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市场营销学导论
引导案例
什么是市场营销
营销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但什么是营销?营销与推销有什么不同?营销就是做广告吗?营销就是卖商品吗?看看下面这个案例,也许你对什么是营销会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有一个欧洲的跨国制鞋公司,为了开发一个岛国的市场,先后派出了4个考察队。
第一个被派去的是公司里最优秀的推销员组成的队伍。推销员们在岛上转悠了半天,第二天就回来了。他们在调查报告中声称:岛上的居民还没有一个是穿鞋的,因为他们还没有这个习惯,岛上暂时也没有卖鞋的;由于存在这么巨大的市场空缺,公司可以把鞋运过去,而他们也有信心把鞋推销给这些岛国的居民使用。
第二个被派去的是鞋厂的厂长们。厂长们在岛上转了两天,回来之后显得非常高兴,他们声称:岛国很有市场前景。他们在岛上找到了可以生产鞋的原料,而且原料及岛上其他各方面的社会资源价格都很低廉。他们建议公司立即到岛国设立分厂,认为只要能够大批量生产,肯定可以获取高额的利润。
第三个被派去的是公司的财务部门。他们比较了“国际贸易”和“本地化生产”两种模式的优劣后,认为:岛国的原料、土地、劳动力、水、电等资源的价格相对低廉,而公司距离岛国最近的鞋厂,距离都是非常远的;而且岛国的关税较高。综合两种模式所需的各方面成本来说,本地化生产的优势较大。本地化生产的每双鞋成本可比国际贸易的每双鞋成本节省4元。按一个月生产3万双计算,一个月就可以节省12万元,半年就可收回建厂的全部成本。所以,他们建议公司到岛国设厂,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第四批被派去的是公司的营销经理们。经理们在岛国上居住了5天,拜访了上至岛国的酋长,下至各行各业的普通百姓,共计五十多个岛国的居民。他们了解到,岛国的居民一直都没有穿鞋的习惯,他们看见外来的穿鞋人都非常奇怪,原来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穿鞋这件事。但是,他们很多人的脚都是有毛病的,他们想过很多办法去避免脚病,都不太奏效,非常渴望脚病得到根除。当他们了解到穿鞋可以帮他们的脚避免很多意外的伤害,更利于治愈他们的脚病后,都表示非常渴望得到一双鞋。经理们还了解到:岛国居民的脚,普遍地都比公司所在的欧洲的同年龄段的人的脚长2~3英寸、宽1英寸左右。因此,公司要把卖给他们的鞋进行重新设计。另外,曾经有过一个有一定竞争力的制鞋公司,派人来考察过,但当他们发现当地居民都不穿鞋以后,认为没有市场,就放弃了继续的努力,但也不能排除他们日后会卷土重来。岛上的居民是没有什么钱的,但是岛上的居民都听从酋长的命令。岛上盛产香蕉,这些香蕉又大又甜又香,在欧洲是极具竞争力的。经理们跟酋长谈过了,也去岛上的香蕉园看过了,非常高兴,因为酋长已经答应:他将以每20公斤到30公斤的香蕉对应一双鞋的比例,换取制鞋公司专门为岛国生产的鞋,总数量大概为10万双左右,第一批的数量是一万双,货到得越快越好,并给予该公司独家的此地卖鞋权。经理们了解过了,也计算过了,这样的香蕉如果经过适当的包装,可以以30元/公斤的价格卖给欧洲的连锁超市,按一万公斤计算,扣除包装、运输、关税、人员工资等,每公斤香蕉的纯利润为23元。一万双鞋,如果从离岛国最近的厂运到岛国,公司的总成本为16万元。那第一批的一万双鞋,可以换得的香蕉总数额是25万公斤,按25公斤香蕉等于一双鞋算,而香蕉的总利润为575万元。扣除鞋的成本,公司可以在第一笔交易中营利559万元。如果鞋在岛国本地生产,则每双鞋可以再节省成本4元,公司则可以得到563万元的总利润!不过,经理们也算过了,投资设厂的资金需要200万元,而且从建厂到真正成品交货,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满足不了酋长的迫切要求;而公司从最近的鞋厂设计、生产那一万双鞋,再运到岛国出售,只需要一个半月,这个时间酋长是可以容忍的。所以,经理们建议公司一边通过国际贸易做成第一笔一万双的交易,打好关系和基础;一边同时在岛国建厂投入生产,以便为后续更大的市场发展提供支持。制鞋公司的总裁对营销经理们的报告大加赞赏,同时给予了重奖。
(资料来源:吕进.老经理侃营销.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
通过学习引导案例,我们对什么是市场营销也许有了一定的认识。事实上,营销是寻找、发现需求,创造需求,满足需求,并使自身得到最大发展的一种经营活动。简而言之,市场营销的精髓就是“需求互补,实现双赢”。因此,市场营销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我们需要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