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案例丨转型
从为用户提供财经资讯,到搭建中产
阶级财富管理平台,和讯该怎么走?
和讯:
老牌财经资讯平台的
新金融梦想
■田巧云
如果不是1996年国家大力推行股份制,和讯或许不会诞生;1999年互联网风生水起时,如果没有软银的资本青睐,或许也没有现在的和讯。
全球互联网在过去的20多年里技术不断变革,倒逼着各行各业创新、融合、颠覆,一拨拨老牌企业销声匿迹,一批批行业新秀快速崛起。新旧企业和模式之间的此起彼伏成了一种新常态。
在这持续迭代的互联网大潮中,财经资讯界老牌代表和讯按照自己的节奏稳中求变。2013年,和讯战略性地与新金融科技运营商维金展开系列合作,希望借助新金融科技这双“隐形的翅膀”,向中产阶级的财富管理平台转型。用和讯网副总经理兼证券资讯事业部总经理陈弋阳的话说,这是和讯在新经济时代,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的飞跃式转型。
原始积累源于资讯
1990年,就职于中国证券联合研究办公室的章知方带领团队发起并创立了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STAQ系统),该系统类似于现在的新三板,在20多年前十分领先。自1995年开始,章知方倡导该系统嫁接因特网平台,面向社会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提供及时有效、专业权威的财经资讯服务。依托联办资源优势,章知方成功地组织实施了这一经营上的转轨。
踏着1999年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波发展热浪,和讯网正式成立。凭借多年积累的资讯及系统优势,和讯一时成为该领域的“龙头老大”,风头强劲无人匹敌,同时也吸引了资本的目光。就在那一年,和讯获得了软银的2,000万美元投资。
以资讯为基础探索用户需求
如今和讯在财经资讯界的领先地位仍是业界公认的。陈弋阳认为,这主要源于和讯自始至终坚持以资讯为核心竞争力,建立了丰富的产品资讯线和完善的编辑体系,打造出了一支较强的内容生产团队。基于这样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多年发展,和讯制定了三步走的阶段发展战略,即财经资讯、咨询服务和财富管理。目前,和讯处于第二阶段“咨询服务”向第三阶段“财富管理”跃迁的过程,形成了中国最大的定位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理财服务社区之一。社区平台以意见领袖的智慧分享为核心,通过社会化生产满足用户多样化的投资理财咨询服务需求。可以说,和讯的战略发展路径源于对用户不同层面需求的深刻洞察。
第一层:投资培训
一个普通用户接触证券市场,首要需求就是资讯,因为他想要认知、了解市场,资讯能让他简单又快捷地做到这一步。其次,当他准备参与交易后,就一定会对个股及行情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需求。
和讯拥有中国证监会颁发的证券投资咨询牌照。陈弋阳说,这一牌照的取得,意味着和讯具备了在资讯基础上做一些与资讯相关的交易或服务的可能性。2013年,和讯建立了投资教育服务平台。这个平台依托当时和讯社区里的一些达人而建立。简单来说,就是和讯在平台上为达人们建立工作室,达人各自发布课程,以直播形式呈现,用户付费订阅。在自发的直播及知识付费的环境中,用户群逐渐壮大。目前,和讯是唯一一家同时拥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及证券投资咨询资质的企业。
第二层:量化工具
投资教育的核心是培训,但培训只能让用户掌握方法和理念。而证券行业与其他行业极不相同,市场上的投资标的多达几千种,在具体操作某只股票时,光是方法和理念还不够用。和讯于是发现了用户的工具需求。2014年,和讯又做了一件事,就是将平台上达人们的各种理念和方法形成一个可量化的指标,然后再将这些指标上传至云端并进行评测和跟踪,最后生成一个与用户习惯相关的匹配结果,以付费订阅的方式发送给用户,大幅提升了用户在投资过程中的使用效率。
但此时,和讯原有的支付系统越来越不能承载日益复杂的业务需求,急需一套完善的账户及支付清结算系统来支撑交易业务。而彼时和讯自身的技术团队并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一升级,于是决定通过寻求专业的合作方来系统解决这一问题。在了解到维金在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实力,以及维金创始人兼CEO俞强华曾是盛大在线和快钱首席架构师的经历后,和讯毫不犹豫地选择与维金展开战略合作。基于对和讯业务模式的了解、判断及预测,维金为其度身定制了一套账户及支付清结算系统,为用户提供支付、理财等相关场景,帮助和讯从信息平台向“中产阶级财富管理平台”转型。
观点概要
在互联网持续迭代的大潮中,财经资讯界老牌代表和讯按照自己的节奏稳中求变。2013年,和讯战略性地与新金融科技运营商维金展开系列合作。维金为其制订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帮助和讯借助新金融科技这双“隐形的翅膀”,实现从资讯平台向中产阶级的财富管理平台的飞跃式转型。
第三层:投资咨询
既有理论又有工具,但是不同用户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真正做决策时不少人还需要专业人士的辅助,于是又诞生了咨询的需求。陈弋阳介绍,和讯对平台上的投资者进行过一个大致分类:一类投资者是完全自主操作型,这类投资者只需为他提供资讯和工具就够了;另一类是半委托型,这类投资者需要有一些方法供其参考;还有一类是全权委托型投资者,即俗称的“小白”,需要专业人士帮助其做出投资决策。
基于对不同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以及投资水平的分析,和讯又创建了一个投资咨询服务平台,让券商、投资金融公司的投资顾问在这个平台上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发布观点、策略、自选股等,甚至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为用户做模拟委托。这一业务的最大特点在于,用户的投资行为已经从原来的被动跟随变为拥有投资顾问的主动管理建议,平台希望未来能实现与模拟账户挂钩,直接挂单、下单。
陈弋阳坦承,向投资咨询平台转型初期,和讯曾走过一小段弯路。当时和讯尝试自己做投资咨询业务,但很快就意识到这样做远远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所以,和讯决定让社会化生产力量包括中小投资者进入平台,极大地提高了产品丰富度。
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成为开放平台后,业务的复杂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平台一方面需要对接更多的产品方,一方面还要对接基数庞大的用户,怎么办?这时,和讯的合作伙伴维金凭借对其业务的充分了解又给出两套专业的解决方案:打通和讯的各个业务平台,建立开放平台系统;集成不同金融机构的各种金融服务产品,建立金融超市系统。前者为和讯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和沟通成本,后者则以最小的开发量快速集成各种金融服务,二者一并解决了用户资金的投资管理工作。所有这些改变为和讯搭建起“以用户为中心”的线上理财平台,帮助和讯进一步实现转型升级及业务扩展的需求。
插上金融科技的翅膀之后
德鲁克认为,企业的创新必须永远以市场为焦点。和讯从“以自我为中心”提供新闻资讯,转型为“以用户为中心”抓住消费者理财痛点,就是基于市场及用户需求的一次创新。
但是,从传统的新闻资讯向资讯交易,再向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创新转型,对一个没有金融基因的企业而言,并非易事。一开始有支付业务时,和讯使用了自己开发的一套“小额支付”商务系统。说是系统,其实只能实现简单的线上支付,叫它小额也不是因为交易金额小,而是能承载的交易量很小。
随着战略不断推进,和讯陆续需要将资讯、产品、投顾、服务、技术等进行一体化融合,实现从投资资讯到交易购买的无缝链接和交易闭环,将流量变现。原先的交易系统根本无法支撑这些创新的设想。“客户下单量稍大一些,系统就经常出现问题,如果再遇上退款等非常规业务,需要大量的人力去解决,客户体验就更不必说了。”和讯证券资讯事业部助理总经理王见宇回忆。
和讯迫切地需要一个对互联网金融有理解能力的专业机构,帮助其制订战略方案并实现技术落地。维金的出现恰逢其时。俞强华在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解释维金的意义,“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产业更懂互联网和金融,让金融和互联网更懂产业”。
根据和讯的核心竞争力,多年发展路径及未来转型目标,维金为和讯提供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帮助和讯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的布局。针对和讯内部平台间联通不畅的问题,维金为和讯搭建了新的账户系统,让各平台间本来独立的账户属性水平扩展。此外,维金还主动为和讯设计了积分、红包、优惠券等活动,大大提高了自有客户的黏性,和讯的营销转化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
这一系列金融设施的落地,仿佛为和讯插上了一对隐形的翅膀,使得和讯的外部和内部体验得到快速提升。“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往如果有退款业务,需要7〜1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现在因为有了钱包功能,退款当场即到。在运维方面,以往需要4〜5个人才能处理的工作,现在1个人基本就可以完成。”陈弋阳这样对比系统建设前后的差别。
互联互通成新金融的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助推,陈弋阳认为新金融时代已经来临,技术和需求的激发会打破很多界限,互联互通将是新金融的趋势。纵观国内的投资现状,仍然是券商只能做证券交易,保险公司只能做保险经纪业务的场内交易原则,但多样化的投资者需求其实不分场内场外。正是基于这样的趋势,和讯希望未来打造中产阶级财富管理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和讯的转型一方面是基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更是得益于互联网和金融环境变化的双重助推。但作为一个互联网资讯企业,和讯最终要想成为一个互联网金融平台,必须布局金融基础设施,将内部各平台打通、衔接和整合,才能构建未来跨越式发展时互联互通的强大竞争力。
怎么理解金融基础设施呢?陈弋阳认为对于企业而言,金融基础设施其实就是一套完整的生产资料。他坦言,这个观点偷师于俞强华。在他看来,俞强华技术能力、商业理念以及对“新金融”的理解非常超前,在完善生产资料这件事上,维金与和讯未来的业务发展有非常多的契合点。
俞强华也在访谈中说,未来,提高生产力不能以巨大的能源消耗或污染为代价,而要用技术来助力。如今,以技术架构的金融基础设施不仅是一套标准化的生产资料,让所有人使用时能够互联互通,更是一种独特的能力,企业借助这种能力可以在用户交换、产品交换、数据交换时大大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
互联网从诞生之初就是基于共享的理念。对于未来,陈弋阳认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只要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好,其他部分就交给更专业的机构去做。他相信,未来企业的长板才会决定其业务的发展。
关注‘商评小微’(微信号:xmi8607),即刻拥有你的企业家交流圈。
作者简介:田巧云,本刊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