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王 Wánɡ
王姓为中国第1常见姓。2010年统计,人口约有952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7.16%。约29%分布于河南、山东、河北3省(其中河南省最多,约占10.9%),56%分布于江苏、安徽、四川、辽宁、黑龙江、陕西、湖北、山西、吉林、浙江、湖南、贵州、甘肃、内蒙古、云南15省、自治区(《中国四百大姓》,2013)。望出太原郡、琅琊郡、东海郡、京兆郡、高平郡、北海郡、陈留郡、河东郡、东莱郡、天水郡、东平郡、新蔡郡、新野郡、山阳郡、中山郡、章武郡、金城郡、广汉郡、长沙郡、堂邑郡、河南郡、海汉郡、河间郡、冯翊郡、安东郡、营州郡、华阴郡、广陵郡、上党郡、邺郡。
王姓有爱河堂、爱敬堂、爱星堂、安定堂、安东堂、安乐堂、安美堂、庵公堂、拗屋堂、白桂堂、褒荣堂、宝绘堂、宝善堂、宝田堂、宝训堂、保和堂、保后堂、保善堂、报本堂、北海堂、本仁堂、本源堂、逼世堂、笔椽堂、碧泉堂、碧溪堂、宾兴堂、冰玉堂、丙一堂、茶元堂、昌后堂、长安堂、长沙堂、长兴堂、巢安堂、朝霞堂、陈敬堂、陈留堂、成德堂、成仁堂、诚敬堂、诚善堂、诚心堂、承德堂、承恩堂、承槐堂、承继堂、承祭堂、承启堂、承庆堂、承先堂、承训堂、承颜堂、承志堂、澄怀堂、池岩堂、崇报堂、崇本堂、崇德堂、崇九堂、崇田堂、崇贤堂、崇孝堂、崇信堂、崇义堂、酬志堂、春森堂、春玉堂、春云堂、纯德堂、纯孝堂、慈善堂、赐易堂、聪福堂、萃涣堂、存本堂、存德堂、存厚堂、存心堂、存友堂、达顺堂、大本堂、大房堂、大国堂、道昌堂、道卿堂、得胜堂、得月堂、德本堂、德昌堂、德崇堂、德凤堂、德符堂、德光堂、德瑰堂、德恒堂、德懋堂、德民堂、德庆堂、德仁堂、德笙堂、德树堂、德顺堂、德天堂、德信堂、德兴堂、德逸堂、德忠堂、登莱堂、登名堂、迪德堂、槙成堂、丁义堂、鼎三堂、鼎新堂、鼎兴堂、定国堂、东冈堂、东皋草堂、东海堂、东莱堂、东门堂、东平堂、东泉堂、东山堂、笃本堂、笃祜堂、笃敬堂、笃伦堂、笃亲堂、笃庆堂、笃行堂、笃叙堂、笃训堂、惇叙堂、敦(惇)伦堂、敦本堂、敦厚堂、敦睦堂、敦仁堂、敦义堂、敦友堂、墩新堂、鹅书堂、萼辉堂、恩仁堂、恩荣堂、恩义堂、二本堂、芳永堂、枫林堂、枫桥堂、凤宝堂、凤凰堂、凤林堂、凤阳堂、奉思堂、奉先堂、福成堂、福德堂、福锦堂、福康堂、福寿堂、福兴堂、福音堂、辅德堂、复初堂、富源堂、感应堂、高锦堂、高陵堂、高平堂、高仁堂、格国堂、公文堂、功德堂、恭亲堂、古段堂、古经堂、谷诒堂、谷贻堂、故郡堂、观德堂、观音堂、冠南堂、冠资堂、光裕堂、广汉堂、广聚堂、广陵堂、广平堂、广元堂、贵德堂、国宝堂、含义堂、汉果堂、合定堂、和成堂、和敬堂、和乐堂、和亲堂、和顺堂、和谐阁、和谐堂、河东堂、河间堂、河南堂、河内堂、鹤来堂、恒庆堂、珩山堂、洪王堂、后乐堂、后门堂、厚德堂、华兴堂、华严堂、华阴堂、华振堂、怀德堂、怀公堂、怀厚堂、怀晋堂、怀仁堂、怀羲堂、怀新堂、怀义堂、怀远堂、淮泽堂、槐德堂、槐芳堂、槐隆堂、槐茂堂、槐玫堂、槐明堂、槐清堂、槐庆堂、槐荣堂、槐鑫堂、槐秀堂、槐荫堂、槐英隋堂、槐藻堂、槐政堂、环庆堂、黄堂都运第、黄西堂、会元堂、惠和堂、积德堂、积善堂、积盛堂、汲阁堂、汲郡堂、集庆堂、集义堂、季谦堂、济美堂、济阳堂、继德堂、继后堂、继槐堂、继兰堂、继善堂、继世堂、继述堂、继序堂、继周堂、骥仕堂、家礼堂、家庄堂、嘉会堂、嘉礼堂、嘉寿堂、兼善堂、建得堂、建德堂、鉴古堂、鉴雅堂、将享堂、交德堂、节孝堂、节义堂、介福堂、金城堂、金地堂、金钩祠、金圭堂、金龟堂、金钧堂、金天玉地堂、锦荣堂、锦寿堂、锦绣堂、谨斋堂、晋槐堂、晋贤堂、京兆堂、经德堂、旌义堂、景德堂、景烈堂、景盛堂、景贤堂、敬爱堂、敬德堂、敬和堂、敬时堂、敬飨堂、敬修堂、敬业堂、敬义堂、敬用堂、敬宗堂、静轩堂、九坂堂、九墨堂、居贤堂、居业堂、聚耕堂、聚俊堂、聚礼堂、聚伦堂、聚仁堂、聚贤堂、聚义堂、峻德堂、开闽堂、坎上堂、坎下堂、康欣堂、可久堂、可月堂、孔怀堂、孔惠堂、奎焕堂、兰田堂、兰香堂、琅琊堂、老君堂、乐陵堂、乐山堂、乐善堂、乐学堂、礼基堂、礼三堂、礼义堂、立新堂、立友堂、笠泽堂、联辉堂、琏和堂、良玉堂、亮碧堂、亮光堂、聊城堂、林瑞堂、林云堂、灵志堂、凌云堂、刘善堂、留光堂、留余堂、六松堂、六英堂、龙寿堂、龙水堂、龙泽堂、庐陵堂、鹿野堂、履和祠、茂槐堂、美安堂、敏修堂、明城堂、明德堂、明发堂、明人堂、明星堂、谟烈堂、睦族堂、南有堂、念敬堂、宁远堂、农庆堂、培德堂、培槐堂、培源堂、佩传堂、配享堂、冯翊堂、齐年堂、齐寿堂、启润堂、启文堂、谦铭堂、谦受堂、钦霖堂、亲爱堂、亲睦堂、亲亲堂、勤德堂、青箱堂、清节堂、清廉堂、清要堂、庆龚槐堂、庆槐堂、庆系堂、庆源堂、秋竹堂、求鲤堂、求灵堂、泉和堂、泉意堂、仁安堂、仁本堂、仁德堂、仁和堂、仁敬堂、仁仕堂、仁寿堂、仁孝堂、仁义堂、仁育堂、荣槐堂、茹古堂、三白堂、三草堂、三多堂、三风堂、三槐堂、三桧堂、三聚堂、三龙堂、三庆堂、三瑞堂、三生堂、三省堂、三维堂、三希堂、三贤堂、三训堂、三荫堂、三隐堂、三育堂、三元堂、三贞堂、三忠堂、三珠堂、三株堂、山阳堂、山逸堂、善德堂、善富堂、善居堂、善乐堂、善庆堂、善述堂、商音堂、上党堂、上屋堂、尚德堂、尚兴堂、尚哲堂、韶关堂、绍承堂、绍槐堂、绍姬堂、绍晋堂、绍兴堂、畲经堂、慎德堂、慎恩堂、慎发堂、慎余堂、胜德堂、胜利堂、绳武堂、狮山堂、石宝堂、时思堂、实德堂、士武堂、世安堂、世才堂、世德堂、世恩堂、世芬堂、世恒堂、世禄堂、世庆堂、世荣堂、世善堂、世书堂、世贤堂、世飨堂、世英堂、世泽堂、世珍堂、世庄堂、事天堂、寿安堂、寿德堂、寿基堂、寿兴堂、树本堂、树德堂、双柏堂、双桂堂、双穆堂、双全堂、双瑞堂、双武堂、双孝堂、双玉堂、顺德堂、顺河堂、顺意堂、思报堂、思明堂、思荣堂、思绥堂、思贤堂、思孝堂、思义堂、思永堂、思植堂、思祖堂、斯美堂、四柏堂、四会堂、四世同堂、四雅堂、四益堂、四箴堂、四知堂、嗣槐堂、松风堂、肃雍堂、素风堂、随意堂、遂高堂、太和堂、太原堂、堂邑堂、天官堂、天眷堂、天龙堂、天全堂、天水堂、天向堂、天叙堂、天一阁、天益堂、田美堂、田心堂、铁石堂、听槐堂、听笙堂、听彝堂、廷器堂、廷梯堂、庭训堂、同本堂、同德堂、同仁堂、同心久堂、万德堂、万圣堂、万盛堂、王鏊堂、王朝堂、王坊堂、王街堂、王亮堂、王仁堂、王圣堂、王是堂、王赞堂、王子堂、王祖堂、旺健堂、望云堂、威风堂、惟德堂、惟忠堂、维德堂、谓明堂、文德堂、文峰堂、文华堂、文明堂、文献堂、文孝堂、文瑄堂、文元堂、汶源堂、乌丸堂、梧本堂、五丰堂、五桂堂、五果堂、五侯堂、五虎堂、五家堂、五教堂、五聚堂、五龙堂、五思堂、五孝堂、五扬堂、五重堂、务本堂、物华天宝堂、西美堂、希述堂、锡福堂、锡类堂、喜庆堂、下新堂、先德堂、宪民堂、祥芳堂、祥轩堂、祥云堂、向阳堂、孝感堂、孝和堂、孝谨堂、孝敬堂、孝克堂、孝睦堂、孝思堂、孝肃堂、孝维堂、孝先堂、孝贤堂、孝享堂、孝飨堂、孝行堂、孝言堂、孝义堂、孝友堂、孝辕堂、孝忠堂、写经堂、新蔡堂、新槐堂、新胜堂、新屋堂、新野堂、鑫兴堂、兴宝堂、兴公堂、兴槐堂、兴隆堂、兴仁堂、兴旺堂、兴懿堂、星聚堂、雄州堂、修立堂、修齐堂、修叙堂、秀春堂、序伦堂、叙伦堂、叙顺堂、叙彝堂、叙振堂、绪德堂、萱瑞堂、玄武堂、选公堂、学古堂、寻乐堂、寻寨堂、训义堂、雅福堂、延年堂、严礼堂、衍白堂、衍庆堂、弇山堂、燕喜堂、燕翼堂、燕誉堂、阳兴堂、仰德堂、仰槐堂、仰贤堂、养德堂、养仙堂、养性堂、耀文堂、耀祖堂、邺郡堂、夜雨堂、一本堂、一甲堂、一善堂、一土堂、医德堂、贻谷堂、遗训堂、颐和堂、彝顺堂、彝叙堂、以约堂、义德堂、义荣堂、挹渊堂、裔发堂、翼经堂、银杏堂、营州堂、映日堂、永安堂、永承堂、永春堂、永和堂、永积堂、永思堂、永泰堂、永陶堂、永兴堂、永义堂、攸叙堂、友爱堂、友祠堂、友余堂、有序堂、又桂堂、余德堂、余庆堂、俞北堂、玉斌堂、玉茗堂、玉清堂、玉树堂、裕龙堂、裕元堂、毓德堂、毓涛堂、元和堂、元会堂、元吉堂、元秀堂、元喧堂、原平堂、源远堂、远喧堂、远益堂、愿贻堂、云彩堂、云峯堂、云汉堂、云津堂、云开堂、芸山堂、允师堂、再华堂、灶侯堂、择善堂、泽远堂、增雅堂、栅里堂、债德堂、占魁堂、占山王堂、章武堂、兆三堂、肇贤堂、贞德堂、贞节堂、枕善堂、振兴堂、振振堂、振趾堂、镇楚堂、正本堂、正德堂、正兴堂、正义堂、芝兰堂、植本堂、植槐堂、植三堂、纸楼堂、志成堂、志庆堂、致和堂、致美堂、智礼堂、中间堂、中睿堂、中山堂、中心堂、中兴堂、中义堂、忠弼堂、忠公堂、忠厚堂、忠恕堂、忠文堂、忠武堂、忠孝堂、忠兴堂、忠义堂、忠懿堂、螽斯堂、种德堂、重德堂、珠树堂、珠耀堂、竹荣堂、竹园堂、煮云堂、著存堂、追来堂、追远堂、滋德堂、子龙堂、子松堂、子祥堂、子用堂、子允堂、梓艺堂、梓谊堂、梓荫堂、紫荆堂、紫昇堂、紫薇堂、宗德堂、宗祀堂、宗义堂、祖祠堂、祖德堂、醉经堂、遵五堂等堂号。
部分堂号出典如下:
王姓有5支源自姬姓,其后或以“绍姬”为家族堂号。
王姓有一支出于古代的乌丸族,故以“乌丸”作为家族堂号。
周灵王太子晋好吹笙,作凤凰鸣,其后王氏因以“听笙”“凤凰”为家族堂号。
汉成帝舅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同日封侯,世人称之为“一日五侯”,其家族因以“五侯”为堂号。
东汉末大臣王祥(184—268),以孝称。其母冬日欲生鱼,祥“卧冰求鲤”,其后人因以“求鲤”为家族堂号。
晋名士王衍(256—311),其兄王戎(竹林七贤之一)赞其“神姿高彻”,如“琼林玉树”,其后人因以“玉树”为家族堂号。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321—379),听说山阴地方(今浙江绍兴)有一位道士善养鹅,王羲之以所写之《道德经》与其交换所养之鹅,其后人因以“鹅书”“写经”为家族堂号。
晋尚书令王彪之(305—377),博闻多识,练悉朝议,家世相传,并谙江左旧事,缄之青箱,世人谓之王氏青箱学。后世即以青箱学指世代相传家学。王彪之后人即以“青箱”为家族堂号。
相传周代宫庭外种3株槐树,大臣朝见王帝时,太师、太傅、太保三公面向槐树而立,后世即以三槐比喻三公。北宋初兵部侍郎王祐(924—987),曾植槐树3株,说:“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所以志也。”后来,王祐次子王旦(957—1017),为宋真宗相,位居三公之首;王旦的儿子王素(1027—1073)也做到工部尚书的官。他的子孙即以“三槐”为堂号。后来又分出绍槐堂、听槐堂、植槐堂、培槐堂、承槐堂、继槐堂、嗣槐堂、仰槐堂、庆槐堂、荣槐堂、茂槐堂、晋槐堂、兴槐堂、新槐堂、槐秀堂、槐德堂、槐芳堂、槐荫堂、槐政堂、槐玫堂、槐明堂、槐清堂、槐茂堂、槐隆堂、槐藻堂、槐庆堂、槐荣堂、槐鑫堂、植三堂、三株堂、兆三堂、思植堂等堂号。
王旦的侄子王质(1001—1045),官知陕州事,克己好善,简素如寒士,不喜蓄财。他告诫子弟说:“此吾家素风,尔曹当毋亡也。”他的后人因以“素风”为家族堂号。
隋唐之际有王绩(?—644),号东皋子,一生不得志,曾三仕三隐,其后人以“三隐堂”“东皋草堂”为家族堂号。王绩的侄孙王勃(650?—676),为唐初文学家,王勃兄弟三人皆才华横溢,其父挚友杜易简称之为“王氏三珠树”,其后人因以“珠树”“珠耀”为家族堂号。
江西庐陵王氏开基祖王该,唐末自太原移居庐陵。五代南吴君主杨溥动员他将房产捐出为寺,让他离开旧居,北去百里,遇到“三白”就在那里定居。王该走到安成(今江西安福)连岭地方,遇到一匹白马,一打听这个地方叫大白茅,而大白茅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地方叫小白毛,王该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他的子孙就以“三白”为家族堂号。王该的子孙有一支后来迁居汶源(今安福县洲湖镇汶源村)地方,以“汶源”为家族堂号。
五代十国时王审知(862—925),后梁开平三年(909)受封闽王,子孙称开闽王氏,以“开闽”为家族堂号。
南宋学者王应麟(1223—1296),写过一部叫《小学绀珠》的书,主张“无益之言勿听,无益之事勿为,无益之文勿观,无益之友勿亲”。后人遂以“益言”“益事”“益文”“益友”简称“四益”;他还在书中提出“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的“君子五教”的观点。他的后人因以“四益”“五教”为家族堂号。
安徽潜山崇九堂王氏,江西兴国文德堂王氏,则以先祖之名为家族堂号。
东汉学者应劭在其所撰的《风俗通义》中说道:“张、王、李、赵,黄帝赐姓也。”《吕氏春秋》有黄帝臣王冰,《庄子》帝尧时有王倪,《山海经》注有“殷太戊使王英采药于西王母”,都不可靠。这是因为周代之前人名之前并不冠姓氏,王冰、王倪、王英这样的人物显然是后人的伪造,是不可以信以为真的。
不过王姓(王氏)出现的时间比较久远却是不争的事实。早在3300年前的商代甲骨卜辞中就已经出现了“王”这个族氏。《三秦记》有周武王臣王摩子,《说苑》有“王满生见周公”,王摩子、王满生这两个人物是不是出自商代的王氏,已不可考。
王姓有7个主要来源:
殷王帝辛(纣王)王叔比干之后。为子姓王氏。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力谏被杀,葬在朝歌以南牧野的地方(在今河南省淇县西南),子孙居牧野守墓,以王为氏。这一支王氏一直居住在今河南地区,形成著名汲郡王氏望族。其后又分出天水王氏、东平王氏、新野王氏、新蔡王氏、山阳王氏、中山王氏、章武王氏、东莱王氏、河东王氏等王氏望族。
出周灵王太子晋之后。为姬姓王氏。相传灵王二十一年(前551),谷水、洛水泛滥,危及京城,太子晋与灵王为治水事发生争执,灵王恼羞成怒,将他废为庶人。他的儿子王孙宗恭后来官居司徒,当时人称他们家为王家,后来就以王为氏。其后子孙分为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两大支。太原王氏出太子晋15世孙、战国末年秦大将军王翦之后。王翦之子王贲,为秦大将、通武侯。王贲之子王离为秦武城侯。王离次子王威,为汉扬州刺史。王威9世孙王霸(?—59)居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为太原王氏开族始祖。王霸长子王殷,东汉时任中山太守,居祁县(今属山西),太原王氏自此分为晋阳、祁县2支。太原王氏,子孙世代位列高官,和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成为魏晋南北朝时4大士族,而王氏居首,成为第一豪门。到了唐代,陇西李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为5大士族。隋唐以后,社会动荡,太原王氏几经分化迁徙,至今子孙遍布海内外。琅琊王氏,出太子晋裔孙王元之后。王元避秦乱,迁居琅琊(今山东胶南)。玄孙王吉,为汉谏议大夫,迁皋虞(今山东即墨北),后迁临沂都乡南仁里(今山东费县东),子孙世称琅琊王氏。自汉至唐,世系不断。其后,子孙分散各地。晋书圣王羲之一族,即出琅琊王氏。琅琊王氏一支,世居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县郯城镇北),出三国时魏国司徒王朗(?—226)之后。王朗之女嫁司马昭(211—265),其子司马炎(236—290)建晋,尊为文明太后,其族因此显贵,世称东海王氏;又一支,世称开闽王氏,出五代十国时闽王王审知(862—925)兄弟之后。唐末,王吉裔孙王晔任固始令,后定居固始(今属河南)。王晔玄孙王潮(846—897)、王审邽、王审知随王绪起兵入闽。后梁开平三年(909),王审知受封闽王。他去世后,他的儿子王延翰、王延政相继建立了闽国和殷国。王氏子孙繁衍,至今遍布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台湾、香港,甚至东南亚各国亦有流布;又一支出唐末黎阳令王言之后。王言,莘县(今属山东)人;其孙王祐为宋兵部尚书,子孙以“三槐”为堂号,这一支王姓因此称为三槐堂王氏,为北宋第一大族。子孙遍布全国。
周平王(?—前720)之孙王孙赤之后。公元前720年,周平王驾崩,因太子洩父早死,王孙林废其兄赤自立,是为周桓王(?—前695),以王孙赤为大夫。周庄王时(前696—前682),王孙赤投奔晋国,为并州牧,其后以王为氏。裔孙王卓,晋末为河东太守、猗氏侯,死后葬在河东猗氏(今山西临猗南),子孙世居猗氏,称为河东王氏。
周王子成父为春秋齐大夫,以王子为氏。齐昭公十七年(前616),北狄鄋瞒侵犯齐国,王子成父因抗击鄋瞒有功,封为莱大夫,子孙留居东莱曲城(今山东莱州市)。至东汉时,王子氏更姓王氏,世称东莱王氏。
周考王(?—前426)即位,封其弟王子揭于故都王城(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其后为王城氏,后省为王氏,世称考城王氏。
魏国被秦国所灭,魏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前243)之孙魏卑子逃泰山。汉高祖召为中涓(近臣),封兰陵侯。魏卑子之子魏贤,汉宣帝时任济南太守,改姓王。子孙世居京兆郡灞陵(今陕西西安灞桥区),称京兆王氏。这一支王姓因为在唐玄宗时连出过3位凤阁舍人(中书舍人),所以也称为凤阁王家。魏贤(王贤)裔孙王龚为东汉顺帝时太尉,子孙世居高平县(今山东省滕州市西北鲁桥乡南),称为高平王氏,也称山阳王氏。京兆王氏的一支迁到今天的河间一带,称为河间王氏。
战国时齐王建之孙田安,秦末项羽封为济北王。项羽兵败,田氏失王位,子孙以王为姓。北海、陈留王氏即出田安之后。北海王氏之一支,汉武帝时迁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称元城王氏。新朝皇帝王莽(前45—23),即元城人。
除了以上7支王姓外,还有4支:
王莽篡汉,汉燕王刘丹玄孙刘嘉、宗室明德侯刘龚等32人依附王莽,被赐姓王氏。有人说赐王姓的是燕太子丹的后代,那就错了。
浙江缙云五云镇一支王姓,其先本姓梅。始祖梅稜,南朝宋元嘉三十年(453)自宣城迁缙云梅宅村(今五云镇),后裔分为4姓,其一王姓。
江苏常州武进区南宅一支王姓,本姓匡,宋代避赵匡胤讳去“匚”为王姓。
江苏宜兴烟林一支王姓,本姓辛。明初有族人在京为官,因不附权奸获罪,族人惧株连,改王姓。
上海市崇明县,江苏海门市与启东市南部、南通市通州区南部与东北部、如东县东南部王姓读“杨”,现在年轻人已趋向读Wánɡ。江西南昌县等地也有这种情况。方言“王”“杨”不分的情况也造成一部分王姓人因此被人错写为杨姓。据《浔阳新安王氏宗谱》载,洪武中户口登记时,新安王氏因乡吏误登记为杨姓,虽然有一部分子孙恢复了王姓,但仍有一部分没有恢复过来。例如,江西九江市岷山乡中岭村户籍登记为杨姓的人,死后祠堂和墓碑上都写成王姓。
历史上许多少数民族也有王姓,例如:
匈奴族有王姓。《汉书·功臣表》有潦悼侯王援訾,原是匈奴赵王;信成侯王定,本为匈奴左大将军。他们投降汉王,封了侯,子孙后来融入了汉族。两晋、南北朝时休屠胡、屠各胡、汾州胡是匈奴族的支系,也有王姓,后来也融入了汉族。屠各族王姓,世称略阳王氏。
东汉、三国时賨人有王姓,后来融入汉族,世称宕渠王氏。
东汉、三国时山越人有王姓。山越人,为秦汉时期百越人的后代。东汉和三国时期分布在东南地区及今江西等地山区。三国时期东吴围剿山越,山越人自此消失,大部分融入汉族。山越人王姓,世称豫章王氏。
魏晋南北朝迄宋代西南蛮叟族有王姓,唐时为白蛮4大族之一。今白族王姓,多出白蛮王姓之后。
东晋时氐族姓。后融入汉族,世称新平王氏。
乌桓(乌丸)族王姓,三国时乌丸归尼侯王同之后。后改乌丸氏。北魏太和十九年(495)改王姓。王冏,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本名乌丸冏。初仕北魏,官度支尚书;后仕梁,官护乌丸校尉,改姓王氏。其子王神念(451—525),初仕北魏,为颍川太守,后仕梁为右卫将军、散骑常侍。王神念之子王僧辩(?—555),梁太尉、尚书令。王僧辩之子王(?—573),自梁奔北齐,为竟陵太守,复姓乌丸氏。乌丸之子乌丸珪(571—639),入隋复姓王氏,唐太宗时官侍中。其后融入汉族。
十六国时休官族姓,世居陇西上邽,即今甘肃天水市一带。后融入汉族。《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胡三省注:“休官,杂夷部落之名。”古代羌族姓。自称其先汉人,避地西戎,居湟水,世为君长,改钳耳氏。后融入羌族。北魏太和十九年(495)改王姓。北魏时宦官、宕昌公王遇(钳耳庆时),北魏大臣、尚书令王睿(434—481),北魏大臣、真定县开国侯王椿(479—540),其先即钳耳氏。西魏大统十五年(549),羌族又改钳耳氏,隋初恢复王氏。隋代大将王辩(562—617),即羌族王氏。唐时融入汉族,世称钳耳王氏或冯翊王氏。
南北朝、隋唐时俚族有王姓,一部分后来融入了汉族。
高丽族有王姓,其先乐浪(在今朝鲜境)人。前燕太宰王波之后。王波玄孙王珍,为北魏黄门侍郎;王珍之子王罴,为北魏伏波将军,以良家子镇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子孙遂为武川人。王罴之子王盟(?—545),西魏太傅、长乐郡公,赐姓拓王氏。至北周,复称王氏。王盟之子王励(512—537),为西魏都督,从大将军宇文泰(509—556)出征战死;弟王懋,为西魏大将军、小司寇;王盟之侄王显,为北周大将军、洛邑县公;王显之子王谊(540—585),北周大司徒,隋初进封郢国公。这一支王姓后来融入了汉族,世称营州王氏或乐浪王氏。
羯族有王姓,《晋书·祖约传》提到祖约兄祖逊有胡奴王安,即羯族。羯族王姓后来融入了汉族。
鲜卑族有王姓,本姓可频氏。北魏、西魏、北周大将王雄(507—564),西魏恭帝元年(535)复姓可频氏;至北周,复称王氏。其子王谦(?—580),北周上柱国、益州总管。可频氏有未复王氏者,唐建中中(780—783)有蓝田尉可频瑜,子孙融入汉族,后改王姓。
隋末地方割据者王世充(?—621),本西域月支人,姓支氏。父卒,母改嫁北周仪同王粲,因从养父姓王氏。
契丹族姓。唐贞元中检校太尉兼中书令王武俊(735—801),即契丹怒皆部人;其子王士真(?—809),元和中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士真子王承宗(?—820),元和中成德军节度使兼镇、冀、深、赵等州观察使;弟王承元(801—833),太和中平卢军节度使兼淄、青、登、莱州观察使。又契丹族耶律氏,金代为移喇氏,部分人改为王姓。蒙古国大将、兵马都元帅、镇辽东便宜行事兼义、川等州节度使王珣(1177—1224),本姓移喇氏。其祖父移喇成,金海陵王正隆末避难辽西,更姓王氏,遂为义州开义人。珣子王荣祖,元崇义军节度使。
回纥族姓。唐回鹘思结部阿布思别部人没诺干,本安东都护府属下,唐贞元中被契丹人、镇州节度使王武俊收为养子,更名王五哥;后唐宰相王镕,其先回鹘阿布思别部人,疑为王五哥裔孙。
靺鞨族姓。唐时有渤海国紫绶大夫、行政堂省左允王新福,靺鞨族。
黎洞蛮姓。南宋乾道中有黎洞蛮首领王日存,后以功授承节郎。
金代女真族完颜氏、夹谷氏,金亡后或改王姓。明赐女真人麻子帖木儿姓名王麒。
明赐蒙古人阿的纳姓名王义,赐演只不花姓名王懋忠,赐乃马歹姓名王存礼,赐虎三姓名王彪。
这些少数民族,除一部分后来融入汉族外,大多最后融入或演化为其他民族。
现代许多少数民族也有王姓,例如:
蒙古族有王姓。河南南阳市卧龙区、镇平县、淅川县、内乡县、邓州市、唐河县、社旗县、桐柏县、新野县、南召县等地蒙古族王姓,元世祖忽必烈第9子镇南王脱欢(?—1301)次子镇南王脱不花、第3子威顺王宽彻普化、第4子淮王帖木儿不花(?—1368)之后;湖北红安县蒙古族王姓,元末湖广行省左丞相也先不花(?—1309)之后。也先不花子亦怜真(?—1314),湖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子君用,明初归顺明廷,以王为姓,定居麻城仙居里(今红安县永佳河镇沙河村),为红安蒙古族王姓始祖。又蒙古族王氏、王沁(王勤)氏、囊嘉氏、岗根氏、塔塔儿(塔塔尔)氏、汪古惕(翁古特、汪古特、旺高德)氏、戈楚惕(嘎楚惕)氏、斡鲁德氏、卓木克氏、祥楚勒氏、苏莫沁氏、汪努惕(旺努德、翁牛特)氏、宁嘎惕(宁嘎德)氏、孛儿只斤(包尔吉根)氏、朱拉楚德氏、博日和德氏、翁吉剌惕(晃给热德)氏、兀格勒惕(斡厄鲁惕、斡格勒德)氏、忙纳兀惕氏、敖勒高努德(敖勒古努惕)氏、失剌塔塔尔(协尔达塔尔、锡热塔塔尔)氏、岗奇德氏、嘎奇德氏、脑颜很氏、项楚勒氏、召拉沁氏、忙高德氏、哈奇德氏、巴荣嘎尔氏、敖苏努德氏、阿如拉德氏、乌格希沁氏、牙木特德氏、何热矣德氏、巴如拉德氏、达尔哈德氏、和楚古德氏、额尔古德氏、也和额尔古德氏、巴嘎额尔古德氏、奥勒胡努德氏、奥矣高尔沁氏、巴尔高楚德氏、察干克里特氏、特努胡勒沁氏、也和克里特氏、阿拉格楚德氏、额尔和楚德氏、嘎勒奇纳尔氏、巴嘎何热矣德氏、哈热何热矣德氏等,部分人亦改王姓。
回族王姓,一支出唐贞观时来唐传播伊斯兰教之撒哈八·撒阿的·宛葛思(一译斡葛思)之后;一支出唐时太原回回人玍科甲之后。唐王以其姓读之拗口,乃赐改王姓;一支出明锦衣卫千户舍伯沙之后。舍伯沙玄孙王承恩始改王姓。
藏族有王姓。四川丹巴巴底乡邛山村、聂呷乡聂呷村藏族王氏,其先清四川丹巴县巴底、巴旺土司,并出清康熙时巴底安抚司安抚使绰布木凌之后。民国初,巴底土司王寿昌、巴旺土司王福元始姓王氏;云南德钦奔子栏藏族王氏,其先清云南丽江府维西厅奔子栏土千总。一世千总神翁,二世千总王世昌始姓王氏;甘肃临潭藏族王姓,部分出自明陕西洮州卫(治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藏族土指挥佥事王氏之后。始祖星吉巴元末为吐蕃宣慰使副使兼管闾井千户所职事达鲁花赤。明初投诚授梅川守御世袭百户。卒,子王亨袭职,始姓王氏,后以功升指挥佥事。又藏族简、简得、平托、散蒲、瓦比、扎拉瓦、色吉巴加、弯比、洛希等姓,抑或改王姓。
苗族有王姓。贵州剑河巫吉地方苗族方氏族,因土司姓王,该氏族即以王为汉姓;贵台江苗族王姓,先祖名王(意为“池塘”),清代户籍登记,以王为姓;贵州凯里苗族王姓,一支出明初夏国公、镇远侯顾成之后。顾成,直隶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洪武间入黔;5世孙、香炉山千户指挥顾良相,弘治七年(1494)因私动官军攻打蒙司失败,潜匿开怀(今凯里开怀乡),娶苗女,生4子,子孙融入苗族,沿用顾姓,部分改王姓。又苗族卯当、卯当卓、卯当桑、卯荡、蒙荡、所窝、孟达等姓,抑或改王姓。
彝族王姓,本姓阿肯、阿女、阿乌、阿补、阿苏、姐火、姐刀、姐洛、吴骨、结补、结耿、额切、翁姑、莫篓、俄母、俄尔、海乃、阿说海乃、邱莫沙增、拉乌、塔直、亚拉、糯、阿勾、阿黑、哦恨、毕摸、都普、巴兰、俄木、尼格、曲木、伟色。
壮族王姓,其先以部落旗色称黄族,后以王为姓;广西马山县白山镇部分壮族王姓,先祖王青,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宋皇祐间从狄青(1008—1057)征邕,以功世袭丹良堡土舍,子孙融入壮族,明、清时世袭思恩府白山巡检司土巡检。
朝鲜族王姓,近代自朝鲜半岛迁来中国。有开城王氏、济南王氏、江陵王氏、海州王氏之分。开城王氏,出自高丽王族之后,先世为中国太原王氏;济南王氏,出自1644年朝鲜凤林大君回国时随同至朝鲜的明朝遗民“九义士”之一的济南人王以文之后;江陵王氏出高丽开国之君王建之子王裕之后;海州王氏始祖王儒,本姓朴,为高丽开国功臣,赐姓王氏。
满族王姓,其先清代皇族爱新觉罗氏,八旗满洲完颜氏、伊喇氏、王佳氏、叶禄氏、哈达纳喇氏、吴然(乌彦)氏、乌苏氏、库雅拉氏,以及融入满族的蒙古卓穆克(卓木克)氏、旺吉氏、旺古尔氏与八旗满洲汉军王氏。
哈尼族有王姓。南金平哈尼族王姓,本姓楼牙;红河哈尼族王姓,其先汉族王氏。
瑶族王姓,本姓多勒帕、新翁。
白族王姓,部分出介耻氏族,即鸡氏族之后。
土家族王姓,部分出自以白虎为图腾的氏族;部分王姓,本姓墨,始祖名墨着王;部分王姓,本姓左。
黎族王姓,本姓朴冲、朴基、勒豪、勒瓦等姓。
傈僳族王姓,本姓汪扒氏(鱼氏族)、玛杂扒氏(竹氏族)、立土时氏(王氏族)。
佤族王姓,本姓修、阿套、朋克、巴大、巴德、吐耐、杨龙、布农、阿芒(阿米昂)、果恩邛、果恩茸、果恩普、果恩塔、果恩贝、木依斯杜、吐赛、杨格来、吐布拉、朗鹿埃等姓。
高山族王姓,为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赐姓。
拉祜族王姓,本姓法拉透、怕透。
纳西族王姓,本姓纳底氏。
景颇族王姓,本姓勒邦(勒蚌)氏。
现代羌族王姓,本姓俄日、阿克西、不勒、达勒热、得日朵、甲日谷、拉敝、目杜、日安尔、刹勒。
布朗族王姓,本姓熟郎氏、万字氏。
锡伯族王姓,本姓完颜氏、瓜尔佳氏、王阿里氏、王卡里氏、瓦尔卡拉氏。
阿昌族王姓,本姓喇纳氏、喇摇氏、腊霍氏。
德昂族王姓,本姓斯歪、办耐、索孟。
白马藏族、布依族、侗族、傣族、畲族、水族、仫佬族、布朗族、仡佬族、东乡族、普米族、保安族、赫哲族、裕固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基诺族、京族等民族也有王姓。
王姓为蒙古族、回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仡佬族等民族的常见姓。
王羲之(321—379) 东晋书法家。原籍及出生地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后人习称王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