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肌腱的缝合
一、肌腱缝合的原则
①肌腱容易损伤的情况大多发生在手、足、腕及踝关节等肌腱表浅又比较集中的部位,损伤某一肌腱,其相应的功能就会受影响甚至丧失,生产力就会受到影响,甚至生活质量下降,所以绝大部分肌腱损伤需要及时的手术修复。
②肌腱手术,需有良好的显露,手术切口的设计就非常重要,一般切口遵循:辅助切口应做在手指侧面,以免在掌侧形成瘢痕,影响手的感觉功能;手指切口尽量不通过关节;多个切口(如需同时做手指切口和掌部切口)时必须分开,以免发生瘢痕挛缩;在手掌做辅助切口时,应与掌纹平行,不可做纵行或与掌横纹交叉的切口;扩大伤口时应避免损伤重要的血管和神经。一些切口的选择见图5-6。
图5-6 手部肌腱手术切口的选择
③肌腱为一缺少血液供应、抗感染和耐受创伤能力较差的组织,术时操作应轻柔细致,严格无菌技术,并选用细线缝合,以减少损伤。为便于操作,必要时,手术可在气囊止血带或驱血带下进行,以保持手术野清晰。
④手背及腕部肌腱损伤:这类损伤较多见。应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行初期修复。可用“8”字形交叉缝合或间断缝合。最后应用细针线缝合腱旁滑膜,包绕吻合部,以减少手术后粘连。
⑤指伸肌腱位置表浅,损伤后易被发现。指屈肌腱位置较深,如不注意检查,可被遗漏,影响手功能的恢复,所以遇到手部外伤,均应详细检查。
⑥伸肌腱在疏松的筋膜内滑动,无腱鞘,术后少有严重粘连,且伸指功能远不如屈指重要,即使有些粘连影响也不太大,故手术效果较好。
⑦指屈肌腱在掌部(无腱鞘)的位置较深,损伤的机会较少;更由于掌部屈肌腱有疏松的滑膜囊包绕,手术时还可利用蚓状肌包裹断裂部分的吻合口,可防止术后发生粘连,初期修复效果一般较为满意,故对鞘外屈肌腱损伤,应尽可能初期缝合。在掌指关节以下的指屈肌腱大部分在腱鞘内。损伤后,易发生粘连而失去滑动性,故应强调初期处理的重要性。断端整齐的切割性损伤,争取一期缝合。术时,可将腱鞘上下断端各切除1cm左右,以减少术后粘连。
⑧但对腱束有明显破坏或就诊晚、条件差者,清创后不缝合肌腱,关闭伤口,待日后行肌腱移植术。
⑨对功能相同的肌腱不必都缝,可以择其主要的一条缝合,对功能不甚重要的肌腱(如掌长肌)可以切除不缝。
二、缝合前准备
①局部清创辨活力,在缝合前应将坏死的肌肉清除,直到露出新鲜的组织、肌肉有活动性出血为止。
②在修整肌腱断端时,即应有意识地修成长短不一,以免缝合的肌腱处在同一平面上,术后引起粘连而影响功能。
③分清肌腱的起止,应先按解剖部位辨认肌肉及肌腱的断端(远端可以用钳子夹住断端,轻轻拉扯,试其功能,有助于辨认),近侧段因为肌肉收缩往往回缩,难以寻找,术时可将皮瓣翻开,沿肌腱走向由近向远侧挤压,将近侧断端挤出,可同时屈伸关节帮助找肌腱,若不能挤出,可用蚊式血管钳沿肌腱回缩方向探索,夹持少许将其牵出。露出的断端,以蚊式血管钳横向夹持,再以注射针头斜行通过皮肤将肌腱贯穿固定,以防回缩,不同的肌腱可用不同方法标记。
三、缝合方法
(1)“8”字形对端缝合法 又称“8”字形交叉缝合法或Bunnell缝合法,见图5-7。
图5-7 腱“8”字形对端缝合法(Bunnell)
进行肌腱“8”字形交叉缝合,第2根针(线)穿过肌腱时,注意勿穿入肌腱内的缝线中,以免缝线互相纠缠,不能拉紧。
(2)双直角缝合法 又称“十”字形缝合法。此法操作较简便。在两侧断面约1cm处,用细直针(线)依次平行穿过断腱的近端和远端,然后将针改变方向,与前者交叉成直角,用同法再缝1次。将线拉紧打结。最后用细丝线或7-0线做数针间断缝合,以增强拉力。见图5-8。
图5-8 腱“十”字形缝合法
如肌腱两断端的直径大小相差甚大,可采用图5-9腱鱼口缝合法。
图5-9 腱鱼口缝合法
四、缝合后处理
指屈肌腱术后适当加压包扎,用石膏夹板将腕关节固定于屈位。3~4周解除石膏,开始功能活动。
指伸肌腱术后,立即用铝合金片或其他固定物,将远侧指间关节固定于过伸位,3周后解除固定,开始练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