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
【经】三十年,春,王正月。
【译文】
庄公三十年,春天,周王的正月。
【经】夏,师次于成[326]。
【传】次,止也,有畏也。欲救鄣而不能也[327]。不言公,耻不能救鄣也。
【注释】
[326]成:鲁国地名,在今山东宁阳北。
[327]鄣(zhāng):据杨伯峻,鄣地乃纪国的远邑,纪亡已二十七年,纪季仍兼保鄣邑,此年齐桓公始降鄣而有之。当在今江苏赣榆旧城北七十五里处。
【译文】
【经】夏天,鲁国军队驻扎在成地。
【传】次,是停留的意思,因为有所畏惧。想要救鄣地但是又做不到。不提鲁庄公,因为他不能救鄣地感到耻辱。
【经】秋,七月,齐人降鄣[328]。
【传】降犹下也[329]。鄣,纪之遗邑也。
【注释】
[328]降:使……投降。
[329]下:攻陷。
【译文】
【经】秋天,七月,齐国人使鄣地投降。
【传】降相当于攻陷。鄣,是纪国遗留下来的小城。
【经】八月,癸亥[330],葬纪叔姬。
【传】不日卒而日葬,闵纪之亡也[331]。
【注释】
[330]癸亥:当为该年八月的二十三日。
[331]闵(mǐn):怜悯,哀伤。
【译文】
【经】八月,癸亥(二十三)日,安葬纪叔姬。
【传】不记载去世的日期而记载下葬的日期,是怜悯纪国的灭亡。
【经】九月,庚午朔[332],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注释】
[332]庚午朔:依历法推算当在八月二十八日。
【译文】
【经】九月,庚午(初一),朔日,发生日食,击鼓,在祭祀土地神的庙里杀牲祭神。
【经】冬,公及齐侯遇于鲁济[333]。
【传】及者,内为志焉尔。遇者,志相得也。
【注释】
[333]鲁济:鲁国境内的济水。济水流经齐、鲁,在鲁为鲁济,在齐为齐济。
【译文】
【经】冬天,鲁庄公和齐桓公在鲁国境内的济水边上会面。
【传】及,表示是鲁国主动的。遇,表示双方意见是一致的。
【经】齐人伐山戎[334]。
【传】齐人者,齐侯也。其曰人,何也?爱齐侯乎山戎也[335]。其爱之何也?桓内无因国[336],外无从诸侯[337],而越千里之险,北伐山戎,危之也。则非之乎?善之也。何善乎尔?燕,周之分子也[338],贡职不至[339],山戎为之伐矣[340]。
【注释】
[334]山戎:北方少数民族名,也叫北戎。
[335]爱:爱护,顾惜。这里是指不把“齐侯”和“山戎”并称。
[336]内无因国:指没有山戎周边国家作为内应。
[337]外无从诸侯:指没有其他诸侯国跟随讨伐。
[338]分子:支庶的子孙。燕国的第一代君主是周初担任太保的召公,姬姓。
[339]贡职:诸侯向朝廷缴纳的税赋。
[340]山戎为之伐:意思是说山戎常年攻打燕国,使燕国与朝廷隔绝,齐桓公就是为此去讨伐山戎的。
【译文】
【经】齐国人讨伐山戎。
【传】齐人,就是齐桓公。经文说“人”为什么呢?爱惜齐侯,不让“山戎”与“齐侯”并称。经文为什么爱惜齐桓公呢?桓公既没有山戎周边的国家作为内应,也没有其他诸侯国跟随,而翻越几千里的险地,向北去讨伐山戎,为他感到担忧。那么是批评他吗?是褒扬他,为什么褒扬他呢?燕国,是周朝的分支子孙,向朝廷的税赋不能缴纳,讨伐山戎就是为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