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知”审核战略目标、策略是否能胜
【原文】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欲同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详解】
“知”是谋的前提,也是制定合理战略目标,设计可行策略的关键,孙子提出“知胜”的五种情况,从这个五个方面来审核、检验上述战略目标、策略制定得是否能胜。
(1)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能够判断可不可以打得赢,这是讲将领的判断力。带兵打仗,要能够抓住战机,发现战机之后,马上做判断——可不可以打赢,可打就抓紧打,不行就坚决不打。
不过这个判断取决于“知己知彼”,带兵打仗最忌讳的是“情况不行决心大,计划不周干劲大”,做事总是一厢情愿。
千难万难,判断最难。我们每天都面临大量的决策,能否把事情做好,都取决于你的判断和决策。尤其是大公司的决策,结果不一定很快显现出来,需要一个过程才显现结果。据陈春花教授的研究,三星、IBM这样的公司,判断错误结果会在两年之后的市场上显现出来,调整之后也需要两年以后才在市场上表现出来。
德鲁克说:“利润检验决策的结果,不是目标。”也就是说,一年忙到头,没赚到钱,是因为决策的问题,是当初判断的问题。
可见,判断之难。战争,从庙算阶段要判断,能不能打得赢,野战阶段也需要判断,是否可以打,攻城依然需要判断要不要打、能不能打。
这是全胜思想的前提。
韩信在与刘邦的“汉中对”就体现了知己知彼和判断。在张良的多次推荐下,刘邦封韩信为将,在登坛拜将仪式结束后,刘邦就座后,问韩信:“丞相多次称道将军,将军用什么计指教我?”
韩信谦让一番,趁势问刘邦:“如今向东夺天下,难道敌人不是项羽吗?”
刘邦说:“是啊。”
韩信说:“大王自己觉得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方面与项羽比,谁强?”
刘邦沉默了好长时间,说:“不如项羽。”
韩信向刘邦拜了两拜后,给刘邦提供了一份“战略咨询报告”:
韩信说,项羽虽“勇悍仁强”,但项羽震怒咆哮时,吓得千百人不敢动,但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将领,他的勇不过是匹夫之勇;项羽待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有人生病,他心疼得将自己的饮食分给他,但等到有人立战功,该加封晋爵时,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玩磨失去了棱角,也舍不得给人,他的仁不过是妇人之仁;项羽的悍不过是强词夺理,横行霸道而已;他的军队所到之处摧残百姓,天下人大都怨恨,他的强不过是表面之强而已。
那么,汉王你该怎么做呢?
反其道而行之。与民众“约法三章”,得其民心;任用天下豪杰,舍得花钱封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先做好三秦这个根据地市场,然后利用将士“东归”心思,举兵东伐,即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逐鹿中原而得天下。
刘邦听了韩信的“战略咨询报告”后,马上精神大振,当即决定按照韩信的“战略”实施。
这就是老板的判断力,这就是决策,从后来战略执行的过程来看,也基本上按照韩信的路线图在走。
(2)识众寡之用者胜。
解决了要不要打的问题后,接下来要解决怎么打、怎么用兵的问题。对于这次战役,要知道用多少兵才能打赢。
杜牧注解说:“先知敌之众寡,然后起兵以应之,如王翦伐荆,曰:‘非六十万不可’是也。”
秦王嬴政命王翦伐楚,问王翦需要带多少人马灭楚,王翦说,必须给我六十万人,否则干不成这事。
六十万差不多把秦国能调动的军队都调动了,秦王有点不满意,这时候有个将领说二十万人足矣,这正好触动了秦王的痛点,于是派他伐楚,结果失败而归。没办法,秦王又去请王翦,给他六十万人去伐楚,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将楚国灭掉。
这里边还涉及一个能带多少兵的问题,并不是每个将领都可以带几十万的军队,并不是每个将领都可以指挥大军团作战。
刘邦与韩信也有过这方面的对话,刘邦问韩信:“你觉得我能带多少人?”韩信说:“十万人,再多了,就该乱了。”刘邦问:“那你能带多少人?”韩信说:“多多益善。”
这就是带兵能力的问题,实际上是组织管理能力。华为任正非可以带十七万人,有的老板几个人、十几个人、几十人都带不好,这就是组织能力问题。
据说华为高管私下议论任总到底懂什么?大家一致认为,任总既不懂生产,也不懂技术,更不懂财务,勉强懂点市场。最后的结论是,任总是个组织者。
(3)上下欲同者胜。
曹操注解说:“君臣同欲。”
李筌说:“观士卒心,上下同欲,如报私仇者胜。”张预说:“百将一心,三军同力,人人欲战,则所向无前矣。”
梅尧臣注解说:“心齐一也。”
这里包含两个层面的同心协力和同心同德:一是君臣层面的心齐;二是军队中将、吏、卒同心协力,力出一孔,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这是执行力的关键。
如何实现上下同欲?
一般而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目标清晰;二是领导率先垂范;三是领导有成就他人之心、分享成果之心。
目标清晰是“同欲”的核心,目标清晰才能达成一致,才能有共同的方向,要么是为了利益而同心协力,要么是为了信仰使命上下齐心。
领导率先垂范,给下边人做个示范、立个标准,大家才会积极去做,领导也要偶尔表现一下高超的业务能力,才能让部下服气。广告大师奥格威跟他做厨师时的领导学习领导力,厨师的负责人每个月都要亲自做一次料理,展示他们绝伦的厨艺,奥格威也会偶尔亲自写一些文案,展示他的文案撰稿能力。
贞观初年,天下大旱,唐太宗想开渭河引水灌溉,很多大臣反对,开渭河就像隋炀帝开运河一样,容易让百姓怨声载道,导致民乱,让唐太宗慎思。
唐太宗经过思考后说,隋炀帝开运河是为了一己私利,为了自己享受,老百姓怨声载道,而大禹治水,他跟百姓历尽艰辛,无一人抱怨,是因为大禹一心为民,与百姓同甘共苦。于是,唐太宗决定不下诏命,自己亲自开渭河,大家自愿。
战国时期,田单在即墨大败燕军,带着残兵败将收复齐国河山,后来田单想打狄邑,鲁仲对田单说:“此战你打不赢。”
田单不服气,他认为在守即墨时,老弱病残都可以大败兵强马壮的燕军,收复70余城,现在齐国兵强马壮,一个小小狄邑,怎么会打不下来呢。
田单率大军讲狄邑团团围住,但三个月也没有打下狄邑,田单又找鲁仲请教,到底是什么原因?
鲁仲说:“当年你守即墨,大败燕军,是因为你虽贵为主帅,坐下来就跟大家一起编草袋,拿起铁锹就跟士兵们一起干活,当时你有必死之心,将士们与你同心协力;而如今你被封为平安君,东有夜邑租赋供奉,西有淄上可以作乐,金带围腰,已无昔日的必死之心,无法上下同心,就难以打胜仗了。”
田单明白了,回去之后,亲临前线,站在石如雨处,给将士们鼓劲,军心大振,很快拿下狄邑城。
这就是上下同心,力出一孔。
可见,领导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来的上下同心同德,带来的团队积极性和战斗力。
上下同心同德,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与大家分享利益、分享成果。作为将领,你不能好处都自己得,卖命的事让大家干,那样大家就都没有积极性了。
成就别人,是通过你的正确指挥、英明领导,让大家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收获,不要把功劳都算在你一个人身上,成就别人才能达成自己。
赵国名将赵奢带兵,他会把国君赏赐给他的财物都分给将士们,从接到命令那一刻起,就再也不回家,吃住都在军队;曾国藩带兵,战场上缴获所得,都分给将士们,他分文不取,只拿皇帝的奖赏。
分权、分利才能实现上下一心,同心同德的效果。
上下同心,力出一孔,也是老板德行的表现。
(4)以虞待不虞者胜。
虞,是猜度、预料、预备之义。
以虞待不虞者胜,预先准备以防备预料不到的事情发生。只有经过充分准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准备不充分,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容易让你失去捕捉战机的能力。
准备分为两种:一种是常规准备,不管战场情况如何变化,都要做好各个方面可能出现情况的准备,这是基本功;另一种准备是针对性准备,针对性准备需要在知彼的情况下进行,已经通过侦查、通过情报知道敌人要做什么,才能做好准备。
常规准备就是练兵,这是治军的基础工作;没有战斗任务的时候,部队要休整,要进行日常训练,休整不是休息,而是做日常训练,进行基本动作的训练。针对前一阶段战场上出现伤亡情况展开的针对性训练,依据将领的经验,演练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
基础训练工作越扎实,战场上应对各种情况越自如。有人说:“枪炮一响预案作废。”那么,为什么大家还坚持做预案呢?因为没有预案,战场情况变化之后,连可调整的方案都没有,更加被动。
记得汶川地震的时候,有一个学校做过地震的演习。当地震发生时,整个学校的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从容应对,都跑出了教室,没有人员伤亡,这就是训练、各种演练的价值。
部队要训练基本动作,企业也要训练基本动作,快消品的终端拜访八步骤,就是基本功,是什么时候都不能丢的基本功。开发市场可能会遇到很多情况,要提前基于可能出现的情况做预案,针对预案进行演练。
古代军法中就有个各种阵形的演练要求,也有不同军种之间的合练,跟现在的军事演习一样。
预案有效的关键在训练、演练,产品介绍、公司介绍话术、终端拜访话术要背诵,要模拟演练,只有演练之后,才能到市场上真正应用。
有针对性的准备,是在清楚敌人目的、获得情报的情况下准备,这种准备是临时性的准备。
以有准备对没有准备者胜,也就是说,在战场上关键是不让敌人知道你想什么,让他猜不到你想干什么,或者你能够看出敌人想干什么。
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周亚夫劫梁国的粮道之后,梁国就转而来攻周亚夫,周亚夫坚守不出。几天后叛军从东南进攻军营,声势浩大,周亚夫却安排部下去西北做好防御准备,结果在西北遇到了叛军主力,叛军久攻不下,粮草不足开始撤退,这时周亚夫挑选精兵追击,大败叛军。
可见,没有准备,优势不是真正的优势。
(5)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这是讲授权。
将领有能力,国君不干预。李牧戍边的时候,赵王直观国内之事,军中之事完全不管。当地的税赋、将士的奖赏、任免都由李牧来做主,李牧准备几年之后一战灭掉匈奴的生力军,使匈奴十几年不敢犯赵国边境。
诸葛亮与司马懿在五丈原对峙,诸葛亮急于求战,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用各种方法羞辱司马懿,给他送女人的衣服,司马懿大怒,向晋宣帝请旨大战诸葛亮。晋宣帝明白司马懿的目的,就派人拿着节杖到前线说:“敢问战者,斩!”
晋宣帝明白,诸葛亮也明白,司马懿之所以请旨决战,实际上就是不想战,如果他想战根本不用请旨再战。
坚守不出,让诸葛亮再也没有走出岐山,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李筌注解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者胜,真将军也。”
他举了吴伐楚时柏举之战时的事,孙武也参与此战。当时两军对峙,楚军兵力远胜于吴军,夫概请战楚子常,没得到批准,但夫概说:“所谓见义而行,不待命也。今日我死,楚可入也。”于是,带着自己的五千人就冲上去了,结果大败楚军,吴军乘胜长驱直入,攻入楚国首都邺城。
“君命有所不受”是需要将领慎用的思想,一般而言,什么情况可以“君命有所不受”呢?一种是必胜原则,你在现场有了必胜的把握,可以不按照“君命”行事;另一种是利主原则,对国家有利、对全局有利的情况,也可以不按照“君命”行事。
这体现了领导的管理艺术,也需要部下有与领导的沟通艺术。
最后,孙子说,这五个方面就是知胜之道。
实际上,知胜这五个方面本质上都在讲自己,讲如何做好自己,做独特的自己,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是讲自己的判断。
“识众寡之用”,是讲自己的能力,将领带兵的能力。
“上下同欲者胜”,是讲自己的士气,自己的执行力怎么样。
“以虞待不虞者胜”,是讲自己的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有没有准确的情报,有没有准确的判断。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是讲自己领导的管理艺术。
此五者,都要管好自己、了解自己,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不知己,对人家分析得头头是道,到自己身上总是放大优势,弱化自己的弱势。
孙子讲五条衡量自己的知胜之道,也是强调知彼容易,知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