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志中
(卷十二)
《晋志》共3卷。上卷记宇宙理论、天文仪器和周天恒星。中卷上半部记日月五星及各种天体的星占理论。中卷的下半部和下卷在“史传事验”的题目下记载三国至晋末的天象记录。这些记录分为10类:天变、日食、日变、月变、月掩犯五纬、五星聚舍、月五星犯列舍—经星变、妖星客星、星流陨和云气,每一类中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宋书》成书早于《晋书》,《晋志》所载魏晋天象,与《宋志》高度重合(唯《晋志》分为若干类,而《宋志》不分类,按时间顺序排列),因此《晋志》天象记录很可能源自《宋志》。笔者对这两志的天象记录进行了比对、校勘与统计(1)。《晋志》后期,与《魏书·天象志》(以下简称《魏志》)的北魏天象记录也多有重合。
某些错误的记录,在《宋志》中可以根据前后文看出致误的原因,《晋志》把它们分类排开后,这种原因就看不出了。这种情况,在《晋志》考证中提示“参见本书《宋志》考证”。
日食月变
1.(黄初)五年十一月戊申晦,日有蚀之。(第337页倒第1行)
《宋书·五行志》、《三国志》同。计算表明十一月廿九戊申(224.12.27),日月相合,无日食。
2.(太和)六年正月戊辰朔,日有蚀之。见《吴历》。(第338页第6行)
《宋书·五行志》同,《三国志》不载。正月初一戊辰(232,2.9),无日食。
3.(正始)三年四月戊戌朔,日有蚀之。(第338页第8行)
《宋书·五行志》同,《三国志》不载。四月初一戊戌(242.5.17),无日食。
4.(正始)四年五月丁丑朔,日有蚀之。(第338页第8—9行)
校勘记[一三]云,五月丁丑非朔。按,《宋书·五行志》不载,《三国志》“五月朔,日有食之,既”(第120页)。计算表明五月初一壬戌(243.6.5)日食,洛阳见0.63。五月十六丁丑(243.6.20),月偏食,见食0.70。疑日食、月食两次记录混为一条。
5.(正始)六年四月壬子朔,日有蚀之。(第338页第9行)
校勘记[一四]云,四月辛亥朔,非壬子。按,《宋书·五行志》同,《三国志》不载。四月壬子初二(245.5.15),无日食。朱文鑫《历代日食考》疑为三月三十庚戌晦(245.5.13)日食(不可见)之误。
6.(正始)九年正月乙未朔,日有蚀之。(第338页第13行)
《宋书·五行志》同,《三国志》不载。正月乙未朔(248.2.12),无日食。
7.嘉平元年二月己未朔,日有蚀之。(第338页第14行)
《宋书·五行志》同,《三国志》不载。二月己未朔(249.3.2)日食,中国不可见。
8.高贵乡公甘露四年七月戊子朔,日有蚀之。(第338页倒1行)
《宋书·五行志》同,《三国志》不载。七月戊子朔(259.8.6)日食,中国不可见。
9.(武帝泰始二年)十月丙午朔,日有蚀之。(第339页第3行)
本纪同,《宋书·五行志》不载。十月丙午朔不误,但无日食。显然系当年七月丙午晦(266.9.16,《宋书·五行志》、《晋志》、《晋书》本纪均有载)日食所误衍。
10.(泰始九年)七月丁酉朔,日有蚀之。(第339页第4—5行)
本纪同,《宋书·五行志》不载。七月丁酉(273.8.1)时历朔,日月不合,无日食。
11.(泰始)十年正月乙未……并日有蚀之。(第339页第5行)
本纪、《宋书·五行志》不载。正月乙未(274.1.26)时历初二,计算表明非朔,无日食。
12.(咸宁)四年正月庚午朔,日有蚀之。(第339页第6行)
本纪同,《宋书,五行志》不载。正月庚午(278.2.9)日食,中国不可见。
13.太康四年三月辛丑朔,日有蚀之。(第339页第8行)
本纪同。《晋书·武帝纪》校勘记[三四]云,三月庚子朔,辛丑初二,“朔”字疑衍,或“庚子”误为“辛丑”。计算表明,辛丑(283.4.15)晨,日食可见,原记录不误。陈《表》三月庚子朔,与历史记载不符。
14.(太康)九年正月壬申朔……并日有蚀之。(第339页第9行)
本纪同,《宋书·五行志》不载。正月壬申朔(288.2.19),无日食。疑为八年正月戊申日食之误衍。
15.永康元年正月己卯,四月辛卯朔,并日有蚀之。(第339页第11行)
校勘记[一五]云,正月十七己卯,不得日食。按,正月十七己卯(300.2.23),无日食。四月辛卯朔(300.5.5)日食,中国不可见。
16.光熙元年正月戊子朔……并日有蚀之。(第339页第13行)
本纪、《宋书·五行志》同。正月戊子朔(306.1.31)日食,中国不可见。
17.(光熙元年)十二月壬午朔,又日有蚀之。(第339页第13行)
本纪、《宋书·五行志》同。十二月壬午朔(307.1.20)日食,中国不可见。
18.怀帝永嘉元年十一月戊申朔,日有蚀之。(第339页倒1行)
本纪、《宋书·五行志》同。十一月戊申(307.12.12)日食,中国不可见。
19.(永嘉)二年正月丙子朔,日有蚀之。(第339页倒1行)
校勘记[一六]云,本纪、《宋书·五行志》并作“丙午朔”。按,二年正月丙午(308.2.8)朔,无日食。此条“丙午”误为“丙子”。
20.(永嘉)六年二月壬子朔,日有蚀之。(第339页倒1行)
本纪、《宋书·五行志》同。六年二月壬子(312.3.24)日食,中国不可见。
21.(建兴四年)十二月甲申朔,并日有蚀之。(第340页第2行)
本纪同。校勘记[一七]指出:《宋书·五行志》作“乙卯朔”。按,十二月乙卯朔(316.12.31)日食可见,《宋书五行志》记载正确。
22.(建兴)五年五月丙子,十一月丙子,并日有蚀之。(第340页第2—3行)
校勘记[一八]云,两丙子均疑有误。按,本纪作“五月丙子”、“十月丙子”。《宋书·五行志》不载。五月、十月均无丙子,十一月丙子廿八日,不可能日食。
23.(咸和)六年三月壬戌朔,日有蚀之。(第340页第7行)
本纪同,《宋书·五行志》不载。三月壬戌朔(331.4.24)无日食。二月壬辰朔(331.3.25),日食可见。疑“二月”误为“三月”,“壬辰”误为“壬戌”(或“二月”朔误为“三月”朔,干支后加)。
24.(咸和)九年十月乙未朔,日有蚀之。(第340页第8行)
仅见于《晋志》。十月无乙未。校勘记[一九]引《拾补》:“此因下咸康元年十月乙未朔误衍。”
25.咸康元年十月乙未朔,日有蚀之。(第340页第10行)
本纪、《宋书·五行志》同。十月乙未朔(335.11.2),无日食。
26.(咸康)八年正月乙未朔,日有蚀之。(第340页第11行)
校勘记[二〇]云,本纪朔在己未。按,《宋书·五行志》亦载“己未”日食。正月己未朔(342.2.22)日食,在南美洲及南太平洋,中国不可见。
27.穆帝永和二年四月己酉……并日有蚀之。(第340页第13行)
本纪同,《宋书·五行志》不载。校勘记[二一]:“是月实是甲午朔。”按,四月十六己酉(346.5.22)凌晨月偏食,食分0.46。月食误为日食。
28.(永和)七年正月丁酉,八年正月辛卯,并日有蚀之。(第340页第13行)
七年正月初一丁酉(351.2.13),八年正月初一辛卯(352.2.2)均有日食,中国不可见。
29.哀帝隆和元年三月甲寅朔……并日有蚀之。(第341页第3行)
本纪同,《宋书·五行志》不载。校勘记[二二]:“时历是月壬辰朔。”三月甲寅廿三日(362.5.3),不可能日食。或为当年十二月日食之误衍。
30.怀帝永嘉五年三月壬申丙夜,月蚀,既。丁夜又蚀,既。(第346页第3—4行)
三月十五壬申(311.4.19)月全食:21:55初亏,22:57食既,0:31生光,01:33复圆。原文当为“壬申丙夜至丁夜,月食,既”。“又蚀”措词不当。
月掩犯五星
1.惠帝太安二年十一月庚辰,岁星入月中。(第347页第5行)
“二年”,多本作“元年”,点校本据宋本、《宋志》改。按,元年十一月初五庚辰,天象不合。二年十一月初十庚辰,月犯木星,略合。点校本所改不误。
2.(太安)三年正月己卯,月犯太白。(第347页第6行)
校勘记[二九]:“‘三年’,各本作‘二年’,宋本作‘三年’,与下文所述事年载合,今从宋本。唯正月己亥朔,无己卯,‘己卯’疑‘乙卯’之误。”三年正月无己卯,正月十七乙卯天象不合。二年正月初五己卯(303.2.7),月犯太白。点校本所改不当。参见本书《宋志二》考证第4条。
3.(太兴)四年十二月丁亥,月犯岁星,在房。(第347页第10行)
《宋志》同。十二月初二丁亥,两者相距甚远。十二月廿二丁未(322.1.26),月犯木星,近房。“丁亥”应为“丁未”。
4.成帝咸康元年二月乙未,太白入月。四月甲午,月犯太白。(第347页第13行)
《宋志》在六年。元年二月无乙未,四月无甲午。计算表明,咸康六年二月廿六乙未(340.4.9),月掩金星;四月廿六甲午(340.6.7),月犯金星。“六年”误为“元年”。
5.(咸康)四年四月己巳,七月乙巳,月俱奄太白。(第347页第13行)
《宋志》四月己巳太白昼见,七月乙巳月掩太白。四月己巳(338.5.24)月、金星两者相距甚远,七月乙巳廿七(338.8.28)月掩金星。四月己巳“太白昼见”脱漏,误为月掩太白。
6.(咸康五年四月)乙未,月犯岁星,在昴。(第347页倒1行)
《宋志》同。四月无乙未。六月乙未廿二(339.8.13)晨,月犯木星在昴。“六月”误为“四月”,参见本书《宋志二》考证第17条。
7.(升平)二年闰三月乙亥,月犯岁星,在房。(第348页第6行)
《宋志》同。闰三月无乙亥。闰三月十五己亥(358.5.9)月犯木星在心1度,近房。“己亥”误为“乙亥”。
8.(升平)三年三月乙酉,月犯太白,在昴。(第348页第7行)
《宋志》:“三月乙酉,荧惑逆行犯钩钤。案占,‘王者恶之’。月犯太白,在昴。”(第716页)计算表明三月乙酉荧惑逆行犯钩钤不误,月不犯太白,太白在毕。四月廿七乙亥(359.6.9)月犯金星在昴。《宋志》月日遗漏。《晋志》承袭其错误,并将两个天象按类分开,就看不出错误的原因了。
9.(太元)十三年十二月戊子,辰星入月,在危。(第349页第5行)
校勘记[三二]:“‘十二月’,各本作‘十一月’。十一月无戊子,十二月戊子为三日,故从宋本。”按,《宋志》亦作“十二月”。十二月初三戊子(389.1.15),月犯水星几掩。点校本所改不误。
10.(隆安四年)六月乙未,月又犯填星,在牵牛。(第350页第1行)
《宋志》同。六月十六乙未(400.7.23)月在危,距填星很远。计算表明七月十一己未(400.8.16)月掩土星近牵牛。“七月”误为“六月”,“己未”误为“乙未”。参见本书《宋志三》考证第8条。
《魏志》记在七月己未,不误。
11.义熙元年四月己卯,月犯填星,在东壁。(第350页第8行)
《宋志》、《魏志》同。四月己卯,月与填星相距80°,不相犯。二月廿七己卯(405.4.12)月犯填星,在东壁。“四月”应为“二月”。
12.(义熙元年)七月己未,月奄填星,在东壁。(第350页第8行)
七月无己未。七月十六乙未(405.8.26)月掩土星,在室宿末,近东壁。“乙未”误为“己未”。《宋志》、《魏志》同误。
五星聚舍
1.魏明帝太和四年七月壬戌,太白犯岁星。(第351页第6行)
校勘记[四〇]:“‘七月’,各本作‘十一月’,宋本作‘七月’。十一月乙亥朔,无壬戌,……故从宋本。”计算表明,七月十六壬戌,天象不合。十一月十二丙戌(231.1.3)金星犯木星。点校本所改不当,“壬戌”应为“丙戌”。参见本书《宋志一》考证第2条。
2.(永宁二年)十二月,荧惑袭太白于营室。(第351页第13行)
《宋志》同。计算表明,该月火星在斗,金星在室,相距甚远。十二月十九甲子(303.1.23),木星、金星相犯于营室。木星误为火星(荧惑)。
3.永嘉六年七月,荧惑、岁星、太白聚牛、女之间,徘徊进退。(第352页第8行)
六年七月(312.8.19—9.17),火、木、土、金四星昏见西方,相距尚远(90—60°),排列于房、心、箕、斗。逐渐接近,至九月底、十月初,四星相聚在斗、牛、女之间,最近时距离26°。《宋志》有“镇星”,《晋志》脱,余皆同。“七月”应为“十月”。
4.(永和)六年三月戊戌,荧惑犯岁星。(第353页第8行)
《宋志》同。三月无戊戌。三月戊辰(350.5.20)火星和木星相犯。“戊戌”应为“戊辰”。
5.太元十一年十二月己丑,太白犯岁星。(第354页第6行)
太元十一年十二月廿二己丑(387.1.27),两者相距甚远。太元十年十二月己丑太白犯岁星,该日(386.2.1)金星、木星相犯。《宋志》作“太元十年”不误,《晋志》“十年”误为“十一年”。
6.(太元)十七年九月丁丑,岁星、荧惑、填星同在亢、氐。十二月癸酉,填星去,荧惑、岁星犹合。(第354页第7行)
《宋志》有前一条,无后一条。计算表明,九月十三丁丑(392.10.15),木星、土星在亢,距日太近,不可见;火星在轸,距离尚远。十二月无癸酉。
十月下旬,三星逐渐会聚于亢、氐之间10度以内,日出前见于东方。十一月初,三星聚于亢、氐6度以内。十一月初十癸酉(392.12.10),火星、木星相犯,土星则在7度之外,和《晋志》所载十二月癸酉情形相似。火、木、土三星相合是很少见的,恰在亢氐更是稀罕。太元十七年十月底、十一月初的天象,与《晋志》、《宋志》的记载十分相似,只是日期不能恰合。想必是文本中日期脱漏、笔误所致。
原文当为:十七年十月丁巳,岁星、荧惑、填星同在亢、氐。十一月癸酉,填星去,荧惑、岁星犹合。
7.元兴元年八月庚子,太白犯岁星,在上将东南。(第354页第13行)
《宋志》同。八月初四庚子金星距离木星甚远,不犯。八月廿四庚申(402.9.16),金星木星相犯,在太微上将东南。“庚子”应为“庚申”。
8.(元兴)二年十月丁丑,太白犯填星,在娄。(第354页第14行)。
十一月丁酉,荧惑犯东上相。(第382页第6行)。
十月无丁丑。十一月无丁酉。计算表明十一月十八丁丑(403.12.17)金星土星相犯于危宿,火星犯太微东上相。十一月丁丑同一夜发生的两个天象,被错误地分成两个日期:前一条“十一月”误为“十月”后一条“丁丑”误为“丁酉”。
此外,前一条的星宿也不对(土星年行一宿,5年后方至娄宿)。
9.(义熙)三年二月癸亥,荧惑、填星、太白、辰星聚于奎、娄,从填星也,徐州分。(第355页第3行)
《宋志》同。二月廿三癸亥(407.3.17),火、土、金、水四星相距50°,且在太阳两侧,不可同时看到。二月初三癸卯(407.2.25),四星相距28°,俱在奎、娄,日出前见东方。“癸亥”应为“癸卯”。
10.(义熙)八年七月甲申,太白犯填星,在东井。(第355页第10行)
“七月”,原作“十月”,点校本据《宋志》改。按,十月无甲申。七月十六甲申,天象不合。六月十五甲申(412.7.9)金星犯土星于东井初度。《宋志》“六月”误为“七月”,《晋志》再误为“十月”。参见本书《宋志三》考证第2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