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第3版)(上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一、成本的概念

成本是指为生产一定产品而发生的各种生产耗费的货币表现,它包括产品生产中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价值。

成本开支范围是国家为了加强成本管理,正确计算成本,防止乱摊费用,对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费用所作的统一规定。按现行制度规定,应该计入成本的内容包括下列各项。

(1)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的原价和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2)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和提取的福利费。

(3)车间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租赁费、周转材料等。

(4)其他为组织、管理生产活动所发生的制造费用。

企业发生下列费用,不应计入成本。

(1)企业为组织、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2)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购入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

(3)对外界的投资以及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4)被没收的财物以及因违反法律而支付的各项滞纳金、罚款以及企业自愿赞助、捐赠的支出。

(5)在公积金中开支的支出。

(6)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各种付费。

(7)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其他支出。

成本开支范围是国家根据成本的客观经济内涵、国家的分配方针和企业实行独立经济核算要求而规定的。各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以保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可比性。

二、成本的作用

成本在产品形成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成本费用是制定商品产品价格最基本、最主要的因素。具体来说,成本的作用有以下几点:①成本可以反映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②成本作为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可以说明其对企业再生产的作用;③成本为决策者确定产品价格提供依据;④成本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成本依据;⑤成本为企业生产部门进行成本控制提供成本依据;⑥成本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所必需的成本依据。

学习参考

成本会计的作用在整个财务会计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推荐扫描二维码阅读“成本的作用”进行更多了解。

三、成本的分类

成本是费用的对象化,为了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必须对费用进行合理的分类。

(一)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

成本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两大类。

1. 制造成本

制造成本是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

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主要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等。如食品厂生产的饼干,所用的面粉就是构成其实体的原料,所用的白糖、鸡蛋、奶油等就是辅助材料。

直接人工是指支付给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的工资以及按规定的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由于生产工人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工费用的发生能够判明应由哪种产品负担。因此,这些费用发生后直接归集到各产品成本中。直接人工主要包括职工工资和职工福利费两部分内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规定,工资总额包括以下六项内容: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以外的费用,主要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车间、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以及各个生产单位所发生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制造成本包括的各个项目也称为成本项目。成本项目由会计制度统一规定,但企业根据自己的特点可以适当增减。例如燃料和动力占比例较大时,应增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废品多时可增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因此可以将制造成本分为图1.1所示的几类项目。

图1.1 制造成本的成本项目组合

2. 非制造成本

非制造成本是指不能计入具体产品的生产成本,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又称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三项。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费、公司一级折旧费、修理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摊销费及其他管理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土地使用税等)。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由企业负担的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展览费、广告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费用,包括职工工资、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和其他经费。销售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就计入当期的损益。

(二)成本按与产品关系分类

成本按与产品关系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生产费用发生时,能直接计入某一产品的费用。某项费用是否属于直接成本,取决于该项费用能否确认与某一产品直接有关和是否便于直接计入该产品。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生产工人计件工资属于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是指生产费用发生时,不能或不便于直接计入某一产品对象,而需先按发生地点或用途加以归集,月终选择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后才计入有关产品的费用。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车间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租赁费、机物料消耗、水电费、办公费等属于间接计入成本。

(三)成本按性态分类

成本按性态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只有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才是固定的,这就是说固定成本的固定性是有条件的。这里所说的一定范围叫作相关范围。如业务量的变动超过这个范围,固定成本就会发生变动,制造费用就属于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相反,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呈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

(四)成本按可控性分类

成本按可控性可以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可控成本是指被某个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行为所制约的成本。可控成本具有多种发展可能性,并且有关的责任单位或个人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与手段使其按所期望的状态发展。一般来讲,可控成本的确定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有关的责任单位或个人有办法了解所发生耗费的性质。

(2)有关的责任单位或个人有办法对所发生耗费加以计量。

(3)有关的责任单位或个人有办法对所发生耗费加以控制和调节。

不可控成本是指不能为某个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行为所制约的成本。不可控成本一般是无法选择或不存在选择余地的成本。它也具有相对性,与成本发生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有关。例如短期内,固定成本是不可控成本,但从长期看,企业可以调整固定资产支出,固定成本成为可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