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新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40章 Zhānɡ

姓为中国第122常见姓。2010年统计,人口约有157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12%。约56.3%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3省(其中浙江省最多,约占28.1%),16.2%分于江苏、湖北2省(《中国四百大姓》,2013)。望出豫章郡、南安郡、武阳郡、河间郡。

章姓有安顺堂、渤海堂、长城堂、承德堂、承烈堂、崇本堂、崇德堂、此洗堂、存德堂、存心堂、大本堂、笃原堂、敦厚堂、敦伦堂、敦睦堂、敦仁堂、枫山堂、复初堂、复生堂、光裕堂、河间堂、河涧堂、积笏堂、积庆堂、积善堂、精一堂、景星堂、敬爱堂、敬胜堂、敬业堂、聚桂堂、莱山堂、乐耕堂、离光堂、礼法堂、梦笏堂、明德堂、睦亲堂、耐远堂、培根堂、启伦堂、启佑堂、起英堂、青裕堂、全城堂、绍衣堂、世德堂、式训堂、树德堂、思敬堂、思绮堂、祀事堂、文源堂、问心堂、象笏堂、孝友堂、星聚堂、虚受堂、衍庆堂、一本堂、贻谷堂、亦政堂、雍睦堂、永睦堂、永思堂、永锡堂、有谷堂、佑善堂、裕德堂、豫章堂、云林祠、瞻依堂、肇成堂、忠爱堂、忠烈堂、种学堂等堂号。

部分堂号出典如下:

五代时闽国检校太傅章仔钧(868—941),妻练氏素有贤德,时有二校边镐、王建封犯军法当斩,练氏止之,乃释不诛。后二校奔南唐为将,领兵攻破建州,时仔钧已逝。二校得知练氏尚居城内,遣人以厚礼赠之,并授以白旗欲全其家。练氏不受金帛,力请保一城居民求全此城,否则愿与众俱死。二校念旧德,遂罢全城百姓,建州百姓得以保全。章氏后人因以“全城”为家族堂号。

北宋仁宗宰相章得象(978—1048),据传其母方娠,梦登山,遇神人授以玉象。及生,父复梦家庭积笏如山。后得象果官第显耀,子孙以“梦笏”“象笏”“积笏”为家族堂号。

传说宋代人章王容,性纯孝,日夜追思亡母,挚情感动万物,乃至枯竹复苏。其后人以“复生”“复初”为家族堂号。

明南京礼部尚书章懋(1436—1521),著有《枫山集》,人称枫山先生,子孙以“枫山”为家族堂号。

章姓有两个主要来源:

任姓章氏,以国为氏。商代有章国,故城在今山东东平县接山镇鄣城村。

姜姓章氏,本作鄣氏。鄣,周初小国,齐太公(吕望)支孙封国。故城即商代章国故地。初为纪国附庸。齐桓公二十二年(前664)降附齐国,后灭于齐。鄣国公族以国为氏,后去邑为章氏。

有人说,汉代的章弇(yǎn)本来姓仇,因避仇而改为章姓。章弇是项羽将章邯之子,章邯为汉王刘邦所破,子章弇避居仇山,以章仇为姓。这在《唐东平太守章仇玄素神道碑》上写得清清楚楚。明明是章弇避仇改姓章仇,却说成他本来姓仇而避仇改为章姓,则误。不过,章仇氏后来失传,改为章姓还是完全有可能的。

有人说,元代有一个叫章卿孙的人,本来姓刘,因为由章姓人抚养长大,所以以章为姓。收养改姓、入赘改姓的例子多了去了,没有必要将这作为章姓的来源。

章姓还有两个来源:

广东揭阳市榕城区梅云镇潮东村一支章姓,先祖元末人章玉潭,本姓许。因其师章荣什无子,奉父命为章氏裔以承章姓。嗣父遗嘱子孙生时姓章,死后复姓许,至今不变。

明代云南保山有庄元童,子孙改姓章。

少数民族也有章姓,例如:

蒙古族有章姓。明、清时云南北胜州副同知章氏,元代北胜州土官参政吉特穆尔之后。吉特穆尔子观音奴,明洪武十七年(1384)任北胜州(驻今云南永胜县永北镇)副同知。其孙章美始以章为姓。其后自明至清末,子孙世袭土司。蒙古族章姓,或出塔布能(塔布农)氏、准章氏、新楚特氏之后。

回族章姓,部分出自明宪宗时北京锦衣卫指挥使章迭儿迷失之后。

彝族有章姓。云南武定彝族章姓,本属阿鲁氏族、鲁颇氏族;宁蒗彝族章姓,本属瓦渣氏族、甲子氏族。

朝鲜族章姓,近代自朝鲜半岛迁来中国。有居昌章氏、宝城章氏两支。前者始祖为宋代移居高丽的中国福建人、高丽忠烈王时任艺文馆大提学兼春秋馆事的章宗行;后者源出不详。

满族章姓,其先清代八旗满洲章佳氏,八旗蒙古逊尼耀特氏,满洲八旗汉军章氏。

高山族赛夏人章姓,本属密额拉古斯氏族。

土族章姓,土语称“姜加·孔”(意为住在姜加村的人)。“章”是“姜”的谐音字,所以取汉姓章。有人说这是土家族的姓,错了。

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白族、土家族、畲族、傣族、纳西族等民族也有章姓。

0

章溢(1314年—1369年) 龙泉(今浙江省龙泉市)人。字三益,号匡山居士。元末明初名臣,官至御史中丞。与刘基、宋濂、叶琛并称为“四先生”。逝世后,朱元璋亲撰祭辞并往家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