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
本纪
(卷一至九)
《后汉书》本纪有基本齐全的日食(无宿度),以及很少的彗星等记录。《顺帝纪》较多其他天象记录,但不出《天文志》。《天文志》有些时段记录很少,且集中为彗星(及日食),这时和本纪高度重合,但往往比本纪详细。
1.(建武十五年正月)丁未,有星孛于昴。……丁未,有星孛于营室。(第64页第9—11行)
校勘记:“《集解》引钱大昕说,谓‘丁未’重出,当有一误,以《天文志》证之,似下‘丁未’误也。”参照《天文志》:“十五年正月丁未,彗星见昴,稍西北行入营室,犯离宫,三月乙未,至东壁灭,见四十九日。”(第3222页)这是一颗彗星的两次记录。后一次当然不再在丁未。校勘记不误。
2.(永平十三年)冬十月壬辰晦,日有食之。(第117页第9行)
《五行志》:“(永平)十三年十月甲辰晦,日有蚀之,在尾十七度。《古今注》曰闰八月。”(第3361页)《五行志》校勘记:“《明帝纪》作‘十月壬辰晦’,注引《古今注》作‘闰八月’。按:依时历,是年闰七月,十月甲辰为朔,非晦,亦无壬辰。今推是年八月合朔甲辰,即时历闰七月晦,日蚀可见。纪、志与《古今注》皆讹。”计算表明,闰七月廿九甲辰晦(70.9.23)日食,洛阳食分0.88,日在角2度。《五行志》校勘记不误。十月甲辰朔(70.11.22),无日食,日在尾15度,与记录的宿度相符。可见《五行志》日食宿度是在错误已经发生以后才加注的。
3.(元初元年)三月癸酉,日有食之。(第220页第13行)
元初元年三月十二癸酉(114.5.4)无日食。当为永初元年三月癸酉日食(第206页)之误。
4.(永宁元年)秋七月乙酉朔,日有食之。(第231页第10页)
七月乙酉朔(120.8.12)无日食。
5.(元嘉二年)秋七月庚辰,日有食之。(第297页倒1行)
《五行志》:“元嘉二年七月二日庚辰,日有蚀之,在翼四度。史官不见,广陵以闻。”(第3368页)元嘉二年七月二日庚辰(152.8.19)日月相差甚远,无日食。日恰在翼四度,显然是后世加注。
6.(延熹七年)三月癸亥,陨石于鄠。(第312页第13行)
《天文志》同。三月无癸亥。《文献通考》卷二九一《象纬考》记在二月廿二癸亥。
7.(延熹)九年春正月辛卯朔,日有食之。(第316页第11行)
“辛卯”,原作“辛亥”,点校本据《集解》引钱大昕说改。按,辛亥非朔。《五行志》记为正月辛卯(166.2.18),计算表明日出时日食可见。点校本所改不误。
8.(建宁二年十月)戊戌晦,日有食之。(第331页第6行)
“戊戌”,原作“庚子”,点校本据《集解》引钱大昕说改,与《五行志》合。按,十月无庚子。《五行志》记为十月戊戌(169.12.6),计算表明日食可见。点校本所改不误。
9.(建宁三年)三月丙寅晦,日有食之。(第331页第12行)
《五行志》同。三月丙寅晦(170.5.3)日食,中国不可见,当为不准确的计算结果。
10.(熹平二年十二月)癸酉晦,日有食之。(第335页第8行)
《五行志》同。按陈《表》,十二月癸酉先晦一日,甲戌晦(174.2.19),日食可见。“癸酉”当作“甲戌”。
11.(熹平六年)冬十月癸丑朔,日有食之。(第339页第12行)
《五行志》同,并有“赵相以闻”(第3370页)。十月癸丑朔(177.11.9)无日食。十一月壬午朔(177.12.8)日食,华北一带日出时可见,与“赵相以闻”相符。疑赵相所报“十一月”误为“十月”,史官注以十月干支。
12.(光和元年)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第340页第10行)
《五行志》同。二月辛亥朔(178.3.7)无日食。
13.(初平元年)冬十一月庚戌,镇星、荧惑、太白合于尾。(第370页第13行)
此记录不见于《天文志》(《后汉书》天象记录仅见于本纪而不见于《天文》等志,是极少见的)。当天(190.12.28)三星相距很远。搜索表明,永汉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庚子(189.12.23)土星、火星、金星合于尾,相距7度,日出前见东方(这一关系大约保持一个月,也就是说,十一月庚寅、十一月戊戌或十二月庚戌都符合)。金、火、土相合,且合在尾宿,这是极罕见的天象。这条天象应是年份、日期误传,而非臆造。
14.(建安)六年春二月丁卯朔,日有食之。(第382页第9行)
校勘记:“六年春(三)[二]月丁卯朔日有食之《集解》引钱大昕说,谓《五行志》作十月癸未。按:推是年二月丁卯朔,日食可见。‘三月’乃‘二月’之误,今改,与《通鉴目录》引本志合。”三月无丁卯。计算表明二月丁卯朔(201.3.22),有日食可见。点校本所改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