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新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07郑 Zhènɡ

姓为中国第21常见姓。2010年统计,人口约有124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93%。约30.5%分布于广东、福建、浙江3省(其中广东省最多,约占12.5%),41.2%分布于河南、四川、山东、湖北、河北、安徽、台湾、江西、湖南9省(《中国四百大姓》,2013)。望出荥阳郡、河南郡、南阳郡、高密郡、陇西郡、会稽郡。荥阳郑氏与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为魏晋南北朝时四大士族;李、崔、卢、郑、王为唐时五大姓。

郑姓有爱敬堂、安远堂、碧溪堂、表仁堂、博经堂、昌世堂、承志堂、崇德堂、崇训堂、传经堂、存德堂、带草堂、德遗堂、德源堂、奠邑堂、笃敬堂、笃庆堂、惇叙堂、敦本堂、敦伦堂、敦睦堂、复本堂、复训堂、高密堂、观稼堂、光裕堂、宏宣堂、怀椿堂、怀德堂、会稽堂、积庆堂、积善堂、济美堂、继序堂、嘉瑞堂、精英堂、孔安堂、赉思堂、礼本堂、礼义堂、立本堂、留耕堂、流光堂、陇西堂、洛阳堂、迈德堂、亩忠堂、七松堂、启任堂、起凤堂、亲亲堂、青云堂、清白堂、庆袭槐堂、人瑞堂、仁本堂、仁德堂、仁孝堂、荣夕堂、荣远堂、如在堂、三秀堂、三治堂、绍濂堂、诗礼堂、世德堂、世芳堂、世美堂、世泽堂、守礼堂、书带草堂、书带堂、书种堂、树德堂、双峰堂、顺和堂、四箴堂、松茂堂、堂阳堂、体仁堂、通德堂、务本堂、锡尔堂、锡类堂、祥瑞堂、孝义堂、诒瑞堂、贻清堂、义门堂、义泽堂、翼经堂、荥阳堂、雍睦堂、雍州堂、永思堂、攸叙堂、佑启堂、裕昆堂、约礼堂、中和堂、忠厚堂、忠孝堂、种德堂、注释堂、著经堂、追远堂、宗义堂、尊敬堂、遵龙雪堂等堂号。

部分堂号出典如下:

东汉郑玄(127—200)为著名经学家。他博览群书,遍注群经,是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子孙以“博经”“著经”“传经”“翼经”“注释”为家族堂号。郑玄曾笺注《毛诗》,又编辑、注释《周礼》《仪礼》《礼记》,为后世所宗。其后人因以“诗礼”“礼义”为家族堂号。北海相孔融非常敬重郑玄,考虑到到他那儿拜师求学的人很多,特意将通往他家的门闾扩建,以便车马通行,称之为“通德门”。郑玄的子孙因此以“通德”为堂号。相传郑玄著书,常用一种叫书带草(即麦冬草)的植物叶束书稿,所以他的子孙又以“书带”“带草”“书带草”为家族堂号。

西汉西域都尉郑吉(?—49),封安远侯,其子孙以“安远”为家族堂号。

东魏、北齐大臣郑述祖(485—565),为官有正风化,以清白之名遗子孙,其后以“清白”为家族堂号。

北宋政和中殿中侍御史郑自牖,因直谏谪居遂安。范仲淹为睦州郡守,见其为官清正,家风孝义,特书“郑氏家宝”四字褒之,郑氏后人以“四箴”为堂号。自牖九世孙郑几,迁居诸暨凤山里;裔孙郑征,号七松处士,凤山郑氏因以“七松”为堂号。

南宋资政殿学士郑昭先(1157—1225),退休后作《亩忠堂》诗,反映其忧国忧民思想,其后人以“亩忠堂”作为家族堂号。

浙江鄞州殷湾郑氏家族,六世祖郑毂,宋元符初卜居鄞县城东市,庭植古槐,号“槐木郑氏”。郑毂曾孙郑清之(1176—1251),南宋理宗宰相,理宗御笔书题“庆袭槐堂”赐予其家族,后人因以为家族堂号。

浙江浦江县郑宅村郑氏家族,合食义居15世,计330余年,鼎盛时人口达3000余人,明太祖赐称“江南第一家”,人称“郑义门”,家族因以“义门”为堂号。

郑姓,本作奠(zhènɡ)氏。汉代改为“鄭”姓,今则简化为“郑”。

郑姓有3个主要来源:

商王武丁之后。为子姓郑氏。武丁王子封于奠,侯爵,在今陕西华县东。公族以国为氏。奠国,公元前1046年为周所灭。

周初军事家、政治家吕望之后。为姜姓郑氏。吕望,就是民间所说的姜子牙。他的小儿子井叔封奠,称奠井氏,或奠氏。奠国,在今陕西凤翔南,史称西郑。周穆王时国亡。西周中后期青铜器夨王簋盖铭文有“夨王作奠姜”,即姜姓奠氏女。

周宣王同母弟公子友之后。为姬姓郑氏。公子友封于奠(郑)(今陕西华县东),称为郑桓公(?—前771)。公元前771年,郑桓公的儿子郑武公(?—前744)正式建立了郑国,建都新郑(今属河南)。后来郑国一部分公族就以郑为氏。公元前375年,郑国为韩国灭亡,遗族也以郑为氏。

郑姓(汉族)还有一个来源:唐诗人郑愔(?—710),本姓鄚。因“鄚”“鄭(郑)”字形相似,后改郑姓。

古代的少数民族也有郑姓,例如:

西周、春秋时有巴国,为楚所败,巴人入川,其一支疍族留居清江中、上游,有巴、樊、瞫、相、郑五5部落,后各以部为氏,居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县都镇湾佷山)。5族共推巴族首领务相为君,号廪君。其后形成廪君蛮(巴郡南郡蛮)。

契胡族尔朱氏,唐时改郑姓。唐宪宗孝明皇后郑氏,其先即尔朱氏。

唐时南诏国有郑姓。唐有南诏国清平官(相当于首相)郑回,本汉人。本唐西泸县令。为南诏国俘虏,以汉文教授王室子弟。相传撰南诏德化碑碑文。至南诏王异牟寻时(780—808),任清平官。裔孙郑买嗣(?—909),902年篡夺南诏国,建大长和国,传3世,公元927年亡。

金代契丹族石抹氏,汉姓为郑。金亡,一部分人融入汉族,以郑为姓。

这些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已经衍变为其他民族,今天鄂西地区的土家族郑姓,有一部分可能即出自廪君蛮郑氏之后;而今天白族的郑姓也可能有一部分出自南诏国的郑姓之后。但也不能排除古代的这些少数民族有一部分已经融入了汉族,因而现代汉族的郑姓中也可能有一部分源自这些古代的少数民族。

现代的许多少数民族也有郑姓,例如:

蒙古族郑姓,本姓哈布图尔哈斯氏。

回族郑姓,部分出自明初南京回回司天文台官员郑阿里之后;部分出自明代航海家郑和(1371—1433)之后。郑和,云南昆阳州(治今晋宁昆阳镇)人,宋时西域布豁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一带)苏丹所非尔·纳只闷10世孙。所非尔,据传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30世孙。因敌国侵扰,不忍诉诸武力,生灵涂炭,率属臣民及兵丁500余人弃国附宋,宋神宗封宁西域奉王。玄孙赛典赤·赡思丁,元至元间官云南平章政;赡思丁长子赛典赤·纳速剌丁,元陕西行省平章政事;纳速剌丁之子赛典赤·伯颜,元中书平章政事;伯颜子察儿米的纳,滇阳侯。察儿米的纳之子始姓马,人称马哈只,即郑和父。郑和,原名马文和,小字三宝。11岁时为入滇明军所俘,12岁入燕王府为太监。燕王起兵靖难,战李景龙于郑村坝(今北京大兴区东坝),三宝从战立功,赐姓名为郑和,升内官监太监。后以其侄马赐为嗣子,改名郑恩来。后裔居今云南玉溪、晋宁,江苏南京、苏州,以及泰国清迈等地;郑和航海舰队官兵有随郑和定居南京者,抑或改郑姓,子孙居牛首山山南村。

彝族郑姓,本属者(折)、嘎不、者子、职起、者鸡簸簸等家支(氏族)。

朝鲜族郑姓,近代自朝鲜半岛迁来中国。史载新罗王朴儒理改珍支部为本彼部,姓曰郑,故朝鲜有郑姓。有45望(本贯),即庆州郑氏、固城郑氏、公州郑氏、光州郑氏、广州郑氏、锦城郑氏、金浦郑氏、东莱郑氏、大宁郑氏、罗州郑氏、琅琊郑氏、奉化郑氏、瑞山郑氏、西京郑氏、醴泉郑氏、延日郑氏、永川郑氏、温阳郑氏、瓮津郑氏、安东郑氏、阳定郑氏、盈德郑氏、义安郑氏、长鬐郑氏、长兴郑氏、昆阳郑氏、全州郑氏、定山郑氏、贞州(丰德)郑氏、晋州郑氏、昌原郑氏、青山郑氏、突山郑氏、清州郑氏、草溪郑氏、八溪郑氏、平海郑氏、丰基(永定)郑氏、河东郑氏、鹤城郑氏、野城郑氏、咸平郑氏、保宁郑氏、海南郑氏、海州郑氏。其中瑞山郑氏,出宋末员外郎郑臣保之后。郑臣保,浙江人,宋亡后逃至高丽定居,子孙融入朝鲜民族;琅琊郑氏,出自1644年朝鲜凤林大君回国时随同至朝鲜的明朝遗民“九义士”之一的济南人郑先甲之后。其他各望郑姓据说均出新罗时期的佐命功臣智伯虎之后。

满族郑姓,其先清代八旗满洲舒穆禄氏、郑佳氏,以及融入满族的锡伯族固尔佳氏、胡图里氏、巴雅喇氏、富察氏、巴衣尔氏、郑吉尔氏、胡图里氏,八旗汉军、“高丽旗人”郑氏。

现代羌族郑汉姓。本姓阿克。

裕固族郑姓,本属增斯恩(增柯斯)户族。

藏族、苗族、壮族、侗族、瑶族、傣族、黎族、傈僳族、哈尼族、水族、东乡族、景颇族、达斡尔族、羌族、仡佬族、高山族、佤族、京族等民族也有郑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