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三 熟悉会计科目与账户
知识目标
1.熟悉会计科目。
2.熟悉账户。
3.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技能目标
能够根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
知识讲解
一、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它是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营管理要求而设置的。每个会计科目都反映一个特定的经济内容。例如,企业的主要劳动手段,如机器设备、房屋等,设置“固定资产”科目反映;企业的劳动对象,如钢材等,设置“原材料”科目反映;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设置“实收资本”科目反映。
设置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设置会计科目,可以将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分类归集,可以全面地、系统地反映各项经济内容在一定时期的综合变化,提供一系列具体的分类信息,便于投资人、债权人以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掌握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通常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与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分类基本一致,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利润类六大类会计科目。
1.资产类科目
按照资产的流动性可分为:
(1)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有“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库存商品”“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等。
(2)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有“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等。
2.负债类科目
按照负债的偿还期可分为:
(1)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有“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应付利息”等。
(2)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有“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反映所有者权益的科目,有“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
4.收入类科目
反映收入的科目,有“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5.费用类科目
按费用是否计入损益可分为:
(1)不计入损益的费用科目,有“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
(2)计入损益的费用科目,有“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
6.利润类科目
反映利润的科目,有“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
必须指出,上述把会计科目按会计要素划分为六大类与会计准则中把会计科目划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共同类、成本类和损益类六大类的不同在于:
(1)将利润类科目并入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2)将不计入损益的费用类科目单独设置成本类科目。
(3)将收入类科目和计入损益的费用科目合称损益类科目。
(4)单独设置共同类科目。
一般常用会计科目如表1-6所示。
表1-6 会计科目简表
二、账户
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它不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形式,不能实际记录反映经济业务发生后引起的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为了分类、连续、系统地进行核算和监督,必须根据会计科目开设账户。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结构的,用来分类、连续、系统地记录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具体内容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记账实体。
(一)设置账户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发挥账户的作用,企业在设置账户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账户的设置必须结合企业经济业务特点,所设账户能如实地、合理地、毫不遗漏地反映全部会计对象的内容。
(2)账户的设置必须体现财务会计制度要求,所设账户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需要,满足外部有关方面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以及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账户体系必须科学严密,又要有利于记清账目,简明适用。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
任何一个账户都有一个名称,反映这一类会计要素的具体经济内容。同时,每一个账户都要求提供这一类会计要素变动情况的资料,因此它必须具有一定的结构。各项经济业务引起会计要素的变动,不外乎是数量上的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及其根据增减变动计算的结余数额。因此,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将账户分为两部分或划分为左右两方,其中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登记减少额,增加额和减少额相抵后的差额,称为账户的余额。因此,在账户中所记的金额,可以分为: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
(1)期初余额:将上一期的期末余额转入本期,即为本期期初余额。
(2)本期增加额:即一定时期(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内账户所登记的增加金额的合计,也称本期增加发生额。
(3)本期减少额:即一定时期内账户所登记的减少金额的合计,也称本期减少发生额。
(4)期末余额:即本期期初余额加上本期增加发生额减去本期减少发生额后的数额。结转到下一期即为下期期初余额。
上述四项金额的关系,可以用下列等式表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每个账户的本期增加额和本期减少额都应分别记入各账户左右两方,以便于分别计算增、减发生额和余额。
在会计教学中,为了便于说明账户结构,通常使用简化的“T”字形账户表示其结构,如表1-7所示。
表1-7 “T”字形账户
在会计实务中,账户的格式体现在账页上,由于所登记经济业务的不同,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账页格式,但一般说来,任何一种账户格式的设计,应当包含下列基本内容:
(1)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2)日期(表明记账时间)。
(3)凭证号数(表明账户记录的来源)。
(4)摘要(概要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
(5)增加、减少和结余金额(在借贷记账法下为借方、贷方和余额栏)。
在会计实务中使用的账户一般格式如表1-8所示。
表1-8 账户的一般格式
在账户左右两方中,哪一方记增加数,哪一方记减少数,取决于所采用的记账方法和各账户所记录的经济内容。(关于账户的具体结构将在后面的项目中会详细阐述。)
三、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会计科目和账户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1.联系
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所以会计科目的内容、分类的方法决定了账户的内容、分类的方法。会计科目和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是相同的,所以常把会计科目和账户作为同义语使用。例如,“银行存款”账户是根据“银行存款”会计科目开设的,两者所指的经济内容是一致的。
2.区别
会计科目只是账户的名称,没有结构,而账户具有记录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结构;会计科目由财政部门制定,具有统一性;而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灵活性。例如,“银行存款”会计科目只规定它应反映企业存在银行中的款项,而“银行存款”账户可以把一定会计期间企业存在银行中的款项的增加、减少及结余情况记录下来,以随时反映银行存款数额的变化情况。
任务实施
根据任务二【任务实施】确定会计科目并设置账户。