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梦 中国梦
——读《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有感
有色服务中心 刘弘毅
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常客,在那浩如烟海的馆藏品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尊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商代晚期青铜器——商作册般青铜鼋。
这是一只有故事的“鳖”。通过它背上的铭文,我们可以知道,它描绘了商王与大臣“作册般”一行人去首都郊区的洹河去打猎,猎获一只鼋的故事。根据铭文记载,商王先对此鼋射了一箭,接着作册般又连射三箭,四箭皆中,商王命属下寝馗把射获的鼋赏赐给作册般,并嘱咐他:“把这事儿铭记在铜器上,作为你的传家宝吧!(金文:奏于庸,作汝宝)”。作册般谨遵王命,回来就做了一个这样的青铜器以示纪念。
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清晰的文字,三千五百多年前“猎友”们的喜悦穿越了时空,感染着每一个前来国家博物馆参观的游客,以至于好多游客都做着跟商王和他的大臣们类似的事情,用手机拍照并将照片传到社交网站上,与他人分享这份猎奇的快乐,正所谓“奏于网,作吾宝”。
本想一笑而过,但对这件文物的深入调查,却引起了我思考。鼋,现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俗名沙鳖、蓝团鱼,体长为80—120厘米,体重最大的超过100千克,是鳖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种,现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水草丰美、人迹罕至的地区。《西游记》中背负师徒四人过通天河的“大鳖”在原著中就是一只“白鼋”。
为什么这样一只对环境要求极其苛刻的大型水生动物会出现在中原腹地呢?出于好奇心,我用手机地图定位了大鼋被捉到的那条河——洹水。河水依旧在,只是通过卫星图像,看到的不是郁郁葱葱的森林,而是镶嵌着“补丁”一样的田地的大地,丝毫不见“水草丰美”的景象。看看这只栩栩如生的青铜器,再看看手机上的卫星图,沧海桑田的变化令人唏嘘不已。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之前读过的一本书:《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书中开篇名义的指出:从五万年前智人发展了现代发明、效率和狩猎技能,对环境资源的持续性管理就一直是个难题。在作者看来,古人根本不是清白无辜、天真无邪地生活在伊甸园般的大自然中,他们中的许多社会曾因解决不好环境问题走向崩溃。本书从人类历史的角度,以清晰的逻辑、踏实的论点对几个成功或失败的人类社会范例进行细致的分析,最终得出五点因素可用来解释任何类型的环境崩溃,即:生态破坏、气候变更、强邻在侧、友邦失势,以及最重要的因素——社会如何回应环境问题。
一、社会崩溃与环境
历史研究中最困难的部分,是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人类到底是由观念和意识形态推动的思考者,还是被其所处环境摆布的卒子?通过阅读本书,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见解。本书第二部分“过去社会”中,作者列举了古代一系列由于环境破坏导致灭亡的社会,包括复活节岛、皮特凯恩岛和汉德森岛、阿纳萨兹人、玛雅人、维京人由盛转衰的历史。
(一)复活节岛的薄暮
考古学家们曾研究过一座太平洋上小岛,岛上有残缺的巨大石像——12吨重的巨石放在几十吨重,数十英尺高的石像头上。
在没有起重装置的古代,巨石如何被运输,石像如何制成?有人推测,他们用的是木撬。但问题又来了,今天的岛上没有大型的树木用以制作木撬,没有肥沃的土壤来生产这项大工程所需的粮食,甚至没有坚韧的树皮去制成又粗又长的绳索。
根据岛上沉积物中的花粉和坚果化石证据,科学家们推测:很久以前,岛上曾有巨大的棕榈树。这些棕榈树,曾与岛上的其他植物一起,共同组起了一片繁郁茂密的热带雨林。森林吸引了鸟类,巨木还能造船出海捕捞鱼和海豚,为岛上居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使岛上人口急剧膨胀。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当地人砍伐森林,辟出空地种植粮食。为了彰显部落的权威,部落首领砍伐森林,运输巨石,建造石像。森林越来越少,水土流失就开始严重,前来栖息的鸟类也不来了,饥荒发生了,甚至还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
对这个例子,作者认为:复活节岛的故事是孤岛上的社会从诞生到繁盛再到衰亡的一个缩影——这个例子中,不涉及强敌在侧和友邦失势,只有环境问题,以及社会自身的应对之道。地球存在于宇宙中,好比波利尼西亚的复活节岛孤立于太平洋一隅,复活节岛的故事是今天全球化后地球村的一个隐喻。岛民在砍倒最后一棵棕榈树时,会说些什么?这个问题也许没人能回答了。
(二)激荡起伏的中原
其实,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我们身边。中国历史上曾经是多林国家,在4000年前的远古时代,森林覆盖率高达60%以上。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森林资源日趋减少。到2200年前的战国末期降为46%,1100年前的唐代约为33%,600年前的明代之初为26%,1840年前后约降为17%,新中国成立前夕降为12.5%。
从历史记载上看,殷商一朝400余年,共迁都14次,有时是因为土地荒芜,有时因为河水泛滥,有时因为外族奇袭,有时因为内部矛盾。司马迁的《史记》中详细记载了商王盘庚在得知安阳(当时称北蒙)一带“土肥水美,山林有虎、熊等兽,水里有鱼虾”的情况。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摆脱环境困境,决心通过迁都重振朝纲。
随着三千年来的持续开发,中原地区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生态变得极端脆弱。为争夺有限的资源,诸侯们征伐不断,“膏腴之地”成了“四战之地”,“易子而食”、“千里无鸡鸣”的惨剧不绝于史书。
(三)为何会失败
没有文字的文明是很难靠口耳相传保持长久记录的,有文字的文明也常常疏忽大意。公元592年,古代低地玛雅社会度过了一次可怕的旱灾。如果他们当时吸取教训,将对付旱灾的经验提供给后人,或许他们的子孙就可以躲过208年后到来又一次大旱。然而玛雅王国的文字服务于帝王的功劳簿而非难民的灾荒史。当灾难降临时,整个社会中已经没有人还记得上次的应对手段。
自古如此,于今亦然。人们往往将不熟悉的环境与以往生活过的环境相比较。如果新旧环境类同,他们如法炮制就可以找到解决方案;如果两者仅仅表面相似,那可牛头不对马嘴了。即使人们有所警觉,危机发生时也可能觉察不到。对此至少有三种解释。第一,人类使用的技术手段还不够高明。比如,肉眼观察不到构成肥沃土壤的养分,只是在最近一二百年人们才学会利用化学分析检测。第二个原因比较常见。它们常常不声不响,忽左忽右,上下起伏,徐图缓进。全球变暖是这一因素的最好例证。根据最近几十年的数据,全球温度正以年均0.17摄氏度的速度上升。但这只是平均数,实际情况是每年一定时刻的温度在无规律地上下波动。第三个未能察觉危机的常见原因是远距离管理造成的,这是任何大型社会中的潜在问题。
二、当今世界与环境
经常有从国外回来的朋友大谈自己“醉氧”的经历,并借此机会调侃一下北京的空气质量。的确,我承认,“雾都”伦敦现在变得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泰晤士河现在变得清澈见底、游鱼可见,这经常被说成是“污染治理”的成果,也使得那些主张“先发展致富,再污染治理”的人看到了希望。但实际上污染是如何被治理的呢?如果只是通过产业转移,将污染严重的工厂从泰晤士河边搬迁到第三世界的某一条河边,以邻为壑,将污染转移到别人那里,这样的“治理”算是治理吗?不幸的是,第一世界的许多污染都是这样被“治理”的。
在一张叫做“地球”的大餐桌上,西方列强已将开怀享用很久了,他们这种享用,是建立在对第三世界国家长期压迫和剥削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压迫从未停止,只不过与二百年前相比,现在的压迫和剥削不是通过坚船利炮,而是通过“互利互惠、和谐共赢”的糖衣炮弹来进行的。这种手段显得更加高明而且隐蔽,如果说以前的坚船利炮只能把第三世界的资源拿到手的话,现在的糖衣炮弹则不仅能有效攫取资源,还能将污染堂而皇之地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当然,第三世界的好多人为了快速脱贫致富,往往乐于接受这种“互惠”,他们天真地认为,这种转移既引进了外资,又带来了“高新技术”,产品又能外销创汇,看起来不错啊?殊不知当他们为了这些蝇头小利沾沾自喜的时候,第一世界国家早已悄悄爬到了道德的制高点,举起早已准备好的“环保大棒”砸向奋起直追的第三世界国家了。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一部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刻骨铭心的屈辱让我们一直以来都是实行着“追赶式”的经济模式,即“为了效益不顾一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几乎都是以环境污染加剧和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生态破坏为代价的。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消耗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近6倍,印度的3倍。目前我国不足20%的城市生活生产垃圾能够按环保的方式处理,三分之一的土地遭遇过酸雨的袭击,七大河流中一半以上的水资源完全不可用,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我们面临着残酷的社会现实。人口包袱沉重、自然资源不足、生态系统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宣告着环境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成为反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三、社会的选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湮灭于历史长河的文明总是能给我们以警示。一些成功的案例也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给我们带来希望与启发。从这些成功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社会成功解决环境问题的两大相对策略:“由下而上”与“由上而下”。
(一)“小国寡民”蒂科皮亚岛
蒂科皮亚岛是西南太平洋上一个孤立的热带小岛。它离该岛最近的岛屿也有150公里之遥,只有4.7平方公里。
3000年来,勤劳智慧的岛民们成功解决了好多文明都没有解决的两大问题:其一,生产足够粮食养活所有人;其二,将人口控制在土地能承受的范围。岛民对他们的小岛了若指掌,他们不仅相互熟识,而且熟悉岛上的每块土地,每个人都有固定的礁石用来捕鱼,所有的土地都被用开垦来种植多层次的果树林,以求达到保护土壤和食物供应的双重效用。为了保证人口在土地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岛民自觉通过少子、晚婚、避孕、堕胎、杀婴、自杀六种方法控制人口。
蒂科皮亚社会之所以能够采取这种“由下至上”集体决策方式,是因为其地理位置孤绝,规模小,所有人都对面临的危险和问题完全一致,并且所有人都能看到所有问题,所以即使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岛民们也会自觉地对环境进行管理,做出对自己与他人都有利的选择。
(二)“绿岛之国”日本
现在的日本国土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0%,在卫星图上看,整个日本列岛都是绿色的,日本人经常以“绿岛”自居。然而,现在看到的这些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其实都是人工整体规划种植的次生林,而大部分森林在300年前已经被砍伐殆尽。
森林的消失沉重打击了德川幕府时代的日本,木材、燃料和草料短缺,大型建筑停工。村落之间抢夺木材和燃料的斗争不断升级,甚至大名之间或大名和幕府之间也会因为木材而反目成仇、大打出手。然而,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日本的人口数量逐步趋于稳定,资源消耗的速度也在可承受的范围。这种转变是有好几代将军通过“由上而下”的管理方式达到的。
将军和大名们崇尚儒家思想,提倡节俭和积累,他们对森林的管理达到了事无巨细的的程度,以江户西北部的一篇林地为例,山林奉行(森林管理员)对这片森林的面积、数目总数、生长状态、生长形态、树木的种类、数量、高度、树围以及预计采伐时间都有明确的记载,完全断绝了农民肆意砍伐的可能。
(三)“摇摆不定的巨人”中国
作为中国人,我很自然地对“中国:摇摆不定的巨人”这一章产生兴趣。作者充分阐述了中国作为第三世界领头羊的特殊地位,从这个角度上讲,近十年来这个重要意义是在不断加强的:第一,中国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一定是世界性的问题;第二,如果全体中国人都想过上第一世界国家那种“穷奢极欲”的生活,地球可能会供养不起。
至于他将中国称为“摇摆不定的巨人”,则是因为他认为中国历史上有中央集权的传统,既可以“集中全力做好事”,也可以“集中全力把好事做错”。抛开他举的例子不说,作为历史亲历者的我也有一定发言权。1998年洪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之一。据统计,中国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四省,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6亿元。
此次洪水虽然与百年来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有密切的关联,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全国性的滥砍滥伐。中国政府深刻认识到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在各水域干流和主要支流汇水面建立了永久性约绝对禁伐区,建立了国家森林资源管理和协调机构,并建立了国家森林资源减灾发展基金,加快了对林场的改造步伐。相信作者如果能够再次游历中国,一定会在此书再版时将“摇摆不定”四个字抛到九霄云外吧!
四、中国梦与生态文明
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率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参观结束后,总书记深情地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从高能耗、低产出、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走向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事实已经证明,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亦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中央在这时及时地提出这个鲜明的概念,正是标志着我们党在建设现代化社会的思路正在转变,提醒着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我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工作,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这实际上也是“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实现“中国梦”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也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即让每一个炎黄子孙能够生活在具有强烈幸福感的环境中。这当然需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习近平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这梦也要把生态二字写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