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的谋策
让我们再回到历史走向中来。由于老谋深算的白起将军在武安之战时回国,年轻的将军们代替他率领秦军攻打邯郸城,结果以失败告终。秦军失败的重要原因是,魏信陵君无忌和楚春申君黄歇接受了赵平原君赵胜的请求,率领“多国救援部队”前来救赵(图1-4)。赵平原君、魏信陵君、楚春申君具有某些共性,即门下均召集了来自各国的多达数千人的食客,他们本人都身居丞相等要职,分别支持自己的国君,并开展诸侯国间的活动。当他们在邯郸会合时,商人吕不韦也正在邯郸城内活动。吕不韦肯定知道三君子的动向,他想借此机会,实现自己从商人向政治家转变的野心。
邯郸的战况愈演愈烈,王龁将军率领秦军包围了邯郸,赵平原君以三千“敢死队”一面迎击秦军,一面等待救援。魏信陵君的姐姐是平原君的夫人,因为这层关系,信陵君希望魏王出兵救援,但魏王迫于秦国的威胁没有答应。信陵君在食客的建议和活动下,成功地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将军所持的半个虎符(将象征军队的青铜虎一剖两半的剖符),将魏的八万精锐部队派往邯郸。因为楚和赵是合纵同盟国,春申君也派了救援军。如果没有三君子的联合,秦军一定会攻陷邯郸,邯郸一旦陷落,子楚和赵正就可能在激战中被杀死。秦军未能进入邯郸,成了决定子楚和赵正命运的事件。
根据《史记·吕不韦列传》和《战国策·秦策》的记载,可以了解到吕不韦在此期间为秦国做了哪些工作。《史记·吕不韦列传》载,在秦包围邯郸前,吕不韦就已经通过华阳夫人的姐姐说服了没有子嗣的秦国太子安国君的正妃华阳夫人,让王子子楚做她的养子。由于这一活动是在赵正出生之前展开的,因此,这显然不是为了赵正,而是为了让子楚以后能当上太子。秦攻打邯郸的战役开始后,吕不韦贿赂看守子楚的官吏,让子楚从邯郸逃出来,平安地将其送到围攻邯郸城的秦国军队那儿。昭王死后,太子安国君即位为王(孝文王),回到秦国的子楚如约做了太子。
图1-4 秦军与诸侯军进军路线
《战国策》中记载了一些《史记》没有记录的故事。吕不韦曾和父亲谈到为什么自己要帮助子楚。他说,从事农业的利润是十倍,买卖珠玉的利润是百倍,但若是立君主的话,可以获得无法估量的利润,这是自己从父亲那儿学到的。吕不韦游说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说如果让子楚做后嗣,阳泉君一族将来都会平安无事。为了取悦华阳夫人,子楚拜见华阳夫人时,吕不韦特意让子楚穿上华阳夫人故乡楚国的衣服。华阳夫人十分高兴,马上收子楚做了养子。
我们一般只关注《史记·吕不韦列传》的记载,但其实应该对《战国策》的上述记载给予更多的重视。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的《战国策》以战国时期纵横家写给诸侯的书信集《纵横家书》为底本,它也是《史记》的史料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了大量帛书(书写在绢上的书),其中就有名为《纵横家书》的文献。
《史记·吕不韦列传》和《战国策》对吕不韦活动情况的记载不同,应当是因为当时流传着各种关于商人吕不韦让秦质子回国作战的故事。让出国的质子回国继承王位,对于要求人质的国家是件好事。反之,如果不让其回国,质子就成了空质,即没有价值的质子。国家间的关系状况改变着质子的价值。
总之,质子子楚一度被自己的国家抛弃,却在昭王五十年秦军团团包围邯郸时,成功地逃脱出来,回到自己的国家。赵正和母亲赵姬被留在邯郸,躲到赵姬的娘家得以活下来。秦军未能攻下邯郸,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军转而攻打南边的新中,再度败给韩、魏、楚的“国际援军”。不久秦昭王亡故,安国君即位,子楚成了太子。在孝文王的二十几个孩子中,就是这样一个母亲为夏太后(秦王的母亲称为太后)、自己又身为中男(长子与幼子之间的子男)的庶子,一个距离王位相当遥远的人最终成了秦国的太子。子楚父亲的正妃华阳夫人成了华阳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