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新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16杨 Yánɡ

姓为中国第6常见姓。2010年统计,人口约427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3.22%。约30.6%分布于四川、河南、云南、贵州4省(其中四川省最多,约占9%),33.4%分布于湖南、山东、河北、广东、湖北、江苏、安徽7省(《中国四百大姓》,2013)。望出弘农郡、河内郡、天水郡、中山郡。

杨姓有安阳堂、八行堂、白云祠、宝俭堂、报本堂、北山堂、本仁堂、成德堂、承桂堂、承泽堂、崇本堂、崇德堂、垂裕堂、椿荫堂、赐书堂、存义堂、道南堂、德润堂、德新堂、东海堂、笃宗堂、端本堂、敦(惇)伦堂、敦本堂、敦睦堂、敦彝堂、萼辉堂、分教堂、福山祠、耕心堂、关西堂、光裕堂、合兴祠、河东堂、弘农堂、鸿山堂、鸿仪堂、华鄂堂、怀德堂、怀清堂、怀云堂、见山堂、教忠堂、金埕堂、敬思堂、聚珍堂、克勤堂、留耕堂、留清堂、留余堂、梅溪堂、明文堂、明远堂、培本堂、栖霞堂、启先堂、谦益堂、亲亲堂、亲逊堂、清白堂、清德堂、清渔堂、庆义堂、庆余堂、仁本堂、荣华堂、如德堂、瑞雀堂、三德堂、三联堂、三松堂、三鳣堂、尚义堂、绍德堂、绍经堂、绍美堂、绍先堂、绍兴堂、世德堂、世勋堂、寿白堂、树德堂、双环堂、双梧堂、思乐堂、四知堂、诵清堂、溯源堂、太和堂、泰和堂、同志堂、彤庭堂、铜铃堂、味叶堂、文运堂、问安堂、务本堂、衔鳣堂、孝思堂、孝义堂、新杨堂、信海堂、序思堂、叙伦堂、盐田堂、彦清堂、一本堂、一合堂、诒经堂、遗道堂、遗厚堂、遗直堂、彝叙堂、亦厚堂、翼善堂、应复堂、永思堂、佑启堂、鳣庆堂、鳣瑞堂、兆鳣堂、肇修堂、知本堂、忠武堂、柱国堂、著荐堂、紫芝堂、缵费堂、缵绪堂等堂号。

部分堂号出典如下:

杨氏有一支出羊舌氏之后。孔子誉羊舌肸为“古之遗直”,故杨氏以“遗直”为堂号。

杨宝是东汉时期名儒。相传九岁时在华阴山北(华山之北)救过一只受伤的黄雀。后来杨宝梦见黄雀化作一个黄衣童子回来报恩,说他是西王母的使者,特来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并送给杨宝四枚白环,说:“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即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当如此环矣。”这就是成语“结草衔环”中“衔环”的故事。此后,杨宝的儿子杨震(?—124),孙子杨秉(91—165),曾孙杨赐(?—185),玄孙杨彪(141—225)皆位列三公,且品德操守清白,杨氏子孙因以“瑞雀”为家族堂号。关于黄鹊衔环之数,史书记载不一,有的说是双环,所以杨宝子孙或以“双环”为堂号。

杨宝之子杨震少年时即好学,通晓经术,博览群书。他居住在湖城,几十年都不应州郡的礼聘。很多人认为他到了该去为官的年纪,但杨震不仕的志向却更加坚决。传说有冠雀衔了三条鳣鱼,飞栖在讲堂前面,主讲之人拿着鱼进言道:“蛇鳣是卿大夫衣服的象征。三是表示执掌三台的意思,先生从此要高升了。”后来杨震官至司徒、太尉,其子孙因以“三鳣”“衔鳣”“兆鳣”“鳣庆”“鳣瑞”为家族堂号。杨震曾任东莱太守,他在荆州做官时曾经举荐荆州秀才王密做官。后来王密做了昌邑县的县令。有一次,杨震路过昌邑,王密带了许多黄金乘夜晚去送给杨震,并说:“暮夜无知者。”杨震婉言谢绝,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来,他的子孙就以“四知”为堂号。杨震曾任涿郡太守,任内公正廉明,不接受私人的请托。他的子孙蔬食徒步,生活俭朴,他的一些老朋友或长辈,想要他为子孙布置产业,杨震说:“让后世的人称他们为清白官吏的子孙,不是很好吗?”因此他的子孙或以“清白”“留清”“清德”“怀清”“世清”为家族堂号。杨震少好学,明经博览,人称“关西孔子”,其子孙或以“关西”为堂号。《后汉书·杨震传》末赞曰:“杨氏载德,仍世柱国。”故子孙或以“柱国”为堂号。

唐德宗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杨炎(727—781),以孝行闻,“父丧,庐墓侧,号慕不废声,有紫芝白雀之祥,诏表其闾。”(《新唐书·杨炎传》),其后人因以“紫芝”为家族堂号。

湖南醴陵大障杨氏,唐西平郡王李晟(727—793)之后。李晟裔孙李禧祥,明初徙湖广醴陵南乡大障,始改杨姓。李晟,卒谥忠武,这一支杨氏因以“忠武”为家族堂号。

北宋学者、大臣杨时(1044—1130),南剑将乐(今属福建)人,师事理学家程颢和程颐,以龙图阁直学士专事著述讲学。元丰四年,杨时以师礼见程颢,相得甚欢,临别时程颢目送弟子,感叹说:“吾道南矣!”意思是说:“我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杨时后人因以“道南”为家族堂号。

南宋崇政殿说书杨文仲(?—1278),著有《见山文集》,其后人以“见山”为家族堂号。

元中统中户部侍郎杨湜,字彦清,真定藁城(今属河北)人,其后人以“彦清”为家族堂号。

湖南长沙蒲塘乡铜铃市杨氏,以始祖始迁地“铜铃”为家族堂号。

杨姓有3个主要来源:

杨氏,姞姓,以国为氏。商、周时杨国,在今山西洪洞县广胜寺镇坊堆村至大槐树镇永凝堡村一带。后为猃狁所灭。这一支杨氏一部分留在了当地,也可能后来南迁今湖北房县扬子山一带,并在那儿建立扬子国。以后这一支杨(扬)氏再南迁江汉地区与越人结合而成扬越,成为越族的一支,散布于长江中下游两岸一带。春秋初期,为楚国势力所迫,南迁湘江流域和岭南地区。一部分扬越人后来融合于当地少数民族,一部分融入后来的汉族。

杨氏,姬姓,以国为氏。周宣王封其子涧(长父)于姞姓杨国故地。晋武公时灭于晋。晋亡,遗族逃至巫山(今属重庆市),秦末又迁江州(今重庆市)。今四川、重庆一带杨姓,很大一部分可能出自杨氏之后。

杨氏,姬姓。晋武公灭杨,以封其子伯峤,晋献公十六年(前661)时夺国。伯峤之孙突改封羊舌大夫,以羊舌为氏。突生职。职5子,次子肸,字叔向,为晋太傅。肸子食我,字伯石,食采于杨氏邑(今山西洪洞县曲亭镇范村)。公元前514年晋灭祁氏、羊舌氏,食我有子逃于华山仙谷,居华阴,称杨氏。子孙称弘农杨氏。

上列3支杨氏,在春秋、战国时期也作写扬氏,汉代开始杨、扬就分别为不同姓了。例如西汉文学家、哲学家、文字学家扬雄(前53—公元18),就是扬姓的著名人物。现在许多地方都有扬这个姓,回族、白马藏族、彝族、朝鲜族、土家族等民族也有,但人数比杨姓要少得多了。

在历史上有一部分少数民族杨姓融入了汉族。例如:

杨姓为古代氐族大姓。汉末有杨腾,率部迁仇池(今甘肃成县境)。其后,魏、晋、南北朝时相继建前仇池、后仇池、武都、武兴、阴平国。北周以后,杨氏融入汉族,称天水杨氏。

隋大臣杨义臣(?—617),本鲜卑族尉迟氏。为北周仪同将军、隋秦兴县公尉迟崇之子。隋开皇初,尉迟崇从征突厥战死。义臣袭爵,时年幼,养于宫中。年未弱冠,奉诏宿卫数年,受诏赐姓杨氏,编入宗室属籍,为皇从孙。未几,拜陕州刺史,后累官上大将军、宗正卿、太仆卿,进位光禄大夫、礼部尚书卒。

河南濮阳市城东柳屯乡杨十八郎村等村杨姓居民,西夏凉州(今甘肃武威)人唐兀台后裔。西夏亡,唐兀氏家族归顺蒙古人,后定居濮阳,赐姓杨,子孙融入汉族。

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也有杨姓,例如:

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平哀牢夷,赐哀牢夷首领姓氏,其一杨姓。

唐时筰都夷有杨姓,见《旧唐书·南蛮传》。筰都夷,白马氐之遗种。

元末明初蒙古族杂剧作家杨景贤(1335?—?),从小随姐夫杨镇抚流落钱塘(今浙江杭州),因此姓杨氏。

明洪武中有广东惠州知府杨伯颜不花,蒙古人。

明云南祥云县楚场巡检司(治所今祥云县楚场)杨氏土巡检,元右丞不花颜之裔。

明初赐蒙古人阿儿剌台、亦速、脱脱、把住姓名杨汝诚、杨懋、杨必敬、杨效诚。

唐时靺鞨族、洱河蛮、乌蛮,五代时白蛮、突厥沙陀部人,元代唐兀人等民族也有杨姓。

上列这些少数民族杨姓,其后裔一部分可能已经融入了汉族,一部分可能已经融入或衍化为其他少数民族。

杨姓中也有一部分是其他姓所改,例如:

湖南湘阴杨氏,元末利州安抚使王惟忠,丰城人,因不屈权奸,为余诲诬奏,避祸湘阴马公坝,改杨姓。

清初广东饶平县隆眼都后溪乡(今澄海市隆都镇后溪村)有金姓兄弟二人,迁居揭阳县凤湖赤竹坑(今属揭西县凤江镇),受杨姓族人排挤被迫改为杨姓,死后恢复金姓。

江苏张家港市凤凰镇恬庄(旧属常熟)杨氏,其先叶氏。先祖叶德贤,清代人。咸丰二年(1852)榜眼、翰林院编修杨泗孙,即其后。

据《浔阳新安王氏宗谱》载,新安(徽州)王氏,明洪武中户口登记时,因方言“王”“杨”音同,被乡吏误登记为杨姓,虽然有一部分子孙后来恢复了王姓,但仍有一部分没有恢复过来。例如,江西九江岷山乡中岭村户籍登记为杨姓的人,死后祠堂和墓碑上都写成王姓。

湖南醴陵大障镇杨氏,唐西平郡王李晟(727—793)之后。李晟裔孙李禧祥,明初徙湖广醴陵大障,改杨姓。

现代一些少数民族也有杨姓,例如:

蒙古族汉姓。本姓乌审氏、锡伯氏、那热氏、忽查德氏、岳期泰氏、奥如斯氏、阳高德氏、浩矣特氏、巴鲁达氏、乌古纳氏、嘎拉珠氏、博罕岱(宝哈歹)氏、宝哈沁氏、豁尼沁(浩尼沁、豪尼楚惕、浩尼楚特、浩尼齐特、郝尼楚特)氏、奥高努德氏、伊玛嘎沁氏、撒日黑特(萨日黑特、萨尔胡德)氏、乌哈那德氏、乌珠沐沁氏、敖忽讷勤氏、敖胡努惕(敖胡努德)氏、哲格尔沁氏、莫尔格德氏、苏都尔奇氏、特莫格沁氏、图鲁格纳尔氏、奥矣高尔沁氏、斡尔鲁古德氏。云南石林等地蒙古族杨姓,元末大理路总管、武德将军普路海牙之后。明洪武十四年(1381),明大将沐英攻打昆明,与普鲁海牙大战滇东,普鲁海牙战死。子孙易姓为杨。

回族主要姓氏之一。一支出自元云南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1211—1279)之后。赡思丁之孙伯颜察儿子孙居宛平羊市角头(今属北京丰台区),以羊为姓。元亡,6世祖杨熬避乱迁居山东益都(今青州),改姓杨氏;一支出自明正统中山东德州卫百户虎林比失之后。虎林比失,本西域回回,其子羊羔儿,以杨为姓;一支出自宋福建道市舶提举蒲寿0之后。蒲因助元倾宋,为明太祖深恶痛绝,蒲之子孙遭歧视迫害,裔孙蒲本初为友人救往晋江东石乡榕树村,从母姓杨;江苏镇江回族杨氏,其先西域人,唐初迁弘农郡,宋初定居镇江;明英宗时有西域回鹘人老哈,其子哈铭初以哈为姓,后改姓杨氏;宁夏回族杨氏,元仁宗时集贤学士杨朵儿只之后。

藏族汉姓。明代陕西(清代甘肃)洮州卫(今甘肃卓尼县城)杨氏土指挥佥事,本藏族卓尼族人;洮州卫三隘口(住今甘肃临潭县城西)杨氏土百户,本藏族著逊族人。四川南坪、平武等地藏族杨姓,本姓加阿、合白;冕宁藏族杨姓,一支出清康熙中四川冕宁县河西土百户那姑之后。那姑之子杨正禄始以杨为姓。一支出清康熙中冕宁县阿得桥土百户慕庚之后。慕庚之子杨正朝始以杨为姓;理县藏族杨姓,清乾隆中四川理番直隶厅九子寨藏族土守备阿太之后。阿太之孙杨桂始以杨为姓;西昌藏族杨姓,本姓硕昂;石棉藏族杨姓,本姓盖乃、沈根、美罗麦;越西藏族杨姓,本姓阿朵;甘洛藏族杨姓,本姓依萨、班尔。

白马藏族汉姓。源出而惹、陪都卡、杨角草氏族。

苗族杨姓,本姓禾枷(戛戛)、稿鸟、稿哪、喀编给、喀香卡、卯蚩(卯赤)、卯蚩夹莫、卯蚩奔巴、蒙优、夸又、姬朽、所又、吉奇、孟耻、印齿;黔东南苗族杨姓,明初夏国公镇远侯顾成(1330—1414)之后。顾成5世孙顾良相,袭千户指挥职,因军事失误,惧上究罪,因潜逃凯里县开怀乡苗寨隐居,娶苗家女为妻,生4子,后融入苗族。部分后裔改为杨姓;云南剑河县高侬地方苗族杨姓,出自方氏族之“杨”房族、“我”房族、“学西”房族、“嘎牛”房族。嘎牛房族酋长名杨地,因取杨为汉姓。又该氏族有一房本姓张,因杨姓房族有权势,亦改杨姓;云南雷山县西江苗寨苗族杨姓,先祖名样金,清代户籍登记,以杨为姓。

彝族汉姓。本属玛、阿星、阿折、吉策、木古惹石、史乃惹石、伦耿惹石、里菠惹时、帕昌惹时、阿摩惹石、海子惹所、姐觉、余母、阿米、以里、伟色、察普、蔡氏、阿岔、跌不、纳举、木奴、姐基、纳鸡泽嘿、依华、阿则、金古、木马、木六、甲子、吉火、吉乍、吉支等家支(氏族)。

朝鲜族杨姓,近代自朝鲜半岛迁来中国。有南原杨氏、密阳杨氏、昔城杨氏、安岳杨氏、中和杨氏、清州杨氏、通州杨氏之分。通州杨氏,出自1644年朝鲜凤林大君回国时随同至朝鲜的明朝遗民“九义士”之一的通州人杨福吉之后。其他各支杨氏,源出不详。

满族杨姓,其先清代皇族爱新觉罗氏,八旗满洲颜济氏、扬佳(杨佳)氏、扬那氏、尼玛察氏、尼玛奇氏、尼玛哈氏、库雅拉氏、马尔察氏、尼满吉氏、易穆查氏、伊尔根觉罗氏、尼马察氏、尼玛奇氏、杨额理氏、钮祜禄氏、舒穆禄氏、尼满吉氏、颜济哩氏,八旗蒙古扬吉氏、表特氏,融入满族的赫哲族富勒哈(富尔哈)氏、八旗汉军与“高丽旗人”杨氏。吉林永吉县乌拉街镇满族镇杨姓,其先明代皇帝赐姓。

哈尼族杨姓,本姓楼必(楼比)氏、当参氏、维朗氏。

傈僳族杨姓,本姓育饶时(期然扒、阿吃息)氏(羊氏族)、压壤僳氏(杨柳氏族)。

佤族杨姓,本姓百、亚木、斯那、木杜、永老、陶曼、布农、布炯、茸腊、刀囊、纽淖、杨斯老、杨格来、孔洗额、永若克、赛朔穷芒、果恩垮特、果恩切木。

拉祜族一支黄拉祜人(黄苦聪人)杨姓,本姓楼牙氏。

水族杨姓,其先羊图腾氏族。

摩梭人有杨姓。四川盐源摩梭人杨姓,原属瓦拉仁、补美垮、阿社拉、阿寸恒、尼慈木画、尼慈格画等“斯汝(母系小氏族)”;云南宁蒗摩梭人杨姓,本姓牙米、甲沙。

景颇族杨姓,本姓泡杨、木然(木染)、朗争。

达斡尔族杨姓,本姓亚尔兹“莫昆”、毕力央“莫昆”。

现代羌族姓。四川茂县羌族扬姓,以先祖之名“杨塔尔”之首字为姓。四川丹巴羌族杨姓,本姓阿戈、阿拉脚、阿惹、巴补、谷惹、哈多、据约阿罗、垄衣别尼、咪毕、能布、神布、醒低、扎若尼、走尹阿罗。

锡伯族杨姓,本姓杨佳氏、杨阿哩氏、杨吉哩氏、扬吉尔(杨吉尔)氏。

阿昌族杨姓,本姓喇碑(腊北),意为太阳;云南潞西阿昌族杨姓,先祖杨埃,本景颇族。

普米族杨姓,本姓巴落瓦支氏、穷扛尼(一译熊·扛尼)氏、阿初氏。

德昂族汉姓姓。其一支出自巴勒支系(红崩龙)“关”大房子(大家族)。

裕固族杨姓,本属亚纥拉格(亚赫拉格)户族,唐回鹘汗国王室药罗葛氏之后。

纳西族、壮族、布依族、瑶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傣族、黎族、高山族、东乡族、布朗族、撒拉族、仡佬族、怒族、京族、鄂伦春、畲族、东乡族、土族、仫佬族、毛南族、赫哲族、基诺族等民族也有杨姓。

杨姓为回族、苗族、彝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常见姓。

0

杨炯(650—693?) 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盈川(今属浙江)令,世称杨盈川。唐初诗人,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