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装备
蒙古士兵的装备情况,也是历史学家热衷于讨论的问题。总的来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蒙古兵的装备与10至11世纪的辽(契丹)兵类似,以复合弓为主,但装备算得上比较精良;另一种认为,蒙古帝国起初并不强大,只有少数人才配备武器。除了复合弓,其余的武器装备都是在战场上斩获的战利品。直到后来,蒙古人才有一套专业的装备其军队的体系。
第一种观点是基于柏朗嘉宾(John of Plano Carpini)的出使报告。柏朗嘉宾是天主教方济各会修士,13世纪40年代,他曾奉罗马教皇英诺森四世之命,出使蒙古帝国首都哈剌和林。对于这次出使,后文将有比较详细的介绍。柏朗嘉宾在出使报告中如此写道:“他们〔指蒙古兵〕至少会携带下列武器:两到三张弓,或至少一张良弓;满满三袋的箭;一把斧子;若干尺用来拖拉战争器具的缰绳。那些富裕的士兵则配备刀剑,他们的战马配有马甲,他们有头盔和胸甲。”
而依《辽史》记载,每名辽兵要配马三匹,铁甲九件,还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配备马鞍垫、缰绳、马甲皮、马甲铁;每人要配弓四张,箭400支,长短枪、、斧钺等各一件,还要准备系马绳200尺。
相比之下,蒙古兵携带的装备比辽兵要少,看上去有损实力和安全性,但这使他们更加轻便,从而获得更多的机动性。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
武器
蒙古人使用的主要武器是复合弓。这种弓由木、角、筋、胶、丝等材料制成,其最大射程能达到500米,有效射程为300米左右。这种弓比西欧十字军使用的十字弓要好得多。十字弓虽然穿透力比较强,但有效射程只有75米左右,其最大的劣势是无法兼顾射程和准确度。直至14世纪,威尔士人和英格兰人才制作出可与复合弓匹敌的长弓,其有效射程为220米。
与持长弓和十字弓的弓箭手不同,蒙古人和其他游牧民族,以及中东的弓箭手在拉弓时都会使用扳指,以减轻弓弦对拇指产生的压力。《十字弓》一书作者、19世纪的历史学家、工程师加尔韦(William Payne-Gallwey)说,使用扳指会使拉弓变得更轻松,从而可以加快拉弓的频率。
复合弓的杀伤力还取决于箭头。制造箭头的材料有铁、钢、动物的角或骨,它们因士兵的经常打磨而锋利无比。箭头的长度在5厘米左右,它们都有不同的功能,有的用来射穿盔甲,有的用来发射信号。
复合弓也有缺点,潮湿的天气会降低它的效用。如果在雨天使用,复合弓可能就毁了。因此,如果游牧民族不得不在雨中与农耕民族作战,他们将要么选择混战,要么选择逃走。游牧民族通常会选择撤退,虽然他们的马上骑射功夫了得,但地面的刀枪功夫不如敌人。
由于复合弓的射程远,蒙古人往往用它来震慑敌人,经常制造“箭雨”以破坏敌军的阵型。如果想追求命中率,他们会选择在150米以内射击。
蒙古人也使用标枪、长矛、刀剑、套索等武器,但这些武器并非主要武器,这里不做介绍。
盔甲
蒙古大军主要是轻骑兵,但他们通常也有盔甲护体。根据柏朗嘉宾的描述,他们的盔甲一般都是用皮革制成。
蒙古骑兵更喜欢穿层状盔甲(lamellar armor),因为这种盔甲制作相对简单,而且比铁甲更能防御弓箭的伤害。英国历史学家大卫·尼科尔(David Nicolle)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实验表明,铁甲能阻挡一定射程的弓箭袭击,但无法避免遭受伤害。在防御弓箭伤害方面,层状盔甲比铁甲更加有效。”
值得一提的是,蒙古骑兵的后背通常没有盔甲保护,因为这样腋窝的感觉更自在,不会妨碍他们拉弓射箭。有的蒙古骑兵根本不穿盔甲,只穿传统长衫。他们在雨天会穿上经过涂层处理的外套,以免被雨水淋透。他们有用来御寒的风衣。即便是在夏天行军的时候,他们也会携带这些衣物。
蒙古骑兵配备有简单的头盔,一般是铜制或铁制,头盔的两侧配有副翼,以更好地保护耳朵和脖子。
方济各会修士柏朗嘉宾回到欧洲之后,曾建议西欧国家采用蒙古人的装备方式。不过,真正效仿的却是东欧国家。或许是因为经常面临草原民族的威胁,东欧人后来依蒙古标准改革了自己的装备系统,他们还广泛使用了复合弓和层状盔甲。据说,14世纪西欧出现的锁子甲夹克,也是仿效蒙古骑兵衣着的结果。
战马
蒙古帝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战马。无论是对军情传递还是对攻城略地而言,战马都是至关重要的。虽然与西欧和中东的战马相比,蒙古马个头更小,但它们更有耐力,更能适应恶劣的环境。
宋朝彭大雅在《黑鞑事略》中如此描述蒙古骑兵的成长过程:
骑射,则孩时绳束以板,络之马上,随母出入;三岁索维之鞍,俾手有所执射,从众驰骋;四五岁挟小弓、短矢;及其长也,四时业田猎。凡其奔骤也,跂立而不坐,故力在跗者八九,而在髀者一二。疾如飙至,劲如山压,左旋右折,如飞翼。故能左顾而射右,不持抹鞦而已。
13世纪时,征战四方的蒙古骑兵,每人都会配备好几匹马,因为有了替班马匹之后,可以加快并保持行军速度,还可以避免某匹马体力耗尽。南宋孟珙所撰《蒙鞑备录》有言:“凡出师,人有数马,日轮一骑乘之,故马不困弊。”
这是由草原战争的性质决定的。草原民族擅长的佯攻和佯退战术,以及为了追求机动性而长时间的奔驰,需要他们在一场战役中配备多匹战马。正如前文所引用的《辽史》,每名辽国骑兵也都要求配备三匹战马。
草原民族对战马的重视,从《金史》和《元史》中可以看出。前者设有《诸群牧马政》章节,后者设有《马政》专篇。金朝专设了群牧所,元朝设置了太仆寺,专责主管放牧战马的事情。依《元史·兵志·马政》,“盖其沙漠万里,牧养蕃息,太仆之马,殆不可以数计,亦一代之盛哉”。
公马养至四岁时,蒙古人会将它去势,使其变得更温顺,更能胜任战争场面。蒙古人还经常骑着母马上战场,因为它温顺且能提供马奶。欧洲人的做法则不同,他们都是骑着种马冲锋陷阵。
蒙古人不会放任战马吃草。比如,他们禁止被骑着的马吃草。只有在马鞍被卸下、体温下降、呼吸恢复正常之后,战马才被允许吃草。为了在春天养肥战马,蒙古人不会在春天骑马。一旦秋天来临,战马吃草的时间会缩短,因而会变瘦,变得更有耐力。
蒙古人最喜欢在秋天作战。原因在于,秋天是农耕世界的收获季节,而战争会毁坏农民的农作物,因而会导致饥荒,削弱敌国的国力,使其有内乱的危险。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在秋收时节,农民不愿离开他们的农田,对抗侵略者的兵力会因此而减少。
美国历史学家史密斯(John Masson Smith)说,蒙古军队的行军速度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快,估计每日行军一般不会超过25千米,因为他们的战马要吃草。但根据马可·波罗的说法,蒙古人只允许战马在晚上吃草,然后次日早上接着骑马行军,到了黄昏再扎营。这两种说法的核心都在于,为了让战马保持最佳状态,蒙古人会选择不紧不慢地行军。当然,如果有必要,蒙古人也会急行军。
征伐过程中的蒙古人总是尽力争夺牧场,因为只有战马有精神,他们才会有战斗力。蒙古人在中亚和中东夺得两块大牧场:一块是在今阿塞拜疆境内的穆甘平原,另一块是在今黎巴嫩境内的比哈河谷。蒙古人的出现自然会引起周边国家的不安,从而会导致冲突,尽管这些冲突并不在蒙古人计划之中。
占据牧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尤其关乎蒙古人的作战方式是否有效。由于没有足够的牧场,蒙古人无法在叙利亚这样的地方长期驻扎足够的兵力,往往是在资源耗尽后就不得不选择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