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报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文化传承视角下的教育创新路径探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王佳发

一、问题的提出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他指出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对五千年华夏文明传承基础之上的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代代传承,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铸就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基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底气和骨气,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只有在传承过程中才能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因此,文化传承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巩固和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基础教育能够为文化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基础教育更多的是以教授知识为主,作用体现在文化积累和储备方面,在文化传播与传承方面,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因此本文主要从高等教育的视角,浅谈在文化传承方面教育创新的路径。高等院校是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平台,当前,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和文化育人的重要功能,以思想成熟的教师和思维活跃的大学生为文化传承的主体,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成为党和国家对高校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强调大学对于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作用,不仅符合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同时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必然要求。小林哲.ブランド. ベスト. マーケティング[J].経宫研究,1999,49(4).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处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位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实施教育创新不仅是创新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教育创新的核心内容。实施创新发展和教育创新,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改善社会整体文化氛围,实现文化在良好传承的基础上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育创新对实现文化传承的意义

“文化的选择、传递、传播、保存、批判、创造等方式对社会发生作用,永远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这种功能本身也是高等教育的活力所在。”李梁.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与高等教育功能的耦合及其进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3(11).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有机融合,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是一种无法阻挡的趋势和潮流。教育是文化传播的手段和媒介,文化传承是教育的精髓和意义,但同时,教育机制体制创新有利于加速和优化文化传承进程,文化的良好传承作用于教育创新,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呈现一种密切的耦合关系。

教育创新的内涵可以概括为知识创新、人才创新和环境创新。笔者将从高等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主要运行机制——传承主体、传承内容和传承环境这三方面,结合教育创新的内涵,探析教育创新对实现文化传承的意义。

(一)知识创新为推进文化传承提供内涵和渠道

“任何文化既有思想观念等精神层面的价值内核,又有承载其精神价值的物质外壳,前者是文化之‘魂’,是文化的虚体部分,后者是文化的表现方式和传播形态,是文化的实体部分。”潘懋元.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1995(1).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通过语言、文字、图案等实体之外壳的承载来秉承其虚体之魂的一脉相传。教育创新引发的文化表现方式和传播形态的革新可以泛称为知识创新,为文化传承提供更合理的渠道和载体。“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都有赖于创新的推动,而知识也相应地产生于这些领域。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而创新也高度依赖知识。创新不断彰显出其知识产权意义上的‘创新’(如原理、结构、功能、性质、方法、过程等的显著性变化)内涵。”因而,教育创新带来的知识创新直接更新了文化传承的内容和方式,为文化之魂长存于世提供内涵和渠道。

(二)人才创新是文化传承的智力保障

人才是文化传承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以新的人才观念为指导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创新教育方式,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具备良好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能为文化传承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

从很大程度上来讲,目前的教育仍以接受性教育为主,强调受教育者对知识的摄入能力和摄入水平,忽视受教育者对知识的鉴别和批判能力。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实情况发生转变,信息爆炸的环境中和互联网信息发达的社会生活中,如果缺少独立分析判断的能力,就容易身陷信息大潮,被形形色色、良莠不齐的内容湮没,沦为信息的奴隶,这显然不利于传统主流文化的有序传承。因此,在教育创新过程中着力培养人才的批判性思维和鉴别能力应为首要之意。

其次,具备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才能在文化传承过程中迸发巨大的创造力,尤其是社会转型期,需要通过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的申报,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操作性难题,发挥人才在学科建设、技术开发、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对已有的知识、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最后,教育创新还表现在培养人才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制能力。学习应具有终身性,而自主学习与发展是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核心,只有具备应对瞬息万变环境的能力才能应对来自时代的各种挑战,处于有利地位,保持文化传续的连贯性和活力。因此,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的人才对于知识文化传承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三)环境创新是文化传承的内在要求

教育创新还表现在由于知识和人才的创新带动整体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引起的创新,这是文化良好传承的内在要求和保障。高校教育要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职能,必须建立文化环境优化机制、文化资源整合机制、文化科技融合机制、文化精英培育机制、文化品牌创建机制、文化保障激励机制。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汇聚世界一流的学者或文化大师,重点建设一批文化研究基地或研究中心,深入开展文化前沿课题或特色课题的研究,改善整体社会环境,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进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转型,促成中外优秀文化新融合,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传承提供温床和摇篮。

三、教育发挥文化传承功能的创新之路

教育创新需要抓住教育的本质,找到文化传承适切的落实点,通过实践探索与验证相关理论,基于普适价值观寻找创新应用的着力点,为教育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功能开辟未来创新之路。

(一)把握正确方向,坚定价值趋向

“市场经济下的各种观念给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的方向上提出了挑战。高校若想有所作为,就需要坚定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政治信念,把文化传承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保护伞和抵制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利器。”永春.文化“魂”与“体”辩证关系刍议[N].人民日报,2011-10-26.教育创新过程中应始终把握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对校内师生、职工进行系统教育,确保从上到下、由内而外形成合力,为更好地履行高校教育的文化传承职能提供思想保障和优质环境。

(二)重视人文学科,优化专业设置

在所有学科设置中,人文社会学科能够最直接最深入地进行文治教化、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职责。“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学科、专业设置过于研究性,重视追求办学效益,人文学科发展失衡;文化传承创新教育与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学科建设等缺少融合;部分院校文化建设单一化,缺少人文特色;多数大学缺少文化研究、交流与服务设施,博物、审美、陶情等人文教育实践活动无法有效实施等问题。”柳恩铭.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146-148.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结构急需调整和优化,要明确学科与专业建设的目标,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开展与新兴产业相适应的新兴学科,体现现代科技与人文社科的融合,突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教学理念。

(三)强调实践引导,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

在教育创新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方面,通过教育使学生灵活掌握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广泛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管理和传播等方面的趋势与动态;另一方面,高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例如通过开展文化游学活动,增强对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认识和理解,培育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把这种自信传递给更多的人,以此达到文化传承和传播的效果。

(四)拓宽眼界格局,展现国际意识

在教育创新的过程中,首先,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对外学术交流的平台,准确把握国外教育发展趋势,在向外推介优秀中华文化、促进文化横向交流传播的同时,吸收借鉴国外优秀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思路。其次,积极把握并创造多元文化平等参与对话和交流的机会,在尊重各民族文化平等的前提下,重视和提取各种文化精神中共同包含的人文价值要素或特质,从而为教育创新的实现提供新思路。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教育运行模式,聚集人文社科人才培养,开放优质文化场所和教学资源,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良好局面,对繁荣区域文化事业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起到带动作用,也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式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