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民歌考释及变文考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史文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篇 患夜盲症的老病卒

知识相伴佀(侣)
蹔(暂)时不觉老;
面皱黑发白,
把杖入长道

眼中泠(零)淚下
病多好时少;
怨(思)家鸟(雀?)枯(瞀)眼,
无睡天难晓

朝夕乞蹔(暂)时,
百长谁肯保
使者门前唤,
手脚婆(拨)罗(剌)草

〔考释〕

“知识相伴侣”

古所谓“知识”与今天所谓“知识”,语义不同。古人所说的“知识”,是指朋友或“熟人”而言,意为“相知相识”,与“智识”不同义。

《礼记正义》卷三十五:

“不道旧故。”郑玄注:“言知识之过失,损友也。”

《庄子·至乐》:

“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王先谦注:“知识,谓朋友。”

《吕氏春秋·遇合》:

“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

《商君书·赏刑》:

“是父兄、昆弟、知识、婚姻、合同者,皆曰:‘务之所加,存战而已矣。’”

《世说新语》:

“张华既贵,有少时知识来候之。”

侯白《启颜录》:

“(隋)侯白初未知名。在本邑,令宰初至,白即谒。会知识曰:‘白能令明府作狗吠。’……于是入谒,知识俱门外伺之。”

白居易《感逝寄远》:

“昨日闻甲死,今朝闻乙死。知识三分中,二分化为鬼。”

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

知识久去眼,吾行其既远。”

敦煌抄本《董永》故事:

“孝感先贤说董永,年登十五二亲亡,自叹福薄无兄弟,眼中流泪数千行,为缘多生无姊妹,亦无知识与亲房。”

陆游《纵笔》:

“何须觅知识,木石即吾师。”

“知识相伴侣”,意为“朋友相伴随”。对当时离乡出征的人说来,朋友相共便是一种安慰,故诗下句说“暂时不觉老”。

“面皱黑发白,把杖入长道”

“杖”即“拐杖”,老人用以助行的棍子。“把杖”意与“扶杖”同。

“长道”,唐人习惯将漫长的道路或通向远方的大道称作“长道”。

储光羲《行次田家澳梁作》:

“田家俯长道,邀我避炎氛。”

崔颢《赠轻车》:

“悠悠远行归,经春涉长道。”

杜荀鹤《江岸秋思》: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面皱黑发白,把杖入长道”表明:这是位老年士兵,壮年入伍,及老未归,黑发变白,步履艰难,因此行军时需要扶着拐杖。

唐初,府兵临时出征,最长不超过一年;如轮番戍边,则“三年而代”,戍期不超过三年。

《邺侯家传》:

“府兵……出征,多不逾时,远不经岁。……其戍边者,旧制:三年而代。”

这时当然没有“黑发转白”仍未还乡的老兵。

据史载,高宗仪凤二年(677)之后,由于唐封建统治者与吐蕃奴主集团进行着长期的战争,因此唐朝廷无限期的延长了“戍卒”戍边的期限。于是,到了玄宗开元年间,西北军中的很多士兵,都成了白发老卒。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八:

“高宗以刘仁轨为洮河镇守使(案:时为仪凤二年),以图吐蕃。于是始有久戍之役。”

《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二:

“安西迥途,碛北多寇,自开四镇(碛西四镇),于兹十年,及瓜(瓜代)戍人,白首无代。”

《全唐文》卷二十七:

“每念征戍,良可矜者。其涉河渡碛,冒险乘危,多历年所,远辞亲爱,壮龄应募,华首未归。”

杜甫《兵车行》: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本诗便是当时一个老病卒的自述。

“眼中泠(零)淚下”

“泠”与“零”音同,古时可通用。“泠淚”即“零泪”。

“零”原是形容雨的:连绵不断的降落小雨谓之“零雨”。后转而形容草木:枝叶纷纷下坠谓之“零落”。又转而形容人的落泪:泪涓涓坠落不止谓之“涕零”(涕泠)或“零泪”(泠泪)。

《诗经·小明》:

涕零如雨。”

《三国志》邴原传注:

“心中恻然,而为涕零。”

鲍照《东门行》:

“宾御皆涕零。”

《全汉文》冀州从事郭君碑:

“同僚涕泠。”

樊敏碑:

“士女涕泠。”

李翊夫人碑:

025-i悲兮泠泠。”

郭璞《游仙诗》:

“悲来恻丹心,泪缘缨流。”

刘禹锡诗:

泪沾青简,伤心见素车。”

本诗所说“眼中零泪下,病多好时少”,看来不全是由于哭泣,而是由于年老和疾病,如医书所说“老眼自泪”。

“怨(思)家鸟(雀?)枯(瞀?)眼,无睡天难晓”

“鸟枯眼”可能是“雀瞀眼”之误:“鸟”是“雀”之误写;“枯”则因与“瞀”音相近而误书。在《唐韵》中,“枯”为上平声,苦孤切;“瞀”为入声,莫卜切。(此据畿辅丛书本《重斠唐韵考》)

所谓“雀瞀眼”,又名“雀目眼”,即今之“夜盲症”,是由营养不良而引起。其病症是:白天视觉如常,每到黄昏之后,即视物不见。

孙思邈《千金宝要》:

雀瞀术,令雀目人至黄昏时,看雀宿处,打令惊起;雀飞,乃咒曰:‘紫公,紫公!我还汝盲,汝还我明!’如此日日暝三过作之,眼即明。曾试有验。”(案:孙思邈,隋时学者,唐初在世。引此条仅是为了证明隋唐时已有“雀瞀眼”一词,并非推荐秘方,是需声明者。)

陆佃《埤雅》:

“瞀、音木。雀目夕昏。人有至夕昏不见物者,谓之雀瞀。”

王肯堂《证治准绳》:

“雀目、俗称也,亦曰鸡盲。本科曰:高风内障,至晚不明,至晓复明也。盖元阳不足之病。……若人调养得宜,神气融合,精血充足,阳光复盛,不治即愈。……食以牛猪之肝,治以补气之药,即愈。”

本诗写道,老病卒因“思家”而患“雀瞀眼”,每到夜晚即失明,同时又害了“失眠症”。这就是说,每到夜晚既失明又失眠,显然这是很痛苦的。诗所说“思家雀瞀眼,无睡天难晓”,就是描写这个老病卒睁着看不见东西的眼睛在长夜里盼望天亮时的痛苦心情。

“朝夕乞暂时,百长谁肯保”

“朝”即早晨;“夕”即日落后。

“朝夕乞暂时”,意为“清晨和晚上请短时病假”。如前所说,诗中的老病卒患“夜盲症”(雀瞀眼),早晚之间目昏不见物。

楼英《医学纲目》:

“雀目者,日落即不见物也,日出则复明。”

因此,这位老病卒不得不向长官“乞求”“暂时”的病假,请求“朝”(日出前)“夕”(日落后)时不派给自己差使或勤务。

“百长”,唐时的军职名。“百长”管辖百名士兵,又名“百夫长”。

杜佑《通典》兵一:

“凡立军……五人为列(杜佑注:列有头目),二列为火(杜佑注:十人,有火长),五火为队(杜佑注:五十人,有头目),二队为官。”(杜佑注:百人,立百长)(案:杜佑、唐中期学者,玄宗开元二十三年生,德宗朝宰相。)

杨炯《从军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由此可知,管辖二队(百人)的军官称“百长”。据史载,“百长”就是“旅帅”。

《新唐书》兵志:

“五十人为队,队有正。”

百官志:“折冲都尉府……旅帅十人,从八品上;队正二十人,正九品下。”

由此可知,“旅帅”是正名,“百长”是通称。其职位约相当于后代的“把总”、“连长”。

“百长谁肯保”意为“百长不肯作保”,不允许患夜盲症的老病卒“朝夕”请“暂时”的短假。

“使者门前唤,手脚婆(拨)罗(剌)草”

“使者”,奉有使命的传达者。“使者门前唤”,意为传令者在门前召唤。

诗表明,当“百长”拒绝老病卒请“朝夕”(“暂时”病假之后),仍派“使者”到门前去唤老病卒担任战勤杂事。看来这正是“朝”或“夕”时,老病卒正在“草铺”上躺着,因此当听到“使者门前唤”之后,便不得不从铺草里摸索、挣扎着爬起来:“手脚婆(拨)罗(剌)草。”“婆罗”应是“泼剌”。“婆罗”迭韵,“泼剌”也是垒韵。前者在《广韵》之歌韵,后者在《广韵》之曷韵。二者音本相近。“泼剌”是古时俗语,或写作“拨剌”、“拨攋”、“拔剌”,意为左右摆动或上下搅动。今语有“浦落”(记音)即本此。

《广韵》:

“攋、拨攋,手披。”

《后汉书》张衡传:

“弯威弧之拨剌兮,射嶓冢之封狼。”李贤注:“拨剌,张弓貌也。”

李白《酬中都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双腮呀呷鳍鬣张,拨剌银盘欲飞去。”

杜甫《漫成一首》: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草”是指“铺草”。唐时,军中每“火”(十人)共携有“乌布幕”(见《新唐书》兵志),所谓“乌布幕”即“黑布帐蓬”。行军宿营时,士卒都住在帐蓬里,睡“草铺”(即打地铺)。

“手脚拨剌草”表明:当“朝晨”或“夕昏”听到“使者门前唤”时,患“雀瞀眼”的老病卒像瞎子似的用“手脚拨剌”铺草,从地下挣扎着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