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懷仁與《集王聖教序碑》
要瞭解《集王聖教序碑》的書體特點及其成因,恐怕我們需要從三個方面着手,行書、行書碑、集字。
行書,據傳始於東漢末年,是一種介於正書和草體之間的書體,張懷瓘《書斷》中稱:
當然關於行書的具體特徵的詳盡論述尚有一定困難,簡而言之,接近楷書,間有楷書者,謂之行楷;書近草書,亦有行書者,稱之行草,張懷瓘有一段贊語:
雖有些玄虚,但也可讓人想象行書的奥妙,王羲之父子使行書書體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他們在世之時就成爲競相模仿的對象,行書最早的用途並非正式場合,而是用於人們的私下交往,鍾繇所善三體中“三曰行狎書,相聞者也”[60],行書適合作簡短書信往來,目下傳世的所謂王羲之書帖以此類爲主,行書在書家目中有崇高的地位,“信乎行書之在字學,非富規矩、有來歷不能作此,譬之千里之足,屈伏櫪下,則成虧何在?及其緩轡闊步,争馳蟻封間,於是駑驥遂分,書之有行,亦若是也”,[61]
碑石所用字體唐以前所謂的“銘石之書”,即正書,行書入碑罕見。
最早的行書碑有記録者始於隋朝,李淵《爲子祈疾疏》,行書,大業二年(606)正月,明末清初在鄠縣草堂寺[62],趙明誠《金石録》第五百三十三條記:《隋高陽郡隆聖道場碑》,虞世南撰,行書,大業九年十二月[63],趙明誠收集碑石拓本數千件,其説應可信,唐太宗李世民在做秦王時即有《秦王告少林寺主教碑》,行書碑文,武德四年立[64],不過此碑爲當時所刻還是後世刻尚有疑問。
貞觀年間開始,陸續有一些行書碑問世,虞世南《汝南公主墓誌》,行書,公主,太宗第三女,《宣和書譜》云虞世南書,卒於貞觀十年十一月十六日[65],楊師道《唐太宗登逍遥樓詩》(貞觀十二年)[66],另有《唐太宗幸慈德寺御製詩碑》,額云:“大唐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御製,”[67]可能是行書,時間約在貞觀十六年,唐太宗《唐魏鄭公碑》(貞觀十七年)[68]、褚遂良《唐帝京篇》(貞觀十九年)[69],行書入碑並非唐太宗的發明,貞觀年間已經有着良好的基礎。
集王羲之字是完全出自懷仁的靈機一動,還是傳統自有?其實二王書迹歷代寶之,梁朝大同中,梁武帝敕周興嗣撰《千字文》,大約採用集模的方法:“武帝敕周興嗣撰《千字文》,使殷鐵石模次羲之之迹,以賜八王,”[70]梁武帝的主要目標是使其孩子方便學習《千字文》,讓殷鐵石從王羲之書迹中模出一千個完全不相同的字迹,王羲之七世孫智永和尚經常臨習《千字文》,有八百本之巨,分施浙東各寺,所採用的底本,大約就是梁武帝時從王羲之書迹中模出的集字本:
文中先後次序有所顛倒,先由殷鐵石集出王書,再由周興嗣韻編《千字文》,故事性增加許多,日本天平勝寶八年(756)六月二十一日聖武天皇“七七祭日”時所奉天皇生前珍玩的賬單《東大寺獻物賬》載:拓王羲之書二十一種,其中第五十一卷有“真草《千字文》二百三行,淺黄紙,紺綾褾,綺帶、紫檀軸”,[72](圖十二)
圖十二 正倉院展《東大寺獻物帳》
在傳世碑帖中有一種是所謂的隋代智永《集王羲之字告墓文》,文行楷書,共174字[73](圖十三),有王字風格,真僞尚不得知,如是,當是最早標明的集王字者。
《晉書》修成時,唐太宗特地親自爲王羲之作傳,以彰對王羲之的敬重,再者貞觀二十年唐太宗用行書親自撰寫《晉祠銘》[74](圖十四),旨在宣揚李氏自太原興兵,興邦立國的豐功偉績,另,P.4508號敦煌卷子爲《温泉銘》(圖十五),據研究,文中有“朕”,並不諱“民”等字,字體與《晉祠銘》相酹,故以爲是唐太宗親筆所書,依《册府元龜》記載,貞觀二十二年正月太宗曾於温泉宫離宫撰銘,誇示群臣,且許列座之王侯刻其姓名官位於碑陰,宋代《寶刻類編》《金石録》均曾著録,敦煌殘拓,應是唐人剪裱,末有“永徽四年八月三十一日圉穀府果毅兒(下闕)”墨書一行,當是在立碑五年後,拓本在此之前槌拓,筆畫無損,是最值得信賴的唐拓[75],用行書書碑的這些資訊對當時社會有很大的引領作用,素與宫廷交好的弘福寺對這些信息瞭若指掌,所以纔有用集王羲之書《聖教序》的舉動。
圖十三 傳智永集王字告墓文
圖十四 唐太宗晉祠銘拓本(局部)
圖十五 唐太宗温泉銘拓本(局部)
楷書發展到唐朝達到一個空前的高峰,它發達的基礎是不但有衆多傑出書法家如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的倡導,更重要的是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從漢隸時代起,人們就有一種將文字寫得清晰的普遍需要,只要在正式場合,民衆所需的是將字迹可辨識的程度提高,公文、典籍等促進楷體字的進步,採用流行並便宜的楷書鐫碑是一個正常的思維,鳩集行草書製造出一篇完整的碑文,却是一頗有難度的新選擇,既然要創造一種新興的書法模式,就必須超越字迹數目不夠的巨大障礙。
書法的流傳並非一概是去蕪存菁的結果,很大程度上决定於後人能夠看到什麽,哪些字流行,哪些書家被遺棄,完全由當時,甚至某一地區的良窳標準判定,如唐代敦煌地區人們心目中字最好的,當然是崔寔[76],而在初唐時王羲之的書法盛行,則完全是憑藉唐太宗獨特品味拍板定案的結果,雖然説,王羲之書體的流行,並不一定完全是藉助皇權推廣,但書風大體相似的王獻之,却人爲地遭遇唐太宗的打壓,弘福寺僧圓定、懷仁顯然已經正確地捕捉到關於王羲之的信息,採取集字的舉措來書寫太宗的文章。
經過太宗的精心搜集,初唐時所謂王羲之法帖已經達到二千多卷,其中行草佔居大半,因此集字只能以行書爲主,兼用部分楷書、草書,雖然宫廷收藏豐富,但要從卷帙浩繁的手卷中找出每一個可能採用的字迹,並組成一篇宏文巨製,是件相當有難度的事,並非一人力所能及,懷仁集書所用王帖後人有一些比對,清人翁方綱以褚模本《蘭亭序》爲底本指出有三十七字與《集王聖教序碑》相同[77],與定武本《蘭亭序》有七字,兩本通者十四字,今人喻蘅所持標準較爲寬鬆,所列有八十八字與前者相關或相同[78],曹寶麟的搜集範圍除傳世《蘭亭序》外,廣及《何如》《奉槁》《得示》等十餘王字帖[79],增十多字,王家葵等通過對一本傳爲唐趙模《千字文》比較,指出《集王聖教序碑》中見於《千字文》的字有四百零二字之多,並稱尚有一些字迹是利用《千字文》拼湊起來的[80],當然這是後人能利用的所謂王字。
煞費苦心地仔細搜尋,並不能保證每個字都是來自王羲之的筆迹,王羲之的書法在本人在世的年代即有人臨摹,有時候連他自己也難以分辨,梁代虞龢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更何况有些字王羲之本人根本不曾寫過,一般認爲“正”“曠”二字在王書中根本没有,因爲王羲之要避諱[82],經過懷仁不動聲色地拼合,一般人看不出“曠”是由二字拼合而成,這個發現明顯來自推測,以現存字體分析或許直接出自他人之手。
將全部字揀選出來,懷仁等接下來要面對的困難,就是如何將形體、大小各異的字體,擺佈到同一篇章中去,如果他完全按照相同的作品,如果要得到字體大小相同的篇章,肯定要犧牲原迹比例,因此,集字上石時不得不按照一定比例縮放,在視覺上有大小適度的協調,整個集字活動肯定費時耗力曠日持久,但《三藏法師傳》中並没有所費時間的記録,僅云懷仁等人集王書“勒於碑石焉”,關於懷仁,《宣和書譜》云:
作爲一名弘福寺僧人,懷仁在佛學上並無任何貢獻,所以《宣和書譜》作者纔稱其事迹不載傳記,只是書法家或能知道一些情况,懷仁學王字出身,經過長期的學習,當然也有得幾分意味,雖然還未能登王字之堂,但點畫頗合法度,非一般初學者所能達到,懷仁最善長者當然是集字,除了《集王聖教序》外,他還集晉司馬孫綽的《蘭亭詩後序》(圖十六),録文收在桑世昌《蘭亭考》[84],書帖收入董其昌所編《戲鴻堂法帖》:
圖十六 懷仁集《蘭亭詩後序》
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非以其渟之則清[85],淆之/則濁耶?故振轡於朝市,/則充屈之心生;閑步於/林野,則寥落之意興,仰/瞻羲唐,邈已遠矣;近詠/臺尚[86],顾探增懷[87],聊於曖/昧之中,期乎莹拂之/道[88],暮春之始,禊於南澗/之濱,高嶺千尋,長湖/萬頃,乃藉芳草,鑑清/流,覽卉物,觀魚鳥,具/類同榮,資生咸暢,於是/和以醇醪,齊以達觀,怏然/兀矣[89],焉復覺鵬鷃二物哉[90],耀靈促轡,急景西邁,/樂與時去,悲亦系之,往/復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復陳矣[91],原詩人/之致興[92],諒詠歌之有由,/文多不載,大略如此,諸/诗亦裁而綴之[93],如前四言/五言焉,乾封[94]二年十月廿七日弘[95]/福寺沙門懷仁集寫/晉王右軍書,[96]内容與傳世歐陽詢《藝文類聚》所載孫綽《蘭亭詩後序》不同[97],《戲鴻堂法帖》所收《集王蘭亭詩後序》,字體並不精良[98],原刻帖爲棗木版,後董宅遭焚,原板同焚,流行爲拓片上石,再行翻刻,走樣難勉,不過《集王蘭亭詩後序》後款識云:“乾封二年十月廿七日弘福寺沙門懷仁集寫晉王右軍書,”[99]這件款識如果不誤的話,依然提供一些重要資訊,一是乾封二年(667)十月二十七日所集《蘭亭詩後序》,時間上要早於《集王聖教序碑》咸亨三年十二月八日(673)五年時間,第二,標明是“弘福寺沙門懷仁集寫晉王右軍書”,“集寫”的方式也透露出《集王聖教序碑》的集字模式,應當也是由懷仁集寫,懷仁所集《聖教序》的原本或許在北宋時仍保留在宫廷内府之中,《宣和書譜》載懷仁書迹:
董其昌在《戲鴻堂法帖》中亦收有懷仁《集王聖教序碑》,並且標題作“懷仁聖教序真迹”,或表明是用懷仁書寫的真迹刻帖。
《戲鴻堂法帖》所收《聖教序》並非全文,而只是高宗《述聖記》中的一段(圖十七·1、2、3):
圖十七·3 懷仁集《唐高宗述聖記》
圖十七·2 懷仁集《唐高宗述聖記》
圖十七·1 懷仁集《唐高宗述聖記》
共144字,每行多爲10字,最多11字,不計最後一行,少者有9字,後有一段董其昌跋文:
董其昌仔細比較懷仁絹素真迹與所謂陝本拓本之間的區别:
此書視陝本特爲姿媚,唐時稱爲小王書,若非懷仁自運,即不當命之小王書也。
不過,傳世《戲鴻堂法帖》刻工並不高明[103],完全不能傳達董氏所謂“姿媚”,另外,董氏所稱摹書用硬黄紙,實爲整幅摹帖用所謂硬黄紙,而懷仁的集字似乎不必硬性要求,但從董氏所見懷仁真迹而言,兩幅規模相當,尤其後者孫綽《蘭亭詩後叙》,滿行多爲9字,前者稱書於絹素上,並有宋徽宗金書縹字,按照宋高宗趙構的説法,自宋建隆年間以後,其他政權的秘藏法書名迹都歸秘府,宋徽宗又用賜官賞財的辦法,搜羅民間珍藏,命蔡京、梁師成等人依類編列,秘在内府,“後有内府印,標題品次,皆宸翰也,舍此褾軸,悉非珍藏”[104],其中有宋徽宗墨迹是標明珍貴程度的方法之一,我們似乎應該相信董其昌的看法,對於這件懷仁集《蘭亭詩後叙》,宋人有記載:
董其昌《戲鴻堂法帖》並未標明其原物書於何種材質上,當是轉刻而來,未依原件,據吴説云,懷仁的《蘭亭詩後叙》是書在素麻箋上,並與《蘭亭序》裱在同一軸上,現存所謂唐模《蘭亭序》中並無懷仁所模寫的《蘭亭詩後叙》,進而使我們瞭解到傳世《蘭亭序》摹本的複雜性,並非流行説法那樣簡單。
懷仁的事迹雖然並不見傳記,但書家却對其字迹有一些推測,在涉及定武本《蘭亭序》的模刻者時,宋人鄭價曾云:
米友仁在定武本跋中也説道:“《樂毅論》正書第一,此固行書第一,定本懷仁模思差拙,此本轉摺精彩,殆王承規橅也,”[107]雖然懷仁模定武蘭亭可備一説,但模刻的並不精彩,書家所能言或至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