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许 Xǔ
许为中国第28常见姓。2010年统计,人口约有881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66%。约32.8%分布于广东、江苏、安徽、河南4省,31.6%分布于山东、福建、台湾、浙江、河北、四川6省(《中国四百大姓》,2013)。为台湾第11常见姓。望出汝南郡、高阳郡、河南郡、太原郡、会稽郡、颍川郡。
许姓有爱敬堂、安陆堂、报本堂、长乐堂、长兴堂、诚意堂、承启堂、承文堂、崇本堂、崇德堂、传经堂、纯安堂、旦评堂、得仁堂、德馨堂、丁卯堂、笃亲堂、端本堂、敦(惇)叙堂、敦本堂、敦德堂、敦睦堂、敦彝堂、敦远堂、方湖草堂、丰山堂、福善堂、高丽堂、高阳堂、耕福堂、光启堂、光裕堂、广希堂、怀义堂、惠保堂、积厚堂、集贤堂、济美堂、既翕堂、晋陵堂、旌阳堂、居廉堂、聚顺堂、聚英堂、聚族堂、葵忠堂、麟振堂、懋德堂、宁远堂、培德堂、亲伦堂、庆福堂、庆裕堂、汝南堂、瑞和堂、瑞竹堂、三鉴堂、绍鲁堂、慎德堂、世安堂、世德堂、世美堂、受益堂、树德堂、说文堂、思替堂、思养堂、太和堂、太岳堂、万顺堂、文正堂、务本堂、希范堂、惜阴堂、洗耳堂、先贤堂、孝思堂、孝友堂、修德堂、许昌堂、训诂堂、燕翼堂、宜尔堂、贻谷堂、贻燕堂、颍川堂、永春堂、永吉堂、永思堂、余庆堂、裕本堂、源远堂、月旦堂、岳裔堂、昭伦堂、致祥堂、中山堂、忠恕堂、忠孝堂、追远堂、缀锦堂、缵顺堂、尊容堂、佐龙堂等堂号。
其中高阳堂、汝南堂、颍川堂乃以郡望为堂号。
部分堂号出典如下:
传说许姓出帝尧臣四岳伯夷之后,所以许姓以“太岳”“岳裔”为家族堂号。
或说许姓出帝尧时贤人许由之后。帝尧请许由出来做官,他坚辞不就,就隐居箕山耕作,种起田来。帝尧又招其为九州长,他认为帝尧的话玷污了他的耳朵,就到河边洗耳朵。许姓人因此以“洗耳”“耕福”为家族堂号。其实许姓出许由之后并不可信,下文我们将要谈到这个问题。
据说许氏始祖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上,孔夫子赞他们“求仁而得仁”,许姓人因以“得仁”为家族堂号。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国人,姓墨胎(yí)为氏,伯夷即墨胎允,叔齐即墨胎智。他们二人死后,孤竹国遗族以竺为氏,并没有以许为氏的历史记载。一些许姓人将四岳伯夷与墨胎氏伯夷当作同一个人,而以伯夷、叔齐为许氏始祖,同时用孔夫子对二人的赞语以“得仁”作为家族堂号,可谓大错特错了。
东汉许慎(25?—147?),著《说文解字》,集古今经学与训诂学之大成,他的子孙以“说文”“训诂”“传经”为家族堂号。
东汉末有一个叫许劭(150—195)的汝南平舆(今属河南)人,做过汝南功曹的官。他喜欢评论乡里人物,每月更换品题,人称“月旦评”;他曾经告诫族人,要世世代代以德为重。其后人因以“月旦”“旦评”“世德”为家族堂号。
东晋道教著名人物许逊(239—374),曾任旌阳县令,人称“许旌阳”,子孙因以“旌阳”为家族堂号。
唐宣宗大中年间诗人许浑,曾人润州司马。晚年隐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丁卯桥村,自编诗集曰“丁卯集”。其后人以“丁卯”为家族堂号。
南宋闽清(今属福建)许俭,为理学家朱熹(1130—1200)弟子。不蓄家私财,不置私器,家族和睦,三世不分异,庭无间言,得世人赞誉。丞相郑清之(1176—1251)尝大书“孝友”二字匾其堂,其后人因以“孝友”为家族堂号。
宋元之际理学家许衡(1270—1337),号鲁斋,其后人以“绍鲁”为家族堂号。
许姓来源有一个传统的说法,说上古时有一个叫许由的贤人,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姓许的人。帝尧准备让位予他,遭到了他的拒绝,后来逃到今河南登封境内的箕山中靠种田度日。帝尧又请他出任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不听。尧只好让位给了舜。据说许由是许部落的首领,这个部落的活动地就在今天的河南登封、许昌、禹州、鄢陵一带。周武王封四岳伯夷之后于今许昌一带,建立了许国,许国就是因为许由部落曾在这一带活动而得名。这个说法不但被许多许姓人津津乐道,许多姓氏学家似乎也深信不疑。我国文字的产生一般认为不会早于夏朝,帝尧的时候文字可能还没有出现,即使已经出现了文字,也在文字的初创时期,决不可能出现像“许”这样的形声字,何来“许由”这样的人名?从殷墟卜辞和商代青铜器铭来看,商代人的名字一般都不带姓氏,即使尧的时候真有许由这么一个人,也决不能认为他姓许。有人说许由,字道开,号武仲,更是莫名其妙。许国之名,是否与许由的部落曾在河南许昌一带活动有关,只要有一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许国其实是鄦国,许氏其实是鄦氏,通作许国或许氏只是文字学上的所谓“假借”而已,这跟许由一点儿也不搭界。许由绝不是历史上第一个许姓人物,绝不是许姓的老祖宗,根本上就是一个传说的乌有人物。
那么,许姓到底有哪些来源呢?比较可靠的有三个说法:
偃姓许氏,出上古东夷族首领皋陶(yáo)之后。皋陶死后,封在鄦,也就是今天河南许昌市东的地方,子孙以国为氏称鄦氏,后假作许氏。鄦国,周初灭亡,鄦人南迁今湖北英山南许子坪一带,后来就在那里繁衍生息,成为许姓的一支。
姜姓许氏,以国为氏。金文作鄦氏、氏、()氏、氏,或作無氏,《姓觿》云:“無,一作鄦”,是“無”乃“鄦”之本字,后也加邑为鄦字。《汉书·功臣表》有無且,这个無且就姓無氏。上古“無”“亡”字通,所以鄦氏也作邙氏,氏也作氏。帝尧臣四岳伯夷之后,封于吕(今山西霍州西南),裔孙吕文叔,周武王时封于偃姓鄦国(许国)故地,为许男。许是一个小国,位于强邻郑国东南,春秋以来备受欺凌。公元前712年,郑庄公联合齐国和鲁国攻打许国,许庄公逃到了卫国。联军攻入许都,许大夫百里奉许叔(庄公弟,即后来的许穆公)居城东,郑国让公孙获居城西监督许国,许城一分为二。郑国加强对许国的监督,许国从此在大国控制下谋求生存,先后依附于齐、楚、晋国,最终以楚为靠山。但郑国为了开疆拓土,竟然接二连三地侵夺土地。公元前576年,许灵公请求楚国允许将都城迁到楚国境内,后来楚公子申将许国都城迁到了叶(今河南叶县叶邑镇),原来许国的地为郑国所有。此后又多次被迫迁国。公元前533年,迁城父(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城父镇);前531—前529年间由城父迁荆山(今地待考),后复迁叶;公元前524年迁白羽(今河南西峡县城白羽街道);公元前506年迁容城(今河南鲁山县城15公里处)。公元前504年,郑国乘吴楚之战楚国新败北境空虚之际,派兵侵许,攻入容城,许男斯被俘,郑军随即退出容城。许男斯被俘后,许国未亡,社稷尚存,仍都容城,并随楚国出兵伐蔡。此后,许国更进一步沦为楚国附庸。战国中期前段,魏国出兵攻占鲁阳,楚国为避免魏国以伐许国为借口而南侵,同时也为了不让许国的存在影响楚国的军事防御措施,约在公元前372年前后灭掉了许国。许国灭亡后,宗族分散各国。而许国迁都时一部分留在城父的公族后来发展为庞大的宗族,即谯郡许氏。
东晋许逊,曾任旌阳县令。他在旌阳10年,居官清廉,政绩卓著。太熙元年(290),鉴于晋室将有大乱,料知国事不可为,乃挂冠东归。有许多百姓跟随他来到西山,聚族而居,与他同伴,都改姓许,人称“许家营”。
现代许多少数民族也有许姓,例如:
蒙古族许姓,本姓撒哈拉(萨哈拉)氏。
苗族有许姓。湘西地区苗族许姓,本姓仡喜;贵州凯里苗族许姓,其先潘氏,湖南新晃龙溪口人,清代中期迁入凯里挂丁脚高,子孙融入苗族,咸、同间苗族农民起义失败后,部分裔孙改许姓。
朝鲜许姓,近代自朝鲜半岛迁来中国。有金海许氏、阳川许氏、泰仁许氏、河阳许氏、咸昌许氏之分。相传首露王妃许皇玉,本阿逾陀国(印度)公主,乘船渡海至驾洛国,首露王迎为王妃,后生有10子,有两个儿子以许为姓。首露王,即首留王,为鸡林国脱解王时大辅金阏智之曾孙,新罗王金味邹之曾祖。
满族许姓,其先清代八旗满洲顺布噜氏、钮祜禄氏、富察氏、许佳氏、徐佳氏、伊拉里氏、董鄂氏,满洲八旗汉军许氏。
高山族有许姓。河南邓州高山族许姓,先祖许仲春,本名毛苏达丹,台湾花莲县玉山东麓哈喇八湾社人,雅美人。本系郑成功(1624—1662)部将黄廷部属。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黄留守厦门。清康熙三年(1664),许仲春随黄归顺清廷,授骁骑将军从四品官衔。康熙七年(1668),随部屯垦河南邓州,子孙定居张村镇上营村。
回族、藏族、彝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土族、羌族、锡伯族、阿昌族等民族也有许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