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中国与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命运共同体理念,既有深刻的理论渊源和思想渊源,又有时代发展背景。中国共产党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养分,借鉴吸收西方文明中的合理成分,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和世界历史理论,在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探索中,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解决世界问题的中国方案。

在古希腊时期,已有了“共同体”概念。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组成了共同体,共同体是基于共同的善而建立的。文艺复兴之后,霍布斯、卢梭等关于社会契约的论述,是对政治共同体思想的有益思考。黑格尔把社会共同体解释为物质交往关系的综合,这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来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二战”后,西欧国家逐步认识到组成共同体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推动了欧盟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国家间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格局。与此同时,发展问题、环境问题、跨境犯罪问题等越来越具有全球性,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在利益交融的全球化时代,各国如何相处,成为国际社会思考求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国际的利益交融和危机应对是“命运共同体”提出的时代背景。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思想与“和谐世界”理念,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世界历史理论,为当今世界的相处之道提供了理论指引,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共同体理论的继承与发扬,又是对世界发展问题的时代回应。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成分,是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借鉴,是对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的有力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很好地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和合共生”“天下为公”“海纳百川”“天人合一”等思想理念之精华,也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和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和发扬。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天下为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实践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要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不仅反映了历史加速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时代特征,而且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