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新编试稿·全二册(三松堂全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墨子对于劳动和劳动成果的重视

照《论语》所记载的,孔子有一个学生樊迟向孔子说,他打算学种庄稼,或种菜园;孔子说他是“小人”,认为他没有出息。这完全表现出剥削阶级对于劳动的轻蔑和无知。墨子对于劳动的态度与孔子完全相反。

墨子说:“今人固与禽兽、糜鹿、蜚鸟、贞虫异者也。今之禽兽、糜鹿、蜚鸟、贞虫,因其羽毛以为衣裘,因其蹄蚤(爪)以为绔屦,因其水草以为饮食。故唯(虽)使雄不耕稼树艺,雌亦不纺绩织纴,衣食之财固已具矣。今人与此异者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非乐上》。两生字旧作主,依毕沅校改)就是说:人与其他的动物不同。其他动物用它身上的羽毛为衣服,用它脚上蹄爪为鞋靴,用自然的水草为饮料食料。所以它们中间的雄的也不必耕种,雌的也不必纺织,而衣食都不成问题。人是不同的,出力劳动生产才能生存,不出力劳动生产就不能生存。

照这一段话下文所说的,墨子在这里所谓“力”,包括“农夫”的“耕稼树艺”,“妇人”的“纺绩织纴”,也包括“王公大人”的“听狱治事”,以及“士君子”的“治官府”等。他所谓“力”包括的不止生产劳动,但就这一段话看起来,他实际上是认为,生产劳动是“力”的主要部分。

墨子认为,人类因为没有羽毛蹄爪等天然的自卫工具,没有水草等天然食物,所以才被迫从事生产劳动,以维持生活。其实是,人类因为能生产劳动,所以才逐渐脱离了其他动物完全倚靠自然的状态,才把自己从其他动物中分别出来。这是墨子当时的知识所不能知道的。

恩格斯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面的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以他所引起的改变来迫使自然界服务于他自己的目的,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和其他动物最后的主要的区别,而引起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一四五页)墨子只看到生产劳动在维持人的生活中的重要性,没有看到生产劳动改变和支配自然界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意义只有工人阶级才有可能充分地认识。但是墨子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人支配自然而其他动物只是利用自然,并由此看出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他窥测到恩格斯所说的真理的一些因素。这虽只是窥测,但也是非生产的阶级不能有的。这在当时说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墨子所了解的“人”,基本上是出“力”的劳动者。他把“王公大人”、“士君子”等也视为出力的劳动者,这是墨子思想的局限性的一种表现。

墨子又说,如果一人到别人园子里偷了桃李,这种“亏人自利”的行为,就是不仁不义。如果抢夺别人的牛马,那就亏人愈多,更是不仁不义了。为什么到别人园子里偷了桃李就是不仁不义呢?墨子在另一个地方说:“不与其劳,获其实,以非其所有取之故。”(原作“已非其有所取之故”,依孙校改,《天志下》)

墨子的这两段话的直接的意义是表示小生产者保护他自己的劳动成果的要求。还有一个深远的意义,就是,把道德和劳动联系起来,把劳动也看成是评价人的道德行为的一个尺度。“与其劳”才应该“获其实”,才可以使劳动成果为“其所有”。这就肯定,对于事物的所有权应该是从劳动来的。只有这样的所有权才是“义”。不然,就是盗窃、抢夺。墨子的这个论点,正是从事于生产的小私有者要求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的反映。“不与其劳获其实”这一句话,明确地说明了剥削的本质,也说明了剥削所以为“不义”的理由。这样的深刻的意义是墨子所没有认识到的。不过墨子的这两段话确包涵这样的意义。这是由于他从小生产者的立场,确实对于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有所体会。

先秦各家都常讲“人”,也都讲道德,但是同墨子比较起来,他们所讲的都抽象、空虚。这是由于墨子在一定程度上,发现了“人”、道德和劳动的关系。他只是初步地窥见这些真理,可是别家是全无所见。

墨子所创始和宣传的思想,有十大项目:“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非攻”、“兼爱”。墨子说:他到一个国家中,先了解其情况,然后针对这些情况,从十大项目中选出几项作为宣传的重点。这就叫“当务而从事”(《鲁问》)。在《墨子》里,每个项目,都有墨子讲话的记录。在这十个项目背后,贯穿于十个项目之中,还有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利”的观念。

墨子把“利”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价值的标准,这是和他重视劳动生产分不开的。把“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作为“仁人”奋斗争取的目标(《兼爱下》、《非乐上》)。他所谓“天下之利”的具体内容是“富”与“众”;前者是物质财富的生产,后者是劳动力的生产。墨子说:“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节用上》)这里所说的“倍”就是能使物质财富的生产增加一倍。其方法就是开发本有的资源(“因其国家”)以增产,再加上节约。墨子认为,如果能这样做,使物质财富增加一倍至数倍并不是难事。他接着说:“故孰为难倍?唯人为难倍。”这就是人的生产,“众”的问题。墨子接着说:“然人可倍也。”就是说,也有办法。其办法是“使民早处家”,就是早结婚。

墨子要求增加物质财富和劳动力,集中地反映了当时壮大起来的小生产者阶层迫切地要求发展生产的愿望。他认为,政治的首要的任务就是使物质财富增加生产,使劳动力增加生产,使人民能够过着安乐的生活。这一点成了墨子思想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