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物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第一章 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是化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它与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相互衔接,构成化学专业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在理解和检验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掌握和运用化学中基本的物理方法和技能、训练和设计科学的实验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等各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物理化学实验中关于热学、电学、磁学和光学等方面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了解现代大中型测试仪器在物理化学测量中的应用。
2.学会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
3.通过实验原理的分析,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践的创新能力。
4.通过对实验方法的选择、仪器的操作、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处理,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探究精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以及严肃谨慎、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二、实验要求
1.实验前的预习
(1)了解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2)参考有关的文献资料,掌握实验依据的原理。弄懂实验涉及的理论要点或弄清涉及的反应系统;明确实验要测量什么物理量,要得出什么结果,要作什么曲线,曲线的函数关系式是如何推导的?计算要依据什么公式?
(3)了解本实验的实验技术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本实验的操作步骤。
(4)考虑实验记录什么项目,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提出预习中碰到的疑难问题。
(5)根据以上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写出预习提纲。
2.实验操作
(1)检查测量仪器和试剂是否符合实验要求,做好实验的各项准备工作。记录实验条件,如室温,大气压,主要仪器的名称、型号、编号,主要试剂的级别、浓度等。
(2)操作时,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真实、准确、完整地记录原始数据;动作快捷,做到清洁整齐、有条不紊、一丝不苟;积极思维,善于发现和解决实验中的各种问题。
(3)实验结束时,原始记录数据要交指导教师检查,看实验数据是否齐全、合理。
(4)清洗仪器,按原来位置摆好;关闭水断电。
3.实验报告内容
(1)写出实验的目的和要求;简要写出基本原理。
(2)记录主要仪器的名称、型号、编号,及主要试剂的级别、浓度。
(3)画出仪器装置图;简要写出操作步骤。
(4)记录实验的原始数据,列成表格,注明实验发生的现象。
(5)处理实验数据,作图。指出计算所依据的公式,并写出计算的主要过程。
(6)进行误差分析和结果讨论。①通过对比文献值算出相对误差,对实验中发生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实验结果的可靠程度。②误差分析:指出本实验引起误差的因素,说明误差来源及如何克服。③指出做好实验的关键,并提出改进意见。
(7)解答思考题。
三、综合和设计性实验的要求
综合和设计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它是在学习过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实验课题,应用已经学过的物理化学实验原理、方法和技术,经过查阅文献资料,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自己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可行的实验方法,选择现有的合理的仪器设备,独立组装实验装置和进行实验操作,真实、准确记录数据,以科学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并以小论文的形式写出实验报告。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的、综合性的实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并为今后毕业论文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综合和设计性实验的程序
(1)学生选题。在指导老师提供的综合和设计性实验题目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
(2)查阅资料。学生根据所选课题广泛查阅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摘录与课题有关的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写出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及需要的仪器设备等,对不同的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进行对比和筛选。
(3)制定方案。根据课题的目的、要求和查阅的资料,制定设计方案,写出开题报告。其中包括实验装置示意图、详细的实验步骤、所需的仪器和药品的清单等。初步定出方案后,须进行可行性论证,征求老师的意见,与同学进行讨论,以优化实验方案。经老师批准后,将仪器和药品的清单报实验室准备。
(4)实验准备。提前三天到实验室检查仪器设备、试剂的准备情况。
(5)进行实验。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测量数据,考虑可能存在的误差因素。遇到异常情况,要客观进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及时报告指导老师。
(6)数据处理。以科学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误差分析,并按论文的形式写出有见解的实验报告并进行交流讨论。
2.设计性实验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1)报告封面。
(2)分工介绍。
(3)实验报告:按中国自然科学类期刊投稿格式要求组织内容。
(4)设计方案:按基础性实验格式组织内容。
(5)原始数据:整个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
(6)参考文献:提供不少于8篇的参考文献,其中至少有2篇英文文献。
并按以上顺序装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