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秦始皇和他生活的时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司马迁的用意

序言中提到,由于新出土的《赵正书》竹简文书的发现,我们第一次知道在司马迁《史记》成书之前就有将秦始皇称作赵正的文献。据说,《赵正书》和《史记》一样都是武帝时期成书的,但前者时间稍早(虽然现在无存,但《史记》在当时也是编联的竹简文书)。司马迁很可能也知道这本书的存在。无论如何,秦始皇因为是正月出生故名赵正的看法最为简单明了。若这样来考虑,司马迁把“赵正”改为“赵政”的可能性就很大了。虽然是否是元旦出生,尚没有充足的证据,但《赵正书》记载的是秦王赵正的晚年故事,而且不承认秦王是皇帝。司马迁竟然把“赵正”篡改为“赵政”,应当是想通过这一举动来提高秦始皇的权威吧。“政”是“政事”的意思。(在中国古代,一般用“政事”,而不用“政治”这个词。)

汉代司马迁的本意或许就是这样也未可知,但是,秦代尚未使用表示“政治”意思的“政”字,而是用“正”字来代替。北京大学所藏竹简中除了汉简外还有秦简,这些秦简文书中有“从正之经”“清洁正直”的句子。江陵王家台秦代竹简中也有“正事之常”的句子。“从正”就是“从政”(取政治之义),“正事”就是“政事”的意思。正直的“正”和正事的“正”意思不同,像后者这样,秦代的“正”也假借(借用读音相同意思完全无关的字)作“政”使用。司马迁是在阅读了现已不存的秦国国史《秦记》后写成《六国年表》的。《秦记》是秦国的简明大事记,《秦本纪》《秦始皇本纪》的纪事也部分参考了《秦记》。若按照秦文字的使用方法,《秦记》中一定写作“赵正”,而不是“赵政”。《史记·秦本纪》最后一部分引用了《秦记》:“庄襄王卒,子政立,是为秦始皇帝。秦王政立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号为始皇帝。始皇帝五十一年而崩。”在《秦本纪》所依据的《秦记》原文中,“秦王政”也一定是写作“秦王正”。顺带提及,《秦本纪》最后一句“五十一年而崩”,在日本残存的写本中作“立十一年而崩”。(参见本章篇章页)相比五十一岁驾崩(实际上是五十岁零七个月),皇帝即位十一年后驾崩(实际是十一年零几个月)的写法更符合原文的风格。在写本时代,误写在所难免。应当是因为字形相近,才将“立”误写成了“五”。有意思的是,中国的中华书局修订本已根据日本的写本重新做了修订。

即使秦始皇赵正的“正”是他的名字,但是,秦始皇活着时不一定会采取避讳。秦始皇死后,在其子秦二世统治时期,正如周家台秦墓简牍出土的二世皇帝元年历谱(日历)木牍所见,“正月”已被刻意改为“端月”。这与《史记·秦楚之际月表》中的“二世二年端月”“三年端月”一致。另一方面,出土的秦始皇时期的文书一般仍写作“正月”,只有秦始皇在世时的文书睡虎地秦简中有的“里正”(村长)被改作了“里典”,但秦始皇活着时并没有采取彻底地避其名讳的政策,直到死后才开始实行避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