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论怀古:内经逐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气调神篇·引子

今天开始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的讲解,这部分内容很重要,按照原先的次序会慢一点逐段来讲,今天先串讲这一篇前面的四段,要有一个总纲把它串起来。“四气调神大论”讲的是“春夏秋冬”这四气,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正好是十二个月,这个是和天文历法相结合的。“春三月,此谓发陈……”如果就这样读背,可能过若干年后会有好处,到了春天会发现头发开始长了,哦!原来是“此谓发陈”,但是这个“发”不是头发的意思,而是使它生发出来的意思,“生发”的是陈旧的东西,陈旧的东西从哪来?从冬三月。

今天讲的重点是“春夏秋冬”四气调什么样的神?这里就开始接触平时比较陌生的一个概念:“神”,虽然大家经常听到“神”字,但是对神的理解还是比较远的。

“春三月,以使志生;夏三月,使志无怒;秋三月,无外其志;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春夏秋冬”这四气里边,都有一个“志”,“志”是由心肝脾肺肾中的哪一个脏器来主呢?“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肝藏魂,肾藏志”,是“肾”主“志”。

中国字特别有意思,“肾主志”和志气的“志”是相关的,肾也主“智力”,人的智力好不好和肾相关,人的志气得不得生发也和肾相关,而且“志”跟四气调神大论的“神”也有相关。在上一篇讲到“女七男八”,“丈夫八岁肾气实、二八肾气盛、三八肾气平均”,都是以“肾”为主的,这里展开讲一下为什么处处都以“肾”为主线来牵引?

“金木水火土”五行当中,土在最下面,土上面有一些矿石,属金,矿石之上呢?我们经常喝的水叫矿泉水,顾名思义就是矿石上面很容易生水,这就是金生水。这个地方要澄清一个概念,“金”并不仅仅指金属,所有的石、矿都属于金。金之上会有水,水之上会有木,木之上会有火,这样一看,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就是一个宇宙模型。

如果我们把五行结合天地人三才来看:上边是天,和火相关,下边是地,和土相关,人在中间是和金、水、木相关。比如吃的东西,基本上是以植物为主,即便是吃肉的话,也基本是吃的食草动物,因为大部分动物是靠植物来养活的。人和水是非常相关的,我们身体当中大部分是碳水化合物,在这个地方可以结合第一篇“肾气实”、“肾气平均”来看,人体中水的特性是特别多的。

春、夏、秋、冬这四季都与“志”相关,也是与肾气相关的,想象一下肾和志的关系:肾是器官,属于物质上的东西,对应精神上的是“志”,中国文化有一个词叫“体用”,以肾为体,以志为用。体和用是一对非常重要的关系:体是实体、本体,用是用处、功用,“肾”这个体就是为了发“志”这个功用的。好像一个人有心,但是无神的话就很糟糕,有心这个“体”而无神这个“用”就很不好。如果你有一根木头,但是没有用,那这根木头就是没用的,我们不喜欢没有用的东西。这就是“肾”和“志”的体用关系。

这还不是物以致用的关系,学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多思考多应用,慢慢地就会明白这种体用关系。国学的东西,不像物理、化学、计算机学会就好,它需要花时间慢慢学、慢慢去体悟,就像文火炖东西,想一下快速炖熟,不是那个味儿。不像西方的三明治,一夹就可以吃,虽然都能吃饱,但是味不一样。

春夏秋冬四气当中,最最重要的就是“志”,养生和“志”的关系很重要。很多人在养生上出现了问题,其实是在“志”上出现了问题。刚才恰好就碰到这种问题,有一家庭,家里人很关心自己的孩子,这孩子三十岁左右,每个家庭成员都愿意去帮助他做很多事情,但他还不乐意接受,被病痛折磨的时候他会努力一下,平时就偷个懒,基本属于这样的状况。他这种情况其实最缺少的是“志”。一个人身体出现了问题,自己不想改,没有“志”是不行的。如果你下定决心去保养身体,也是需要“志”的,“志”就像一个很坚定的想法,如果他本身没有这个想法,别人再怎么帮也是没有用的,这是很多例子已经验证过的。

“志”还有另外一种含义:要有理想在里面,理想跟刚才的想把自己身体变好的想法,不太一样。把人身体变好是人之常情,本分所在。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想过要做什么,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就可以归于无志了。如果他在这个问题上不明白的话,那么在养生上也会出现很多问题。

春天的时候,“以使志生”,但是“志”没有形成,就没办法生发,大家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例子吗?一个人浑浑噩噩的,没有理想,很多事情就是糊里糊涂的,但不是说那种比较低调的、有理想、有梦想、做事情不糊涂、有想法不炫耀、不愿意去张扬的人,他们二者是有区别的。

酒鬼就属于前面这种情况,酒鬼没有志气,既然不去做跟自己理想相关的事情,那肯定会做其他的事情。不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人生方向,肯定会搞别的事情,别的事情就是“往下走”的东西,有一个词叫“下流”,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志是往上生发的、上进的,这才能称为理想,如果没往上走,有可能走在中间,有可能走了“下流”。吃喝嫖赌都属于“下流”。也不能说没有志气的人就一定“往下走”,但是大部分没有志气的人都走了向下的路。

春天“以使志生”,夏天“使志无怒”,秋天“使志安宁”,冬天“使志若伏若匿”,这里讲一下另外的一个概念——春夏秋冬的“生长化收藏”,比方说春天豆子在地里发芽,到了夏天长成豆苗,到了长夏(夏秋之间)是一个化的过程,化就是开花,花字就是草字头下面一个化字,写得很直白,所以植物的化就叫作花。开花就一定伴随着结果,化呢?就是上一代到下一代的进化,上下一代的传承就在化中完成。到了秋天就开始收豆子,叶落。到了冬天整株豆苗就全部死掉了,死掉是不是消失呢?不是,秋天只是收叶,但茎、干还在,到了冬天茎、干就入了土但没有消失,入土转化为养分,所以到了第二年春天的时候,“春三月此谓发陈”,“陈”就是指冬天藏的这个东西把它发出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所有的人、动物、植物,都是依靠这个循环,不断地繁衍、生长。“生长化收藏”,就涉及到了五行和四气的关系,所以四就是五,五就是四,看你怎么样来看这个事情。

有个词称之为“一气流行”,“一气”就当成志,先开始以使志生,后来不要使志怒,到了秋天的时候,要使志收,到了冬天就把志藏起来,若伏若匿。若伏若匿是对人来讲,为什么不能完全落下去呢?因为完全落下去就等于一个循环结束了。就像乌龟、青蛙到了冬天就冬眠,若伏若匿就是这个意思,明年还要继续活动呢,生命的轮回还没有结束。

生命的轮回也如春夏秋冬,少年的时候就是春天,开始“发陈”,发的“陈”是什么?是上一代家庭的熏陶和教养,这就叫“此谓发陈”,家庭要在家教上有一定的积蓄、积累,孩子才能“发”出来,如果上一代没有给他太多的文化和教养,小孩子在精神和肉体上就会比较单薄一些。

从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如同人生的夏季,夏天要使志生长出来,要把家庭里的传承和熏陶发扬出来,成就个人的事业和家庭。

到了人生的秋天,大多数人退休了,就要使志收,把功利心抛掉,才有益于养生。就像一棵树,冬天的时候,别的树的树叶都落了,它还长得绿油油的,那不是等着挨冻么?它把营养都放在枝、干、叶里面,到了冬天,别的树已经开始收藏、保护自己了,但是它还在拼命开枝散叶,这就会受害。有的人到了退休的时候还雄心勃勃,为自己的儿女争斗,就像那个树叶一样还长在外边,这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到了一定的时候要收起来。《论语》里讲君子三戒:少年戒之在色,中年戒之在斗,老年戒之在得,就是这个意思。

冬天,对人一生来说,就到了生老病死的最后阶段,还用豆子的例子来形容,已经不是豆子落叶的问题,而是豆子根、茎、叶都看不到了,全部用泥土藏起来了,它藏得越好,第二年发陈的豆子长得越好,就是这样一个相互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