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 崔芬墓誌
【誌文】
魏威烈將軍行臺府長史崔公之墓頌/
君諱芬,字伯茂,清河東武城人也。姜水發其洪源,維嶽降其峻峙。遠祖/以神符建業,光宅啓於營丘。世業崇爽,鬱述東土,相秦匡漢,朱輪綉轂。/四馬騰驤,六轡沃若。至如先生羽翼漢儲,孺子獨坐劉代,爾公爾侯,珪/組陸離,亦卿亦相,長劍耿介。浩若長津帶地,鬱如嵩高極天。門榜盛於/天下,鼎族冠於海内。高曾在晋,持柯作牧。乃祖居宋,分竹共治,洎魏道/南被,政寄唯良,復和在陰,載縻好爵。父贊朝右之任,珥負閤之華,聿職/州邦,蟬聯世禄者矣。若夫珪璋朗潤,則叠起於崑山,明珠璀燦,則間出/於赤水。君承降靈之秀氣,胄川精之慶緒,淵嶷廉明,沉漸剛克。志骨雄/爽,强立龕人,涉獵博通,稽古多識,英英若白雲浮天,漼漼如清淵瀉地。/恂恂鄉黨,訥言敏行,偘偘公庭,才辭辯富。以文以武,左右宜之。弱冠辟/郡功曹,成人召州主簿。除開府行參軍,總大行臺郎中,禀命天子,參事/莫府,握蘭禮闈,黼藻軍國。類子猷之高爽,匹仲文之匪懈。武定五年,徵/本州别駕,弼諧万里,歲聿三齡,百城緝熙,六條弗紊。八年,復徵南討大/行臺都軍長史,運籌方寸,騫旗万里,恩沾汝墳,威震建業,公之策也。君/宫墻崇峻,道德之門難入,器宇沖深,室家之好□□。□劍琴書,高名自/遠,方當理翮排空,扶摶直上,佐世舟梁,軌儀物□。□蒼旻不吊,降此鞠/凶,春秋四十八,以齊天保元年十月十九日,遘疾終於家。松崩千丈,玉/碎連城,淚墮行人,酸結聞識。豈直門生慟哭,邑里軫哀。嗚呼哀哉,以二/年十月九日,窆於冶泉之陰,浮山之陽。青延一奄,白日長虧,新松方茂,/宿草將離。桑田互起,山谷傾移,嗟乎投分,鎸德題碑。其詞曰:/
靈符降祐,山川集祉。周祚文昌,太師□峙。賢哉燮道,大□掘起。衮衣承/弁,意如角里。時乎振赫,虬才孺子。朱驂符竹,歷駕終始。鄉部望資,弓車/不已。玉映和璞,珠賁随光。夫君挺秀,如璧如璋。才稱武被,器号文房。州/端分乘,崇闕含香。芒昧上玄,殲我人良。風吹拱木,鳥亂鄧楊。盛德不朽,/勒銘傳芳。
【疏證】
崔芬墓誌,1986年出土於山東省臨朐縣冶源鎮。墓誌拓片圖版見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臨朐縣博物館《山東臨朐北齊崔芬壁畫墓》,載《文物》2002年第4期;又見臨朐縣博物館《北齊崔芬壁畫墓》[1]。《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8册頁261—262有拓片圖版和參考録文。
崔芬死於北齊文宣帝天保元年(550),年四十八,則其生年當在北魏宣武帝景明四年(503)。
崔芬出於清河東武城崔氏。崔氏中的大多數成員,在後燕覆滅之時,隨慕容德渡河至於青齊。劉裕滅南燕,青齊歸屬江左,崔氏雖然服務於晋、宋政權,但家族仍然留居青齊。宋明帝初年,北魏奪取劉宋的淮北四州,崔氏家族多數成員亦因而入魏,甚至作爲“平齊户”被遷至平城,可是他們依舊以青齊爲故里,後來都回到青齊。北魏崔光、崔道固、崔模等人,都是這種情况[2]。崔芬墓誌所謂“高曾在晋,持柯作牧。乃祖居宋,分竹共治,洎魏道南被,政寄唯良,復和在陰,載縻好爵”,就是簡要叙述崔氏宗族這一歷史軌迹。崔芬的祖父在劉宋位至太守(“分竹共治”),父親就僅僅供職於州郡僚佐(“贊朝右之任”、“聿職州邦”),反映入魏以後遭遇過一個困難時期,家族地位下降。
崔芬葬於“冶泉之陰,浮山之陽”,即今臨朐縣冶源鎮海浮山南坡,地名古今變化竟然很小。《魏書》卷一〇六中《地形志中》青州北海郡平壽縣,有浮山。而崔芬葬地屬青州齊郡,與北海相鄰。據崔芬墓誌,知齊郡亦有浮山。
崔芬墓室四壁及室頂有精美綵繪壁畫,題材與技法都顯示出强烈的南朝影響。劉裕滅南燕以後,青齊地區有很長一個時期,在江左政權控制之下,受到江左文化的深刻影響原不足怪。北魏在奪取青齊地區以前,間接地通過原十六國所控制的河北、河西等地區,獲得漢化營養。佔領青齊以後,直接接觸江左文化,對於北魏漢化的歷史運動無疑是一個重大推動。青齊地區長期保存原劉宋時期的文化影響,與這一地區在北朝整體的文化格局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有密切關係。
[1] 臨朐縣博物館:《北齊崔芬壁畫墓》,文物出版社,2002年。
[2] 唐長孺:《北魏的青齊土民》,載唐長孺《魏晋南北朝史論拾遺》,中華書局,1983年,頁92—122。並可參看羅新《青徐豪族與宋齊政治》,載《原學》第一輯,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年,頁14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