一種取得支持的重要策略,貞觀二十年七月他上表報告了譯經情况,並借弘福寺造像落成希望皇帝能賜製一序文:“讚揚宗極,冀冲言奥旨與日月齊明,玉字銀鉤將乾坤等固,使百代之下誦詠不窮,千載之外瞻仰無絶,”[50]剛開始請求太宗賜序的請求,並未被理會,接着,借《西域記》修成之際,再次上表請賜,太宗對佛經請序再次拒絶,僅云“新撰《西域記》者,當自披覽”[51],在玉華宫見到玄奘時,又提舊事,勸其還俗,在大臣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的斡旋下,玄奘重提賜序時,這次受到太宗的應允,不久,序文製成時特地舉辦盛大集會,太宗親臨慶福殿,百官侍衛,由弘文館大學士上官儀當衆宣讀太宗這篇賜序,很可能這篇賜序就出自上官儀之手,《舊唐書·上官儀傳》:

太宗聞其名,召授弘文館直學士,累遷祕書郎,時太宗雅好屬文,每遣儀視草,又多令繼和,凡有宴集,儀嘗預焉,[52]

“上官體”追求形式化,格律工整,辭藻艷麗,《舊唐書》稱工於五言,好以綺錯婉媚爲本[53]

唐代的詔文採用的是當時流行的駢體文,講究對偶、聲律,注重用典,辭藻華麗,連篇累牘,歐陽修曾説:“制詔取便於宣讀,常拘以世俗所謂四六之文,”[54]駢四驪六,可以宣讀時朗朗上口中,《聖教序》明顯有四六偶驪的駢文特點,制敕是所謂“王言”,是中書舍人的專職,其製作也被稱作“大手筆”,房玄齡、薛收、虞世南、來濟、李義府都是這方面的大家[55]

收到太宗賜序,玄奘上表致謝,太宗作答,太子李治作《述聖記》,玄奘又致謝書,李治回答書,如此往復,使盛况達到空前,佛界沸騰,彦悰描述萬衆歡騰的情景:

自二聖序文出後,王公、百辟、法、俗、黎庶手舞足蹈,歡詠德音,内外揄揚,未及浹辰而周六合,慈雲再蔭,慧日重明,歸依之徒波回霧委,所謂上之化下,猶風靡草,其斯之謂乎!如來所以法付國王,良爲此也,[56]

翻譯佛經活動,最初是佛教人士内部事情,由佛教徒自主進行,但伴隨着時間推移,隋朝已建立一定規模的佛教譯場,就是説譯經活動納入國家的管理體系,貞觀六年太宗即在興善寺建立譯場,命波頗譯經,玄奘的此舉,不但將譯經活動公開爲佛教徒的“嘉年華”,而且由於皇帝、太子的介入變成一個官方的公共事件。

在得到二序文後,弘福寺寺主圓定,請求將序文鐫刻於金石,藏於寺宇,太宗同意這個要求,“後寺僧懷仁等乃鳩集晉右軍將軍王羲之書,勒於碑石焉”[57]

雖然唐太宗對於佛教態度令人難以琢磨,但弘福寺寺主圓定爲首的長安僧侣們的政治動機却是顯而易見的,他們抓住這一難得的機遇,鐫刻碑文應該是大家的共識,鳩集王羲之書迹成文却是一天才的想法,或許這一靈感的閃現就出自圓定,他將集字工作交給書法家懷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