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艺术经典(第二卷):佛教图像的展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佛像造型之要

佛是梵语Buddha的音译简称,全称有“佛陀”、“浮屠”、“佛图”等名称,音译为“觉者”或“智者”,是指圆满觉悟诸法事理的智人。“觉”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层含义。自觉是自己如实地觉悟了佛法的真谛——诸法实相;觉他是不仅自己觉悟了诸法的真谛,而且还以慈悲平等之心去帮助一切众生获得觉悟;觉行圆满是自觉与觉他的智慧与功德均已达到最高、最圆满的境地。只有佛陀“三觉”俱全;罗汉自了生死,自求解脱,只具自觉一项;菩萨虽然在罗汉之上,大悲济世,普度众生,但尚有五住烦恼(见惑一住,思惑三住,尘沙惑和无明惑合一住)没有断尽,福德与智慧两种资粮尚不圆满,所以只具前两项。[2]

佛在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两派中各有不同的意义。小乘佛教主张个人修行,以修成罗汉果为究竟,所以其只承认此世成佛的释迦牟尼佛和释迦佛之前的六佛;大乘佛教则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可成佛”。基于此理,大乘佛教认为除释迦牟尼外,佛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十方三世到处都是佛,佛如恒河沙数不可胜数。在无量无数的佛中,常见的佛的尊像,有现在世界释迦牟尼佛像,西方世界阿弥陀佛像,东方琉璃光世界的药师佛像以及未来世界弥勒佛、过去世界燃灯佛、法身毗卢舍那佛、报身卢舍那佛、五方佛、过去七佛和千佛等。所有这十方三世的佛像虽然有千万之多,但都是以释迦佛的形象为基础,相貌、体态、神情都大致相仿,他们的区别只是手印、坐法、标志有所不同,衣饰、背光、莲座有所变化而已。按照佛教的说法,佛即是修悟正道,觉行圆满者,所以在这一意义上,佛的形象必须具备“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是古印度人在塑造释迦牟尼佛形象时规定的形象特征。三十二相又称“三十二大人相”,是指佛不同凡俗的三十二种奇异突出的特征。其中主要是:头顶上有肉髻隆起,眼色如金精绀青,眉间放白毫光,面颊丰满如狮子,两肩宽阔圆满;身体呈金色,身上毛孔青色,全身有光,两手过膝,手指纤长;两足平满无凹处,足底有轮形纹路,称“千辐轮相”;手足指间有缦网相连,等等。除了这三十二相之外,佛身还应具有“八十种好”。八十种好全称为“八十种随形好”,是随三十二相而具之好。其中主要有:头发螺旋,眉如新月,眼睛广长,鼻高不现孔,耳轮垂长,面部丰满而美好,唇如频婆果,毛右旋,手纹明直、长而不断,等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合称为佛身的“相好”,这是佛像特有的标志,也是古印度人赋予佛陀的美好的特征,反映了印度人当时的审美风范。

除此之外,在塑造佛像的同时又规定了量度。佛像的量度,坐像与立像各有不同。就立像而言,全身总长为120分。其中,肉髻长4分,颈下至心窝长12分,由心窝至脐长12分,由脐至胯长12分,胯骨长4分,股长24分,膝骨长4分,胫长24分,足踵长4分,共120分。有肉髻至胯为上身量,有胯骨至足踵为下身量,各长60分,上下对称。佛身宽也是120分,由心窝至两手中指各为60分。坐像的量度与立像基本相同:其上身与立像一样,下身由胯下加4分是结跏趺交会处,由此向下加4分是宝座的表面,有趺会处向上至眉间白毫的距离是两膝外边的宽度,两踵相距4分。

img

图1-4-1 佛陀发式 宝莲寺 大屿山 香港 20世纪

(一)头发

在最古老的吠陀印度教文化中,头发的样式叫螺髻。这是所有的佛陀形象都或多或少包含的一个共同特征,即头顶有圆髻或顶髻。螺髻通常由又小又紧的发卷覆盖而成,大多呈顺时针走向。

这尊金质塑像很好地体现了佛陀精雕细刻的发式,由又小又紧的发卷排列而成[3](图1-4-1)。

img

图1-4-2 佛陀发式 云冈石窟 大同 中国 公元5世纪晚期

如果头发不呈发卷状,就通常被描绘为朴素的圆形顶髻(图1-4-2)。

并非鲜见的是,亦有将一尊小型佛像放在佛陀的手上或是顶髻上,代替珠宝的装饰。这尊小模型被视为灵性的精髓,即五方佛,释迦牟尼佛只是它的外在肉体化身。

有时,乔答摩佛陀的发型可能被梳理为一个盘髻,恰似一个稍有倾斜的蜗牛壳。这尊木质雕像仍旧保持有着色的痕迹,其发髻上还戴有冕状头饰(图1-4-3)。

在这尊装饰精美的佛像上,圆形顶髻向上伸长呈长锥状或尖形,以象征火焰。镀金,涂有清漆(图1-4-4)。

火焰状的尖形顶髻有时可能较圆,这尊较为朴素的斯里兰卡塑像便是例证(图1-4-5)。

img

图1-4-3 佛陀发式 中国 宋末/元初 13世纪

img

图1-4-4 佛陀发式 缅甸

img

图1-4-5 佛陀发式 斯里兰卡

(二)白毫相

白毫相又作眉间毫相、眉间白毛长好右旋相、洁白右萦相。略称毫相、白毛相。《法华经·卷一序品》载,佛眉间白毫相放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是知佛眉间之白毫相柔软清净,宛转右旋,发放光明。

额头中央的白毫相,如一个圆形标记或凸起物,和许多象征灵性伟大的标志一样,它来源于世俗印度文化中一个象征高贵的符号。这一世俗标记叫作提拉迦,由彩色黏土制成。

在佛教艺术中,释迦佛用的是一种更为专门的白毫相,有时它形如一种名叫迦图拉提拉迦摩尼的宝石。在一些早期的作品中还有一种白毫相,绘在双眉之间,形如一缕螺旋状的头发。另外,佛陀胸前也可以绘有类似的鬈发,叫作斯里伐萨,在这种情况下,它象征了自然世界的本源。

img

图1-4-6 佛陀白毫相 阿富汗 公元1—4世纪

额头中心的白毫相一般被描绘成一个圆形标记或凸起物。在许多年代久远的塑像上,凸起物早已脱落,只留下一个空洞。但在这件希腊兼佛教风格的作品上,它历尽岁月沧桑依旧如故(图1-4-6)。

img

图1-4-7 佛像的眼睛 宝福山 香港

(三)眼睛

为强调宗教谦逊和静思的特性,佛像的眼睛一般是目光略微下垂,半睁半阖,这一姿态叫作尼米立陀。不同于崇拜男女众神的印度教之类宗教的神像,佛陀和菩萨的眼睛一般并不圆睁,而是目光低垂,含而不露(图1-4-7)。

img

图1-4-8 佛陀头像的耳垂 泰国 17世纪

(四)耳朵

在耳朵上佩戴沉重的饰物,是印度出身高贵之人的做法,用以表明他们的高贵身份。离开家庭成为一名苦行僧之前的悉达多即生活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在几乎所有描绘佛陀的艺术作品中,他的耳垂都被拉得很长。许多佛像甚至更进一步,在耳垂上显示出真实的裂缝,以暗示珠宝重量之大。

这尊兰那流派风格的头像,其拉长的耳垂反映了悉达多早年生活的事实:在抛弃舒适而优渥的生活之前,他一定佩戴着沉重的耳饰(图1-4-8)。

耳垂通常被刻上长长的裂缝,强调悉达多在耳部佩戴沉重饰物的传说,这使得原先的耳洞受到拉伸(图1-4-9)。

img

图1-4-9 佛陀头像刻有长裂缝的耳垂 泰国 17世纪

(五)手

手印:即是指手、手指以及手臂的姿势。在佛教艺术中,手的姿势是最为常见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每一个手势都代表了佛陀一个亲和幽远的姿态,每一个手势都仿效着宗教仪式中手掌或手指的特定摆置。很早以前,这些摆置就被固定下来,并实际上为印度境内各种宗教所采纳。有关手印的证据,很可能首先见于4000年前印度河文明的艺术之中。其中很多古老的神像与女神像都显示了和掌印,即手心张开,两掌相合,略微中空,是传统的问候姿势。但是此后,手印主要出现在佛教的雕像上,只是到了后来,他们才在印度教的宗教艺术中广泛为人所见。

当举起右手时,掌心向前,手指伸直,这种手势叫作施无畏印,据说代表无畏、平安和抚慰。在佛教中,它相当于佛陀给予信众清静及护佑的标志。

施无畏印,右手举起,手掌向前,微舒五指。这一手势代表了无畏、平安以及抚慰(图1-4-10)。

另有一手印是施无畏印的一种变形——说法印:“诠释的手势”,有时也叫作“三角姿”。在此,右手举起,手掌向外,呈相似的姿势,但是有三根手指向上指,而拇指与食指的末端相捻,成环状。这象征了佛陀圆满的智慧和他立誓向世人传法的誓约。

作为施无畏印一种变体的说法印,即诠释的手势:右手的一个手指向下弯曲与大拇指形成环状。在这尊木雕中,不同寻常地使用了第四指(图1-4-11)。

最为常见的说法印,是由右手的拇指与食指捻成环状。这一手势象征完满的智慧和立誓育人(图1-4-12)。

还有更加复杂的一种做法,即右手呈说法印,而左手做出一个相似的姿势,叫作智吉祥印。两手并置于胸前形成一个组合的姿势,即转法轮印。在早期的佛教艺术中,这一姿势也许象征太阳的表面,但后来就与法之轮即法轮相联系,确切地说,是与“令法轮开始运转”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当右手呈说法印时,左手以类似的姿势,即智吉祥印,靠向右手,置于胸前,整个手势被称作转法轮印,被认为是用来反映法轮(即佛法之轮)的运动状态(图1-1-13)。

当右手举起呈施无畏印时,左手通常摆出一个独特的姿势,称作与愿印。在此,左手向下舒垂,手掌向外,手指伸展,有时半阖。这个手势一般与给予恩惠和应许愿望相关联。手指朝下的与愿印不应与另一个特定的手势混淆。这个手势在无数的雕像中出现,尤其是当佛陀坐于莲花之上,即呈莲花坐时。这就是著名的“触地”手势,即触地印。在此,右手置于右膝上,手掌朝下,指尖下伸触及地面。而左手闲置于大腿上,手掌向上。

左手常常低垂,手掌向外,手指略屈,呈与愿印,表示应许愿望(图1-4-14)。

和脚趾一样,佛陀的手指常常被高度艺术化了,他们几乎是等长的。这是四尊背靠背而坐的大佛像之一,由达摩悉提王建造,其指甲上的装饰非常华丽(图1-4-15)。

在典型的触地印中,右手向下舒展至右膝附近,手掌向内,指尖触地,而左手闲置于大腿上,手掌向上(图1-4-16)。

当佛陀呈莲花坐姿静坐时,双手常常放在大腿上,右手在左手之上,手掌向上,十指舒展,这就是禅定印:因为它象征着全然的静思或禅那(即禅,是梵文的音译),即要完全排除有意识的思维,对某一个物体或声音心注一处。据说,当佛陀在菩提树下觉行圆满时,他采用的正是这个姿势。

在静坐的时候,佛陀的双手可以闲置于大腿之上,右手在左手之上,手掌向上而手指伸直。这一姿势被称作禅定印,象征全然的静思状态(图1-4-17)。

佛像呈莲花坐姿时可以手持各种物件,通常是一只乞钵。然而,在这尊青铜雕像中,艺术家让佛陀的双手象征性的不持一物(图1-4-18)。

无上菩提印是一个特殊的手势,象征乔答摩佛陀在菩提伽耶取得的最高程度的圆满觉行。在这个手印中,双手一并举起置于胸前,或于颌下,拇指和食指向上竖起,其余各指弯曲或紧握(图1-4-19)。

img

图1-4-10 施无畏印 近矶 日本 13世纪

img

图1-4-11 说法印 日本 藤原时代 12世纪

(六)万字

梵文作“Srivatsa(音译为室利靺蹉)”,意为吉祥海云。大乘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小乘佛教认为此相不限于胸部。

万字图案起源于4000年前印度北部的印度河文明,多少年来一直被视为吉祥的物件、好运的预兆。万字向右旋转,即呈顺时针方向,这与男性原则相关联,而向左旋转的图案则与女性有关。万字与千辐法轮一样,常常出现在佛陀的足印,即佛足迹上。它鲜少用来装饰身体的其他部位,但有时会用来装饰佛陀赤裸的胸部中央(图1-4-20)。

img

图1-4-12 说法印

img

图1-4-13 转法轮印 印度

img

图1-4-14 与愿印 上清漆的木雕 覆有金箔 日本 江户时代中期 18世纪

img

图1-4-15 高度艺术化的佛陀手指 勃固 缅甸 1476年

img

图1-4-16 触地印 铜和银制成 铜质镶嵌 中国西藏 13世纪

img

图1-4-17 禅定印 采自现代工艺品造像

img

图1-4-18 呈莲花坐姿的佛陀双手 中国西藏 11世纪

img

图1-4-19 无上菩提印

img

图1-4-20 佛陀胸前的万字 佛光山寺 台湾

(七)法衣

按照惯例,一名佛教僧侣要穿三种衣服,统称为三衣。这些简单的衣服包括:安陀会,一件长及脚面的半身长裙;郁多罗僧,一件穿在上半身的衬衫,长及膝盖;僧伽梨,一件穿在外面的袍子。作为惯例,佛的造像,包括乔答摩佛陀的造像,尽管其服装的样式有所不同,但都省略了郁多罗僧,只穿另两件衣服。

img

图1-4-21 单肩僧伽梨法衣 斯里兰卡 公元750—850年

img

图1-4-22 双肩僧伽梨法衣 印度

img

图1-4-23 简单而透明的僧伽梨法衣 鹿野苑 北方邦 印度 笈多时期 公元5世纪

如果披在外面的袍子(僧伽梨)被做成较为袒露的样式,就只将它披在左肩上,而使躯干右上部裸露出来(图1-4-21)。

在这尊塑像上,僧伽梨是披在双肩上的,其褶皱十分优雅。这尊站立的佛像出自印度西北部的古老帝国,显示出强烈的希腊影响(图1-4-22)。

佛陀身上的衣服可以表现出褶皱和织物的纹理,也可以像这尊塑像一样,呈简单而透明的样式(图1-4-23)。

(八)装饰品

乔答摩佛陀一般只穿朴素的法衣,很少有装饰品。这些为数不多的装饰品中包括饰针和饰扣,它们在肩膀处点缀佛陀的法衣,通常都呈扁平的盘状。在法衣安陀会下面,人们有时还可以隐约看到一种足环,叫作帕达耶拉。

这尊西藏佛像用珠宝装饰得异常华丽,其中包括耳环和王冠,大部分用当地的宝石制成(图1-4-24)。

img

图1-4-24 佛像的装饰品 未来佛弥勒佛像 中国西藏 15世纪


[1]“体、相、用”三大,在印度各学派包括佛教各经论均有论及。密宗“一本不生”中之第十义,说明“阿”字为一切诸法之实相。如《大日经·具缘品》:“云何真言教法,谓阿字门一切诸法本不生故。”此一思想出于《爱陀利耶奥义书》(五、三二),指梵而言。文中所指之体、相、用,乃是指一般哲学上的含义。

[2]黄春和:《佛像鉴赏》,北京:华文出版社 1997年,第4页。

[3]此节图片信息采自[英]迈克尔·乔丹著,何可人译:《佛迹画传》,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